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菩薩戒為何要禁止蓄養動物

淨界法師  2020/08/30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菩薩戒為何要禁止蓄養動物

畜生道,人類為了要得到它的肉,為了吃它的肉,往往就是把它的身體給殺害,把它的命給奪去了,或者說把它綁起來,關在小籠子裡面。

這種繫縛的痛苦,我過去也有一些經驗。我們平常可以在山中經行一下、佛堂拜拜佛,很自由。但是,如果我們曾經有閉關的經驗,把自己關在一個小房間裡面,當然有時候跟法相應,那更時間相不可得、跟空間相也不可得,一念心跟法界相應,那也沒有裡面、外面的差別。

但是,當我們的修行不得力的時候,你的心就很想要去外面走一走,而現在閉關在裡面,你會覺得痛苦,就好像一個動物被關在籠子裡面。那個時候你會感覺到,你看一個動物,我們只是被關一個月,或者幾天,有些動物一輩子被關在籠子裡面,你可想而知那種痛苦啊!它雖然是動物,但是它追求自由的那個心情跟我們一樣。

所以菩薩戒裡:禁止菩薩弟子蓄養動物,就是這個原因,你把它綁住,造這個業是不好的惡業。動物長時間地被繫縛,甚至被打、殺等等的痛苦。

這個痛苦是誰幹的呢?「離諸寂滅淨善者」,寂滅是一個果相,是一個趨向於涅槃的寂靜樂。怎麼達到涅槃寂靜樂呢?就是「淨善」,這是一個因相,就是修習種種的戒定慧。勤修戒定慧而趨向於涅槃者叫作「寂滅淨善」者。「離諸」就是這個人根本就不是修行人,也不深信因果,他就幹出了這種繫縛、打殺動物的這些事情來。這個是講到畜生的痛苦。

其次,「互相吞噉極暴惡」,動物之間互相的接觸,弱肉強食。我們山上有很多蜥蜴,蜥蜴跑出來看到螳螂、蚱蜢,它看到以後一下就把它咬住了,咬住以後,鳥、麻雀一下子又把蜥蜴咬住了。但是這個麻雀吃蜥蜴的時候,它可沒快樂地吃,不像我們在齋堂裡面,念佛號,內心很安靜,它在吃蜥蜴的時候,是東看看、西看看,極度不安。因為它很怕別人會攻擊它。

畜生道的生命,長時間就是處在一種非常恐懼不安中!睡覺的時候、吃飯的時候,有一點小動靜,就醒過來,馬上覺得很緊張,隨時感覺到有人要傷害它,有動物要傷害它。

幾年前,有一個殺人犯,這個殺人犯很狠,在黑道裡面也是很有名氣,人很年輕。犯了幾宗殺人案以後,政府實在是受不了,下令幾個月之後一定要破案,警察抓得很緊。過了幾個月以後,這個殺人犯從山上下來,投案自首。記者問他:你為什麼投案自首?你躲在山上也沒人抓得到你。他說我整天在那個地方吃也不安、睡也不安,我寧可出來接受法律的制裁。所以說,內心不安的痛苦,有時候是超越色身的,因為那是幾乎是沒有間斷的痛苦。

這個就是畜生道的痛苦,係縛打殺、互相吞噉之苦。

《靈峰宗論導讀》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菩薩戒的四種廣大殊勝

一、由種種無量學處廣大故;二、由攝受無量福德廣大故...

證嚴法師:為無緣、有怨者祝福

佛陀告訴我們,人要做到完全平等待人的程度,實在是很...

【推薦】魚的真相:不是用來吃的

與我們所認為的恰恰相反,魚不是用來吃的,而是用來保...

戒律的十大利益

當比丘出現某種不如法行為,佛陀便會根據所犯製定戒條...

破戒的過患

持戒的功德不可思議,但是破戒的過患也很可怕,因此我...

原諒別人也是一種慈悲

為什麼我們在工作當中不能相互溝通?實際每件事情的發...

佛制殺戒是最善的功勳

佛教和儒、道二教設教化導的初心,都是勸人向善的。但...

聖嚴法師《在家信徒的三皈五戒》

作為一個在家的佛教信徒,和非信徒之所不同的,即是歸...

【大藏經】【註音版】無量義經

無量義經...

【大藏經】永嘉證道歌

君不見。絕學無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無明實性...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大吉祥天女十二名號經

佛說大吉祥天女十二名號經...

【大藏經】肇論

肇論序 小招提寺沙門 慧達 作 慧達率愚,通序長安釋...

為什麼說十方三世佛,阿彌陀佛第一呢

時韋提希白佛言:世尊,是諸佛土,雖復清淨,皆有光明...

佛菩薩為什麼不以神通度眾生

問: 佛菩薩為什麼不以神通示現世人,引起世人的信仰...

淨界法師: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第一講 第二講 第三講 第四講 第五講 第六講 第七講 第...

誦經後出現不如意,可以先不誦嗎

問: 師父,如果誦經後出現一些不如意的事,是不是就...

持戒破除四種「障」

破煩惱障: 戒如金剛,持戒可以破壞煩惱,而不被煩惱...

見其生,不忍見其死

紀曉嵐曾經被流放至新疆,所以他著的《閱微草堂筆記》...

死的時候要自己能作的了主

佛法的希望在你們身上,我現在急死了,佛教裡沒有人。...

阿賴耶識有漏種子的分類

影響種性的這些種子,種類是什麼?什麼東西會影響我們...

佛教對於愛情的看法是什麼

問: 佛教對於愛情的看法是什麼? 淨因法師答: 要想解...

佛書、善書與邪書的概念與辨別

佛、法、僧三寶,是我們皈依的對境。三寶可以幫助達成...

【推薦】印祖談家庭教育中母親的重要作用

五倫,即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五種人倫關係。...

比丘的三層含義

比丘梵語,含三義:一、乞士,一缽資身,無所蓄藏,專...

這色身是要來受這娑婆劫的

九十歲老和尚在客堂對一群出家眾開示:在胎、卵、濕、...

曾國藩的教子之道

曾國藩(1811-1872)是中國近代歷史上最有影響的人物之...

念佛之前的心態準備

在《印光大師文鈔》講到一個事,他說有一個年輕人,這...

積集福德資糧最快速的方法

我們都知道大乘佛法跟小乘佛法一個很大的差別:小乘佛...

【佛教詞典】根利有遮無遮

(術語)根性銳利,不為煩惱所遮者。如佛在世之舍利弗...

【佛教詞典】大慈悲門

(術語)對於佛之大智慧門之稱。門者差別之義。...

【視頻】夢參老和尚《修法不要離開你的心》

夢參老和尚《修法不要離開你的心》

【視頻】孟庭葦-遇見阿彌陀

孟庭葦-遇見阿彌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