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五戒之戒相釋

界詮法師  2020/05/24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五戒之戒相釋

1、殺生戒

不殺生戒。生是有情生命,殺是用各種器具,斷絕有情生命。殺戒以殺人為重,殺旁生異類為輕。殺人以具足五個條件成不可悔罪:一,是人;二,人想;三,殺心;四,興方便;五,前人命斷。

殺人的方法,不外乎自殺、教人殺、遣使殺。被殺者命斷,殺者犯了殺戒不可悔罪。若讚人死,其人因此而自殺,亦犯不可悔罪。

殺人後果,有三種:當時殺死,犯不可悔罪;當時不死,以後因此而死,亦犯不可悔罪;當時不死,以後亦不因此而死,犯中可悔罪。所謂殺人,不限用刀槍,凡是能致人於死的手段,都稱殺人。

殺人的動機,不外四種,犯罪亦有差別:

一、為殺人而作方便者(如設陷阱、置毒、放火、放水等),人死,犯不可悔罪;非人(變化人)死、畜生死、犯中可悔罪。

二、為殺非人而作方便者,非人死,犯中可悔罪;人死與畜生死,犯不可悔罪。

三、為殺畜生而作方便者,人、非人、畜生死,皆犯下可悔罪。

四、作不定方便者,人死犯不可悔罪,非人死犯中可悔罪,畜生死犯下可悔罪。

以上所舉四種殺生動機,皆以動機對像邊得罪,不以被殺的對像邊得罪。戒殺生,亦戒墮胎,若殺胎兒,胎死犯不可悔罪;胎不死母死犯中可悔罪;俱不死中可悔。若殺母,胎死犯中可悔。

殺父母、阿羅漢犯逆罪。殺生以心為主,若無殺意,不犯重罪。意外誤殺無犯。

2、偷盜戒

不偷盜戒。偷盜是不與取,即他人財物,不與而盜心竊之,將其取離本處而據為己有,是為偷盜。具六緣犯不可悔罪。

一、他物;二、他物想;三、盜心;四、興方便;五、值五錢;六、離本處(位置、形狀、顏色)。

不論自取,教人取,或遣使取,或以勢奪取,或侵佔,或借用抵賴不還,或騙取,強奪、貪污、漏稅、吞沒等,皆是偷盜。無論地面上、地下、水中、高處、低處、樹上、空中、動物、植物一切財物,不論是國家、私人、佛教、團體,只要有所屬,皆不得偷盜。

還有盜心盜人。兩足離本處行兩步犯不可悔。盜舍利犯中可悔。恭敬心取無犯。經卷法器,一切三寶用品,莊嚴具皆不得盜。

盜值五錢或過,重罪不可悔;盜不足五錢,中可悔;作偷盜方便而未達成,下罪可悔。

無犯者:己想、同意、親厚、暫時用、無主、狂、心亂等。

3、邪淫戒

不邪淫戒。淫是兩性交會。邪淫是指除己夫婦之間的男女關係以外的非法淫事,乃至旁生動物行淫亦為犯。邪淫具四緣成犯:一、非夫婦;二、有淫心;三、是道;四、事遂。

若受五戒信士,除妻室以外,四處不得行淫:男、女、黃門、二形。

男者:人男、非人男、畜生男、黃門、二形,二處不得淫。

女者:人女、非人女、畜生女,三處不得淫。

非人二形、畜生二形的三處不得淫。

若與以上淫者犯不可悔罪;兩身和合而未行淫犯中可悔罪;發起淫心而未和合者犯下可悔罪。除女性三處男性二處,於其餘部分行淫,皆可悔。

於熟睡中,女性或男性行淫犯重罪。於死女性男性行淫,死尸未壞或多半未壞,亦犯重罪。

無論有隔無隔,只要受樂即犯不可悔。若被強迫行淫,無受樂心不犯。

在一切邪淫戒中,以破淨戒梵行者,罪最重。把比丘比丘尼、式又摩那、沙彌、沙彌尼,乃至受持八關齋戒於其齋日之佛弟子。破淨戒亦稱污梵行,但須第一次破,若雖曾受戒,已先被人破毀,再次與之行淫者,即不成破淨戒罪,但為邪淫罪。若不受五戒而破他人淨戒,雖未受佛戒,而沒有犯戒罪,但其永不得求受一切佛戒,永被棄於佛法大海之邊外,稱破淨戒者為邊罪。

4、妄語戒

不妄語。妄語是虛妄不實的語言。妄語有大妄語、小妄語、方便妄語。

大妄語具五緣:一、所向是人;二、是人想;三、有欺誑心;四、說大妄語;五、前人領解。

妄語定義是不知言知,知言不知;不見言見,見言不見;不覺言覺,覺言不覺;不聞言聞,聞言不聞。

妄語方法有自妄語、教人妄語、遣使妄語、書面妄語、現相妄語。凡存心騙人,不論利用何種方法,使得被欺人領解,成妄語罪。凡言過人聖法為大妄語罪;不以大妄語騙人為小妄語;為救護眾生作方便妄語無罪。

大妄語具上五緣,重罪不可懺;若言詞不了或對方不解,中可悔。向天人作大妄語,天人解,中可悔;不解,下可悔。向畜生作大妄語,下可悔。

妄語中尚包括兩舌、惡口、綺語,雖不算重罪,但犯可悔罪。作為佛弟子不應犯。

若說他人罪者,須具有見、聞、疑三根,若無根便犯謗罪,此應知。

5、不飲酒戒

酒,指一切可醉人,無論是谷酒、果酒、木酒、藥酒等,酒糟亦不得吃。但有酒色,無酒香酒味,不能醉人者不犯。

有三緣便犯:一是酒、二酒想、三入口。犯此戒者,結歸可懺悔罪。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界詮法師文章列表

在家菩薩的不偷盜與不妄語戒

第四有盜心,即內心作種種籌量,意圖非理侵損他人財物...

受果報的時候,會因造業的人多而減輕嗎

問:在琉璃王滅釋迦族的時候,世尊的頭痛了三天。這是...

戒律與生活

一、在家戒以五戒為根本 說到佛教戒律,主要有兩種:...

聖嚴法師《在家信徒的三皈五戒》

作為一個在家的佛教信徒,和非信徒之所不同的,即是歸...

持戒跟智慧是缺一不可的

【及釋提桓因等,無量諸天大眾俱。】 這是講到聲聞跟菩...

佛法唯不遵佛教戒之僧能敗壞

清末,世風日下,國家無暇提倡,僧眾類多懈於修持,以...

犯五戒後能懺悔嗎

問: 請問受五戒,如果犯戒的話,是否要在佛前求懺悔...

如何讓自己持戒更圓融

問: 弟子沒有受戒前盡量按照五戒的標準來要求自己,...

【大藏經】金光明最勝王經

金光明最勝王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

【大藏經】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天台止觀有四本:一曰《圓頓止觀》,大師於荊州玉泉寺...

【大藏經】百喻經

百喻經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蕭齊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譯...

【大藏經】【註音版】大佛頂首楞嚴咒

大佛頂首楞嚴咒...

以願力來引導善行

關於這淨業三福,智者大師提出一個很重要的觀念,他說...

不起分別心,是故當處最吉祥

若當下不分別,當為最吉祥。我持咒的時候,不起分別心...

修行的目的並不是不睡覺不吃飯

眠為大暗無所見,日日欺誑奪人明,以眠覆心無所見,如...

佛在念我,不是我在念佛

道證法師最後的遺言: 我現在要講的話很重要,妳要記...

修學淨土法門要具備誠敬的心態

修學淨土法門要具備誠敬的心態。竭誠盡敬,便能顯發明...

不知道空性,則不可能了解心性

復有三乘,須歷色心等世出世法,一一會歸摩訶衍道,佛...

保護動物行為指南

01、對動物最好的保護,就是不干擾它們的自由生活。 ...

一代高僧夢參老和尚於五台山安詳示寂

當代佛門耆宿夢參長老,於2017年11月27日下午16時30分...

念佛法門要注意些什麼

問: 佛法的重點在哪裡?念佛法門要注意什麼問題? 慧...

【推薦】種種佛事,念佛功德最大

我們要做種種佛事,無非是消災延壽、祈福、超度,要知...

淨土得遇之難

佛化眾生,隨機所感,唯眾生善根深厚,方能感動佛陀誕...

【推薦】因地發心的不同,便感召了不同的果報

所以一般受戒學律,聽教看經,參宗坐禪。這個是講到我...

一休曬經

一休禪師在比叡山鄉下時,有一天看到一群群的信徒都朝...

佛教的十九種修持法門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求菩提,猶如覓兔角。佛...

「心不在內、不在外」是什麼含義

當我們談到心的實相,世尊曾經說:心不在內、不在外。...

不要用修行來傷你的心

第一點,修行不應該有時間性。 不要把它當工作,有上...

【佛教詞典】傳燈玉英集

凡十五卷。宋代王隨編。現收於宋藏遺珍上集。此係刪定...

【佛教詞典】中本起經

(經名)二卷,後漢曇果等譯。敘如來初成道以後在世中...

【視頻】智諭老和尚《佛七講話》

智諭老和尚《佛七講話》

【視頻】《本來面目》聖嚴法師紀實電影

《本來面目》聖嚴法師紀實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