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淨界法師:唯識與淨土

淨界法師  2021/11/14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淨界法師:唯識與淨土

 

第1講

和尚尼慈悲!諸位法師、諸位居士,阿彌陀佛!課程學習重點:唯識與淨土,思想交互應用的關係。

那麼我們有兩堂課的時間,這次跟大家共同學習唯識跟淨土這兩個思想的交互應用的關係。

中國佛教兩千年古大德有:天台宗——智者大師、華嚴宗——法藏大師。

在講這個課程之前,我先作一個簡單說明,在我們中國佛教在二千多年的時間當中,的確是出了很多有修有證的高僧大德,如天台宗的智者大師、華嚴宗的法藏大師。這些大師的出現,除了本身善根深厚以外,還有一個極重要的影響,就是建立宗派。中國佛教的祖師,把這種甚深廣大的佛法,把它系統化。

你看天台宗有天台宗修學的[道],那麼華嚴宗有它的[道],那麼這個宗派建立以後呢,使令這個浩瀚的佛法,一個初學者能夠根據自己的根機,馬上找到自己相應的法門,這當中減少很多摸索的時間,所以中國佛教宗派的建立,對佛教作出重大的貢獻。

但是到了末流,特別是在宋朝以後,也出現了過失,而最重要的過失就是到了後來,也因為宗派的建立,而產生了門戶之見,使令後代子孫得少為足、畫地自限。從今以後,學唯識的不再看天台的教理,學天台的不屑學唯識的教理,乃至淨土宗所有的教理都不看,這樣的一個結果,使令一個修學者的思想變得封閉。

佛法的重點:行門宜專、解門宜廣。

我們都知道佛法的重點:行門宜專、解門宜廣,你在教理上的封閉,你在修學的過程當中,很多障礙你都沒有辦法突破,這個障礙就放在那個地方,就減損我們很多前進的動力,我們之所以花很多的時間,但是我們的進步非常的少,因為我們的障礙沒有消滅。

所以到了宋朝以後,最有代表性的強調宗派互相學習,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永明延壽大師,他提出了禪淨雙修。他說:淨土宗,你是念佛的,你照樣念你的佛,但是你可以用禪宗的觀心法門,來幫助你破除你心中的執取。如果你心中對三界的執取還很重,你只是念佛,那也是不能往生的,因為那個執取就是一種業力。所以從宋朝以後,這些大德們開始冷靜的去思惟,宗派之間應該互相學習。

也就是說,行門上,你修什麼法門,你還是修什麼法門,但是在教義上,你應該要去相互融通。唯識與淨土這堂課,就是告訴我們:怎樣透過唯識的止觀,來幫助我們念佛。

唯識學強調心力不可思議,淨土宗強調佛力不可思議。

唯識學強調的是心力不可思議,指能念的心不可思議;淨土宗強調的是佛力不可思議。那麼心力跟佛力之間要怎麼樣互動?這件事情值得我們探討,這就就是我們希望能夠開這兩堂課,這個目的。我們看講義《唯識與淨土》,那麼這樣一個主題有三科來加以說明,首先我們看第一科的,大科說明:(分成三大科)

甲一、總標佛教基本教義

首先我們從大乘的教義來探討生命的緣起,到底佛教對生命是什麼看法──佛教的生命觀,這是第一個主題。

甲二、別明 大乘修學法要

乙一、設定修學目標

乙二、認識生命真相

乙三、修習大乘止觀

我們在實際的修學當中,有三個重要的次第:

一、設定修學目標。

大乘佛法的修學都是先發願才有修學的,沒有人是走一步算一步的,沒有這樣修行的。所以我們必須先說明:為什麼我們要發願?我應該怎麼樣來發願?這就是設定目標。

二、認識生命的真相。

這一科,我們從大乘的角度來說明生命是怎麼產生的,更重要是生命又是怎麼改變的。我們的生命現在是這樣子,當我們趨向目標的時候,我們要做些什麼事情?從現在的我,改造成未來的我,這個過程該怎麼做?這就是認識生命的真相。

三、修習大乘止觀。

這就真實的把止觀的力量回歸到淨土。

甲三、結示勸修

最後作一個總結:結示勸修。

本堂課,總共分成這三個主題來講解。

甲一、總標佛教基本教義

佛教對生命的態度,我們用一首偈頌來作一個總持:

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

我佛大沙門,常作如是說。

這個[諸法]就是指我們生命的色心諸法,或者講五蘊的諸法。我們常常聽到祖師講一句話: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也就是說:其實我們每一個人生命的起點是一樣的,起跑點是一樣的,但是我們的結果卻不一樣。你看我們流浪到現在,有些人變成一個男眾、有些人變成一個女眾;有些人很富貴、有些人很貧窮;有些人長得很莊嚴、有些人長得很丑陋,很多差別的相貌出來。為什麼我們剛開始原點是一樣,結果會變成不一樣呢?這是怎麼回事呢?

諸法因緣生。因為我們在生命當中,我們每一個人的因緣不同,我們創造了很多不同的因緣,這個因緣就產生不同的結果。那麼這個也就是,大智慧的佛陀經常作如是的開示。所以也就是說,從佛教的角度認為生命是有它一定的軌則的,我們講一句簡單的話,事出必有因,這件事情會在你的生命出現,它的背後一定有它的因素,沒有一件事情是莫名其妙在你生命出現的,不可能,事出必有因,這個就是諸法因緣生。生命是遵循一定的軌則在運作的,這個問題就值得我們探討了。

何謂因緣?

淨界法師:唯識與淨土

那麼它的因就是心中的思想,在唯識學叫名言種子。那麼它的緣是所造的業力叫業種子。這兩個因緣,最有力量的最具有主導性的是[因],就是你心中的思想,那麼這個緣是比較次要的力量,它是輔助性的叫做業力。

也就是說,今生我們今天的果報為什麼不同?因為我們前生的思想不一樣。我們這樣子講好了,生命可以分成三部份來看──現在、過去、未來。你過去有一種思想,就創造了現在的你,過去的你創造今生的你;今生的你又創造未來的你,創造來生的你。我們的生命就是這樣子,你自己的思想,把你自己創造出來!

淨界法師:唯識與淨土

比如說你前生有佈施的思想,你看到事情的時候,你的想法是什麼?你今天看到財物,我今天問大家一個問題,你會生起什麼樣的想法?你會有什麼想法?你今天想到錢,你生起什麼樣的想法,你有什麼想法,你說:誒!這個錢,我應該自己受用的。你來生一定很貧窮、慳貪;如果你今天想到錢,你的想法是:誒!這個錢,大家來受用,我願意跟人家分享。我保證你來生資具非常的充足。

所以,我們可以從你現在的思想,就可以預測到未來的你,因為諸法因緣生嘛!除非你改變你的思想,否則你來生的果報已經成型了。一個人到了四十歲,你下一期生命的雛形正在你的心中,已經慢慢的醞釀成型了。

很多人都想知道我來生是一個什麼樣的相貌?其實你不用去問別人,你可以靜坐下來觀察你的內心,我經常生起什麼樣的想法?那就是在告訴你一個消息了:經常性的想法、習慣性的想法、強有力的想法──這個對於你的生命會產生主導的力量,這就是所謂的諸法因緣生,因緣已經在那個地方流動了,除非你懺悔改變,否則你未來生命的相貌,其實已經慢慢的有一個雛形出來了,特別是你四十歲以後,你來生的相貌已經出來了。

淨界法師:唯識與淨土

所以說我們說:福德是安樂之本,智慧是解脫之門!你所造的業力對你的生命只是一個暫時的改變。但是你心中產生一種美好的思想,產生一種佈施的思想、持戒的思想,你這個生命將是永久的改變。所以大家要知道一個觀念:你今天學習佛法、學習教理、聽聞佛法,你的目的是什麼?我們出了家以後看了很多的經典,聽了很多的課,諸位知道這是幹什麼嗎?

學習教理的目的,不是增長你的知識,是改變你的觀念!因為你的結果是由你的行為而來的。那你為什麼會有這種行為?因為你的內心一定有這種思想。所以我們看這個犯罪心理學,說這個人整天想造罪,你說你從今以後不造罪,不可能,那是壓抑。你暫時的壓抑,你今生不造罪,那是壓抑性的,你來生照樣造罪,因為你的思想沒有改變。所以我們探本求源,他有這個罪業,就是他背後有那個思想,只要他的思想不改變,他的行為怎麼可能改變呢?

修學佛法的目的:是改變你的錯誤的思想。

所以我們今天修學佛法的目的,是為了改變你錯誤的思想。我們修習教理,重點是要能夠掌握它的道,就是它的核心思想是什麼,我們講解脫道就是這個道。這本經論、這一門戒律的課程,到底它的道在哪裡?它的核心思想在哪裡?它想告訴我們什麼觀念?因為這裡對你的人生的改變是根本上的改變。比如說我們講道,它有世間之道與出世間之道之分。

一、世間之道

(一)、世間之道最有代表的就是孔孟之道。

我們今天研讀上下篇的《論語》,到底《論語》講的是什麼?一言以蔽之就是講仁,仁愛的仁,仁愛就是孔夫子之道。孔夫子認為仁者愛人,他認為人生本來就不平等,他說:人生,每一個人都有他的定位,你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你看一個道場,有方丈和尚、有當家師、有知客師、有清眾,生命本來就不平等。但是不平等沒關係,我們可以透過愛的力量,來建立一個和諧的社會。那怎麼做到呢?

孔夫子──推己及人、將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孔夫子強調一種推己及人、將心比心。說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你今天要站在對方的角度來思考,你不願這件事情發生在你身上,你就不要加給別人。以這種推己及人的思想來建立仁愛之道、建立一個和諧的社會,這就是《論語》的思想。

其實孟子的道跟孔子的道是不一樣的,孔子講仁,孟子講義,他講正義感。孟子認為生命的目的要賞善罰惡,他說單單慈悲心是不夠的,他認為做一個人最重要的是你要明辨是非,然後賞善罰惡。他做錯了,你要嚴正的指正他,告訴他做錯了;他做對了,你應該要讚歎他。所以孟子強調浩然正氣,他是一種比較對治性的。

古人說——讀孔子如沐春風,讀孟子如聞戰鼓。

所以古人說:讀孔子如沐春風,我感受到孔夫子散發出慈的悲心;讀孟子如聞戰鼓,像打戰一樣,非常強調對治。所以孔夫子之道跟孟子之道其實是不一樣的。那為什麼講孔孟之道呢?因為他們兩個互補,慈悲心要有正義感來幫助,正義感要有慈悲心,這個就是我們常說的孔孟之道。

(二)、這世間之道,另外一個叫老莊之道。

老莊之道的思想就是強調無為,他認為人生不要有太多的作為,什麼培養慈悲心、培養正義感,那都是自作聰明。人只要自自然然的、自由自在的活著就好,他認為天定勝人,上天的力量是不可以違背的,我們只要順其自然的活著就好。

有一次楚國的國君,要請莊子去做他們的宰相,就派了兩個使者來找莊子,這時莊子正在湖邊釣魚,那兩位使者就到湖邊對他說:誒,莊公啊!我們國王要請您老人家做我們的宰相,來輔導我們的國君。莊子說:我聽說你們楚國的國君,之前捉到一隻一千年以上的神龜,捉到以後,你們的國君寶貝得不得了,把這只神龜關在神廟當中,穿上美好絲綢的衣服,每天供應它美好的飲食。莊子就問這兩位使者說:我問你們二位,身為一隻烏龜,你說是做為一個神龜,被關在那個地方好呢?還是做一個普通的烏龜,夾著尾巴在泥土裡面打滾好呢?那兩位使者說:那當然是自由自在的在泥巴裡面打滾的好!莊子說:我就是準備做在泥巴打滾的那只烏龜,那請你們回去吧!

所以莊子的思想認為:人生不要有所作為,順其自然。大家會說:這樣很消極啊,這個怎麼算是道呢?那麼他的目標在哪裡呢?

孔孟、老莊的處世哲學:這兩種道都有它的作用。

古人說——得意有儒家,失意有老莊。

所以古人說:得意有儒家,失意有老莊。你得意的時候,要有所作為。你遇到順境的時候、得到重用的時候,你要培養慈悲心來愛護老百姓、培養正義感賞善罰惡,建立一個正常的社會。所以得意的人,應該以慈悲之道、正義之道,齊家、治國、平天下,有所作為。你失意的時候怎麼辦呢?失意有老莊來安身立命,隨遇而安。所以有人說:中國的文化當中,為什麼中國人自殺率特別低?因為他有老莊的文化,退一步海闊天空。得意有儒家,失意有老莊。這個就是佛教還沒有傳入中國之前,我們依著這兩種道在維持著人生,但是這兩種道,都是世間之道,會讓你今生過得很快樂,會讓你今生趨吉避凶,但是不能了生死。當然我們也可以談談大乘小乘之道、佛教的道:

二、出世間之道 有大乘、小乘之道:

(一)小乘之道:以「出離」為道——出離心。

所以我們打開《阿含經》,打開了小乘的《阿毗達磨論》,它告訴你:生命是無常的、是變化的。你看你昨天好好的,今天變成這個樣子;你昨天很健康,今天生病了。你們兩個感情昨天好好的,今天變這個樣子。所以它告訴你:生命是不安穩的,你沒辦法掌控的,所有的快樂都是變化,你根本就掌握不住。從無常當中,我們知道無常故苦,所以生命的本質都是痛苦。為什麼?因為你沒有安全感,你不知道它什麼時候變化,無常故苦,苦即無我。

所以痛苦當中,我們知道我們對生命沒有主宰性,你一點辦法都沒有,生命的快樂痛苦不是你決定的,是[他]決定的,是依他起性,他決定的,是業力決定的。

無常故苦,苦即無我,無我即空。

所以《阿含經》看多了,你會覺得:哎呀,這個生命實在是像一個破舊的瓦片,趕快把它拋棄掉好,早一點往生早一點好。因為它散發的道就是出離嘛,你一天都不想留下來,一天都不想留,那種感覺就是這樣——出離,出離之道。

(二)大乘之道:以「菩提」為道——菩提心。

我們可以這樣講,小乘對人生的看法,以大乘佛法來說是過度悲觀,把人生講得太過不堪。你想想看,你用無常、無我的思想去看一切事情,沒有價值。佈施也是無常無我的,忍辱也無常無我,什麼都是無常無我的。所以你常看小乘的佛法,你不會歡喜去修善,也不會歡喜生大悲心,因為一切都沒有價值,都是無常、苦、無我的。而大乘佛法對於人生,不但有負面的批判,也有正面的提倡──有所放下,有所追求的中庸之道。

大乘的菩提道根本思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無住生心。

所以大乘菩提道的根本思想,只有兩句話: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無住、生心。

菩提心要有一個基礎:以無住為本,以空正見作根本。

當然大乘佛法的根本在生心,你要依止你的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但是你這個菩提心要有一個基礎,以無住為本,以空正見做根本。

你在行菩提心的時候、你在上求佛道、修善度眾生的時候,必須要有一個空性的智慧,來保護你的菩提心,我們講:「做你該做的事!」菩薩斷惡、修善、度眾生的時候,不管旁邊那些小人說三道四,你還是做你該做的事,你該做什麼,就做什麼,對於外在的因緣不要太重視,對結果不要太重視,你重視你的因地就好。菩薩的目的是積集資糧,你的目的是為了來生而活的。

淨界法師:唯識與淨土

整個大乘思考模式就是認為:生命有所放下,有所追求。放下的是那些成敗得失,這些都是沒有價值的,重點是你的心,在這一生當中,你積集了多少的福德跟資糧?那個生心你要注意,因地要注意,結果你要放下,這個就是大乘之道——菩提道。

讀聖賢書可以得到四種道:仁愛之道慈悲之道,無為之道,出離心之道,菩提心之道。

今天我們讀聖賢書,我們可以得到四種道:仁愛慈悲之道,無為之道,還有出離心之道,菩提心之道。那學這些道做什麼呢?我們這個明瞭的心跟這個道接觸的時候,這個道就可以對我們的心,產生一個引導的作用,就可以使令我們的思想提升,我們的行為就可以徹底的改變,我們的結果就可以改變,這個就是所謂的[諸法因緣生]。

所以最重要的就是我們心中要抓住整個佛法的道,從道當中,開始用這樣的思考模式,來面對所有的生命,那這個就是你生命變化的開始。如果你沒有掌握這個道,只是表面上的修學,那這個是暫時性的,因為你來生就變化了,就像智者大師講的:你根本沒有建立一個種性。你現在表面做一些善法,但是你的思想都沒有這個道的支持,你來生的時候,完全恢復原狀,因為你沒有建立種性、沒有建立道。所以這個地方,我們再講一次,佛法的因緣觀是從內而外的,所有的修學都是從內而外,先由思想的改變、心理建設,然後再表現外在的行為。這個就是整個大乘佛法的生命觀——諸法因緣生。

甲二、別明大乘修學法要

乙一、設定修學目標

丙一、為何要設定目標

前面講過,修學佛法是為了改變我們的思想,進而改變我們的行為,最後改變我們的結果。那思想應該怎麼改變呢?有三段:

第一個,設定修學目標,你心中要有一個願力、有一個目標。

這個地方有兩段,先看第一小段為何要設定目標:

《大學》云: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佛法的修學,有它的本、末。根本就是它核心的思想,即是道;枝末就是它整個修學的儀軌,身口的修持方法叫做枝末。也有它的終始,終就是你的目標是什麼?始就是你剛開始下手先做什麼?你能夠掌握本末、始終的修學次第,你就能夠成就一種解脫的功德。所以整個修學佛法,你一定要掌握它的本末、始終,而這個終就是你要掌握它的目標。那麼我們設定了生命的目標有三個好處:

淨界法師:唯識與淨土

第一個確認生命的方向。

我們修學佛法,很忌諱的一件事就是你今天持大悲咒,持三個月;持三個月以後,改修往生咒,又持三個月;後來又念地藏王菩薩三個月,你的修持法門不斷的改變,結果你每一個法門都沒有真正相應,因為你的心力被分散掉了。蕅益大師說:你現在口渴要掘井,你今天在東邊,挖了三百公尺,沒有挖到水,你就把它放棄了;到了西邊,又挖了五百公尺,又沒有挖到水,又放棄了,這樣你一輩子也挖不到水,因為你把力量都分散了。你應該把精神放在挖一個井,直接挖下去,直到有水為止,這叫一門深入。因為我們的生命非常有限,你能夠修行的時間非常的短暫,你沒有確定目標,你就不知道你要做什麼!

我們常說諸法因緣生,你每一個行為,都有一個結果,如果你不設定目標,當這個結果出現的時候,可能就不是你要的。你看有些人,他有一種習慣性的想法,他經常會後悔,他二十歲的時候,後悔他以前所做的事;到三十歲的時候,又後悔他三十歲以前所做的事。為什麼呢?他就是不設定目標嘛,所以他一輩子永遠活在後悔當中。

我們修學佛法,是先有目標才有過程的——以願導行,你有了目標,你才能夠確認你生命的方向,才知道你來生應該要去哪裡。

第二、引生修學的動力。

就是所謂的精進,有些人剛開始學佛是很精進,但是慢慢慢慢的修行就沒有力量,我們說老參沒有力量。為什麼?因為他的目標消失了,他剛出家的時候,所設定的目標早就達到了,所以我們的目標要不斷地作階段性的調整,你要調整你的目標,不能讓你的目標達到以後,一個人永遠沒有一個目標在前面,你就沒有力量了!你說:哎喲,早晚課看他也在、拜佛的時候他也出現,怎麼他都沒有進步呢?因為他修行沒有心的動力在那個地方,他缺乏一種增上的意樂。你看早晚課他也沒有缺席,但是你看他二十年前是這樣子,現在還是這個樣子,沒有變化,因為他沒有動力,所以你沒有目標,你就缺乏前進的動力,這是嚴重的問題。

第三、突破你現前的障礙。

我們每一個人內心的修學,都帶著障礙來修學,我們修行不是很順的,這個障礙在唯識學叫做自我意識。這個自我意識是怎麼產生的?  就是你前生所留下的一些負面的思想。你前生有很多很多的逆境、很多的挫折、產生很多的印象,這些印象就像灰塵一樣,一層一層的在你的心中累積起來,產生自我意識,你總是覺得我做不到,就說我的個性就是喜歡發脾氣,我改不了;我的個性就是喜歡貪愛,我也改不了,那麼這個自我意識就把煩惱很堅固的把它強化了。

有一位獵人,這個獵人養了一隻老鷹,他為了節省金錢,就把老鷹養在雞群當中,跟雞生活在一起。我們講一個人的見聞覺知會熏習,阿賴耶識會接受熏習,在它成長過程當中是跟雞在一起,所以它就覺得我是一隻雞,我是長得比較大的雞而已。當它長大之後,獵人對它說:你是一隻老鷹,你應該要飛翔才對啊!你的翅膀很正常,而且強而有力,你跟雞是不一樣的!老鷹不相信,說:不對!我就是一隻雞。獵人想盡辦法,希望能讓老鷹飛起來,老鷹就是不飛,它始終認為我怎麼可以飛呢?我沒有辦法飛的!自我意識很強固。最後,這位獵人感到很失望、生氣,就把老鷹帶到山頂上,讓它由高空下落,自由落地,到了山頂,他就把老鷹這樣放下去。當老鷹從空中快速的掉下來,就在快要著地的時候,突然間潛能發揮出來,立即展起翅膀,直往高高的天空飛起來,老鷹終於突破了自我意識。

所以,我們一個人如果不設定目標,你就永遠活在過去,你過去是什麼樣的相貌,三十年後,你還是這個相貌。為什麼?因為你不想改變!一個人要改變,只有一種情況,就是你自己想要改變!其它的都沒有辦法。佛法只能夠給你一些改變的方法,真正的改變是你自己要改變。你看我們受戒一定要面對三師、七尊證,你要自己發願:我從今以後,過去的種種譬如過去死,未來的法王座下添新孫,從現在開始我要作出改變,我要誓斷一切惡、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眾生。

你一定要自己講出來,很多事情別人可以幫你做,但是這個願你要自己講出來,你才能夠得戒體。你自己不講出來,你就得不到戒體,就產生不了防非止惡的作用。

講到突破自我設限,我可以再舉一個實際的故事,給大家作參考:

這是發生在美國的真實故事:有一天的聖誕夜,大雪紛飛,雪下得很大。到了晚上的時候,有一個小男孩,站在一個賣鞋子的櫥窗前面,眼睛盯著一雙美麗的鞋子在看著,站了三十分鐘以後,這個老闆就覺得有點奇怪:這個小男孩一直盯著這雙鞋子幹什麼呢?就問小男孩:你想要幹什麼?這個小男孩就跟老闆說:老闆,你可不可以替我向上帝祈求,我很喜歡這雙鞋子,請他把這雙鞋子送給我。老闆說:好好,那你先進來。就請他坐下,說:我替你去向上帝禱告,你等一會。

這個老闆就進房間裡面去了。差不多十分鐘之後,老闆出來了,告訴小男孩說:你的願望我幫你向上帝禱告了,上帝要我轉告你。他說:上帝不能送你一雙鞋子,但是他可以送你一雙襪子,你穿這雙襪子去找你自己的鞋子,你要自己去找鞋子!講完以後,就幫這個小男孩把腳洗乾淨、把襪子穿上去,就把他送出去了。

過了三十年後,這個老闆接到一個陌生人的來信,說:某某人啊,你還記得在三十年前,站在你櫥窗前面看鞋子的小男孩嗎?當初你送我一雙襪子,還給我很多很多人生的鼓勵,告訴我要自己去追逐我的鞋子,別人不能把鞋子送給我,上帝不可以。我現在找到我的鞋子了,後面署名:美國總統林肯。

這個故事意思就是說:佛陀不能把目標送給你,不可以。你今天要追求什麼,你要成佛,你一定要……為什麼說,哎呀,受戒真麻煩啊,不要自己發願,佛菩薩幫我發願就好了。不可以的!你一定要出現,所有生命的改變,你要講一句話:我一定要改變!這個聲音一定要從你的內心發出來,否則你永遠保持原狀。

我發覺受戒的力量不可思議,而真正最不可思議的,就是那個誓願力。你在這麼一個莊嚴肅穆的場合當中,三師、七尊證前,你登壇上去之後,鄭重的宣佈:我的生命從今以後開始改變。很奇怪,下去之後真的改變,真的改變了!這是佛菩薩的智慧,因為改變是從內而外的,你自己要發願,你那句話沒有講出來,你就沒辦法改變。

所以改變生命的第一個改變就是從你心中的願望,第一個,那麼這個就是你從心中的願望當中,確定你的生命的方向,也成就你修學的動力,慢慢的突破你整個自我的障礙,就是修行的第一個,為什麼要設定目標。

丙二、如何設定目標

第一、自利的功德。第二、利他的功德。

淨界法師:唯識與淨土

設定目標當中,有二個內容:第一個是自利的功德,第二個是利他的功德。首先從菩薩道來說,我們自利的功德:

第一、現世的暫時安樂。

第二、來世的究竟解脫。

依止這樣的目標,我們就開始安住空性,來消滅心中的惡法,生起種種波羅蜜的善法。不過這個地方我們講一下,其實我們生活的目的,真正的價值來自於生命本身。很多人都不知道生命的目標在哪裡?去追求別人對你的恭敬、別人對你的讚歎、很多的利養,其實這些都是身外之物,真正的重點在於生命本身,你要活得快樂。一個人活得不快樂,你追求這些東西有什麼用呢?而這個快樂的重點還是來生的快樂。我們這樣子講,如果今生的快樂跟來生的快樂沒有衝突,那當然魚與熊掌可以兼得;如果這件事情,你今生得到快樂,會犧牲來生、會影響你往生的,那你要追求來生的快樂。

所以我要提醒大家一個真實的觀念:其實你的生命、你的目的,從大乘佛法的角度,你不是為今生而活的,你要為今生而活,你不用活得那麼辛苦。我們每一個人是為了來生而活的,我們為了創造美好的來生而活的。諸位有沒有想過:我們為什麼那麼辛苦,早上那麼早起來拜佛,拜完佛還要靜坐,靜坐完還要誦經、加強自己的思想?因為我們有一個願望,我們希望來生活得更好,我們希望來生能到淨土嘛!其實我們今天所有的修學,都是希望有一個美好的來生,是這樣的一個目標在支持我們,我們是為來生而活的。所以我們的目的是為了來生的解脫,這個是重點。這是從自利的角度來看。

第二個利他。

淨界法師:唯識與淨土

自利的心態跟利他的心態,是不一樣的。在利他當中有真、善、美——真實、善良、美好。真實、美好二者是有衝突的,真實的東西往往是不美好的,美好的東西也不見得真實,對不對?小時候,父母告訴我們說:誒,月亮上面有嫦娥,嫦娥旁邊有一隻兔子。所以我們中秋節吃月餅的時候看月亮:誒,好像上面真的有嫦娥。但是美國登上月球之後告訴我們:其實上面什麼也沒有。當真相出來之後,那個美好的意境就消失了。

一般來說,小乘佛法是求真,小乘佛法講生命講得太真實,但是被這麼一看以後,生命都沒有美好的一面了——無常、無我,那是真的啊,真的是這樣,你看生命是無常的嘛,無常的變化當中,每一個變化,你都沒有辦法決定,都是因緣決定的,所以它是苦的。所以佛陀講《阿含經》,佛陀把生命講得非常的真實,當你了解之後,你一天都不想留在娑婆世界,你一天都不想留,不美好。

人天乘的法門,把人生講得太美好:你佈施能夠得到富貴的果報、持戒能夠成就尊貴身、忍辱成就莊嚴……但是它沒有告訴你這些東西都會失掉——粉飾太平,所以人天乘是追求美。

至於大乘佛法,它不求真也不求美,它求善——安住大悲。我講一句實在話,你在行菩薩道的過程當中,你不能什麼事都要求真相,你這樣子,人跟人之間沒有人敢跟你相處,很多事情不能講太白,安住慈悲、包容就好,尤其是人跟人之間,思想有衝突、沒辦法有共識的時候,你不把這個話道破,彼此間還可以保持一點默契。

你看古代的人講話,沒有把話講絕的,特別是之間沒有共識的時候,你不講、我也不講,還可以保持平衡。所以我們今天待人處世,不能求真,也不能求美,求我自己保持慈悲心,菩薩道是求善——以善為本的。

總上所說,從自利的角度,是追求來生的安樂;從利他的角度,是追求善良,這個就是我們生命的目標。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修淨土要不要兼持楞嚴咒與往生咒

問: 修淨土的人要不要兼持《楞嚴咒》與《往生咒》? ...

眾生畢竟無生如虛空,為何還要願往生

問曰:大乘經論中,處處說眾生畢竟無生如虛空,云何天...

【推薦】往生淨土不能存僥倖心理

大家要注意,不能看到《觀經》中的下三品往生說,反正...

末那識的第六個特徵

末那識有六個特徵:第一,它總是追求愉悅;第二,它嘗...

念佛如何對治妄想

不念佛時,妄想雖多,無由而知,非不念時無妄想也。譬...

《觀無量壽佛經》第四觀:寶樹觀

【經文】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地想成已,次觀寶樹。觀...

臨終被冤親債主糾纏,該如何往生

問: 念佛人臨命終時被過去世的冤親債主糾纏,該如何...

法性本來空寂,是誰造業?誰來受果報呢

『由此故知,定無實我,但有諸識,無始時來,前滅後生...

【大藏經】般舟三昧經

(卷上.聆志居士念誦) 般舟三昧經卷上 問事品第一 聞...

【大藏經】晚課(暮時課誦)

南無蓮池海會佛菩薩(三稱) 佛說阿彌陀經 姚秦龜茲三...

【大藏經】龍舒增廣淨土文

龍舒淨土文序 華嚴經云。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

【大藏經】【註音版】佛頂尊勝陀羅尼經

佛頂尊勝陀羅尼經...

造作的善惡業必由自己承擔

如果一個人常常地打妄想,打什麼樣的妄想,就會產生什...

佛菩薩的名號功德

名號是什麼意思呢?我們稱為聖號,聖號就是聖人的名號...

如此修行毫無意義

拜佛燒香 不斷惡因 求佛改命毫無意義 賺錢積蓄 不行善...

妄想本來是空的,清淨本來是有的

我們經常忘掉我們心是清淨的,所以一下子就被妄想牽著...

【推薦】印光大師對持咒的六點開示

一、持咒不需知道咒語的意思,只需至誠懇切 持咒以不知...

中峰和尚勸念佛詩

娑婆苦,娑婆苦,娑婆之苦誰能數? 眾生反以苦為樂,...

患癌或重病,該何去何從

患癌、或重病,何去何從? 假如您是一個信佛念佛已經很...

生病時提不起精神,念佛也覺得不相應

問: 請法師開示,生病時提不起精神,念佛也覺得不相應...

出家後請記住以下十條黃金定律

既出家,不管你在哪裡常住,請記住以下黃金定律: 第一...

佛號醫病續命 讓父親起死回生

二〇一七年三月五日,我接到小弟的電話,說父親的狀況...

元明高僧妙葉法師

好,各位有緣,阿彌陀佛。 在佛教史上,我們總是聽聞到...

感化那些沒有佛緣的人

慧明對佛很虔誠,也希望自己的家人都信佛,可是卻遭到...

【推薦】從空性的真如中啟動佛號

一個念佛人必須要以此緣生無性之一念,念彼無性緣生之...

過去的就讓它過去

一個月色朦朧的深夜,在一個靠海的山洞裡,一個老和尚...

煲湯不放肉,也能很好喝

中國人喜歡喝湯,尤其是廣東人,老火靚湯是必不可少的...

戒,不要拘泥於戒相上

印度的波斯匿王有個妃子,人稱末利夫人。她皈依佛教,...

【佛教詞典】四諦十六行觀

【四諦十六行觀】 p0457 瑜伽五十五卷十三頁云:問:如...

【佛教詞典】教誡輪

乃三輪之一。即佛說法開導眾生,令反邪歸正、破除煩惱...

【視頻】命運問答

命運問答

【視頻】《佛說吉祥經》女聲讀誦

《佛說吉祥經》女聲讀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