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淨界法師:修道宗范

淨界法師  2021/11/14  大字體  護眼色

淨界法師:修道宗范

 

第1講

今天學人跟大家研究的主題是《修道宗范》。很多人都會認為:所有的宗教都是勸人為善,所以佛教的修學跟一般的宗教,完全是一樣的。其實,這個觀念只對了一半。比方說,一個外道學者,他們去修學善業,因為善業的緣故,來生投生到人天的安樂果報,但是當這個安樂的果報結束後,他就什麽都沒有了。同樣的,一個佛教徒,他也去造作一個善業,來生也會得到一個人天的安樂果報,當他這個安樂果報受用完之後,其實他的內心,還有一種強大的力量,就是一種──聖道的力量,這種力量,會帶引這個有情眾生,繼續往涅槃的方向,不斷的邁進!

為什麽會有這兩種不同結果呢?因為兩者的因地不同,一般的非佛教徒,他們造作善業的時候,所依止的是一種善心,我們的心有善跟惡,造作善業的時候,是善心這一部分起現行;而佛教徒在造作善業的時候,除了善心之外,還多了一個道心,這是不共於外道的地方。所以,我們是用兩種心態來造作善業:一個是善心,一個是道心;一個是成就安樂的果報,一個是成就出世的解脫;佛教徒的內心狀態,肯定跟外道不同,就是我們除了善念之外,多了一份道念。

今天,我們就用兩堂課的時間,來跟大家研究:佛教的道心,到底有哪些內涵?應該如何去修學?這就是我們這堂課的主題。好,我們看講義,《修道宗范》。

『道』,是指「出世的聖道」。當我們立定志向,想要追求解脫時,有那些宗?「宗」就是宗要;有那些主要的軌則?『范』就是軌則。我們要遵循什麽樣的軌則,才能夠使令我們的生命趨向於大般涅槃?當然軌則很多,我們提出一個比較重要的叫宗要。

◎將述此義,依大乘顯密二教,立二種根本:

依止大乘法,立兩種根本。

甲一、菩提心——確定修學目標。

甲二、空正見——建立緣起正見。

在所有的大乘經論當中,修學的方法有很多,但是它有一種根本。我們講本立而道生,這根本的第一個,就是我們的願望。你為什麽修學佛法?就是我們所依止的菩提心。第二個,在修學佛法當中,你的思考模式是什麽?是用什麽樣的想法,來抉擇你的身心世界。一個「菩提心」,一個「空正見」,有這兩個重點。好,我們看第一個,「菩提心」的內容有兩部分:

第一、菩提心的功德(為什麽要修學菩提心)。

第二、菩提心的修學方法。

首先看:乙一、顯菩提心為趣入大乘之門。這個地方是說,為什麽要修學菩提心?沒有修學菩提心,會有什麽樣的過失?這一段引用蕅益大師《靈峰宗論》,我們先把它念一遍,諸位,請合掌。

甲一、菩提心  分二:乙一、顯菩提心為趣入大乘之門。乙二、示菩提心之修學方法。

乙一、顯菩提心為趣入大乘之門

成佛作祖,墮坑落塹,所爭只一念間。故儒云:「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聖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聖。」欲知舜與跖之分無他,利與善之間也。所以一般受戒學律,聽教看經,參宗坐禪,但夾帶利名心,便是三塗種子;但執著取相,便是人天魔外種子;但一味出離生死,便是二乘種子;但具真實自覺覺他心,便是菩薩種子;但從自覺聖趣,光明發輝,徹其源底,共迴向淨土,普與眾生,同登極樂,便是無上菩提種子。故曰「一切法正,一切法邪。」——藕益大師《靈峰宗論》

淨界法師:修道宗范

這段文,蕅益大師對於一個大乘菩薩講到因地發心的開示,我們看第3頁,它的脈絡分析就很清楚。這一段的開示,我們分成三大段來說明:第一段,我們先談一談菩薩在因地發心的重要性:

成佛作祖,墮坑落塹,所爭只一念間。

我們修行人,當我們開始啟動我們的修學的資糧,包括福德、智慧兩種資糧時,我們的生命未來有兩種結果:第一個是成就佛道,或者是成為一代的祖師;我們內心成就很多殊勝的功德莊嚴,這是第一種結果。第二個是墮坑落塹,就是墮落到三惡道,造成很多很多身心的痛苦。這兩種結果的關鍵點所爭…『爭』是差別的意思,關鍵性的差別,就是:一念心的邪、正。這個地方,標出了我們因地發心的重要性。

我想我們一個佛教徒的基本生命觀是講:諸法因緣生,我們不同意生命是無因緣,或者是邪因緣。那麽我們常常說諸法因緣生,那麼什麽是「因緣」?如果諸位道一句,簡單扼要的道一句,簡單的講,就是你內心一動,這個就是一種因緣,看你往哪一個方向動。我們今天做一件事情,我們依止的是為了名、為了利,你往這個方向在動,你所造作的業,都是跟「三塗」相應的,因為你的根本緣起是雜染的。假設我們追求的是一種無上菩提心,那麽所修的善法,都是成佛作祖。也就是說:業本身是不能決定善惡,是由你的心態來主導的,所以我們說:心為業主!這個心當然有很多種,關鍵點就是你心中的願望,你的目標會決定你的結果。

蕅益大師講了這個總標之後,第二段就引證,引用儒家的一些教理來作引證。在儒家的教理當中,有兩句話講到內心的重要性,第一個: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第一、「人心惟危,道心惟微。」那麼在古代的聖賢當中,他也能夠去觀察我們內心,知道我們每個人的內心狀態有兩種狀態:第一個是人心,第二個道心。

我想:我們研究過《唯識》,或者你平常靜坐,你觀察內心的活動,你會發覺一個人,不完全是好人,但也不完全是壞人,每一個人都是善、惡夾雜。如果我們來到好的環境,得到三寶的攝受,我們就把好的一面表現出來,我們變成好人;假設我們遇到惡因緣的刺激,我們就會控制不了自己,去造殺盜淫妄的罪業。所以,我們每個人在沒有成就聖道之前、沒有入正定聚之前,我們每一個人包括了人心,也包括了道心。

但是不幸的是,人心的勢力是強大的,我們私慾的勢力是強大的。你看「人心惟危」,這個『危』就是非常的危殆難安很躁動不安的。那麽道心是非常微弱難明的。古人常說一句話,說我們心中的慾望是我們的人性,而我們的善念是一種美德。換句話說,善念你是要刻意栽培的,而慾望你不用栽培。你看我們一個人要造錯事很自然,但是我們要勉強自己去拜佛、去做佈施、持戒,要非常的勉強。可見這跟我們的心態有關係的,我們的心態煩惱的勢力是強過於正念的勢力,這是第一個。也就是說:我們很小心來克制它!

惟聖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聖。

第二、惟聖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聖。這地方就說明一個人的行為、一個人的結果,是由你的心態來決定的。說一個聖人,假設他放縱自己的心念,他就馬上轉變成一個狂妄、兇惡的人;如果一個狂妄兇惡的人,能夠懺悔、改過、克制自己的心念,他馬上就變成一個聖賢之人。所以一個人的好、壞是不決定的,完全是由你的內心來主導。

佛法講:諸法無自性。沒有一個人,天生就是一個好人,或者天生是一個壞人,要看你如何去栽培自己。

我們平常修行會有一個感覺:就是說,如果你一天當中,老是做你喜歡做的事情,你這個人可能就沒什麽進步,因為你一直放縱自己,你沒有一種自我要求,讓自己增上的力量就消失掉了,你喜歡做什麽,你就做什麽。另外一種人,就是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說:欸,這件事情我不太想做,我現在不太想去拜佛、我現在的心情也不想去講經…但是我勉強自己去做。為什麽?因為這是我的理想、我的目標。當一個人已經不去隨順內心的煩惱不隨妄轉的時候;就是說,雖然煩惱還是存在,但是已經慢慢不隨煩惱活動,你在進步當中。

我怎麽知道我修學有進步呢?你一天當中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做你應該做的事,你是為了理想來引導你的生命,你在進步當中,這個很清楚的。反之,你一天當中都是做你喜歡做的事,那今天的你跟昨天的你,完全一樣,沒有突破,放縱嘛。所以這個地方就講得很重要,就是克制跟不克制的差別。

欲知舜與跖之分無他 利與善之間也

這一段引證的道理講完之後,蕅益大師很慈悲又舉出一個實際例子來作證明:欲知舜與跖,舜是古代一位賢明的君王,他做了很多造福人民的事情;這個跖跟舜是同一個時代人,跖是當時的大盜,殺人搶劫危害社會。這兩個人,我們看歷史上來判斷,這兩個都極度有才華,而且這個跖他能夠攝受九千多人跟他在一起,他很有攝受力,福德資糧也是不得了。這兩個人,我們很難從才華跟福德當中分辨它的差別。但是最大的差別是在哪裡呢?就是「利與善」。一個是放縱自己的私慾、追求個人的利益;另一個是以聖賢之道,來調伏自己,去追求心中的道;造成「賢明國君」和「兇惡的大盜」,不同的結果。其實生命的差別就在於你心中的希望!

如果諸位研究《百法明門論》五十一個心所,就會發覺引導我們內心,強有力的想法很多,但比較明顯有影響的,就是這個「欲」你心中的希望。你希望變成什麽樣的結果,你的生命就會往那個方向去,所以我們對心中的希望,你要經常的反省,這個對於這個生命引導的力量,是不可忽略的!

當然我們剛開始出家,可能你也感覺不出因地發心的重要,但是你慢慢慢慢的出家久了,你會發現:誒!這個跑道越跑,大家好像距離越遠。出家越久,你會發覺:人的相貌就不同出來了。大概出家十年以上,我們講相由心生,大概你這個修行的方向、弘法的方向,大概就看得出當初你因地發心了。十年之後你心中的願望,就完全顯露出來,那個時候調整可能來不及了!來不及了!因為那個勢力已經成形、已經堅固了,你要花很大很大的力量,才能夠去改變你的方向。

我的建議是這樣:你要走菩提道,你最好一開始就走對!你可以走得慢,但是千萬不要走錯!走得慢,起碼你是正確的,你還有希望;走錯了,你要更換跑道,就非常困難,那得要有大善知識的出現,才有辦法調伏你。

所以舜跟跖,他們兩個從小看起來都很聰明、很會讀書、很會辦事。為什麽長大以後,他變成舜,長大以後他變成跖呢?因為他們人生所追求的不同,一個是追求名利,一個是追求聖賢之道。

很多人說:因地發心沒有人看得到!剛開始沒有人看得到,但是十年後,你的相貌就完全顯現出來。但是等它顯現出來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你沒有力量調整它,問題在這個地方。所以因地發心可怕是,你剛開始不感覺它的存在,等到你覺得它很重要的進修,你已經走上不歸路,你不可能再回頭,就這樣走下去了。

所以我們初出家就是把這個根本問題,你的方向,蕅益大師說的定盤星方向先弄正確。你希望你這個人生的船,到底要往哪裡去?先確定。至於這艘船,開的快、開的慢,倒不是很重要,先把方向確認。這一段就說明我們因地發心,對於我們生命的引導是非常的有它一定的主導的勢力。

再看第二段:我們的因地發心,到底有哪些差別相貌呢?

所以一般受戒學律,聽教看經,參宗坐禪。

這是修學的法門,比方說我們有些人歡喜學戒,他過去的善根,看到戒法就起歡喜心,他就以持戒來當作整個修學的方向;或許有些人對教理、修止觀有興趣;有些人對參禪,他沒事就打坐。這三個法門,都能夠成就廣大的福德智慧兩種資糧,但是這三種法門,都不能決定你未來要去哪裡。

法本身是沒有方向性的!諸位要知道:法是由心來主導的,法可以讓你成就一種資糧力,但是這個資糧力,到底是往哪一個方向去,就看你什麼發心了。

這以下蕅益大師提出了五種發心,產生五種不同的結果,我們先看第一個:

一、但夾帶利名心,便是三塗種子

有些人他學戒的目的,不完全是為了弘護正法、續佛慧命,是想要作一個律師;他學經的目的,也不是依經典來調整自己,是想要作一個法師;追求假名、或者是追求利養。這種情況為什麽是「三塗種子」呢?我們解釋一下,其實嚴格來說就算你發名利心來修學善法,你來生還是不會到三惡道去,因為你畢竟修的是善法,來生會成就一個可樂的果報,但這個可樂的果報,會夾雜一些問題。

因為你因地發心有問題,所以當可樂的果報出現的時候,一定會讓你產生放逸;因為你剛開始在修這個善業的時候,就已經夾雜毒藥了。所以,他這個三惡道是在什麽時候出現呢?是在第三世出現的,印光大師說的:三世怨。我們一旦夾帶名利心去修學善法,你的三惡道果報一定是在第三世出現。第一生以有漏心修學善法;第二生成就安樂的雜染果報,然後產生放逸,帶動你的煩惱和罪業;第三生就直接墮到三惡道去,這個叫做,便是三塗種子。

二、但執著取相,便是人天魔外種子

這個執著取相,當然比追求名利心稍微好一點,這種人比較清高。是什麽人呢?大部分是學佛以後,他也不太看經典,全心在行門上拜佛、持咒。一個人老是在行門上用功,而不能夠依教起觀,觀照自己內心的我執、法執相貌,不懂得去調伏自己的心性,只是在行門上用功,很容易心外求法,然後就招感人天魔外這種因緣。

那麼這兩種發心,基本上在佛法來說,都是邪惡的發心,追求神通、追求感應、追求名聞利養,都不會有好結果的。我們講嚴格一點,這種人要是越用功越糟糕,你懈怠還沒問題,因為你那個方向錯了,應該往北開,你往南開,開的越快越糟糕。

三、但一味出離生死,便是二乘種子

出離生死不是不好,問題在一味。就是說:你對眾生沒有悲憫心,完全只考慮自身的解脫,這樣頂多變成二乘的果報,因為胸量狹小。但是這個地方已經是正,所以我們在發心的時候,要分別邪、正,然後大、小,正了以後還有大跟小,然後圓滿不圓滿,大了以後又有圓滿、不圓滿,有這六個差別行相。這地方是一種正確而狹隘的發心,但這一部分在佛法的因緣當中,佛陀承認這種功德,所以我們講「三乘」,其實小乘的功德,佛法是承認的,不像前面兩個是應該要排除的。

四、但具真實自覺覺他心,便是菩薩種子

菩薩的發心,是上求佛道,希望自己往聖道邁進;但是又能夠隨緣盡份的度化眾生,這種菩薩的功德,叫做「大」,但畢竟不圓滿。

什麽叫圓滿的發心?

五、但從自覺聖趣,光明發輝,徹其源底,共迴向淨土,普與眾生,同登極樂,便是無上菩提種子。

前面的大乘的發心,我們在受戒的時候,你看你當初是怎麽得戒體?就是緣境發心嘛!緣十法界的有情、無情,發起增上心:誓斷一切惡、誓修一切善。上求佛道;斷惡、修善,是成就自利的功德。第二、誓度一切眾生:這是下化眾生。你發這樣的心的時候,我們應該說我已經成就大乘的種子,但是不一定圓滿。要圓滿的話,除了大悲願力以外,就是你還要多一個般若波羅蜜的觀照。

什麽叫般若波羅蜜的觀照呢?就是「自覺聖趣」,這個自覺聖智,一種智慧,就是說你能夠迴光返照!

我們講說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我們一個五陰身心是剎那、剎那生滅,那麼五陰從什麽地方來呢?是從一念的清淨心而來的,所以我們迴光返照,正念真如的時候,把心帶回家的時候,我們看到本來無一物的清淨本性。那麽諸佛的功德莊嚴,又是從什麽地方來?也是從清淨本性來的。所以,當每一個眾生都攝用歸體的時候,我們看到一切法「如」的本性現前,所謂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這種自他不二的本體。然後,從這個清淨的本性,產生大悲心「光明發輝」。從清淨光明的本性,從空出假,依體起用而生起同體大悲心。所以這個發心是你必須要「徹其源底」,你看到我們生命的本來面目而產生一種菩提心;依此菩提心,迴向淨土,使令一切眾生都能夠成佛,這才叫做大乘的發心、圓滿的發心。

前面的這個大乘發心,我們多少是有點心外求法;心外有眾生可度、心外有佛道可成。最後一個是完全法法消歸自性,他把人生當作是一個歷練;生命的目的,只是在開顯自性的功德,這叫「稱性起修」。所以他的立足點一個是向內法法消歸自性、一個是向外,當然這兩個產生的結果,會不一樣。那麼這樣子講的話,我們做一個結論:

故曰一切法正,一切法邪。

當我們的心念是正的時候,你所修的法門就完全是正的;當我們的心念是邪惡的時候,所修的法都變成邪惡。我們剛開始學佛,看了很多經典,其實經典也分成兩種:依智者大師判教:《法華經》之前叫做「權法」為實施權。在權法的教法當中,佛陀把法的力量,講得很重要,說修行不管你是誦經、持咒,就是一念心能念的心跟所念的法。那我問你:什麼比較重要?

我們看前面的權法的時候,其實佛陀強調法門是重要的。你看佛陀說,你修三皈五戒,這是人天果報;你修四諦十二因緣,這是二乘的涅槃;你修六波羅蜜,是成就菩薩的果位。所以佛陀在區別十法界的時候,剛開始的說法是用法門來引導心的,這「法」是最重要的。

但是你讀到《法華經》的時候,佛陀的口氣完全不同開權顯實,會三歸一。佛陀說,我前面所講的法,都是方便說,真正的真實義就是:會三歸一。會三乘的教法而回歸到一心真如的實相。其實,所有的法門,都是依止內心而安立的。到了法華會上,佛陀說:你發的是菩提心,你即便去掃地,它都是成佛的資糧,法本身不能代表方向。這個地方你讀了《法華經》,你就會有不同的思考,法變成被動,心才是主動,是以心力來帶動法力。

在密宗有一則公案,這個公案很值得我們深思。說是:有兩個徒弟照顧一個老和尚,這個老和尚病得很嚴重,連走路都不能走,每天要有人幫他洗澡、打點日常的起居、食衣住行。這兩個小徒弟出了家之後,整天就忙著老和尚的事情,什麽事都不能做。兩個師兄弟,有一天就坐著商量,大師兄說:我們兩個這樣下去,今生的道業都完了!都不要修行了,我們一定要有一個人出去參學,修殊勝的法門回來,再教另外一個。小師弟說:師兄你講的有道理,這樣也是對啊!與其兩個都完蛋,倒不如一個出去。兩個人就在佛前抓鬮,看是誰出去、誰留在寺裡照顧老和尚比較恰當。抓鬮的結果,大師兄出門參學,小師弟照顧師父的起居,沒話講嘛,這是三寶的意思。

大師兄帶著小師弟的期望,離開了,到很多地方參學,小師弟就照顧這個老和尚。三年以後,大師兄滿載而歸,他修了很多殊勝的法門,那麼三年以後大師兄回來,就跟小師弟說:我這三年當中,修了很多殊勝的妙法,那麼一一把這個法門傳授給小師弟,小師弟聽了很高興。大師兄說:小師弟!那你這三年當中,除了照顧師父,你還做什麽?他說:我還有一個法門,專誦『普門品』。你誦給我聽聽看!這個小師弟雙腿一盤,就背誦起來。因為他沒事就誦『普門品』,當『普門品』一啟動,所謂的普門示現、大悲,他內心跟『普門品』相應的時候,一為無量、無量為一,境界現前,整個身心放大光明。大師兄看了之後:哎呀!一個小小的『普門品』也能夠產生這麽殊勝的功德!

當然這個西藏上師講這個公案值得我們深思的就是說:我們習慣性的去追求外在的東西,我們以為外在的東西,能夠去把我們提昇起來。這觀念是不對的!其實外在的東西,只是一種助緣,你自己要提昇,你真的想要提昇,外面的東西,才能夠幫助你提昇。

我出家二十一年,僧伽教育也辦了十幾年,我有一個心得,給大家參考。諸位以後可能會當師長的,你要記得這句話:不要想要去改變對方,你改變不了。一個人要改變,只有一種情況──他自己想要改變!你試試看,他埋單還沒有成熟,你只有等待。你看,所有的覺悟,先自覺,發自內心的覺悟;他時間還沒有到,你緊張也沒有用。我講實在話,他自己不想改變,你是沒有辦法的。那這樣「善知識」扮演什麽角色?我們可以創造一個因緣,我們可以影響對方,但是不能改變對方。我們創造一個美好的環境,讓他自己去改變。

諸位有沒有想到一個問題:我們為什麽要受戒?

受戒的時候,三師一定要你自己發願。我想願沒有人可以幫你發的,就是我自己想改變嘛!我弟子某某過去的…過去就不要提了,過去的就過去了,從現在開始,我的生命只做三件事:誓斷一切惡,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眾生。

諸位知道這三個「願」是誰發呢?這個是「佛陀」的願啊!你以佛陀自我期許,你發這個願,你的生命已經產生新的方向了。所以受了戒叫做什麽?叫做:法王座下添新孫。你不要小看他,王子墜地,功超群臣,他雖然還沒有成就,但是他所發的願,跟佛的願是一樣的。就像小王子誕生了,他什麽事也沒幹,對國家也沒貢獻,但是他是王種。我們發了菩提心,表示我們是佛種,至於這種子什麽時候結果,沒有人知道,但是潛力無窮,因為他發的願跟佛陀的願一樣,佛陀的願力也是:誓斷一切惡,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眾生!

所以你剛開始的心願,會決定你未來的結果,而這樣的心願,是沒有人可以取代,沒有人可以幫助你。一個人要能夠增上、一個人要改變,只有你自己想要改變。所以受戒一定要你自己發願,就是這個道理。發自內心的覺悟,而你從今以後要走上一個新的道路。也就是說:我們整個生命的變化,第一個因素,來自於你新的「希望」,這就是你生命的整個扭轉點。

乙二、示菩提心之修學方法  分二:丙一、先修出離心。丙二、正修菩提心。

丙一、先修出離心

淨界法師:修道宗范

我們的希望主導我們的生命,那麽應該來發什麽心,會比較正確?我們前面一科講到菩提心的重要,這一科是示菩提心之修學方法。菩提心當中有兩個重點:

菩提心之修學方法

一、先修出離心,二、正修菩提心。

我們在修「大悲」之前,一定先修「出離」。佛法的因緣觀,我剛剛也講過,所有的因緣就是你的心態。你的心態決定你的因緣,從十二因緣當中來觀察:我們為什麽會一次又一次在三界輪迴呢?為什麽我們死亡以後,不像阿羅漢進入涅槃,而繼續在三界得果報呢?因為我們對三界的果報有所愛取。換句話說,是我們自己願意來三界的。所以當我們的心態還沒有改變之前,我們不可能離開三界!

那麽,我們為什麽會對三界果報,產生這麽堅固的愛取呢?這當中因為我們產生一種顛倒,產生一種錯誤的認知。我們在三界得果報的時候,我們由於過去的善業,會出現一些五欲的安樂果報,或者有很多的財富,或者你有美好的眷屬,或者得到別人的尊重…等等。我們這一念心跟安樂果報一接觸的時候,就會產生快樂的感受,對這個感受,產生堅固的愛著。

我想我們每個人都知道,其實生命我們付出很多慘痛的代價。我們每個人在三界得果報,不管你福報有多大,一定要深受老病死的折磨,但是我們還是願意再來。為什麽?因為我們對於過去成就安樂果報的印象、那種經驗我們揮之不去。因為我們認為那種安樂的果報,在快樂的時候是非常殊勝的;所以我們為了追求這種安樂的果報,我們願意去承受這種老病死的折磨。其實,這個觀念是錯誤的,因為這個安樂果報,並不是我們想像這麽的美好。換句話說,我們每個人願意來三界,是因為在三界當中,我們的生命經驗,對它產生一種美好的想像;這個美好的想像,沒有改變之前,你不可能離開三界!

應該怎麽改變呢?在藏系的大乘菩提心法中,有三個重點:

第一、思惟生死的過患:

我們對三界果報的愛著,有兩種情況:第一個是對來生的愛取。有些人今生的遭遇,很多的不幸,可能是色身有很多的障礙,可能婚姻、事業有很多的不順,所以他放棄了今生,他把整個希望寄託到來生。他為什麽要佈施?為什麽嚴格的持戒呢?因為他對來生有所期待,但是這個期待是錯誤的,因為你來生有三塗的過失,那種安樂的果報是有過失的!

當我們對「來生」有所期待的時候,你要知道,當來生的安樂果報出現的時候,它會產生三種障礙:

一、煩惱障

你今生的佈施、持戒、精進,來生變成一個大富長者、大國王,當你受用這種安樂果報的時候,會讓你產生放逸的心態,而產生貪著,這第一個,會有煩惱的障礙。

二、業障

因為這種「貪著」的勢力加強以後,你就會造很多殺盜淫妄的罪業。你看一般人學佛不夠深刻的人,看到大福報的人、大企業家,會產生羨慕。其實,諸位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幾乎所有人天安樂果報的背後,都有很多問題。講實在話:福報越大,他的煩惱越重,他的罪業也越重!除非他真正的覺悟──受了菩薩戒,才會開始改變。福報大的人比福報小的人,煩惱是比較重的。他所造的罪業也比較重。因為這個安樂果報本身,就有障礙嘛。煩惱障、業障、報障,那麼你因為今生的煩惱罪業,來生就可能招感三塗的果報。所以我們做一個總結:

三界無安,猶如火宅,

眾苦充滿,甚可怖畏。

這是《法華經》佛陀說的,其實三界的果報當中,都是不安穩的,因為它是有煩惱的火、業障之火跟報障之火燃燒,所以基本上三界的果報,是值得怖畏的。佛陀講一個譬喻說三界安樂果報呢,譬如美食  夾雜毒藥,

初雖美味  終成大患。

我們在因地的時候,對這個果報有所期待,等到果報出現的時候,這種安樂的果報,是有煩惱、罪業果報的毒藥,所以你把美好的食物吃下去,你也把這三種障礙吃下去了。所以一般來說,你對來生有所期待,你到了第三生你就要糟糕了,它就是三惡道了。所以三惡道的危機,是在你第二生在受用果報的時候就形成了,所以我們對來生的執取是錯誤的,因為你來生的安樂果報,其實是夾帶第三生地獄之火的危機。這是我們透過這個思惟知道,其實來生的安樂是夾雜著三塗的毒藥在裡面。

我問大家一個問題:如果說讓你生命去一趟天堂,天堂完了以後再讓你去一次地獄受刀山油鍋,有沒有人願意?兩個都去,你願意嗎?沒有人願意,對不對,寧可兩個都不要,對不對!

所以我們為什麽我們對三界貪著呢?是因為我們沒有真正了解。其實很多事情你看清楚了自然不喜歡。佛法不是說,你很喜歡,我勉強你不喜歡,那沒有用的。諸位你要知道,佛法為什麽叫覺?所有的功德,都是從覺悟發動出來的。我講實在話,佛法的勉強都沒有用。諸位你做師父,你勉強他去拜佛是沒有用的,要自動自發。所以我們對來生為什麽要放棄呢?因為來生去了一趟安樂的果報,第三生就要墮到地獄去了,這兩個是分不開的,所以我們對來的果報放棄。

第二、思惟死歿無常

這是改變對今生的愛取。這種人福報大都很大,他前生一方面佈施、一方面持戒,所以今生的五陰身心出現的時候,身體也特別的健康、人也長得特別莊嚴、眷屬也特別的美滿,幾乎人生沒有瑕疵,他對於今生的五陰身心世界產生了深深的愛著。應該怎麽辦呢?修無常觀以破除對今生的愛取。我們應該思惟:

身是無常,幻緣虛假。

你今生的正報身心世界,是要面臨死亡的,而且種種的人世美好因緣,也都是暫時存在的。善導大師說:

饒汝千般快樂,無常終是到來!

今生的安樂,是可以破壞的。《楞嚴經》上說:我們今生的生命,就像大海冒出一個水泡,當然有的水泡比較漂亮,有的水泡比較丑陋,但它畢竟是一個水泡,這個水泡總有一天又回到大海,又創造另外一個水泡。當然這個大海指的是我們的真如本性,它是不變的,這個水泡是暫時的、生滅的。所我們對於今生的愛取,事實上這個果報是暫時的,等到死亡到來的時候,你就會完全失望。所以,我們從無常觀當中,來消滅我們對今生的愛取。也就是說我們應該要消滅對來生的愛取跟今生的愛取,這個時候我們對三界的果報,就開始完全的厭離,完全的厭離了。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信息時代的修行違緣

在西方傳播學中,一些研究媒介的學者把電視觀眾稱為沙...

若要人不死,先下死工夫

病後始知身是苦,死後方知錯用心 這是眾生的通病,在...

末法時期修念佛還是參禪

問: 現在末法時期,是修念佛法門比較好,還是參禪比...

證嚴法師《在人群中修行》

我們應該要時時警惕,知道自己是很渺小的一個人,進而...

淨土宗的雜修與圓修有什麼區別呢

問: 請問法師,專修淨土的人在做早晚課的時候可以加念...

修學佛法首先要培養內心的甚深見

《攝大乘論》是無著菩薩所作的。在本論的修行當中,主...

明賢法師的修行因緣

我追隨了一個大眾很少了解的群體:他們的價值觀鄙視名...

有疾菩薩云何調伏其心

有疾菩薩應作是念:今我此病,皆從前世妄想顛倒諸煩惱...

【大藏經】【註音版】曼殊室利菩薩十大願王

曼殊室利菩薩十大願王...

【大藏經】佛說九橫經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便告比丘:「有九輩九因緣...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羅尼經

佛說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羅尼經...

【大藏經】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時稱...

佛菩薩是否能幫我們陞官發財

陞官、發財是每個人都夢寐以求的事情,然而這些都是人...

本煥老和尚:講話的是誰

大家看到本煥也不打香板,也不站著講話,要坐著講話,...

初習禪應如何調身

夫初欲入禪調身者:行人欲入三昧調身之宜,若在定外,...

懺悔的五個要點

1、懺悔要有慚愧羞恥之心,要真正知道自己錯了。 2、...

印光大師《信願念佛百問》

念佛時心多散亂,或說是年齡關係,如年老心散,不能收...

什麼叫「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問: 什麼叫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大安法師答...

為父母者,不能過度溺愛子女

為父母者,不能過度溺愛子女,應以教育子女實踐古聖先...

要以法相見,不能以情相牽

聞具足,就是聽聞正法。就是以你們那種好樂心親近善知...

「做事不一定要發心,發心一定要做事」對嗎

問: 有老師父開示說:做事不一定要發心,發心一定要...

愛的分配法則

從前,戰亂頻仍,到處是難民。在長江中游北岸有一座安...

微笑的冶金術

一位從事冶金行業的老闆去拜謁一位禪師,他問:禪師你...

末法之中,多此妖邪熾盛世間

我們看佛陀對末法時代的一個預言。下一段。 預記末法:...

年輕就發財得勢是不吉祥的

年輕就發財,就得勢,是不吉祥的。許多人就喜歡年輕發...

《觀無量壽佛經》第一觀:日觀

【經文】 佛告韋提希,汝及眾生,應當專心繫念一處,想...

代一切眾生受苦

《梵網經》云: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豈不...

在家居士的三種戒

戒、定、慧三無漏學是學佛的全部內涵,由戒生定,由定...

【佛教詞典】華嚴宗三觀

(術語)初祖杜順依華嚴經而立。謂之法界三觀。法界者...

【佛教詞典】慧縛

(術語)愚癡之障也。愚癡因繫縛智慧,故名慧縛。唯識...

【視頻】道證法師《老娘的故事》

道證法師《老娘的故事》

【視頻】為什麼全世界都在選擇素食

為什麼全世界都在選擇素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