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觀無量壽佛經》第三觀:地觀

2021/10/15  大字體  護眼色

《觀無量壽佛經》第三觀:地觀

【經文】

此想成時,一一觀之,極令了了。閉目開目,不令散失。唯除食時,恆憶此事。如此想者,名為粗見極樂國地。若得三昧①,見彼國地,了了分明,不可具說。是為地想,名第三觀。

佛告阿難,汝持佛語,為未來世一切大眾,欲脫苦者,說是觀地法。若觀是地者,除八十億劫②生死之罪。捨身他世,必生淨國,心得無疑。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註釋】

①三昧:正定、正受。息慮凝心,心定於一處而不動。也譯作三摩地。

②劫:時分、大時、長時。不能以通常之年月日計算的遠大時節。

【譯文】

此想成後,要一一次第觀之,不得雜亂,要觀得很明瞭。閉目開目,守令莫失。唯除食時,恆常憶想此事。像這樣專心觀想,名為粗見極樂國地。繼續深入,想心漸微,覺念頓除,正受相應,證於三昧,則真見彼境微妙之事,了了分明,不可具說。這是地想,名第三觀。

佛囑咐阿難,你要好好地記住我說的話,為未來世一切大眾,想脫離苦海有緣能信受者,說此觀地法。若能觀見極樂淨土琉璃地者,能滅除自身八十億劫有漏的生死之罪;捨身以後,必定生到佛的淨國,心中對此確信無疑。如此觀者,名為正觀;不如此觀,則是邪觀。

【按語】

第三觀:地觀。所觀之境在前段。即第二觀中描述地面各種莊嚴之文。此地為阿彌陀佛曆劫以來淨德所成,唯為救度眾生而設。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極樂世界的見聞獲益

《華嚴》喻藥王樹,若有見者,眼得清淨,乃至耳鼻六根...

成就臨終往生,要注意哪三大要事

今列三要,以為成就臨終人往生之據。語雖鄙俚,意本佛...

蓮池大師《彌陀疏鈔》念佛法語

1最先根本文: 求生淨土,信為最先。從始至終,信為根...

學佛的失獨老人很痛苦,應該如何面對

問: 弟子跟您學佛十年,並皈依,已60歲。最近獨子不幸...

淨宗祖師思想的現代價值

淨宗十三祖的淨土思想,猶如一顆顆璀璨的珍珠,點綴在...

【推薦】對阿彌陀佛的力量有懷疑

我們念佛法門,往生最重要的是建立信心。往生最大的障...

念佛人不能完全廢掉兼修眾善

印祖建議像我們這種程度的人念佛,也不能完全廢掉兼修...

貪戀娑婆修行的功德不想往生可行嗎

問: 頂禮法師!佛經上說,娑婆世界修行一日一夜,抵得...

吉凶之兆,萌乎心而動乎四體

孔夫子生在春秋時代,這個時候是周朝,周朝到了後期,...

出家人必須能節儉,乃能安其淡泊之生活

雪竇寺寺訓:儉勤誠公 今夜召集諸位職事茶話,特拈四字...

截流大師:念佛必須具備真實信心

一、要信得心、佛和眾生都沒有差別,我是沒有修成的佛...

把人身用在滿足貪慾、積聚財富上,實在是太不值

對現代人來說,貪慾貫穿著一生,大量的時間都花在滿足...

為什麼和尚也需要和時代同步

問: 和尚到底是什麼身份?為什麼和尚也需要和時代同...

如何從內心尋找幸福

一、如何面對逆境 生活中,一旦遭遇逆境,如身體不健康...

盲人除蚊

佛陀從舍衛國至摩竭陀國行腳,到了一個村落,村中住著...

這一輩子若不能往生,後果將會非常悲慘

這是生命當中的一樁大事因緣,我們今生能成辦這樁事情...

圓因法師《將心比心談放生》

一 放生甚難 放生一事,在今天法弱魔強的混沌時代提倡...

上當之人大多心有倒惑

據《大莊嚴論經》第十五卷記載,釋迦牟尼佛說過這樣一...

學會從奉獻中獲得法喜

論語裡面說: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我們天天...

濟群法師:佛法如何判斷是與非

問: 佛法是如何判斷是非的呢? 濟群法師答: 佛法中...

學淨土宗為什麼還需要學天台宗

問: 我們修學淨土宗的人,只要一心念佛就可以了,為...

作為佛子,你真的是在學佛嗎

1.熱衷於跑道場:有的佛子,對跑道場很感興趣,樂此不...

【佛教詞典】馬祖

(人名)唐江西道一禪師,為南嶽讓之法嗣,姓馬氏,時...

【佛教詞典】大愛道

(人名)佛之姨母,梵名摩訶波闍波提Mahāprajāpatī...

【視頻】惠空法師《布施是一切善法功德安樂的根源》

惠空法師《布施是一切善法功德安樂的根源》

【視頻】界詮法師《四分律含注戒本疏行宗記》只限出家眾觀看

界詮法師《四分律含注戒本疏行宗記》只限出家眾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