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學之宇宙論——欲界

界詮法師  2021/10/08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佛學之宇宙論——欲界

欲者貪慾,淫食二欲強盛之有情所居住之世界為欲界。此界有地獄、餓鬼、畜生、人四洲、六欲天之別。

地獄:不可樂,又云苦具、苦器、受罪處。地獄有根本地獄,近邊地獄,孤獨地獄。根本地獄有八大地獄及八寒地獄。

八大者:等活,死而復活;黑繩,繩縛而鋸之;眾合,眾苦俱逼;號叫,眾苦害故而發起悲號怨叫;大叫,逼於眾苦更發大哭聲;炎熱,火隨身起,炎熾周圍;大熱,熱中之極;無間,受苦無間,無有休息。

八寒者:頞部陀,極寒逼身起泡;尼刺都陀,寒而泡裂;頞哳吒;臛臛婆;虎虎婆,此三寒逼身而口發異聲;嗢缽羅,青蓮花,身裂所似;缽特摩,紅蓮花,身裂之形;摩訶缽特摩,大紅蓮花,身裂之形。

近邊地獄:十六游增地獄。即八大地獄中,每一地獄又有十六小地獄增其苦處,則為一百二十八,加八大為一百三十六地獄。

孤獨地獄:由各人別業所感,獨在虛空或山野等。

鬼:鬼類中餓鬼最多,五趣中鬼就餓鬼說。常受飢渴名餓,恐怯多畏名鬼。

畜生:又云傍生,傍行之生類,背負天,披毛戴角,多足無足等。

人四洲:多思慮故名之為人。人處有四洲之別。中須彌山為一小世界之中心,由有情業力,從空界中,十方風起,互相衝激堅密不動為妙風輪。次起金藏雲遍布虛空,大洪雨降注風輪上,結為水輪。次起風,擊此水,令上結成金,為金地輪,於金輪上有九山,須彌山(譯雲妙高)處中而住,出水八萬由旬,入水亦然。此高山外有持雙、持軸、簷木、善見、馬耳、象鼻、持邊,七重金山圍繞之,是為一小世界。須彌山與七山間,各有大海,名為內海。七山外有鹹海以鐵圍山為限,此為外海。外海即鹹海,四方有四大洲,亦云四天下。

南瞻部洲,此洲有瞻部林,樹形高大,其果甘美。

東勝身洲,身形勝故。

西牛貨洲,以牛為貨。

北俱盧洲,於四洲中國土最勝。日月升起,北洲夜半,東洲日沒,南洲日中,西洲日出。

六欲天:天是指住上界之生類,樂勝身勝,清淨光明,世間無比名為天。六天有欲名六欲天。

(一)四天王天,在須彌山腰,有東持國天、西廣目天、南增長天、北多聞天。

(二)忉利天,又云三十三天,在須彌山頂,四面各有八天,中央是帝釋天。

(三)夜摩天,譯雲時分,彼天處時時多分快樂。

(四)睹史多天,譯雲兜率即喜足,於自所受五欲樂生喜足心。

(五)化樂天:自化諸妙欲境,於中受樂。

(六)他化自在天:於他化諸妙欲境中,自在受樂。此天能奪他所化而自娛樂。亦是四魔中之天魔。魔者,奪命、障礙、擾亂、破壞。

四魔是:

(一)煩惱魔:貪等煩惱能惱害身心。

(二)陰魔:色等五蘊能生種種苦惱。

(三)死魔:死能斷人命根。

(四)他化自在天魔:能害人善事。

或言第六天上,別有魔宮,魔王波旬(惡者)居之,非他化天王。

六天中,四王、忉利,依須彌山而住,名地居天。餘四依空而居,名空居天。帝釋是四王、忉利二處天主,他化自在天王為欲界主。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知識文章列表
界詮法師文章列表

為什麼要到寺院呢?有這三個原因

事鈔云:凡入寺之行,與俗人作入道之緣。建立寺者,開...

修行要先建立這三種心態

從《楞嚴經》的角度來說,我們每個人在無量的生死當中...

大安法師:佛像、念珠、法器如何開光

問: 弟子想恭請佛像到自家佛堂供奉,怎樣請才比較如...

如何看待某人是菩薩再來

問: 請問法師,接觸佛法以來經常聽到這個人是法身大...

願所有苦難眾生,永不再流浪生死

這是我人生中的真實經歷。 一場大病之後,我一直想把我...

生死大事未明,如喪考妣

示石鏡一禪人 古人為生死大事不明,走向山中弔影單棲,...

聖嚴法師《皈依三寶的好處》

歸依三寶的好處,實在太多了,可以求得現世樂,可以求...

五戒的具體內容是什麼

五戒是一切種類戒的基礎。一個人能夠受三皈五戒,就可...

【大藏經】瑜伽師地論(100卷)

瑜伽師地論卷第一 瑜伽師地論卷第二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

【大藏經】【註音版】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印光大師校印本)...

【大藏經】悲華經

悲華經卷第一 轉法輪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

【大藏經】大寶積經

大寶積經卷第一 大寶積經卷第二 大寶積經卷第三 大寶...

何謂「中陰身」

人死之後,到哪裡去呢?人死之後,在還沒有投胎轉世之...

四大菩薩的表法意義

大乘佛法的修學次第,是以四大菩薩做代表:第一位是九...

人天行果——五戒

總說五戒 學佛者,在受三皈後,實踐規則,即從受持五戒...

禪宗牧牛圖

禪宗牧牛圖,又名普明禪師牧牛圖、禪宗十牛圖。是祖師...

順生死流的十種心

剛才有個道友問我:如何能夠保持著我們這個菩提心不退...

聖嚴法師《否極泰來》

一般人只知道無常是損壞、消失、死亡等消極面的現象,...

天趣之因與果報

一、天趣之因 天趣之因就是:這個世間人不求常住的真心...

學會接受所有的不公平

○ 沒有人會理會你的委屈,沒有人會理會你的無奈。當...

有這四種力量,就能容易達到臨終的正念

持戒為本,淨土為歸,觀心為要,善友為依。 這個是蕅益...

念佛人需要了解中陰四大的分解過程嗎

問: 專修淨土信願持名的念佛人,需要了解中陰、四大...

戒法的功能

《業疏》云: 戒是警意之緣也。以凡夫無始隨妄興業,動...

怡山發願文

爐香讚 爐香乍爇,法界蒙熏,諸佛海會悉遙聞,隨處結...

為什麼幫助越貧窮的人功德就越大

問: 為什麼幫助越貧窮的人功德就越大,請講解一下。...

把這十種障礙轉成助道因緣

十不求行:一念身不求無病,二處世不求無難,三究心不...

天台宗傳法儀軌

一、迎師 傳法時至,鳴鐘三下。諸師及觀禮隨喜者齊集法...

在無為法契證上談證位

修行需要修清淨心。但是在我們的執著、五欲六塵還憧憧...

【佛教詞典】三毒尸利

(名數)諸法無行經下,文殊師利,說不動相之法門已,...

【佛教詞典】安居心念法

亦名:心念安居法 行事鈔·安居策修篇:「心念者律中,...

【視頻】文殊菩薩應化故事之豈有二文殊

文殊菩薩應化故事之豈有二文殊

【視頻】南無阿彌陀佛(純音樂)

南無阿彌陀佛(純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