佛弟子文庫

五戒犯了三戒失去戒體了嗎

大安法師  2020/03/06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五戒犯了三戒失去戒體了嗎

問:五戒犯了三戒失去戒體了嗎?該怎麼辦?明知這樣做是犯戒但還是做了,是業障太深,還是著魔了?

大安法師答:那真是業障重,也是魔障重。你這個五戒別說犯了三戒,就是犯了一戒都失去戒體,這是一個很嚴肅的事情。殺盜淫妄這個四性戒,性罪,這個五戒戒體只要犯了其中一戒,都是失去的,就叫斷頭罪,不通懺悔。頭砍下來了,你想把這個頭再撿起來安在頭上,行嗎?能活過來嗎?

斷頭罪就比喻你犯了四根本戒,就完了,就下地獄了,它是這麼嚴峻啊。所以為什麼要發誓,寧可守戒而死,不可破戒而生。現在我們煩惱重,為了守住這個四根本戒,我們要把生命作為賭注。如果你破了根本戒,那是法身慧命永劫的沉淪啊。你說這裡面這個加減乘除,你是怎麼去算這個賬啊。

所以佛在世的時候,都有一個沙彌,他去化緣,結果主人家有個漂亮的少女,一定要逼他跟她淫慾。那這個沙彌看到這個情形實在是擺脫不了,就說那你給我誦點經,我就答應你的要求。結果在一間房間裡面,這個沙彌就自殺了,那得到國王的讚歎啊。

所以如果說有哪條戒你受不了,你可以選擇去受其中的四條戒,三條戒,乃至一分戒,但是你受了一定要去把它受持好。如果萬一覺得實在是不行的話,你也可以捨戒。捨戒當然你還是有性罪,但是至少犯戒的過失沒有了,這都要有智慧來做。

那實在來說,這個五戒並不是不能持的。比如說不殺生戒,你不殺人,還做不到嗎?不偷盜戒,可能比較微細,但是主要護念自己不要有盜心。不邪淫戒,可能現在有的人業障重,可能受不了,但是你還是要想想,這個邪淫在修道方面的罪過是很大的。不妄語戒,你主要是不要說自己證到聖果,不要欺騙別人說,自己又有神通了,又開悟了,這些之類的。如果平時講假話,說點假話呢也是可以懺悔的。這四條戒實際上稍有因果的觀念都是可以受持的,你說受持得徹底清淨可能很難,但是粗持這五條戒,在身口方面去做,還是做得到的。如果你一下子犯了三條戒,這就說明你持戒意識開始就沒有建立起來,你因果的觀念上不來,你畏懼感沒有,才會放縱自己的那種本能的那種邪惡的衝動。

所以,雖然講得很嚴峻,但阿彌陀佛很慈悲。在通途教理當中,對這個犯根本戒的沒有一點出路了,那死路一條了,叫死定了,沒辦法。

淨土法門還開了一線生路,下品中生裡面就是對破戒的眾生,你只要懺悔,慚愧,至心念佛,阿彌陀佛也慈悲不捨這樣的破戒的眾生。但是不能存僥倖之心,這是表達阿彌陀佛徹底的大慈悲心,你不能一看這個經文,那我就可以破戒了。這就像五逆十惡的罪人,臨命終時十聲乃至一聲都能往生,你不能一看這個,那沒關係,我殺父殺母也沒有關係。不是這樣理解的。

還是一個淨土行人從根本意義上,要正面奉行淨業三福。淨業三福第二福就是談持戒問題,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你能受持清淨的五戒、八關齋戒、沙彌、比丘、比丘尼、具足戒,乃至一日一夜的受戒,你把這個受戒的功德,持戒功德迴向,都能得到中品中生的這樣的一個位次。

所以持戒功德是甚大,破戒的罪過也是等比例的大,大家一定要提高持戒意識。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大安法師文章列表

不讀誦經典就一門深入的話,是非常危險的

問: 末法時代眾生,以障深慧淺為主要特徵,不知一門...

如何度化家人

問: 如何度化家人? 慧律法師答: 從你的行為做起:...

持戒的功德

佛陀住舍衛國只樹給孤獨園時,國中的須達長者有七個兒...

怎樣才能預知時至自在往生

問: 我們常常聽說預知時至,自在往生,請指教我們怎...

為什麼供養佛菩薩,不能有慳吝之心

問: 供佛時為什麼要選擇最好的供具和供品呢?為什麼供...

施食法問答集

1、已經有一般常用的施食法了,為何又製訂准提施食法...

念經總走神,如何克制不斷升起的念頭

問: 請問師父,念經時,比如念《金剛經》總會走神,...

為什麼我們要選擇到極樂世界修行

問: 為什麼我們要選擇到極樂世界修行? 大安法師答:...

【大藏經】正法念處經

正法念處經敘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萬殊,名蓋眾...

【大藏經】無量義經

無量義經序 蕭齊荊州隱士劉虯作 無量義經者,取其無相...

【大藏經】【註音版】金光明最勝王經

金光明最勝王經...

【大藏經】【註音版】大悲咒修持儀軌

大悲咒修持儀軌...

如何辨別假和尚

問: 當前有個現象,許多出家人不用心誦經弘法,而去專...

念佛就是聽自己念出的聲音

問: 從《楞嚴經》所看到說,山河大地都是佛的法身所變...

無所障礙,是從我們眾生這邊來說的

當知無障礙,約人民言,由眾生與佛緣深,故佛光到處,...

下品中生是什麼樣的情況

下品中生是什麼情況,這是指破戒的眾生。這個人先求受...

聖嚴法師《智者多聞》

多聞令志明,己明智慧增; 智則博解義,見義行法安。...

心裡有正念,就能夠抵禦外境的誘惑

【佛言:慎勿視女色,亦莫共言語,若與語者,正心思念...

隋代高僧吉藏大師

吉藏大師傳承的法是般若波羅蜜,也就是佛教裡萬法皆空...

木魚之眼晝夜常醒

談到警醒,在大雄寶殿、大智殿、大悲殿都有巨大的木魚...

如何對境不起分別心

問: 如何對境? 夢參老和尚答: 這位道友問我:如何...

於諸梵行念念精勤無怠,能得十種利益

據月燈三昧經卷六載,修菩薩行者,於諸梵行念念進修而...

歧路指歸

歧路指歸重排流通引言 時當末法,去聖時遙,人心陷溺...

素食最大利益是增長慈悲心

素食對我們人類來說,無論是維持身體健康,或者避免因...

無論晝與夜,應常念佛陀

喬達摩弟子,常善自醒覺, 無論晝與夜,彼常念佛陀。 ...

東渡弘法的鑒真大師

唐代律學高僧鑒真大師,又稱過海大師、唐大和尚,律宗...

唯識五重觀

再介紹唯識的觀法:唯識五重觀。怕初聽同學不了解,我...

每個人都不容易,不要輕易去傷害任何人

【淡然安靜守護慈悲】 別期望所有人都能懂你,那是不可...

【佛教詞典】心真

指吾人本具自性清淨心之真性。蓋吾人之心性原本清淨,...

【佛教詞典】密室

(譬喻)密室吹風,以譬禪定。止觀五曰:若能修定,如...

【視頻】淨界法師《目犍連尊者預言下雨卻失誤》

淨界法師《目犍連尊者預言下雨卻失誤》

【視頻】本源法師《精進修行》

本源法師《精進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