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當初的三錢,輾轉增盛到三千金

淨界法師  2021/02/04  大字體  護眼色

當初的三錢,輾轉增盛到三千金

這個五戒的問題,有兩個重點:一個是增長罪業,第二個破壞善根。增長罪業,它的問題來自於這種業力的輾轉增盛。因為業力造了以後,它是跑到內心去了,所以它種子起現行造業,業力現行又熏種子,這個業力又牽動了內心,所以心力跟業力會有輾轉的作用。所以,你學完戒以後的最大好處,就是可以及時懺悔。馬上透過你的戒體,因為你安住道法,用道法來觀照,馬上發現問題,早點解決。

我們講一個經論的公案,給大家做參考,有關盜戒的。有一個阿羅漢在山中修行,他本來是住山洞的。他除了每天打坐以外,這個阿羅漢很會唱歌,他經常把他所覺悟的道理,用歌聲的方式表達出來。所以他一天當中,一定會有一段時間,走出山洞唱他的梵唄。

有一天國王去打獵,聽到阿羅漢唱的梵唄,特別的美妙動人,他就尋聲找到阿羅漢的山洞,就說:「你老人家是不是慈悲,能夠到我們宮裡,給我一個供養你的機會?」阿羅漢點頭答應,就隨國王回宮殿了。

國王經常事情很忙,忙完以後心裡煩悶,就把阿羅漢師父請來,請師父唱一曲,他師父就唱一首梵唄。唱完以後,國王就心開意解,很舒服。

有一天一個大商人,做買賣時經過這個國家,供養國王一些珠寶。在供養完以後,國王很高興,你既然供養我,我要有所回饋,就請他阿羅漢師父出來,也唱一曲給商人聽。

這商人聽了非常歡喜。他說:「你這位師父是不是可以布施給我,讓我把他帶回家供養?」國王說:「不可以,我每天心情煩悶的時候,都是他唱歌給我聽,來解我的煩悶。」他說:「我出一千金。」國王說:「不可以。」「兩千金?」「也不可以!」「那三千金!」國王說:「好!」那三千金可以,帶回去了。這個商主就用三千金把阿羅漢請到他家供養,聽完以後他覺得:哇,這個阿羅漢真的很會唱歌,每一次聽完他唱歌,就是覺得身心舒暢。

有一天就跟他師父說:「師父你要感激我,你可是花了我三千金才請回來的。」阿羅漢說:「你這樣講是不對的。三千金你不是來把我買回去,你是還債的。」他說:「怎麼還債呢?」

阿羅漢說:「過去生我們兩個是好朋友,我們去買一個東西,結果錢不夠,欠了三錢。你錢不夠時,我在旁邊,替你作保,結果你事後這筆錢沒還,把我也牽累下去了。當初的三錢,輾轉增盛,到現在轉成三千金了。」

所以諸位要知道,你現在偷的錢,是偷幾塊錢,但是你還的時候不是幾塊錢。所以,我們為什麼要懺悔?因為斷相續心!因為你的心只要是沒有懺悔,它會不斷地念念相續,你睡覺時,那個念頭也在輾轉增盛。所以你造了業以後,這個業跑到內心中去了,只要你沒有懺悔,它就像水流一樣慢慢增上。也就是說,我們要及時懺悔,來使令這個業力變成一種種子位。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病人臨終神志錯亂惡境現前,應如何開導

問: 病人於臨終時,若神志錯亂、惡境現前,比如:看到...

【推薦】念佛的確是一劑無上的良藥

作為一名醫生,我遇到過罹患各種各樣疾病的患者,從醫...

唯獨拜懺不會著魔

在夢中菩薩現大神力,有時候現相,夢中有時還容易。現...

戒,不要拘泥於戒相上

印度的波斯匿王有個妃子,人稱末利夫人。她皈依佛教,...

做惡夢的時候,你還能念聖號嗎

假使說,我們臨命終時能夠念佛號,能夠念大乘經典一句...

持戒的功德為何超過布施

持戒跟布施有什麼差別?兩個都是修習善法。 我們這樣子...

宣化上人:六大宗旨即是五戒

有人歡喜念佛,就參加佛七。有人歡喜參禪,就參加禪七...

天下萬事,都有一定的法理

【原文】 律藏不許未受戒者看,一則恐其未明遠理之人,...

歷代淨土聖賢傳一(白話)

往生比丘 晉朝慧遠大師(蓮宗初祖),雁門樓煩人,小...

對所有的人一視同仁

一個國王和他的朝臣們在一次冬季的狩獵中迷了路,走到...

百年後到地獄去

有幾個世俗人到寺院裡參訪,他們不信佛,態度傲慢,東...

母親的存摺讓他改過自新

不到20歲的兒子,遠在東京闖蕩,苦苦營生。幾乎每個月...

垃圾車定律

有一天,打算到機場,因時間來不及,因此,我拜託一位...

如何辨別自己的皈依是否如法

皈依是入佛法門的第一步。《優婆塞戒經》說:若男若女...

不識自心,盡名邪行

洪州黃檗希運禪師。又云:但無一切心,即名無漏智。汝...

「忍」為成佛第一行

法錦自言性多瞋習,老人因以方便調伏,而示之以忍辱法...

學佛是為了比別人好嗎

問: 學佛是為了各方面都比別人好嗎? 大安法師答:...

為啥是我得癌症

【按】復旦女教師於娟已經去世半年多了,但這篇《為啥...

佛珠斷了是凶兆嗎

如果在日常生活中,佛珠突然斷了,你大可不必如此驚慌...

以功德酥酪去換顛倒臭穢之水

。但由於先前所食用的庵摩勒果效力已過,老婦人所喝到...

8種習慣影響夫妻間的溝通

習慣一:充當審判官 夫妻間出現問題時,一方總是將自己...

掃除塵垢感得相貌莊嚴

記得在佛的公案裡邊,有位尊者的前生是香燈師,每天打...

【佛教詞典】利益

(術語)猶言功德。若分別之,則自益曰功德。益他曰利...

【佛教詞典】四種言說依於三量

【四種言說依於三量】 p0462 瑜伽九十三卷十一頁云:又...

【視頻】卻瘟神咒

卻瘟神咒

【視頻】淨界法師《為車禍者禱告的故事》

淨界法師《為車禍者禱告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