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趙州禪的兩個特色

淨慧法師  2021/11/10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趙州禪的兩個特色

趙州和尚,法號從諗,他生活在公元778年到公元897年,中國的中晚唐時期,活了一百二十歲。由於趙州和尚年齡大,在禪學方面造詣很深,並且樹立了獨特的禪風,所以人們尊稱他為「趙州和尚」。在中國佛教史上,人們習慣於用所住地點的「地名」來稱呼那些有道高僧。

趙州和尚原籍山東,他很年輕的時候就出家了。他的剃度師是他家鄉的一位師父。他的得法師是南泉普願。南泉普願是百丈禪師的弟子,百丈禪師是馬祖道一的弟子,馬祖道一是南嶽懷讓的弟子,南嶽懷讓就是六祖慧能的大弟子。趙州和尚是六祖法脈的第五代。

趙州禪師或者趙州禪的特色有兩點:第一,他從南泉普願禪師那兒繼承了「平常心是道」的觀點;第二,「本分事接人」。平常心是道和本分事接人,應該說是趙州禪最具普遍意義的兩大特色。南泉普願禪師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禪師,俗姓王,在禪宗史上,很多地方稱他為「王老師」。南泉也是一個地方的名字,在安徽池陽,也就是現在的池州市,在九華山附近。南泉禪師所繼承的禪風就是馬祖道一的「平常心是道」。讀過馬祖語錄的人都知道,馬祖道一倡導的禪風以「平常心」為特色。

趙州禪師在觀音院(今柏林禪寺所在地)駐錫傳法。當時沒有柏林禪寺這個說法,所以在禪宗的燈錄上,「柏林禪寺」這個名字是找不到的,只提到趙州和尚住在趙州城東的觀音院或者趙州東院。

趙州和尚在觀音院駐錫時,已經八十歲。他在那兒傳播佛法的時間長達四十年,影響很大。但是,此前他參學的時間更長,至少有六十五年。趙州和尚經過六十五年的苦修參訪,到了八十歲才開始出來傳法。從這樣一個數字中,我們可以看出,修行是一件多麼不容易的事!他老人家對求法這件事情是多麼的慎重!

有一首詩說:

趙州八十猶行腳

只為心頭未悄然

及至歸來無一事

始知空費草鞋錢

草鞋錢是什麼?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交學費」。在還沒有歸來的時候,這個草鞋錢、這個學費一定要交,只有把這個學費交了,你才會真正地有所收穫、真正地可以回家了。

這個時候你才可以說:啊呀!我的學費都白交了!當你說學費白交了的時候,你已經是有所成就了。趙州和尚知道「空費草鞋錢」是在什麼時候呢?在他八十歲的時候。可見修行悟道這件事情是多麼的艱苦,需要一個漫長時間的磨煉,才能夠達到目標。達到目標以後怎麼辦呢?還要繼續修。知道草鞋錢白費了,並不等於說從此以後就可以一勞永逸地休息了。

由於趙州和尚住持觀音院,所以在唐、宋時期,趙州觀音院可以說盛極一時,宗風大振。到了遼金時期,柏林禪寺一度成了律宗的道場。元朝的時候有位臨濟宗的禪師又把這個地方恢復成為禪宗的道場,叫做「革律為禪」。此後,一直到明清,這個地方仍然是禪宗的道場。

清朝雍正皇帝對趙州和尚的禪風、語錄曾經讚賞有加。在《御選語錄》裡,雍正皇帝專門為趙州和尚的語錄寫了一篇序文,認為趙州和尚是達摩以來、六祖以下一位非常有特色的、見地非常透徹的大禪師。雖然我們不以雍正皇帝的「金口玉言」作為判斷標準,但是,雍正皇帝在禪宗方面曾經用過功夫,並被當時及後來的一些大禪師所印可,這一點在教界和學界都是公認的。因此,雍正皇帝的話應該說是有其根據的。

現在日本禪學界,研究中國禪宗最有名的學者是阿部正雄。在他寫的一本書中提到,六祖以後最有代表性的禪師有兩位:一位是臨濟祖師,另一位就是趙州和尚。他說,這兩個人,一個代表了智慧,一個代表了慈悲。臨濟禪師代表了智慧,趙州和尚代表了慈悲。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慧法師文章列表

天乘四種禪定之初禪

定境的淺深,有四種差別。所以古人說:禪中無慾,欲中...

禪宗與牛的因緣

在佛教中,牛是十分高貴的動物,具足威儀與德行。《勝...

定境到了一定程度,這一切的障礙都不存在了

經典上講: 汝坐道場。銷落諸念。其念若盡。則諸離念一...

世間有五種不易

黃龍慧南禪師說世間有五種不易。一化者不易。二施者不...

因打坐而使四大五臟發病的原因

因打坐而使四大五臟發病的原因共有四種:第一、心態不...

做人做事無不是以心為主

佛法中,以心為主。學禪以心為主,世間法也是以心為主...

參禪與修淨土的人,還需要研讀經教嗎

原文: 有自負參禪者,輒雲達摩不立文字,見性則休。有...

雲居山竺慎師身上發生的一個事情

你要是見到境界,也不能生歡喜。一生歡喜也同樣找麻煩...

【大藏經】【註音版】梵網經菩薩戒本(誦戒專用)

梵網經菩薩戒本(誦戒專用)...

【大藏經】佛說出家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毘舍離國。食時到,入城乞食。時毘...

【大藏經】【註音版】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大悲懺)

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大悲懺)...

【大藏經】地藏菩薩本願經

覺林菩薩偈 華嚴第四會,夜摩天宮,無量菩薩來集,說...

守一不移的功夫

安住當下,安住在呼吸上。在安住在當下之時,為了使我...

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就是究竟的平等心

修行這條路要堅持走下去,確實有很多困難、很多障礙。...

在家居士怎麼樣持守戒律

問: 阿彌陀佛!我是第一次聽法師講經。通過這次參加禪...

喝同樣一杯水也可能有三種不同結果

所謂六根對六塵,因為六根在接觸六塵,不去分辨的時候...

家長怎麼做才能讓孩子更懂事孝順

問: 我侄子今年十七歲,父母已離異,學習、生活主要...

如何使佛法生活化、家庭化

許多學佛修行的居士們,在思維上犯著一個毛病,那就是...

聖嚴法師《安住於現在》

我常說心要向內看,不要向外看。心老是向外看,就不會...

遇到鬼魅擾害,應至心念誦供養地藏菩薩

【隨所在處。若諸有情。顛狂心亂。鬼魅所著。有能至心...

一切諸法悉皆如夢,修之何益

原文: 有禪者問曰。一切諸法。悉皆如夢。娑婆固夢也。...

用智慧來化解脾氣

根據一份調查報告指出,台灣地區的人民非常容易生氣,...

法布施為一切布施之首

須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諸須彌山王,如是等七...

隨緣自適,煩惱即去

在這個世界上,凡事不可能一帆風順,事事如意,總會有...

古代高僧的嘉德懿行

翻開中國曆代的高僧傳記,我們會發現這些高僧都具有常...

念佛的利益

《華嚴經》云: 寧受地獄苦,也要得聞諸佛名。 一稱南...

五方佛

五方佛代表五種智慧,五方佛各住一方,依願修行,最終...

如何消除慾念

問: 在學佛修行中,如何消除慾念? 妙境法師答: 對,...

【佛教詞典】五觀

五觀者:    一、真觀 觀真諦之理,斷見思之惑之空...

【佛教詞典】如實知見

(術語)如實相之知見也。法華經壽量品曰:如來如實知...

【視頻】懺雲法師《修緣老和尚的故事》

懺雲法師《修緣老和尚的故事》

【視頻】《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讀誦

《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讀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