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疏》云:戒是警意之緣也。以凡夫無始隨妄興業,動與妄會,無思返本;是以大聖樹戒警心,不得隨妄,還淪生死。
這個戒法我們作一個簡單的定義。這個戒在我們的修行當中,到底扮演什麼角色呢?道宣律祖作一個簡單的定義說:「戒是警意之緣也。」就是戒法在我們的修行當中,它有警覺我們心念的功能,「警」就是警覺。
這個警覺包括兩個內涵:第一個是自我反省。我們過去沒有受戒,我們會造作罪業,造這些殺盜淫妄的罪業;現在我們受戒了,我們偶爾起顛倒,可能會造殺盜淫妄的罪業,但是這當中有一個差別:你受了戒以後,你有反省的力量、你有慚愧心。你雖然造了罪業,但是你內心當中會產生慚愧心,你內心當中有一種清淨的力量,會訶責你自己,那這種慚愧的力量就會折損你罪業的力量。所以你受了戒以後,你內心會有一種自我反省的功能,在內心當中不斷地出現。
第二個是調伏。前面是一種自我的檢查,檢查到過失以後,戒體就發揮防非止惡的功能,調伏我們邪惡的功能。所以當我們內心當中成就戒體,在我們的生命當中出現過失的時候,它能產生反省、產生調伏對治的力量,這個就是戒的一個基本定義。
這個基本定義我們再把它開展出來,「以凡夫無始隨妄興業,動與妄會,無思返本」,這是說到我們眾生內心的相貌。我們凡夫無始劫以來的相貌,內心隨妄興業。在大乘經典上說:我們眾生的心有兩種的相貌,一種是清淨心、一種是妄想,一種是隨順於真實功德的清淨心、一種是隨順於無明所變現出來的虛妄妄想。我們凡夫在心與境接觸的時候,我們往往是願意隨順妄想,「隨妄興業」,隨順妄想,造了許多生死的罪業;「動與妄會」,這個「動」就是經常的與妄想配合在一起;「無思返本」,我們很難產生自我反省與調伏的力量。
就是說,如果我們今天不受戒,我們在造作罪業的時候,我們沒有辦法停止我們的罪業,這個煩惱的力量一出現的時候,貪煩惱、瞋煩惱出現的時候,我們一點辦法都沒有,「我的個性就是這個樣子」,我們面對煩惱現前的時候,一點辦法都沒有,「無思返本」。我們凡夫就是有這個困擾,明明知道煩惱不好,但是我們一點辦法都沒有。那怎麼辦呢?
「是以大聖樹戒警心,不得隨妄,還淪生死。」大智慧的佛陀,以大智慧的光明,看到我們凡夫的內心有這樣的問題,我們面對煩惱時我們無能為力。佛陀怎麼做呢?「樹戒警心」,佛陀製定身口意的章法,來幫助我們反省自己、調伏自己,使令我們不再隨順妄想,也使令我們不再遭受生死的果報。這意思就是說,佛陀的制戒,表面上是要我們身業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口業不兩舌、不綺語、不妄言、不惡口;但是佛陀真實的意義,是要在我們內心當中產生防非止惡的功能,幫助我們調伏煩惱,佛陀就是有這個方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