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破了戒的僧寶你沒有資格去說,除非破見

淨界法師  2023/07/17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破了戒的僧寶你沒有資格去說,除非破見

你知道這個菩薩犯了重罪,你跟他交情不錯,就私下去找他,跟他勸諫說:「某某人啊,我是為你好,你最好這件事不要做了。」你是用鼓勵的心態,而不是以一種陷沒心或治罰心來宣說,那麼在律上說你可以有三次的勸諫。

第一次的勸諫他沒有反應;你找適當的機會再勸諫一次,他又沒有反應;再講第三次他都沒有反應。這個時候菩薩就不應該再講下去了,默然離開就可以了,因為你已經仁至義盡了。你經過三次的勸諫來點醒他,他都沒有醒過來,你該做的都做了,這個時候開緣。

那麼這條戒的意思我們講一下,它整個制戒的道理在哪裡?佛法二寶賴僧弘傳,三寶的住世是靠一個有明瞭性的僧寶來住持。因為佛陀滅度了,在這個世間上只剩下佛像。佛像也不能講話,法寶是放在圖書館,它自己也不能講話,所以佛寶跟法寶在世間上的流傳是靠菩薩僧寶的發心,才使令這個光明能夠代代地流傳到世間上去。所以,三寶的住世是靠一個有明瞭性的人,這個人是僧寶,來住持佛寶跟法寶。這個人的重要性就很大了。

我們一般人的概念是,人跟法是分不開的。有些人說依法不依人,其實這句話我們一般人做不到,人跟法是分不開的。我不知道諸位的想法是什麼?如果你的師父出現重大過失,他教導你法的時候,你還會去修,有可能嗎?不太可能,因為人跟法很難分開。所以,你誹謗他的人,就連帶著對他所弘傳的法也產生了障礙。那這個時候受傷的是誰?當然是跟他學的弟子嘛。你怎麼破壞我學習的因緣?

所以在律上說,一個菩薩僧寶即使他犯了錯,「譬如死尸,猶能度人」。這個人死掉了,他死掉是他的因果,但是我們抱著死尸還是可以到彼岸。「譬如死尸,猶能度人」,就是說,這個菩薩有過失,我不能宣說,因為他講的法還是正法,很多弟子跟他學習還是可以栽培善根,還是產生增上。這個死尸還是發揮了把這個人從此岸度到彼岸的效果,雖然他自己犧牲掉了。所以,即便他的身口意有過失,菩薩為了護持正法的緣故,不應該來宣說。

但是有一個例外。這個人不但破戒,還破見,那這個菩薩要擊鼓而攻之了。因為他不是私下行為有問題而已,他宣說的法是錯誤的,開始在誤導眾生,「一盲引眾盲,相牽入火坑」。他說世間上沒有因果,他說沒有極樂世界的存在,大乘佛法非佛說。這個時候,他所釋放出來的已經不是對眾生產生引導的力量,那跟這條戒就不一樣了。

所以我們必須釐清破戒跟破見的差別。破戒,他是一個死尸,還是可以幫助人前進,只要他的法是正確的,我們沒有講話的餘地。不要說你,我也一樣,我們都沒有講話的餘地。因為你講出來對大家都沒有好處:第一個他不可能改變,第二個你講出來傷害你的菩提心,第三個對整個大乘佛法的弘傳產生負面的效果。三方面都損失,講的人損失,被講的人損失,學法的人也損失,三方面都損失,沒有一個人得到好處,只有外道最高興。

但是他破見那就不一樣了,那我們就不能包容了,就不能保持默然了。所以這條戒大家要把破戒跟破見釐清。當然你有權力說,這個法師我就不親近他了,我也不護持他了,可以。你可以默然離開,可以的。你有選擇權。

這是佛陀對菩薩的一個戒法,所謂的說四眾過戒。他整個制戒的道理在這裡。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祖師訓誨出家三十要則

一 出家要真參禪,參透未生以前; 一日凡軀脫落,靈光...

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各位班首、執事、各位法師、各位居士,今天是虎年第一...

戒律是自由而不是束縛

很多人很害怕受戒,認為我學佛可以,信佛可以,但是你...

僧人用齋時的觀想和祝願

為了修行自律和傳教度人,佛陀根據當時的環境和修行的...

如果人人出家人類會滅絕嗎

如果人人都無慾無求,依佛教去修行,人類豈不要滅絕了...

出家與行使孝道之間是否矛盾

問: 中國受儒家文化頗深,儒家孝道中不孝有三,無後...

何以應當戒殺?

殺是佛門五戒之首,修行人入手第一要緊的事。現在有一...

出家人的至孝之道

出家人以孝達道 佛教最初傳入中土,社會大眾便自中國傳...

【大藏經】佛說長阿含經

長阿含經序 長安釋僧肇述 夫宗極絕於稱謂,賢聖以之沖...

【大藏經】【註音版】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印光大師校印本)...

【大藏經】佛說療痔病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王捨大城竹林園中,與大苾芻...

【大藏經】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

臨命終惡業起現行的情況

「若行不善業者,當於爾時,受先所作諸不善業,所得不...

大醒法師《拜佛要訣》

為什麼要拜佛 佛教徒為何要拜佛呢?是佛需要我們拜嗎...

以四力成就作意:境界力,憶念力,希望力,串習力

如理作意非常重要,什麼因緣會決定我們如理作意呢?《...

菩薩戒四條淺說

本文就菩薩戒中說四眾過戒、不隨喜讚揚戒、愛恚讚毀戒...

初學者不要與男女美色相接觸

大智慧的佛陀告訴我們,修行的重點有兩個: (一)慎勿...

既然諸法都空,為什麼還要去度眾生

有人問:既然般若系經典講諸法的空性,畢竟空、無所有...

出家人看到異性還會動心嗎

很多居士來寺廟裡找師父傾訴,都是因為情愛的煩惱而來...

不開口的真相

過去有一個年輕人,陪著新婚的妻子回鄉下娘家探親。時...

五蓋

1.貪慾蓋: 指貪愛五欲妙境,能使眾生心性迷惑,令善...

以華鬘供塔 得金色身

昔時,忉利天主釋提桓因從佛聞法後,證得須陀洹果。回...

印光大師的十念計數法

印光大師的十念計數法是把慈雲尊者的十聲念佛,就是呼...

恆伽達利他得安樂

世尊在王舍城竹園精舍時,國內有一輔相雖然非常富足,...

人際交往的六不合七不交

一、六不合: 1、不與私慾太重的人合作,因為他們看不...

凡夫能去極樂全靠這句萬德洪名

阿彌陀佛萬德洪名,如大冶洪爐;吾人多生罪業,如空中...

為何會有「魚鳥龜蛇」這類卵生眾生

卵是因想生,就是說這個眾生過去生當中接觸六塵,他的...

念南無阿彌陀佛的五個好處

念佛,乃種植善根福德因緣,其功德不可思議。今天能來...

【佛教詞典】因果

梵語 hetu-phala。指原因與結果。亦即指因果律。為佛教...

【佛教詞典】七聖財

七種能使人轉凡成聖的功德法財。寶積經說:云何聖財?...

【視頻】十大弟子-優波離尊者

十大弟子-優波離尊者

【視頻】心定法師《因果》

心定法師《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