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舍身護法的靜藹法師

大安法師  2021/10/06  大字體  護眼色

舍身護法的靜藹法師

我們一切痛苦的根源就來自於身見。佛陀慈悲,為什麼要講二十二年的般若系經典?要我們知道諸法的空性,知道這個「我」是不真實的,五蘊假合的身體。我們的身體結構由四大構成:地水火風。我們的精神是由心意識:八識構成。

你去追尋它的本源,它沒有一個實體,都是我們堅固妄想的產物。當處出生,當處滅盡。所以我們不能為這個虛幻的身體做奴才。一生忙忙碌碌,都是為這個虛幻的身體服務,昧卻了我們的主人翁。認賊為子,所以對一個修行人來說,一定要破除身見。要觀察我們身體的虛幻,要觀察我們內心的種種不淨。連老子都說,身為苦本,有身就有苦,有心就有惱,我們就是苦惱的凡夫。

古來的祖師大德、佛言祖語,處處指點讓我們破身見。我們在《淨土聖賢錄》裡面看到,有一位舍身的高僧——北周時期的靜藹法師。他早年出家,精進辦道,正是遇到北周周武帝滅佛的時候。他為了保存佛法,專門上朝廷,面見周武帝。抗旨,跟他來辯論,希望他收回滅佛的旨意。然而周武帝剛強難化,不聽。之後,靜藹法師就隱居深山,寫了很多著作,藏在山洞裡面,以利佛法傳揚下來。做完這些事情之後,他就決定舍身。

決定舍身,他說有三個因素,第一,是見到自己身體諸多的過失,不淨,厭離。第二,感覺到在這個時代,他沒有辦法護法。第三,是要趕緊往生淨土,見阿彌陀佛。由於這三個因緣,他要舍身。

他就帶著侍者爬上了一座山峰,他告訴侍者:我就在這裡,明天早晨你來。就把他的侍者遣走了。靜藹法師是用刀把自己身上的肉一片一片割下來,割下來後就鋪在大石頭上。然後把五臟六腑拿出來,就掛在松樹上,所有的肉全部割下來了,就剩一個骨頭架子。最後,他就用尖刀把自己的心臟挖下來,手捧著心往生了。「舍此穢形,願生淨土,一念華開,彌陀佛所。」留下一首偈子走了。第二天侍者一看,還是看到他手捧著心的姿勢,面向西方。

大家有沒有注意看這個公案,真的向我們表法啊!當然不是我們隨便能學的。這個人真是聖者,他旁邊的血都是白的,不是紅的。也正是因為他的血都是白的,所以割這些,他有忍性。我們不行,一割就哇哇叫,一疼痛嗔恨,你就很難往生了。古人有很多能夠舍身的,包括用柴火一放,他能夠自吐三昧火,在火堆裡面還能夠佛號不斷,那我們火一燒就不得了,痛苦難忍。所以我們不要輕易學這個,但是他所表達的精神,舍身——不貪計身,值得我們學習。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大安法師文章列表

穿透力極強的光明悲願

因地的佛與佛之間,因地願力不同所表現的有的光能夠照...

念佛人要準備些什麼事情

淨土宗到底要準備些什麼事情?簡單講一句話就夠了:有...

耳邊經常有念佛聲,是不是魔障

問: 我學佛有十年了,近來一年經常耳中有念佛聲,有...

宏海法師:阿彌陀經直解

(第一講) 好,各位,請大家合掌。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

「十纏十使」是我們修行中的大障礙

《怡山發願文》全文字數不多,卻字字珠璣,把我們的三...

過去大德用功,真正是寸絲不掛萬緣放下

心中默念,或持咒,或念佛,或參話頭。心中用什麼功人...

淨土信仰對晚年白居易的積極影響

白居易作為唐朝士大夫學佛的代表,他的佛學思想,尤其...

《觀無量壽佛經》第十觀:觀音觀

【經文】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見無量壽佛了了分明已,...

【大藏經】【註音版】禮佛大懺悔文

禮佛大懺悔文...

【大藏經】餓鬼報應經

尊者大目揵連,從佛在耆闍崛山中,遊行恆水邊,見諸餓...

【大藏經】【註音版】曼殊室利菩薩十大願王

曼殊室利菩薩十大願王...

【大藏經】佛說九橫經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便告比丘:「有九輩九因緣...

為善福隨,為惡禍追

在釋迦牟尼佛駐錫舍衛國弘法的時期,國中有一位名叫兜...

平靜樂觀的處理困難與挫折

當我們拿花送給別人時,首先聞到花香的是我們自己。當...

念阿彌陀佛能否滅除定業

原文: 須知一句阿彌陀佛,持之及極,成佛尚有餘,將謂...

如果破了根本戒該怎麼辦

問: 如果破了根本戒,該怎麼辦? 大安法師答: 阿彌...

末法時代怎樣尋找善知識

問: 末法時代,邪師說法如恆河沙,我們怎麼樣去尋找自...

《金剛經》中三心不可得的境界是什麼

《金剛經》講,一個修行的人要達到三心不可得的境界。...

阿難示現的是凡夫,還是初果的聖人

爾時阿難因乞食次,經歷淫室,遭大幻術,摩登伽女以娑...

大安法師:做不到的就全交給阿彌陀佛

我們因無明的煩惱沒有斷,俱生我執堅固,會有什麼清淨...

信佛後遇到大病苦,應該如何應對

問: 請問法師,對於一些信佛的人,信後遇到一些大的...

【推薦】留一隻眼睛看自己

忙碌並沒有錯,因為忙碌而迷失了自己,那就有點不對頭...

六種會損耗財物的不良行為

佛陀告訴善生,有六種損耗財物的不良行為。第一是沉迷...

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度化母親學佛的歷程

釋迦牟尼佛的教法充滿著智慧與善巧方便,最終目的都是...

內心要常懷感恩

佛法很高深,所以我們要學習。學的道理越多,在生活當...

【佛教詞典】宗元

(術語)宗旨之元由也。止觀一曰:行人若聞付法藏,則...

【佛教詞典】跋提唎加

(人名)梵音Bhadrika,佛成道後,於鹿野園濟度五比丘...

【視頻】口業的因果

口業的因果

【視頻】妙境法師《頓舍貧窮的畫師》

妙境法師《頓舍貧窮的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