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如果不犯這個戒,財寶則永遠沒有短缺

夢參老和尚  2019/09/24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如果不犯這個戒,財寶則永遠沒有短缺

【復次。善男子。若菩薩摩訶薩。能盡形壽離不與取。即是施與一切眾生無驚無怖。無有熱惱。亦無擾動。於自所得如法財利喜足而住。終不希求非法財利。由此善根速得成熟。】

「不與取」就是偷盜。如果你不偷盜了,就是布施給眾生無驚無怖。

人得到財富了,怕它失掉,想種種的方法保護,不被盜,不被人偷盜。他人不給,沒有允許你拿的,都叫「不與取」,沒給你,你拿就叫盜戒。

知道它是別人的東西,你心裡歡喜想得到,得到不是用正當手續拿錢去買,而是想法偷盜,看見人家東西喜歡,生了盜心,這根本就犯了。

或是把那個物件拿到,盜戒是講舉離本處。舉離本處,我想這個東西我拿開,這個東西拿到手,離開本原來的地方,盜戒犯成了。說拿起來後悔了,唉呀,我不能犯盜,再拿回去也犯了。不要沒有物,在你意念上就犯了。先有一個盜的思想,知道這件東西是屬於別人的,你想得到,這叫不與,沒得到人家給你,講叫不與取罪。這你要學盜戒就知道了。

誤拿的,不是盜心,主要得有盜心。把這件東西看成了像自己的,這叫誤盜。包括你親屬,或者你兒子的、你女兒的、你太太的、你先生的,沒得到本人允許,你要拿,都犯盜,舉離本處就犯。沒動手,光是意念,那沒犯,把盜心取消就好了。這不與取戒。

「由此善根速得成熟」,就是從來不貪別人東西,從來沒偷過人家東西,由這個善根成熟。不盜戒啊。

【所有前際輪轉五趣沒生死河。因不與取。造身語意諸惡業障。諸煩惱障。諸有情障。一切法障。諸財寶障。自作。教他。見聞隨喜。由此遠離不與取輪。皆悉輾壞。摧滅無餘。不受果報。】

那所有你以前做過的錯惡的事,以前輪轉五道的,地獄、餓鬼、畜生、天、人道,阿修羅沒說。咱們經常說六道,人道的人阿修羅、天道的天阿修羅,三惡道都有阿修羅道,就不單列了,就五道,天、人、地獄、餓鬼、畜生,有五趣眾生。在沉沒的生死河當中,都在生死河流中去流轉,隨波逐流。

因為偷盜,不與取,而造成了身、語、意一切惡業障,因為「不與取」一戒,偷盜,但是相應地會引生你一切的惡業,乃至起的煩惱障,見作隨喜的業障。

假使能遠離不與取輪,十輪這一輪,把這一輪輾壞,把它摧滅了,永沒有不與取的想法,永沒有取不與取,沒有犯這個戒,「不受果報」。

【於現身中。諸人天等皆共親愛。無所猜慮。身心安樂。財寶具足。】

於現身中,諸人天等皆共親愛。沒有猜慮,就是自己的財物從來不擔心。身心永安樂的,財寶永遠是具足的。

【將命終時。身心不為憂苦逼切。所愛妻子眷屬圍繞。臨命終時。不見可怖剡魔王使。唯見可意成調善法。具戒富德真實福田。為善知識。身心歡悅。深生敬信。】

到你臨命終時,沒有憂悲苦惱的逼迫你,你自己的所愛的妻子眷屬常時圍繞。到你臨命終的時候呢,也看不到剡魔王的使者,小鬼不來拉你、不來接你。

唯見可意的調善的法,一切的德、一切真實福田的善知識,具戒的、富德的,真實具足福田的善知識,在你身邊,這是你不偷盜所感的果。「身心歡悅,深生敬信」。

【既命終已。還生人中。諸根圓滿。支體具足。隨所生處。具大財寶。端正聰明。安隱快樂。不與五家共諸財寶。】

命終呢,還生人中。生到人中呢,你相貌很莊嚴,諸根很圓滿,肢體具足,不殘不缺。隨你所生的地方啊,都有財寶,就是家庭呢,很好很富有,生活很優越。相貌也很端正,也很快樂,「安隱快樂」。

「不與五家共諸財寶」,財寶永遠沒有短缺,你財寶不被五家侵害。

怎麼叫「五家共」呢?一個國家、一個賊,這是兩種;一個是水,水淹;一個是火,火燒。說你的財產不被國家給你沒收,也不被盜賊土匪給你搶,也不發火了給你燒掉,也不會發大水給你漂掉,這四種。

最厲害的是你不孝的子孫,敗家子,咱們經常說敗家子。五家共有,說世間上一切東西,這五家共有,就是不屬於你的了,看著是屬於你的,這些都可以給你敗壞的。

富和貴是無常的,因此說五家共有。說有這五種災害,自然地你心裡常時不安。每個人,這是在家的,沒有學三寶的,沒有學佛法的,他經常地憂愁:稅收太重啦,國家沒收啦,犯罪了,國家就沒收了;發大水啦;防不勝防的火災啦;盜賊啦;若這四樣你都躲了,你的子女敗壞你的家財,你沒辦法的。這是「五家共」。

【復遇可意成調善法。具戒富德真實福田。為善知識。依彼修學離不與取。能斷一切惡不善法。能成一切殊勝善法。能求一切大乘法義。能修一切菩薩願行。漸次趣入深廣智海。乃至證得無上菩提。】

世間的財寶、財富保留不住的,只有你自己修行,有道德。等你修行有道德呢,你對財寶也不貪愛了,也沒有這個想法。若沒有這些個災害,不但財富具足,而且還遇著調善的法。

「具戒富德」。說是調意啊,說你意裡頭所有的成就了。說一切善法具足淨戒、富德真實這些福田,具足這些個人,都是善知識。說具足福田、具足戒行、具足富有真實福田的善知識。這個不一定指是出家人,在家也具足的。

依彼修行,依著他,你懂得這個道理了,永遠不犯偷盜。離了,離了什麼呢?不偷盜,就是「不與取」。因為這一切的善惡,一切惡不作,一切善法成長。一個不偷盜,成就你的殊勝的善法業。

以此的願力,能求大乘法,懂得大乘法的義理。修行一切菩薩願行,漸次趣入深廣智海,乃至成就無上菩提。

【所居佛土。眾寶莊嚴。寶樹。寶池。寶台殿等。無不充備。離我。我所。無所攝受。一切具足嚴飾有情來生其國。】

這樣子你所感的,所居的土地是佛土,生到佛國。

「眾寶莊嚴,寶樹、寶池、寶台殿等」,一切充滿。偷盜屬於財富,資生的工具都具足,都成滿。同時,你不執著,無我,無我就無我所有,無我、無所。

【如來自身壽命無量。為諸有情如應說法。般涅槃後。正法久住。利益安樂無量有情。】

那這個國土就是清淨的國土了,生到這個國土裡,那你自身的壽命也無量,佛的壽命是無量的。

因此,佛給諸有情說法,就是成的佛果,遇著佛。

般涅槃後,正法久住,利益安樂,這樣使一切有情都得到安樂,都得到成熟。

說你遠離不與取的輪,所感的報,能生到佛國土、生到寶莊嚴,一切眾寶所成的。咱們形容極樂世界,就是這個樣子。

夢參老和尚《地藏十輪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夢參老和尚文章列表

濟群法師:為什麼要創造財富、如何使用財富

《中國商人》雜誌: 人為什麼活著?為什麼要創造財富...

略述在家戒律的現代意義

在這個科技與經濟高速增長的現代社會,人類的物慾也在...

戒住則法住,有戒就有佛法

各位新戒,你們受戒,就要以戒為師。一個人,今後在佛...

受持五戒,奉行十善

就五戒來說,數字雖小,份量很重。在家出家,如能守持...

明海法師京華托缽記:一個人挎著瘦瘦的香袋,從住處走到大街上

(在北京街道托缽是一種怎樣的體驗?這是明海法師幾年...

妙蓮法師:盜戒微細須防犯

盜戒很微細,比方生意人,同人家講好的樣本是值十塊錢...

受持三戒

捨衛城中有一良家子弟聽了佛陀的說法,便皈依三寶,出...

在寺院當義工,接受物品是否會犯戒

問: 道場分給師父們的水果、飲料等,師父們可以給居士...

【大藏經】佛說無量壽經

佛說無量壽經卷上 我聞如是,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

【大藏經】【註音版】往生論註

往生論註...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救拔焰口餓鬼陀羅尼經

佛說救拔焰口餓鬼陀羅尼經...

【大藏經】【註音版】梵網經菩薩戒本(東林寺版)

梵網經菩薩戒本(東林寺版)...

精進破懈怠

懈怠一定墮落。懈怠就是人沒有自信,身體很懶,懶得不...

臨終時,聽到佛號的利益有多大呢

【世尊。一切眾生臨命終時。若得聞一佛名。一菩薩名。...

身口意常時這樣去觀想

你用這種(地藏菩薩聖德大觀)觀想力,還是不能入、也...

這個身體不是「我」

我們過於重視我們這個色身,把這個我的當成我,把我的...

菩薩戒的核心精神

《梵網經菩薩戒》談到一個重要的事情,就是菩薩戒的核...

未生惡業令不生,這是最高的標準

唯識學把造業的過程,依據初、中、後來說明業力的輕重...

讓心先過

曾35次創造世界紀錄的俄羅斯撐杆跳高運動員布勃卡的教...

居士著僧衣,不但沒有功德,反而有罪過

【原文】 圓頂方袍,則知三衣,僧服也。發其首而僧其衣...

你心一動,魔就有機可乘

這個地方我們要說明一下若作聖解,即受群邪。說是我今...

吾今此身,父母遺體也

【原文】 夢中忽憶二尊人病且亟,悲甚。既而曰:猶可為...

【佛學漫畫】六字大明咒

六字大明陀羅尼的故事...

三位僧人的神奇事蹟,原來佛菩薩就在我們身邊

沒有慧眼,可不要亂說話。讀了下面的文章就會知道,奇...

【推薦】但存方寸地,留與子孫耕

我廣東東莞一位朋友的親戚,結婚那年,正好趕上地下六...

僧團尊敬的優波離尊者

釋尊親自說要僧團尊敬的弟子是:優波離尊者,佛陀十大...

貪好女色 亡身減壽

明朝衢州徐生,才貌雙全,不到二十歲即登進士,被選為...

老實念佛的人是什麼樣的

祖師大德總是苦口婆心勸人老實念佛。這句看似簡單,實...

【佛教詞典】大方廣佛華嚴經入法界品

(經名)又曰:大方廣佛華嚴經續入法界品,一卷,唐地...

【佛教詞典】解一切眾生語言陀羅尼

(術語)法華經妙音品曰:解一切眾生語言三昧。同藥王...

【視頻】一念仁善命運轉

一念仁善命運轉

【視頻】大安法師戊戌年除夕開示

大安法師戊戌年除夕開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