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教故事
慧律法師
大安法師
淨界法師
印光大師
夢參法師
佛經咒語
阿彌陀佛
觀音菩薩
地藏菩薩
佛法入門
佛學問答
念佛
智慧
福報
放生
因果
修行
戒淫
懺悔
全部文章(第15頁)
【隨機推薦】
所有一絲一毫之善,皆悉以此迴向往生
日用之中,所有一絲一毫之善,及誦經禮拜種種善根,皆悉以...
隨心造業,隨心轉業
【原文】: 古今人不知隨心造業隨心轉業之義。多少大聰明...
錫杖功用與功德
從今天開始,我們將進入《淨行品》偈頌第六部分乞食道行的...
省庵大師《四念處頌》略解
馬鳴菩薩在《大乘起信論》中闡述一心二門心真如門和心生滅...
專修、助修與雜修
問: 末學就是根據某居士講課中說的和寫的一本《化解看不...
【薦】
造寺供養舍利,非比丘正業
《僧祇律》記載這段迦葉尊者在佛陀圓寂之後,對比丘們所說...
永明延壽大師日定108件佛事為常課
延壽大師在常住永明寺期間,常為七眾弟子授菩薩戒,日定一...
不要去追逐修行的幻相
問: 頂禮法師!證嚴上人一直強調:佛弟子不要去追逐虛無...
念到功夫成片才能往生嗎
問: 請教法師,什麼叫功夫成片?經論中有沒有明確的定義...
十地為何稱為「法雲地」
由得總緣一切法智,含藏一切陀羅尼門、三摩地門,譬如大雲...
往生不是把佛號念好,而是要心不顛倒
我們學佛,我個人覺得一個人學佛,有所謂黃金十年,成敗就...
真正修道人,不被物慾所牽
真正修道人不一定要在這個田地、資身用具上去預作策劃。街...
醫院治不了的病,這句佛號都能治
大家總認為生了病趕緊要跑醫院:掛號,做這個檢查、那個檢...
比丘尼現身變
昔日的舍衛城,是拘薩國的首都。當時有一群亂紀之徒,行事...
不論好壞我們都接受,不被他轉走
人家管我們,不論好壞我們都接受,拿他的壞處來迴光返照,...
為何偏念阿彌陀佛求生極樂世界
【原文】 問:等是念求生一佛淨土,何不十方佛土中,隨念...
天下萬事,都有一定的法理
【原文】 律藏不許未受戒者看,一則恐其未明遠理之人,見...
倒霉不是偶然的,是過去世的業成熟了
在末法時代,現在我們這時候,正法也滅了,像法已經滅盡了...
明暘法師:禪宗史話
第一節 禪宗的起源及其在印度的流傳 禪學是佛教根本教義...
這個才是往生的關鍵
現在汝等雖然也有一定的信心,也有求往生的心,但是這裡一...
在無為法契證上談證位
修行需要修清淨心。但是在我們的執著、五欲六塵還憧憧於胸...
念佛念經為何要至誠心
持經、持咒、念佛,包括這些佛號,全體就是實相,就是阿彌...
父親的蓮花在夏日裡綻放——劉春喜居士往生記
我的父親劉春喜居士,於二〇一九年七月十二日在廬山東林寺...
闍夜多尊者嘆生死久遠
昔日,有一位闍夜多尊者,一天,尊者帶領著弟子們入城。來...
「佈施妻兒和頭目腦髓」是怎麼回事
問: 請問師父,佛經中提到的佈施妻兒和頭目腦髓是怎麼回...
若能作不淨觀,慾火當下冰消瓦解
古時候,長安百姓熱衷斗蛐蛐。有三名年少英俊的兄弟,在一...
轉粗重為輕安
三善十一者:言輕安者,遠離粗重,調暢身心,堪任為性。對...
第二十願--繫念必得往生願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聞我名號,繫念我國,植眾德本,至心...
佛的不思議德相
【所謂無量功德之相。常無斷絕。隨眾生根。自然相應。種種...
改形易道,這個是生命的真相
這個「吾」和「身」是完全不一樣的。所以我們要認知到,這...
心識主宰著業力的方向
成佛作祖,墮坑落塹,所爭只一念間。 這個地方是說明我們...
菩薩因何名「觀世音」
菩薩因何名觀世音 阿縛盧枳多濕伐羅。漢譯觀自在,指菩薩...
菩薩為何稱名「普賢」
菩薩為何稱名普賢? 梵語輸跋陀,或三曼跋陀,漢譯普賢。...
文殊菩薩度眾的善巧
一日,阿難尊者向舍利弗提及,自己曾親見文殊師利所成就的...
生死心切,將一句話頭看到底
昔者有一學人參南泉老人,問:如何是道?曰:平常心是道。...
各宗要略——律宗
傳流 從第一次結集,優波離尊者誦出律藏為最初律部。隨後...
寺院安居自恣儀軌
註:本文僅限出家人看 安居的首日,稱為結夏,在安居之始...
真正大乘佛法不叫斷煩惱
一念的妄動,這是一個嚴重的問題。但是從現實的角度,你不...
「阿羅漢」的三層含義
第一殺賊: 意即殺掉煩惱之賊。阿羅漢在因地修行滅受想定...
能夠這樣念佛,一定可以了生脫死
修行人要求一生事辦,疾出生死,只有念佛法門。因為念佛一...
為什麼痛苦時念觀音菩薩卻未有見效
問: 法師你好!弟子便秘時痛苦不堪,默念、大聲念南無觀...
如何知道自己應該專修還是圓修
問: 請問法師,怎麼知道自己應該專修還是圓修? 宏海法...
佛像缺損還能繼續供養嗎
問: 請問法師,弟子二十多年前請的一尊白衣滴水觀音,小...
如何面對蚊蟲的問題
古人說,修道人他如果修得很有功夫的時候,自然蚊蟲就會遷...
紹雲老和尚:雲居山的護法神太厲害了
我當年在雲居山,山底下有位姓徐的,五十幾歲,他就租雲居...
遠離虛妄的感覺,依止心中的願力
在整個修行當中,必須把你的想像跟感受切割。如果你要修行...
不識自心,盡名邪行
洪州黃檗希運禪師。又云:但無一切心,即名無漏智。汝每日...
從信仰式念佛提升到智慧引導式的念佛
蕅益大師在《彌陀要解》把我們念佛的人,大方向分成兩種類...
橫截諸惡趣
帶業往生到了西方極樂世界,就橫截諸惡趣。這個橫,注意了...
我去即來——省庵大師的圓滿人生
久負盛名的寧波阿育王寺右側,有一處隱藏在茂林深處,並不...
心微起惡念,即便憶佛,以佛力故,惡念自息
原文: 凡公臨私養,歷涉緣務,雖造次而常內心不忘於佛及...
向觀音菩薩求子是如何應的
問: 懇請師父解惑,我理解:此心作觀音菩薩,此心是觀音...
裝死的野狐狸
佛經裡面有一個比喻,很貼切野狐狸的比喻。說有一隻野狐狸...
富樓那尊者的四種辯才
富樓那彌多羅尼子,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曠劫...
雖讀大乘經典,仍以念佛為正行
在家閑居,當以淨土法門,為雙親認真講說,俾生正信以得往...
有人妄稱自己是古佛再來可信嗎
自古高僧,無論是古佛再來,還是菩薩示現,都以凡夫自居,...
這才是究竟的快樂
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前面是修行的...
如是奉事者,未來常在諸天受勝妙樂
【若能志心歸敬及瞻禮讚嘆。香華衣服。種種珍寶。或復飲食...
第十八願--十念皆生我國願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
尊重對方,檢討自己
見到在一起共事的人,埋怨對方不能和自己溝通。是別人不和...
主導六道輪迴的親因緣、增上緣
情想合離,更相變易,所有受業,逐其飛沉,以是因緣眾生相...
如何把「空假中」三觀運用於日常生活中
大乘佛法把所有的智慧,尤其天台宗把所有的智慧分成空、假...
這一念無明的妄動,當下就是真如本性
明眾生迷真成妄,是從眾生的角度來說明妄是怎麼生起,這個...
先從夢中醒,再度夢中人
別說初學佛的人難以放下,就是學佛比較久的人也不一定能放...
第十九願--勤修我皆接引願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至心發願,欲生...
梵網經菩薩戒和其他菩薩戒有何區別
問: 梵網經菩薩戒和其他菩薩戒有何區別? 大安法師答:...
為什麼要修般若波羅蜜
在修波羅蜜之前,我們要知道為什麼要修般若波羅蜜。 《攝...
初學佛,不離名言;真見道,不帶名言
我們剛開始去學習佛法的時候,是要從語言文字,離開語言文...
參禪與念佛有何區別
問: 參禪與念佛有何區別? 紹雲老和尚答: 現在有些學...
「感應道交」不是單方面的
淨土宗的重點就是:你要往生,你得靠阿彌陀佛來接引你。那...
這樣的慾望,把我們的身心都繫縛住
即便你在念一句阿彌陀佛,口裡念著阿彌陀佛,心裡的念頭仍...
長壽短壽不都是在做一個夢嗎
請看下面第七段:學道當明心。 我們修學佛道要注意明瞭當...
各宗要略——真言宗
史略 密宗又稱真言宗。以大日如來所說的《大日經》為一切...
小乘二宗之略要——俱舍宗、成實宗
俱舍宗 自佛滅後百年餘,佛教產生異議而逐漸分裂,義學紛...
【薦】
初修定者須過好「三關」
三關:一是腿子關,二是散亂關,三是昏沉關。這裡的三關與...
三界輪迴的三大業因
其實眾生跟世界會相續,主要的是因為有業力的相續,才有這...
修懺悔應該兼具事理並行
我們講到懺悔的種類有兩種:一個是事懺,一個是理懺。事懺...
我們這個世界人的來歷
這個娑婆世界,我們依賴生存的物質世界,包括日月星辰,山...
略說四諦--苦集滅道
苦諦 即三界六道之苦報。此苦報包括有情及有情所依處,即...
聽經只能聽一位法師的嗎
問: 您三年連續到秦皇島講法,我都親臨來聽,可是心中還...
灌浴如來淨自心
為了紀念本師的誕生,在四月初八這一天,佛教寺院會舉行隆...
不買點供品,佛菩薩就不加持你了嗎
諸佛菩薩加持力,那得你自己發心,還有你得求他。有人這樣...
要平息憤怒,必須捨去對他人的懷恨
常常一件事情發生的時候,不要一味地認為自己就是對的,應...
略說三十七道品
三十七道品: 四念處:身、受、心、法念處。 四正勤:已...
五戒與十善的關係
十善含攝在五戒之中,故常有五戒十善併稱。修五戒十善,同...
苦在心上,得在心上出離
我們要想出苦,不是空間處所的改變,苦在心上,得在心上出...
不屬自己的東西絲毫不可強求
作為一個學佛的人,應該知道我們所居住的娑婆世界,因為眾...
如何懺悔重大的罪業
子三,明業果相續。這個地方講到的果報,是指的眾生跟世界...
很多大菩薩為何還要求生極樂世界呢
問: 法師,經典裡面講,有很多都已經是大菩薩了,他們為...
為什麼五地叫極難勝地
己五、極難勝地 分二:庚一、問;庚二、答 庚一、問 何...
【薦】
但依此修,常與吾同處無別
一日,舍利弗與維摩詰辯論不二法門,辯論到最精彩處,天女...
學佛人為什麼要恭敬三寶
《諸經要集》引用《寶性論》說:三寶有六義,故須敬也。 ...
各宗要略——華嚴宗
宗義及學統 華嚴宗是依《華嚴經》而成立。釋尊初成道,悟...
各宗要略——唯識宗
學統 唯識宗,又稱法相宗。說明萬法唯識所顯及分析諸法相...
印度佛學略史
結集三藏 佛應世時,親聞佛說,佛示寂後,依佛遺教。佛之...
文殊菩薩與淨土法門的因緣
文殊菩薩為佛教中的四大菩薩之一,又與普賢菩薩同為釋迦牟...
男女眾應分清楚,保持距離,以免障道
現代男女眾出家,散亂心較多,我們道心要堅固,不是拿佛教...
對治愚癡,作善為業
三善十一者:無癡者,於諸事理,明解為性。對治愚癡,作善...
念珠的數目就是你將來往生淨土的日期
明朝有位名叫道隆,他的母親李氏,年到四十歲,吃長齋敬奉...
功課必須定量定時,定了一定要做到底
我經常給我們道友說,我說你念佛也好,你修行也好,你下定...
念佛必須要明理,千萬不可忽視
教理不明,修行就不得力,說個不好聽的話,就是盲修瞎練。...
四土圓融速成佛果
依天台從斷惑的程度來分,十方剎土有四種:凡聖同居土、方...
若人但念阿彌陀,是名無上深妙禪
執持名號跟禪是有密切關聯的。經典當中有句話:若人但念阿...
須知一句阿彌陀佛,以唯心為宗
【原文】 須知一句阿彌陀佛,以唯心為宗。此唯心之義,須...
在寺院上早晚課的方法
對各位來說,現在在柏林寺做早晚課,有很多不適應。特別是...
各宗要略——淨土宗
史略 彌陀淨土,源於晉代慧遠大師,於廬山結白蓮社,在阿...
禪並不一定要靜坐,但是要有靜坐的基礎
靜坐對我們的身心都有好處。它能促進身體的健康及心理的平...
這不是證聖,若作聖解即受群魔
我們每天坐禪,每天念佛。障多眾生念佛觀:業障深重,妄心...
凡夫被命轉,聖人能轉命
眾生依善惡業而來,命運各自不同,在佛法中稱作業力,世俗...
遠離這九種橫死的因緣
《佛說九橫經》原文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便告比丘...
如何修得三十二相
【佛說法乘義決定經】原文 爾時世尊復告勇猛甚深比丘言:...
歡喜心掃塔禮塔之殊勝功德
昔日,佛在阿耨達池,對五百位阿羅漢說道:你們各自述說過...
【薦】
前世雖有修持,現世又放逸,空留下無盡的遺憾
通常我們遇到一些逆境時都會說,我上輩子造了什麼孽,怎麼...
極樂世界的天人
念佛人能夠由專修淨業這種善根,感通阿彌陀佛的慈悲願力,...
泛泛然念佛,則功過不相敵
【原文】 今之世道,乃患難世道。雖曰念佛能滅宿業,然須...
損己利人,雖損而不損
【原文】 智者入滅,曰:吾不領眾,必淨六根;由損己利人...
對一切苦不起瞋恚之心
三善十一者:言無嗔者,於苦、苦具,無恚為性。對治瞋恚,...
淨土一法難信就在我們不能了解阿彌陀佛的心
這個淨土一法難信就在我們不能了解阿彌陀佛的心。不能了解...
應該幫助的人不去幫,那你和文殊菩薩不相應
《佛說文殊師利般涅槃經》當中,佛告訴一位菩薩說:文殊師...
不可自戕身命求往生
覺明妙行菩薩就談自己,他在晉明帝的時候(322至325...
父母未生之前你是誰
障礙我們見到本有佛性的就是我們的分別心。其實分別心與我...
各宗要略——三論宗
史略 宗是宗旨,一人所主張的學說,一部經論的理論系統,...
各宗要略——禪宗
源流 佛教分顯密和教宗之別。宗指禪學,禪宗是以心傳心,...
往生到極樂後的正報身心相貌
我們看第十七,樂如漏盡願。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所受快...
我是彌陀心內之眾生,彌陀是我心中之佛
念佛要有真實信心,第一要深信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也就...
普庵祖師與普庵咒
農曆七月廿一日,為普庵祖師聖誕。他曾發菩薩大願,凡有安...
調伏我們的心,就像馴服一頭牛
有一次,佛陀在拘睒彌城東南的瞿師羅園,告訴比丘們說:比...
預知往生,分秒不差——胡松年居士往生記
靈岩山是個專修淨土的道場。因此,除了數百個出家眾以之為...
佛陀為何要製定戒律
從聲聞律上看,是因事而制。在家眾要確保人身不失,故應守...
閑談中的雜穢語業不可不慎
雜穢語是語業當中最後的一項。虛誑語、粗誑語、離間語,這...
《金剛經》的法與非法
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 這裡所謂...
虛雲老和尚山居詩六首
稍得清幽處。頭頭總自然。 一間茅草屋。半畝藕花田。 好...
汝能修淨土,安隱無驚疑
請看第八段:往西方得安穩。這是對多年修行的人,讓他得到...
耶祇婆羅門受持五戒的因緣
過去,佛在迦奈國時,此國中有一位名為耶祇的大富婆羅門,...
徹底斬斷娑婆想和發願來生矛盾嗎
問: 我們經常說要徹底斬斷娑婆想,與彌陀誓願無間隔,可...
終日在妄之性靈,即終日恆真之性靈
性靈不可以有無求,斷常取。由無始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
畜生道眾生能直接超度往生淨土嗎
問: 畜生道眾生能直接超度往生淨土嗎?還是需要來生投人...
有位老和尚走幾步路,就把《華嚴經》念完了
度眾生一定要發四無量心,在度的同時要達到能、所雙亡無能...
凡事盡心盡力,時時反省自己
我們看第三段,修行佈施的差別內容。這個地方有三段:第一...
千經萬論偏重指歸極樂世界的原由
【原文】 然十方諸佛,淨土無量,經論偏指歸極樂者,略有...
地藏菩薩最初是怎麼發心的
【文殊師利。是地藏菩薩摩訶薩。於過去久遠不可說不可說劫...
在盡責中求滿足 在義務中求心安
淨慧老和尚提出的生活禪四個要點發菩提心、樹般若見、修息...
應該用什麼態度來佈施
我們再看正修。應該用什麼態度佈施才能夠構成波羅蜜。我們...
在家也可以修行,為什麼還要出家
每聽人說大家學佛,世界上的人都沒有了,為什麼呢?大家都...
病是眾生之良藥
【原文】 世人以病為苦,而先德云:病者眾生之良藥。夫藥...
觀世音菩薩的名號及普門的含義
名觀世音者,以菩薩因中由觀聞性而證圓通,果上由觀眾生稱...
怎樣選擇四十八願中與自己相應的願
問: 經過師父的分析、解釋四十八願,弟子對彌陀的功德有...
供佛齋僧心堅定
昔日,佛與一千二百五十位比丘,從迦維羅衛國出發,經過拔...
佛教裡的譬喻故事
佛教善於講故事,無論是人還是動物,作為生命體驗者,都有...
念佛即事達理之捷徑
生佛同體,方可感應道交;事理圓融,故能念佛證真。淨土法...
首楞嚴王三昧對治的重點
《楞嚴經》前面的三卷經文,佛陀等於是講到了大乘佛法勝義...
念佛人一有此心,便無往生之分
凡誦經、持咒、禮拜、懺悔,及救災、濟貧,種種慈善功德,...
念佛法門為何是圓頓之教
在大乘教和小乘教當中,這部《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屬於大乘...
心可以轉業
一個人如果正當你原來的業力,要繫縛你的心要來報的時候,...
順著道德去做,就能得到五種福報
《周易》講: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你是...
十惡五逆,都是因為這個貪心
我們要斷除貪心,祖師大德作了一個偈子說:貪多業亦多,貪...
沒有至心,就跟地藏菩薩不相應
地藏菩薩跟我們娑婆世界特別有緣,依照經文的意思,我們在...
樂善好施德化一鄉的李士謙
父母謝世,歸心佛乘 李士謙,字子約,出身趙郡李氏,平棘...
念佛要先除掉念佛的障礙
我們念佛,要先除掉念佛的障礙。你們跟師父們不一樣的,淨...
經常這樣去想,就不會怨天尤人
有時我們認為是冤枉的業,是法律不公,或者處理你這件事處...
蕅益大師示念佛三昧
念佛三昧。名寶王三昧。三昧中王。凡偏圓權實種種三昧。無...
為什麼會有大海平地呢
這一念迷情妄動以後,產生了三種相續,所謂的世界相續、眾...
臨終時靠音聲特別穩當
淨土宗它強調臨終的正念,整個成敗就在臨終的時候,所以必...
用無貪來對治貪著
三善十一者:言無貪者,於有、有具,無著為性。對治貪著,...
《百喻經》癡人讚父
【原文】 昔時有人,於眾人中,嘆己父德而作是言:我父慈...
【薦】
整個身心世界就是一念心所變現出來的
我們再看第三個,業果的問題。 如是擾亂,相待生勞。 前...
她曾四次見到虛雲長老,晚年一心一意求生淨土
人們都稱她是老菩薩 我第一次來東林寺時,在天王殿後面看...
不要老是認為自己業障深重
過去有一個醫學的雜誌,講出一個公案。它說,有一個媽媽帶...
【薦】
如何修持地藏法門
地藏法門的經典有三部:《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簡稱《地...
念佛是愚人所為嗎
【原文】 或問:妙喜雲愚人終日掐數珠求淨業,念佛果愚人...
蓮池大師論出家利益
【原文】 古德云:最勝兒,出家好。俗有恆言曰:一子出家...
為什麼集結經典都是由阿難負責
阿難尊者是佛的堂弟,佛成道那一天阿難才出世。阿難跟佛出...
五時說法都有淨土法門的施設
我們說末法眾生有個特點,不知恩不報德,很多眾生對釋迦牟...
【薦】
一切諸法本自不有,不過自心所現
(示未學) 一切諸法,本自不有,不過自心所現。眾生迷惑...
貧女人以隨喜心,助行施者,得報如此
【原文】 目連復見一神,身體極大,有金色手,五指常流甘...
菩薩有兩種因緣會失去戒體
《業疏》云:於本藏識,成善種子,此戒體也。簡單講:戒體...
如果不吃肉,吃蛋可以嗎
問: 師父慈悲,如果不吃肉,吃蛋可以嗎? 淨界法師答:...
怎樣處理好學佛和學習生活的關係
問: 我有個同學,他是學生。在考試之前忽然生起了出家念...
淨土正行,尤以念佛為首
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 若人專念彌陀佛,是名無上深妙...
為何臨終見到的佛一定是真佛
問: 為何臨命終的時候所見到的佛一定是真佛,不可能是魔...
聖賢處事,惟寬惟厚
弘一律師他老人家在晚年曾經講過一篇《改過實驗談》,提到...
五戒都修不好,憑什麼得出世間的聖果
十惡止了就是十善。心有三種,貪、嗔、癡,要把它斷除;口...
「黑道法師」監獄度眾,7萬罪犯皈依佛教
他1954年出生,出身貧寒之家,曾經是不良少年,在校園...
任何的殺盜淫妄,都不能給它一個正當的理由
我去年去參加大專齋戒學會的一個開示。有一個大學生,他學...
全佛是心,心外無有佛為心所念
徹悟禪師說【一句阿彌陀佛,具足四句宗旨。一、以唯心為宗...
有六種禍患會致錢財消散通往惡道
【原文】 又,居士子!有六患,消財入惡道,當識知。何謂...
法從緣起,果從因生
學習佛法要懂得佛法有兩條根本規律:一條叫法從緣起,一條...
果報的輕重取決於心
雖然果報現前有前後時間上的差異,但是它不離開一個原則:...
【薦】
為什麼要做早晚課?能得到什麼利益
早晚課是出家人在寺院裡修行非常重要的一個內容。我覺得,...
娑婆求空空愈遠,往生極樂入有得空
巧示因於往生,實悟無生者,七地僅名現相,八地乃得無生。...
憨山大師《觀音讚》
大悲觀音像讚 我聞大士本無住。但在眾生心想中。眾生既即...
什麼因緣才能夠做天王
我們前面講到欲界諸天,他們共同的修學是十善業,包括身業...
如此三法,可以期生淨土
一念之道有三:曰信、曰行、曰願。 不疑之謂信,苟有疑焉...
什麼樣的人不能皈依佛門
【原文】 凡皈依者,必須志誠懇切,修持淨土法門。若仍用...
怎樣才能讓心變清淨
凡夫的心總是心猿意馬,漂浮不定,好比躁動的猿猴一樣上竄...
一輩子造罪業,為何臨終十念就能往生
那有人也許看到這個經文就問了,他一輩子造了這麼大的罪業...
三輩九品得往生,四土徑登不退轉
往生有四土,各論九品。且略明得生四土之相: 若執持名號...
淨宗根本經典——五經一論的格局
淨宗根本經典的選取,並非一蹴而就,經歷一千餘年的料簡,...
調伏對色身感受的愛取
其實整個思惟苦諦、調伏愛取的方法,正修就是四念處,尤其...
觀心無常,調伏我見的顛倒
以下的觀心無常跟觀法無我,偏重在調伏我見的顛倒。就是我...
上一頁
第15頁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第25頁
第26頁
第27頁
第28頁
第29頁
第30頁
第31頁
第32頁
第33頁
第34頁
第35頁
第36頁
第37頁
第38頁
第39頁
第40頁
第41頁
第42頁
第43頁
第44頁
第45頁
第46頁
第47頁
第48頁
第49頁
第50頁
第51頁
第52頁
第53頁
第54頁
第55頁
第56頁
第57頁
第58頁
第59頁
第60頁
第61頁
第62頁
第63頁
第64頁
第65頁
第66頁
第67頁
第68頁
第69頁
第70頁
第71頁
第72頁
第73頁
第74頁
第75頁
第76頁
第77頁
第78頁
第79頁
第80頁
第81頁
第82頁
第83頁
第84頁
第85頁
第86頁
第87頁
第88頁
第89頁
第90頁
第91頁
第92頁
第93頁
第94頁
第95頁
第96頁
第97頁
第98頁
第99頁
第100頁
第101頁
第102頁
第103頁
第104頁
第105頁
第106頁
第107頁
第108頁
第109頁
第110頁
下一頁
學佛修行
永明延壽大師
惟覺法師
昌臻法師
佛教圖片漫畫
印光大師
體光老和尚
臨終關懷
施食
維摩詰
華嚴經
太虛大師
阿彌陀佛
吉祥
本源法師
佛七
佛弟子文庫 fodizi.tw
文庫首頁
返回頂部
全部欄目
網站郵箱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