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淨土修行為何也需要明師、看經教

省庵大師  2021/10/02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淨土修行為何也需要明師、看經教

【原文】

或曰:「參禪須近明師,若無明師,須看經教。念佛只貴深信力行,既能深信力行,則決定往生,何藉善友、經教?」

省庵曰:「是何言歟?世間小技,尚不可無師,況念佛為出生死要門,若無善友、經教,從何開發,誰為引導?《觀經》下三品,皆是臨終善友開發,故得往生。其上、中品則不必言矣。須知從凡至聖,由易至難,莫不以善友、經教為根本。汝不因經教,何由而知淨土法門,而生信向耶?」

《省庵法師語錄》

【白話文】

有人說:「參禪必須親近明師,如果沒有明師,必須看經教。念佛只是貴在深信力行,既然能深信力行,那決定往生,何需憑藉善友經教呢?」

省庵說:「這是什麼話?世間小技巧,尚且不能沒有師長,何況念佛是出離生死的要門呢?如果沒有善友經教,從哪裡開發?誰來引導?《觀無量壽佛經》說的下三品,都是臨終善友開發,所以能夠往生,那上中品就不必說了。須知從凡到聖,從易到難,莫不是以善友、經教為根本。你不憑藉經教,從哪裡知道淨土法門,而生起信願呢?」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省庵大師文章列表

省庵大師談做善事與念佛的關係

與茅靜遠居士書 前三月下旬返自四明,過訪居士,適遇他...

一念佛名,能淨身口意三業

念佛一法,切切不可看輕,乃是最簡單、最圓妙之無上法...

平常起煩惱忘了佛號,臨終也自然會忘了

我們剛開始建立佛號時,是在沒有煩惱時建立佛號,你不...

「帶新業」可以往生嗎

問: 請問法師,帶新業可以往生嗎? 大安法師答: 關...

淨土往生者的宿命通

【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 第五願】 生者皆得宿命願: 【設...

在任何急難恐懼的時候就是一句阿彌陀佛

若一有怕死的心,便永遠在生死輪迴中受苦,永無出苦的...

十種往生法門

一者觀身正念,常懷歡喜,以飲食衣服,施佛及僧,往生...

往生既得不退轉

淨土法門之所以異於通途法門而被稱為特別法門或易行道...

【大藏經】早課(朝時課誦)

●大佛頂首楞嚴神咒 南無楞嚴會上佛菩薩(三稱) 妙湛...

【大藏經】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香讚: 爐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諸佛海會悉遙聞...

【大藏經】【註音版】金光明懺齋天法儀

金光明懺齋天法儀...

【大藏經】【註音版】地藏菩薩本願經

根據弘化社《地藏菩薩本願經》流通本印本校對註音。...

【推薦】如何增強對淨土法門的信心

淨土法門,唯信能入。信根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珍貴的...

拓開心量 包容別人

能夠包容別人,別人就能包容我;能夠幫助別人,別人就...

淨土這個法門最直捷、圓頓

佛陀施設教法,我們可以分成實法跟權法,好比我們今天...

為什麼不能吃動物,卻可以吃植物?

反對素食的人的一種慣用的論點就:你們素食者是吃植物...

不氣歌

不氣歌(一) 夫妻相伴不生氣,氣急敗壞家風氣。為了...

有一家銀行每天往你賬戶存入¥86400

想像有一家銀行每天早上都在你的帳戶裡存入¥86,400。...

父母悅,即為孝

有人算過這樣一筆賬:從我們懂事起,就開始讀書,幼兒...

不持戒只修善,容易招感不清淨果

又《業疏》云:若不持戒,得財施者,多貪不淨,以利求...

天人的壽命

佛教中的天人,就是我們常說的神仙、天仙,他們是長生...

抄經印經需謹慎

「或有鈔寫聖文」鈔寫應該是提手邊那個『抄』;「體多...

人生應把握的十個度

生活就像遊戲如走鋼絲繩,關鍵在把握好平衡的度,否則...

波爾尼仙人的故事

佛陀涅槃後的五百年,有位阿羅漢從迦濕彌羅國,來到犍...

【推薦】《十善業道經》漫畫版

《十善業道經》漫畫版...

在六十劫中布施眼睛,最終證得眼識圓通

《心經》這部經文宣揚空性和般若,被認為是大乘佛教第...

心律法師:佛珠的意義

現在有很多人帶佛珠,說起來並不是真的信佛,而是看到...

不要跌倒在自己的優勢上

三個旅行者同時住進一個旅店。早上出門時,一個旅行者...

【佛教詞典】灌頂幡

(物名)真言宗之說,謂幡具無量之佛德,以頂觸之。則...

【佛教詞典】五台山

又名清涼山,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在山西五台縣,...

【視頻】大安法師《如何理解主體神識、殘餘神識》

大安法師《如何理解主體神識、殘餘神識》

【視頻】普賢行願品(傳願法師演唱)

普賢行願品(傳願法師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