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曾修無量福,今得禮尊足

夢參老和尚  2021/11/02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曾修無量福,今得禮尊足

【我聞遍知海。真實德無邊。度脫諸有情。心歡喜敬禮。曾修無量福。今得禮尊足。願無量劫中。常修多供養。】

拜懺的時候有這麼幾句話,以前我找不到出處,後來看《十輪經》才知道出自這裡。這是蕅益大師從這裡摘去的,《地藏經》上沒有,《占察經》也沒有。

「遍知海」是指佛說的。我所了解的佛,知道佛的智慧、所說的法音能夠解除一切眾生的苦難。佛有真實的德——前面是「諦德」,就是稱真而起的德,叫「真實德」——這個真實德,因為性體遍一切處故,那個德也遍一切處,是無邊的。

乃至於「度脫諸有情」,「度」是佛的教化,「脫」是眾生脫離苦難,可以度脫的。這些有情眾生,他們脫離了苦難,得樂了,心裡生起大歡喜了,能夠禮佛。

能夠見佛是不容易的,沒有修無量的福德,想禮佛是禮不到的。「曾修無量福,今得禮尊足」,我們之所以能夠拜懺,是多生累劫修來的。不用說天天拜懺,你若到廟裡叩個頭,都是不可思議的。

《法華經》:「若人於塔廟中,單合掌、小低頭,皆已成佛道。」有的時候說「佛道皆已成」,《法華經》中是「皆已成佛道」。有些人只從文字上說,到這個塔廟裡頭單合掌、點點頭,就已成佛道。

有一個廈門大學的老師,他就問過我這個問題,他問:「我天天來禮佛,不只單合掌,我是雙合掌,也沒有成佛!這句話有毛病。」我跟他解釋說:「這句話一點兒毛病都沒有。凡是到了塔廟中的人,能夠單合掌、小低頭,已經成了佛。由這個來證明,你現在來了,能夠見到佛像、單合掌,將來一定能成。

可是並不是現在你已經成佛了,而是過去諸佛在因地當中種善根的時候,是這樣種的,所以他已經成就佛道。證明現在不論哪一位能夠見到佛像,能夠單合掌、小低頭,將來一定能成,是從過去的來證明現在的。」

所以若是過去沒有修過無量福,你現在不能夠禮佛。就是這麼一句話。我們不但禮佛,而且拜佛,天天拜懺,那就說明了我們過去是修了無量福,所以要發願:「願無量劫中,常修多供養。」就是能供養世尊。

夢參老和尚《十輪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夢參老和尚文章列表

如何懺悔重大的罪業

子三,明業果相續。這個地方講到的果報,是指的眾生跟...

聖嚴法師《懺悔的意義與功能》

拜懺,事實上就是修福修慧的大功德。 「懺悔」一詞,...

懺悔常識問答

問: 何為懺悔。 答: 於三寶前發露已罪,痛責悔改,...

家人在家吃素,出門吃葷……

問: 南無阿彌陀佛,至誠頂禮宏海法師!家人十多年來,...

懺悔的真實義是什麼

梵雲懺摩,此翻悔往,有言懺悔,梵華雙舉。准《業疏》...

信敬如來 功德不失

釋迦牟尼佛在王舍城鷲峰山,在大眾前,為諸天魔王、梵...

能禮所禮性空寂,感應道交難思議

拜懺不同打七,禮懺須五體投地,三業清淨,不能加以雜...

「不得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極樂」的三種解釋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佛說阿...

【大藏經】【註音版】暮時課誦--單日

根據《靈岩山寺專修淨土道場念誦儀規》(印光法師鑒定...

【大藏經】佛說八關齋經

聞如是:一時,婆伽婆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四十二章經

(龍藏本)...

【大藏經】【註音版】僧伽吒經

僧伽吒經...

夢參老和尚: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

在還沒有開講《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之前,我先跟大家...

地藏菩薩的化身無處不在

【文殊師利。時長者子因發願言。我今盡未來際。不可計...

遇到鬼魅擾害,應至心念誦供養地藏菩薩

【隨所在處。若諸有情。顛狂心亂。鬼魅所著。有能至心...

外面的一切境界,都是你要修行的地方

佛所教導的一切教義,還有一切經論,跟你生活分開了就...

每個人進入佛門都各有因緣

原文: 人之入道,各有因緣。近來甘肅一弟子,名鄭哲侯...

人生永遠不會等待弱者

人生永遠不會等待弱者。等待的結果只有放棄或亡。 兩...

刁難佛陀的年輕人

佛陀成道初期,他不斷地到處教化,有段時間到舍衛城的...

苦在心上,得在心上出離

我們要想出苦,不是空間處所的改變,苦在心上,得在心...

佛教對「食」的定義

生活中離不開衣食住行,其中和我們關係最密切的是食。...

聖嚴法師《什麼都有,獨缺快樂》

有位女士說她什麼都有,就是沒有快樂,感覺缺少一些自...

淨土法門是佛為末法眾生的預設濟度

這一節是談濁世津梁,預垂濟度。 我們先要了解這個時代...

不言人私,不揭人短

人活一生,是以尊嚴立於世。人活一張臉,樹活一張皮,...

【推薦】以平常心來看待禍福

有句話:否定加否定等於肯定。此所謂:泰極否來。陰盛...

【佛學漫畫】千古一僧:鳩摩羅什

他這一生,顛沛曲折,離奇而又違背常規,如同浮光掠影...

上香拜佛皆是道

今天我們道場白華庵,要給大家講一下拜佛這個事兒。之...

達摩大師「四道行」的人生哲理

達摩大師來中國以後,為了教育其弟子創立了達摩禪,還...

【佛教詞典】如實智

(術語)如諸法實相之智。知諸法實相之智。是唯佛所得...

【佛教詞典】分別顯示抉擇

分別顯示抉擇者,謂於如所說蘊等法中,隨其所應作一行...

【視頻】淨界法師《當平心地,則世界地一切皆平》

淨界法師《當平心地,則世界地一切皆平》

【視頻】放蒙山的緣起和我自身的感應(懺雲法師)

放蒙山的緣起和我自身的感應(懺雲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