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在家菩薩戒本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在家菩薩戒本(六重二十八輕讀誦儀軌)

香讚

爐香乍熱。法界蒙薰。諸佛海會悉遙聞。隨處結祥雲。誠意方殷。諸佛現全身。

南無雲來集菩薩摩訶薩(三拜)

懺悔偈

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癡,

從身語意之所生,今對佛前求懺悔。

開經偈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三聚淨戒難得聞,經於無量俱胝劫,

讀誦受持亦如是,如說修行者更難。

誦戒序

菩薩戒眾等諦聽:

歸命盧舍那,十方金剛佛,

亦禮前論主,當覺慈氏尊。

今說三聚戒,菩薩咸共聽,

戒如大明燈,能消長夜闇。

戒如真寶鏡,照法盡無遺,

戒如摩尼珠,雨物濟貧窮。

離世速成佛,唯此法為最,

是故諸菩薩,應當勤護持。

老死至近,佛法欲滅。諸優婆塞、優婆夷,為得道故,一心勤求精進。所以者何?諸佛一心勤求精進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況餘善道法!各聞強健時,努力勤修善,如何不求道,安可須待老,欲何樂乎?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

諸佛子等,合掌至心聽:我今欲說諸佛大戒序,眾集默然聽。自知有罪,當懺悔,懺悔即安樂;不懺悔,罪益深。無罪者默然,默然故,當知眾清淨。

諸優婆塞、優婆夷等諦聽:佛滅度後,於末法中,應當尊敬波羅提木叉。波羅提木叉者,即是此戒。持此戒時,如闇遇明,如貧人得寶,如病者得瘥,如囚繫出獄,如遠行者得歸。當知此則是眾等大師,若佛住世,無異此也。

怖心難生,善心難發。故經云:勿輕小罪,以為無殃。水滴雖微,漸盈大器。剎那造罪,殃墮無間。一失人身,萬劫不復。壯色不停,猶如奔馬。人命無常,過於山水。今日雖存,明亦難保。眾等各各一心,勤求精進,慎勿懈怠、懶惰、睡眠、縱意。夜即攝心,存念三寶,莫以空過,徒設疲勞,後代深悔。眾等各各一心,謹依此戒,如法修行,應當學。

諸優婆塞、優婆夷,今白(黑)月十五(四)日,作布薩,說菩薩戒。眾當一心善聽,有罪者發露;無罪者默然。默然故,當知諸優婆塞、優婆夷清淨,堪說菩薩戒。已說菩薩戒序竟,今問諸優婆塞、優婆夷,是中清淨不(三問)?諸優婆塞、優婆夷,是中清淨,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今誦六重二十八輕菩薩戒,善思念之,若有犯者當懺悔,懺悔則安樂。

優婆塞戒經 佛說菩薩六重二十八輕戒

【六重戒】

〖殺戒第一〗

善男子:優婆塞、優婆夷戒,雖為身命,乃至蟻子,悉不應殺。若受戒已,若口教殺,若身自殺,是人即失優婆塞、優婆夷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況須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優婆塞、優婆夷,臭優婆塞、優婆夷,旃陀羅優婆塞、優婆夷,垢優婆塞、優婆夷,結優婆塞、優婆夷。是名初重。

〖盜戒第二〗

優婆塞、優婆夷戒,雖為身命,不得偷盜,乃至一錢。若破是戒,是人即失優婆塞、優婆夷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況須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優婆塞、優婆夷,臭、旃陀羅、垢、結優婆塞、優婆夷。是名二重。

〖大妄語戒第三〗

優婆塞、優婆夷戒,雖為身命,不得虛說:我得不淨觀至阿那含。若破是戒,是人即失優婆塞、優婆夷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況須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優婆塞、優婆夷,臭、旃陀羅、垢、結優婆塞、優婆夷。是名三重。

〖邪淫戒第四〗

優婆塞、優婆夷戒,雖為身命,不得邪淫。若破是戒,是人即失優婆塞、優婆夷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況須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優婆塞、優婆夷,臭、旃陀羅、垢、結優婆塞、優婆夷。是名四重。

〖說四眾過戒第五〗

優婆塞、優婆夷戒,雖為身命,不得宣說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之所有過罪。若破是戒,是人即失優婆塞、優婆夷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況須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優婆塞、優婆夷,臭、旃陀羅、垢、結優婆塞、優婆夷。是名五重。

〖酤酒戒第六〗

優婆塞、優婆夷戒,雖為身命,不得酤酒。若破是戒,是人即失優婆塞、優婆夷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況須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優婆塞、優婆夷,臭、旃陀羅、垢、結優婆塞、優婆夷。是名六重。

善男子:若受如是優婆塞、優婆夷戒,能至心持,不令毀犯,則能獲得如是戒果。善男子:優婆塞、優婆夷戒,名為瓔珞,名為莊嚴,其香微妙,熏無邊戒,遮不善法,為善法律,即是無上妙寶之藏,上族種姓大寂靜處,是甘露味,生善法地。直髮是心,尚得如是無量利益,況復一心受持不悔。

【二十八輕戒】

〖不供養父母師長戒第一〗

善男子!如佛說言:若優婆塞、優婆夷,受持戒已,不能供養父母、師長,是優婆塞、優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耽樂飲酒戒第二〗

若優婆塞、優婆夷,受持戒已,耽樂飲酒,是優婆塞、優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不瞻病苦戒第三〗

若優婆塞、優婆夷,受持戒已,恶心不能瞻視病苦,是優婆塞、優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見乞不與戒第四〗

若優婆塞、優婆夷,受持戒已,見有乞者,不能隨宜丐(乞取;行請)分與,空遣還者,是優婆塞、優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見四眾尊長不承迎禮拜戒第五〗

若優婆塞、優婆夷,受持戒已,若見比丘、比丘尼、長老、先宿、諸優婆塞、優婆夷等,不起承迎、禮拜、問訊,是優婆塞、優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見四眾毀戒心生憍慢戒第六〗

若優婆塞、優婆夷,受持戒已,若見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毀所受戒,心生憍慢,言我勝彼,彼不如我,是優婆塞、優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不持六齋戒第七〗

若優婆塞、優婆夷,受持戒已,一月之中,不能六日受持八戒,供養三寶,是優婆塞、優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不往聽法戒第八〗

若優婆塞、優婆夷,受持戒已,四十里中,有講法處,不能往聽,是優婆塞、優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受用僧物戒第九〗

若優婆塞、優婆夷,受持戒已,受招提僧臥具、床座,是優婆塞、優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飲蟲水戒第十〗

若優婆塞、優婆夷,受持戒已,疑水有蟲,故便飲之,是優婆塞、優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險難獨行戒第十一〗

若優婆塞、優婆夷,受持戒已,險難之處,無伴獨行,是優婆塞、優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獨宿尼僧寺戒第十二〗

若優婆塞、優婆夷,受持戒已,獨宿尼僧寺,是優婆塞、優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為財打人戒第十三〗

若優婆塞、優婆夷,受持戒已,為於財命,打罵奴婢、僮僕、外人,是優婆塞、優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殘食施四眾戒第十四〗

若優婆塞、優婆夷,受持戒已,若以殘食施於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是優婆塞、優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蓄貓狸戒第十五〗

若優婆塞、優婆夷,受持戒已,若蓄貓狸,是優婆塞、優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蓄養畜獸不淨施戒第十六〗

若優婆塞、優婆夷,受持戒已,蓄養象、馬、牛、羊、駝、驢,一切畜獸,不作淨施與未受戒者,是優婆塞、優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不蓄三衣缽杖戒第十七〗

若優婆塞、優婆夷,受持戒已,若不儲蓄僧伽梨、衣、缽盂、錫杖,是優婆塞、優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作田不求淨水、陸種處戒第十八〗

若優婆塞、優婆夷受持戒已,若為身命,須田作者,不求淨水及陸種處,是優婆塞、優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市易販賣斗秤不平戒第十九〗

若優婆塞、優婆夷,受持戒已,為於身命,若作市易,斗秤賣物,一說價已,不得前卻,捨賤取貴;斗秤量物,任前平用,如其不平,應語令平,若不如是,是優婆塞、優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非時非處行欲戒第二十〗

若優婆塞、優婆夷,受持戒已,若於非處、非時行欲,是優婆塞、優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商賈不輸關稅戒第二十一〗

若優婆塞、優婆夷,受持戒已,商估販賣,不輸關稅,盜、棄、去者,是優婆塞、優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犯國制戒第二十二〗

若優婆塞、優婆夷,受持戒已,若犯國制,是優婆塞、優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得新食不先供三寶戒第二十三〗

若優婆塞、優婆夷,受持戒已,若得新谷、果、蓏(音luǒ)、菜、茹,不先奉獻供養三寶,先自受者,是優婆塞、優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僧不聽說法輒自作戒第二十四〗

若優婆塞、優婆夷,受持戒已,僧若不聽說法、讚歎,輒自作者,是優婆塞、優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在五眾前行戒第二十五〗

若優婆塞、優婆夷,受持戒已,道路若在比丘、沙彌前行,是優婆塞、優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僧食不公分戒第二十六〗

若優婆塞、優婆夷,受持戒已,僧中付食,若偏為師,選擇美好,過分與者,是優婆塞、優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養蠶戒第二十七〗

若優婆塞、優婆夷,受持戒已,若養蠶者,是優婆塞、優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行路見病捨去戒第二十八〗

若優婆塞、優婆夷,受持戒已,行路之時,遇見病者,不往瞻視,為作方便,付囑所在,而捨去者,是優婆塞、優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善男子!若優婆塞、優婆夷,至心能受持如是戒,是人名為優婆塞、優婆夷中分陀利花;優婆塞、優婆夷中微妙上香;優婆塞、優婆夷中清淨蓮花;優婆塞、優婆夷中真實珍寶;優婆塞、優婆夷中丈夫之人。

善男子!如佛所說菩薩二種: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薩名為比丘,在家菩薩名優婆塞。出家菩薩持出家戒,是不為難;在家菩薩持在家戒,是乃為難。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惡因緣所纏繞故。

明人忍慧強,能持如是法。

未成佛道間,安獲五種利。

一者十方佛,憫念常守護。

二者命終時,正見心歡喜。

三者生生處,為諸菩薩友。

四者功德聚,戒度悉成就。

五者今後世,性戒福慧滿。

此是諸佛子。智者善思量:

計我著相者,不能生是法。

滅壽取證者,亦非下種處。

欲長菩提苗,光明照世間。

應當靜觀察,諸法真實相。

不生亦不滅,不常復不斷。

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去。

如是一心中,方便勤莊嚴。

菩薩所應作,應當次第學。

於學於無學,勿生分別想。

是名第一道,亦名摩訶衍。

一切戲論惡,悉從是處滅。

諸佛薩婆若,悉由是處出。

是故諸佛子,宜發大勇猛。

於諸佛淨戒,護持如明珠。

過去諸菩薩,已於是中學。

未來者當學,現在者今學。

此是佛行處,聖主所稱嘆。

我已隨順說,福德無量聚。

回以施眾生,共向一切智。

願聞是法者,悉得成佛道。

迴向偈

誦戒功德殊勝行,無邊勝福皆迴向,

普願沉溺諸有情,速往無量光佛剎。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訶薩,

摩訶般若波羅蜜。


上篇:心銘

下篇:佛說灌頂隨願往生十方淨土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律部目錄

【註音版】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

【註音版】大佛頂首楞嚴經五十陰魔章

楞嚴經五十陰魔章...

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

佛在舍衛國祇洹阿難邠坻阿藍。時佛傷哀諸所有生死之類...

省庵法師語錄

省庵法師語錄 清 彭際清重訂 省庵法師遺書敘 省庵法師...

【註音版】佛說戒香經

佛說戒香經...

比丘受戒錄

比丘受戒錄 鼎湖山沙門 弘讚在犙 述 恭惟如來御世。...

瑜伽菩薩戒本

《瑜伽菩薩戒本》 彌勒菩薩說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瑜伽菩薩戒本

《瑜伽菩薩戒本》 彌勒菩薩說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沙彌尼離戒文

沙彌尼離戒文(沙彌尼戒經) 東晉失譯 善女人字某言:某...

根本說一切有部略毗奈耶雜事攝頌

(以下僅限出家具戒者觀看) 根本說一切有部略毘奈耶雜...

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羯恥那衣事

(以下僅限出家具戒者觀看)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羯恥...

佛說師子月佛本生經

佛說師子月佛本生經 新為失譯人名附三秦錄 如是我聞:...

佛說苦陰經

佛說苦陰經 失譯人名今附後漢錄 聞如是: 一時婆伽婆...

【註音版】佛說法常住經

佛說法常住經...

金師子章雲間類解

金師子章雲間類解 晉水沙門淨源述 法非喻不顯。喻非法...

大方廣十輪經

大方廣十輪經卷第一 失譯人名今附北涼錄 序品第一 如...

重訂西方公據

重訂西方公據卷上 知歸學人 彭際清 集 一起教大綱...

佛五百弟子自說本起經

佛五百弟子自說本起經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蓋阿耨達龍王...

佛說馬有八態譬人經

佛說馬有八態譬人經(出雜阿含別譯) 後漢西域三藏支曜...

淨土論

淨土論序 帝京弘法寺釋迦才撰 夫淨土玄門。十方咸讚。...

【佛教詞典】三菩提

(一)就三乘之所得而別,分為聲聞、緣覺、無上正等三種...

【佛教詞典】金剛丑女

(人名)佛在世時,波斯匿王夫人摩利生一女,安波闍羅...

慳貪長者的佈施

昔日,在舍衛城有兩位長者,一位名為最勝,一位名為難...

猶太人的佈施與福報

修財佈施的因,感財富的果報,用感恩的心回報社會大眾...

夢參老和尚的一夢因緣

今天潘居士要我跟大家講講,講講我的歷史,說什麼呢?...

四念處之觀身不淨

好,我們看附表第二的四念處,四念處呢,這個我們先解...

數十年只念大悲咒,臨終得觀音菩薩接引

我們大家對於我們的修行,念佛,或你專持一行,或是誦...

念佛戒煙的感悟

2012年,我開始接觸佛法,次年正式皈依三寶,由於那時...

擁有的東西越多也就越執著

有些東西,我們並不能確定什麼時候就會失去,但卻總是...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上品中生

【經文】 上品中生者,不必受持讀誦方等經典。善解義趣...

我不是佛

有一秀才,住在寺中讀書,自覺聽明,常以禪機和趙州禪...

佈施微笑

有一老婦,總想為自家附近的寺廟做些供養佈施,但苦於...

佛教是消極的嗎

有些人認為佛教是消極的,擔心一旦學佛會失去進取心,...

億萬富翁大衛默多克的長壽養生秘訣

大衛默多克,擁有多爾水果公司,是人們心目中極力主張...

【視頻】早課(萬佛城)

早課(萬佛城)

【視頻】《午課》大華嚴寺

《午課》大華嚴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