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三聚淨戒功德難量,自持獲益轉授眾生

德亮法師  2022/07/12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三聚淨戒功德難量,自持獲益轉授眾生

如明日月瓔珞珠者,日消罪霧,月照夜幽,珠療貧窮,律儀義也。日長善法,月得清涼,珠富法財,攝善義也。日月麗天,無不瞻仰,瓔珞在身,觀者愛敬,攝生義也。

這個對兩個比喻進行了解說。從三個方面進行解說:從攝律儀戒、從攝善法和攝眾生戒,三方面來解說,比喻它的含義。

律儀戒斷除惡法的這個角度來說:日消罪霧,太陽升起來,迷霧就會消除掉。比喻我們罪業累累,遮蔽了我們的智慧的雙眼。如今我們以智慧的力量就能夠滅除種種的罪業,使智慧朗發。是這個比喻。

月照夜幽,夜晚它都是比較幽暗,由於月亮升起來,使幽暗的世間有了光明。我們愚癡,受戒也是這個樣子,未受戒之前,是由於愚癡黑暗見不到光明。如今以戒的力量,引導我們在黑暗中、愚癡當中走出,出離。

珠療貧窮,如果得到這個寶珠,那麼貧窮就被你治療了,就沒有貧窮了。那麼如果受了戒之後,就能得到功德法財,貧困就被驅除掉。乃至貧賤都可以驅除掉。這都是由於戒力而令功德增長,能夠遠離一切貧瘠。也確實是我們能夠感知到,在世間的時候可能貧窮,乃至貧賤。在社會上世間,這個社會地位非常低下,人人都可能瞧不起你,生活在社會最低層。但是你一出家,受了戒,受了戒之後,你可能就是乃至世間的國王、大臣種種上層社會的人物都可以過來向你禮拜,來親附你。你的社會地位一下就高起來了,貧賤的地位就掃除掉了。這都是由於戒力的因緣,使你社會地位頓然上升。這都是同樣的含義。

日長善法,這是從攝善戒角度來說。日,太陽升起來能夠使大地上的種種的種子得以生髮。比喻戒也是如此。由於受戒之後,受戒持戒,我們種種善根也會由於戒的因緣自然生髮。這是戒也有這種功德利益。

月得清涼,月亮升起來,使一些燥熱就熄滅,就是能夠有一種清涼的這種利益。戒律也是這個樣子。由於持戒的因緣,使我們內心的種種的愛慾、煩惱、熱惱,自然就變得清涼。熄滅熱惱得到清涼。

珠富法財,由於寶珠,如果能夠得到寶珠就能夠使我們財富增長,變得富有,貧窮變成富有了。由於持戒的因緣,種種功德自然快速具足,變成功德法財,就富足了。這是攝善義。

再從攝眾生角度來說:日月麗天,無不瞻仰,日月在天空當中,那麼眾生都對之景仰。這是日月的這種利益。那麼戒的利益也是這樣。戒是功德巍巍啊!一切眾生都能夠對戒有崇仰之心。所以說由戒的因緣能夠廣攝一切眾生,信受。

瓔珞在身,觀者愛敬,世間人如果身上佩戴瓔珞,那麼別人看到就會生起歡喜心、愛敬心,覺得很好看、美觀。那戒也是這樣。如果持戒以戒律來自莊嚴,眾生自然就對你生起愛敬之心,從而羨慕你向你學習。這都是戒律的功德比喻。這是攝眾生,從這個角度來討論它的含義。

微塵菩薩眾。由是成正覺。這是討論戒的功德。怎麼來證明?這是經驗證明了。曾經有微塵的無量無邊的菩薩眾,都是由於受戒的因緣,所以最後成佛了。也是對未來的一種預示。

所以,是盧舍那誦。我亦如是誦。這表示我誦的這個戒是有傳承的,傳承有依據的。最後:汝新學菩薩。頂戴受持戒。受持是戒已。轉授諸眾生。註文說:既勸受持,即勸轉授。使燈燈相續,化化無盡。勸你受持之後,受持戒律之後,還要勸你去轉授。這樣燈燈相續,化化不絕,眾生都能得到利益。

同時這裡,我們也看裡面有一種含義,要了解它的含義:一定要先自己受持,然後再轉授給眾生。這是常規的。就像你得到這個好東西你先受用,你先體會到它的滋味,然後你再轉授給別人,教導別人,這就是比較合適。現在很多都是心無慚愧,得到之後自己不去學習、不去受用,直接忙著去為別人轉說。入於耳那就出於口,沒有真正地入心,未曾踏踏實實地去行持。這樣轉授給別人也很難讓別人得到真實的受用。

《梵網經菩薩戒》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出門怕有危險,就先念地藏菩薩聖號

【 復次。觀世音菩薩。若未來世。有善男子。善女人。或...

聽聞正法的功德利益

龍樹菩薩在其《聽聞集》中寫道:多聞能知法,多聞能遠...

念佛得速疾解脫

得疾解脫者,《智論》云,有諸菩薩,自念謗大般若,墮...

在家居士每半月五戒誦戒儀軌

一、上香(三拜) 上香三拜 二、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大安法師:念佛為何能對身心起作用

問: 念佛對身心確實能起作用,這如何從理體上解釋呢...

宣化上人:楞嚴咒的妙處不可思議

楞嚴咒是最長的咒,又叫靈文因它太靈太妙,妙不可言,...

南山律祖道宣大師

戒律,是佛弟子用來淨化個人的準則,以及促進社會和諧...

迴向給眾生,眾生是不是能得到利益

還有人問,這個迴向眾生,眾生是不是能得到真實的利益...

【大藏經】【註音版】普賢菩薩行願讚

普賢菩薩行願讚...

【大藏經】大寶積經

大寶積經卷第一 大寶積經卷第二 大寶積經卷第三 大寶...

【大藏經】浴佛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王舍城鷲峯山頂,與大苾芻眾千...

【大藏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爾時,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

凡夫菩薩道的種類

智者大師把凡夫的菩薩道,分成三類: 第一個叫做事六度...

芝麻紫菜補鈣不輸牛奶

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固定印象:說到補鐵就想到豬肝、提...

弘一大師《普勸淨宗道侶兼持誦地藏經》

予來永春,迄今一年有半。在去夏時王夢惺居士來信,為...

職場中的「儒家五常」

仁、義、禮、智、信為儒家五常。儒家五常影響中國幾千...

反觀自己,不向外求

每當我們拜訪佛寺時,總是見到許多佛像以打坐的姿勢端...

只看到揮杖鞭策的外相,見不著無相的慈悲

有一天,一頭迷路的鹿跑進高山寺境內,明惠上人看了連...

受菩薩戒後,吃蛋犯什麼罪

問: 受了在家菩薩戒,吃沒有生命的雞蛋、沒有半月半月...

把錯誤當成一種財富

俗話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大多數人都以錯誤為恥,...

居士今日要務,唯當謝絕人事一心念佛

《與茅靜遠居士書》是省庵祖師寫給茅靜遠居士的一封書...

不管做什麼,都要想到三寶在加持自己

曾經有個年輕人,因為家中燒火做飯的原故,所以天天要...

水牛王的故事

南無阿彌陀佛。各位吉祥。在道場白華庵,跟大家分享佛...

憂波毱多尊者伏魔記

佛陀在世時曾授記:百年之後,將有憂波毱多以坐禪第一...

這個壽命不值得我們去貪戀

眾生濁,三緣和合(父緣、母緣、自己的業緣)為體,色...

情關難過,欲界難出

佛陀告訴我們:愛不重,不生娑婆。又稱我們人類是有情...

慧律法師《2007年新春開示法語》

1 心量有多大,人生的舞台就有多大。 2 放下,是一條...

我是個修得不好的在家居士

問: 師父,我皈依佛門多年,是個修得不好的在家居士。...

【佛教詞典】識

識梵語婆哩惹儞,心之異名,了別之義也。心對於境而了...

【佛教詞典】背捨

(術語)八背捨也。淨心誡觀曰:背捨離欲,順菩提分。...

【視頻】護生卡通:母豬救夫

護生卡通:母豬救夫

【視頻】界詮法師《律為三學之基》

界詮法師《律為三學之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