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淨界法師:唯識與淨土

淨界法師  2021/11/14  大字體  護眼色

淨界法師:唯識與淨土

 

第1講

和尚尼慈悲!諸位法師、諸位居士,阿彌陀佛!課程學習重點:唯識與淨土,思想交互應用的關係。

那麼我們有兩堂課的時間,這次跟大家共同學習唯識跟淨土這兩個思想的交互應用的關係。

中國佛教兩千年古大德有:天台宗——智者大師、華嚴宗——法藏大師。

在講這個課程之前,我先作一個簡單說明,在我們中國佛教在二千多年的時間當中,的確是出了很多有修有證的高僧大德,如天台宗的智者大師、華嚴宗的法藏大師。這些大師的出現,除了本身善根深厚以外,還有一個極重要的影響,就是建立宗派。中國佛教的祖師,把這種甚深廣大的佛法,把它系統化。

你看天台宗有天台宗修學的[道],那麼華嚴宗有它的[道],那麼這個宗派建立以後呢,使令這個浩瀚的佛法,一個初學者能夠根據自己的根機,馬上找到自己相應的法門,這當中減少很多摸索的時間,所以中國佛教宗派的建立,對佛教作出重大的貢獻。

但是到了末流,特別是在宋朝以後,也出現了過失,而最重要的過失就是到了後來,也因為宗派的建立,而產生了門戶之見,使令後代子孫得少為足、畫地自限。從今以後,學唯識的不再看天台的教理,學天台的不屑學唯識的教理,乃至淨土宗所有的教理都不看,這樣的一個結果,使令一個修學者的思想變得封閉。

佛法的重點:行門宜專、解門宜廣。

我們都知道佛法的重點:行門宜專、解門宜廣,你在教理上的封閉,你在修學的過程當中,很多障礙你都沒有辦法突破,這個障礙就放在那個地方,就減損我們很多前進的動力,我們之所以花很多的時間,但是我們的進步非常的少,因為我們的障礙沒有消滅。

所以到了宋朝以後,最有代表性的強調宗派互相學習,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永明延壽大師,他提出了禪淨雙修。他說:淨土宗,你是念佛的,你照樣念你的佛,但是你可以用禪宗的觀心法門,來幫助你破除你心中的執取。如果你心中對三界的執取還很重,你只是念佛,那也是不能往生的,因為那個執取就是一種業力。所以從宋朝以後,這些大德們開始冷靜的去思惟,宗派之間應該互相學習。

也就是說,行門上,你修什麼法門,你還是修什麼法門,但是在教義上,你應該要去相互融通。唯識與淨土這堂課,就是告訴我們:怎樣透過唯識的止觀,來幫助我們念佛。

唯識學強調心力不可思議,淨土宗強調佛力不可思議。

唯識學強調的是心力不可思議,指能念的心不可思議;淨土宗強調的是佛力不可思議。那麼心力跟佛力之間要怎麼樣互動?這件事情值得我們探討,這就就是我們希望能夠開這兩堂課,這個目的。我們看講義《唯識與淨土》,那麼這樣一個主題有三科來加以說明,首先我們看第一科的,大科說明:(分成三大科)

甲一、總標佛教基本教義

首先我們從大乘的教義來探討生命的緣起,到底佛教對生命是什麼看法──佛教的生命觀,這是第一個主題。

甲二、別明 大乘修學法要

乙一、設定修學目標

乙二、認識生命真相

乙三、修習大乘止觀

我們在實際的修學當中,有三個重要的次第:

一、設定修學目標。

大乘佛法的修學都是先發願才有修學的,沒有人是走一步算一步的,沒有這樣修行的。所以我們必須先說明:為什麼我們要發願?我應該怎麼樣來發願?這就是設定目標。

二、認識生命的真相。

這一科,我們從大乘的角度來說明生命是怎麼產生的,更重要是生命又是怎麼改變的。我們的生命現在是這樣子,當我們趨向目標的時候,我們要做些什麼事情?從現在的我,改造成未來的我,這個過程該怎麼做?這就是認識生命的真相。

三、修習大乘止觀。

這就真實的把止觀的力量回歸到淨土。

甲三、結示勸修

最後作一個總結:結示勸修。

本堂課,總共分成這三個主題來講解。

甲一、總標佛教基本教義

佛教對生命的態度,我們用一首偈頌來作一個總持:

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

我佛大沙門,常作如是說。

這個[諸法]就是指我們生命的色心諸法,或者講五蘊的諸法。我們常常聽到祖師講一句話: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也就是說:其實我們每一個人生命的起點是一樣的,起跑點是一樣的,但是我們的結果卻不一樣。你看我們流浪到現在,有些人變成一個男眾、有些人變成一個女眾;有些人很富貴、有些人很貧窮;有些人長得很莊嚴、有些人長得很丑陋,很多差別的相貌出來。為什麼我們剛開始原點是一樣,結果會變成不一樣呢?這是怎麼回事呢?

諸法因緣生。因為我們在生命當中,我們每一個人的因緣不同,我們創造了很多不同的因緣,這個因緣就產生不同的結果。那麼這個也就是,大智慧的佛陀經常作如是的開示。所以也就是說,從佛教的角度認為生命是有它一定的軌則的,我們講一句簡單的話,事出必有因,這件事情會在你的生命出現,它的背後一定有它的因素,沒有一件事情是莫名其妙在你生命出現的,不可能,事出必有因,這個就是諸法因緣生。生命是遵循一定的軌則在運作的,這個問題就值得我們探討了。

何謂因緣?

淨界法師:唯識與淨土

那麼它的因就是心中的思想,在唯識學叫名言種子。那麼它的緣是所造的業力叫業種子。這兩個因緣,最有力量的最具有主導性的是[因],就是你心中的思想,那麼這個緣是比較次要的力量,它是輔助性的叫做業力。

也就是說,今生我們今天的果報為什麼不同?因為我們前生的思想不一樣。我們這樣子講好了,生命可以分成三部份來看──現在、過去、未來。你過去有一種思想,就創造了現在的你,過去的你創造今生的你;今生的你又創造未來的你,創造來生的你。我們的生命就是這樣子,你自己的思想,把你自己創造出來!

淨界法師:唯識與淨土

比如說你前生有佈施的思想,你看到事情的時候,你的想法是什麼?你今天看到財物,我今天問大家一個問題,你會生起什麼樣的想法?你會有什麼想法?你今天想到錢,你生起什麼樣的想法,你有什麼想法,你說:誒!這個錢,我應該自己受用的。你來生一定很貧窮、慳貪;如果你今天想到錢,你的想法是:誒!這個錢,大家來受用,我願意跟人家分享。我保證你來生資具非常的充足。

所以,我們可以從你現在的思想,就可以預測到未來的你,因為諸法因緣生嘛!除非你改變你的思想,否則你來生的果報已經成型了。一個人到了四十歲,你下一期生命的雛形正在你的心中,已經慢慢的醞釀成型了。

很多人都想知道我來生是一個什麼樣的相貌?其實你不用去問別人,你可以靜坐下來觀察你的內心,我經常生起什麼樣的想法?那就是在告訴你一個消息了:經常性的想法、習慣性的想法、強有力的想法──這個對於你的生命會產生主導的力量,這就是所謂的諸法因緣生,因緣已經在那個地方流動了,除非你懺悔改變,否則你未來生命的相貌,其實已經慢慢的有一個雛形出來了,特別是你四十歲以後,你來生的相貌已經出來了。

淨界法師:唯識與淨土

所以說我們說:福德是安樂之本,智慧是解脫之門!你所造的業力對你的生命只是一個暫時的改變。但是你心中產生一種美好的思想,產生一種佈施的思想、持戒的思想,你這個生命將是永久的改變。所以大家要知道一個觀念:你今天學習佛法、學習教理、聽聞佛法,你的目的是什麼?我們出了家以後看了很多的經典,聽了很多的課,諸位知道這是幹什麼嗎?

學習教理的目的,不是增長你的知識,是改變你的觀念!因為你的結果是由你的行為而來的。那你為什麼會有這種行為?因為你的內心一定有這種思想。所以我們看這個犯罪心理學,說這個人整天想造罪,你說你從今以後不造罪,不可能,那是壓抑。你暫時的壓抑,你今生不造罪,那是壓抑性的,你來生照樣造罪,因為你的思想沒有改變。所以我們探本求源,他有這個罪業,就是他背後有那個思想,只要他的思想不改變,他的行為怎麼可能改變呢?

修學佛法的目的:是改變你的錯誤的思想。

所以我們今天修學佛法的目的,是為了改變你錯誤的思想。我們修習教理,重點是要能夠掌握它的道,就是它的核心思想是什麼,我們講解脫道就是這個道。這本經論、這一門戒律的課程,到底它的道在哪裡?它的核心思想在哪裡?它想告訴我們什麼觀念?因為這裡對你的人生的改變是根本上的改變。比如說我們講道,它有世間之道與出世間之道之分。

一、世間之道

(一)、世間之道最有代表的就是孔孟之道。

我們今天研讀上下篇的《論語》,到底《論語》講的是什麼?一言以蔽之就是講仁,仁愛的仁,仁愛就是孔夫子之道。孔夫子認為仁者愛人,他認為人生本來就不平等,他說:人生,每一個人都有他的定位,你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你看一個道場,有方丈和尚、有當家師、有知客師、有清眾,生命本來就不平等。但是不平等沒關係,我們可以透過愛的力量,來建立一個和諧的社會。那怎麼做到呢?

孔夫子──推己及人、將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孔夫子強調一種推己及人、將心比心。說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你今天要站在對方的角度來思考,你不願這件事情發生在你身上,你就不要加給別人。以這種推己及人的思想來建立仁愛之道、建立一個和諧的社會,這就是《論語》的思想。

其實孟子的道跟孔子的道是不一樣的,孔子講仁,孟子講義,他講正義感。孟子認為生命的目的要賞善罰惡,他說單單慈悲心是不夠的,他認為做一個人最重要的是你要明辨是非,然後賞善罰惡。他做錯了,你要嚴正的指正他,告訴他做錯了;他做對了,你應該要讚歎他。所以孟子強調浩然正氣,他是一種比較對治性的。

古人說——讀孔子如沐春風,讀孟子如聞戰鼓。

所以古人說:讀孔子如沐春風,我感受到孔夫子散發出慈的悲心;讀孟子如聞戰鼓,像打戰一樣,非常強調對治。所以孔夫子之道跟孟子之道其實是不一樣的。那為什麼講孔孟之道呢?因為他們兩個互補,慈悲心要有正義感來幫助,正義感要有慈悲心,這個就是我們常說的孔孟之道。

(二)、這世間之道,另外一個叫老莊之道。

老莊之道的思想就是強調無為,他認為人生不要有太多的作為,什麼培養慈悲心、培養正義感,那都是自作聰明。人只要自自然然的、自由自在的活著就好,他認為天定勝人,上天的力量是不可以違背的,我們只要順其自然的活著就好。

有一次楚國的國君,要請莊子去做他們的宰相,就派了兩個使者來找莊子,這時莊子正在湖邊釣魚,那兩位使者就到湖邊對他說:誒,莊公啊!我們國王要請您老人家做我們的宰相,來輔導我們的國君。莊子說:我聽說你們楚國的國君,之前捉到一隻一千年以上的神龜,捉到以後,你們的國君寶貝得不得了,把這只神龜關在神廟當中,穿上美好絲綢的衣服,每天供應它美好的飲食。莊子就問這兩位使者說:我問你們二位,身為一隻烏龜,你說是做為一個神龜,被關在那個地方好呢?還是做一個普通的烏龜,夾著尾巴在泥土裡面打滾好呢?那兩位使者說:那當然是自由自在的在泥巴裡面打滾的好!莊子說:我就是準備做在泥巴打滾的那只烏龜,那請你們回去吧!

所以莊子的思想認為:人生不要有所作為,順其自然。大家會說:這樣很消極啊,這個怎麼算是道呢?那麼他的目標在哪裡呢?

孔孟、老莊的處世哲學:這兩種道都有它的作用。

古人說——得意有儒家,失意有老莊。

所以古人說:得意有儒家,失意有老莊。你得意的時候,要有所作為。你遇到順境的時候、得到重用的時候,你要培養慈悲心來愛護老百姓、培養正義感賞善罰惡,建立一個正常的社會。所以得意的人,應該以慈悲之道、正義之道,齊家、治國、平天下,有所作為。你失意的時候怎麼辦呢?失意有老莊來安身立命,隨遇而安。所以有人說:中國的文化當中,為什麼中國人自殺率特別低?因為他有老莊的文化,退一步海闊天空。得意有儒家,失意有老莊。這個就是佛教還沒有傳入中國之前,我們依著這兩種道在維持著人生,但是這兩種道,都是世間之道,會讓你今生過得很快樂,會讓你今生趨吉避凶,但是不能了生死。當然我們也可以談談大乘小乘之道、佛教的道:

二、出世間之道 有大乘、小乘之道:

(一)小乘之道:以「出離」為道——出離心。

所以我們打開《阿含經》,打開了小乘的《阿毗達磨論》,它告訴你:生命是無常的、是變化的。你看你昨天好好的,今天變成這個樣子;你昨天很健康,今天生病了。你們兩個感情昨天好好的,今天變這個樣子。所以它告訴你:生命是不安穩的,你沒辦法掌控的,所有的快樂都是變化,你根本就掌握不住。從無常當中,我們知道無常故苦,所以生命的本質都是痛苦。為什麼?因為你沒有安全感,你不知道它什麼時候變化,無常故苦,苦即無我。

所以痛苦當中,我們知道我們對生命沒有主宰性,你一點辦法都沒有,生命的快樂痛苦不是你決定的,是[他]決定的,是依他起性,他決定的,是業力決定的。

無常故苦,苦即無我,無我即空。

所以《阿含經》看多了,你會覺得:哎呀,這個生命實在是像一個破舊的瓦片,趕快把它拋棄掉好,早一點往生早一點好。因為它散發的道就是出離嘛,你一天都不想留下來,一天都不想留,那種感覺就是這樣——出離,出離之道。

(二)大乘之道:以「菩提」為道——菩提心。

我們可以這樣講,小乘對人生的看法,以大乘佛法來說是過度悲觀,把人生講得太過不堪。你想想看,你用無常、無我的思想去看一切事情,沒有價值。佈施也是無常無我的,忍辱也無常無我,什麼都是無常無我的。所以你常看小乘的佛法,你不會歡喜去修善,也不會歡喜生大悲心,因為一切都沒有價值,都是無常、苦、無我的。而大乘佛法對於人生,不但有負面的批判,也有正面的提倡──有所放下,有所追求的中庸之道。

大乘的菩提道根本思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無住生心。

所以大乘菩提道的根本思想,只有兩句話: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無住、生心。

菩提心要有一個基礎:以無住為本,以空正見作根本。

當然大乘佛法的根本在生心,你要依止你的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但是你這個菩提心要有一個基礎,以無住為本,以空正見做根本。

你在行菩提心的時候、你在上求佛道、修善度眾生的時候,必須要有一個空性的智慧,來保護你的菩提心,我們講:「做你該做的事!」菩薩斷惡、修善、度眾生的時候,不管旁邊那些小人說三道四,你還是做你該做的事,你該做什麼,就做什麼,對於外在的因緣不要太重視,對結果不要太重視,你重視你的因地就好。菩薩的目的是積集資糧,你的目的是為了來生而活的。

淨界法師:唯識與淨土

整個大乘思考模式就是認為:生命有所放下,有所追求。放下的是那些成敗得失,這些都是沒有價值的,重點是你的心,在這一生當中,你積集了多少的福德跟資糧?那個生心你要注意,因地要注意,結果你要放下,這個就是大乘之道——菩提道。

讀聖賢書可以得到四種道:仁愛之道慈悲之道,無為之道,出離心之道,菩提心之道。

今天我們讀聖賢書,我們可以得到四種道:仁愛慈悲之道,無為之道,還有出離心之道,菩提心之道。那學這些道做什麼呢?我們這個明瞭的心跟這個道接觸的時候,這個道就可以對我們的心,產生一個引導的作用,就可以使令我們的思想提升,我們的行為就可以徹底的改變,我們的結果就可以改變,這個就是所謂的[諸法因緣生]。

所以最重要的就是我們心中要抓住整個佛法的道,從道當中,開始用這樣的思考模式,來面對所有的生命,那這個就是你生命變化的開始。如果你沒有掌握這個道,只是表面上的修學,那這個是暫時性的,因為你來生就變化了,就像智者大師講的:你根本沒有建立一個種性。你現在表面做一些善法,但是你的思想都沒有這個道的支持,你來生的時候,完全恢復原狀,因為你沒有建立種性、沒有建立道。所以這個地方,我們再講一次,佛法的因緣觀是從內而外的,所有的修學都是從內而外,先由思想的改變、心理建設,然後再表現外在的行為。這個就是整個大乘佛法的生命觀——諸法因緣生。

甲二、別明大乘修學法要

乙一、設定修學目標

丙一、為何要設定目標

前面講過,修學佛法是為了改變我們的思想,進而改變我們的行為,最後改變我們的結果。那思想應該怎麼改變呢?有三段:

第一個,設定修學目標,你心中要有一個願力、有一個目標。

這個地方有兩段,先看第一小段為何要設定目標:

《大學》云: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佛法的修學,有它的本、末。根本就是它核心的思想,即是道;枝末就是它整個修學的儀軌,身口的修持方法叫做枝末。也有它的終始,終就是你的目標是什麼?始就是你剛開始下手先做什麼?你能夠掌握本末、始終的修學次第,你就能夠成就一種解脫的功德。所以整個修學佛法,你一定要掌握它的本末、始終,而這個終就是你要掌握它的目標。那麼我們設定了生命的目標有三個好處:

淨界法師:唯識與淨土

第一個確認生命的方向。

我們修學佛法,很忌諱的一件事就是你今天持大悲咒,持三個月;持三個月以後,改修往生咒,又持三個月;後來又念地藏王菩薩三個月,你的修持法門不斷的改變,結果你每一個法門都沒有真正相應,因為你的心力被分散掉了。蕅益大師說:你現在口渴要掘井,你今天在東邊,挖了三百公尺,沒有挖到水,你就把它放棄了;到了西邊,又挖了五百公尺,又沒有挖到水,又放棄了,這樣你一輩子也挖不到水,因為你把力量都分散了。你應該把精神放在挖一個井,直接挖下去,直到有水為止,這叫一門深入。因為我們的生命非常有限,你能夠修行的時間非常的短暫,你沒有確定目標,你就不知道你要做什麼!

我們常說諸法因緣生,你每一個行為,都有一個結果,如果你不設定目標,當這個結果出現的時候,可能就不是你要的。你看有些人,他有一種習慣性的想法,他經常會後悔,他二十歲的時候,後悔他以前所做的事;到三十歲的時候,又後悔他三十歲以前所做的事。為什麼呢?他就是不設定目標嘛,所以他一輩子永遠活在後悔當中。

我們修學佛法,是先有目標才有過程的——以願導行,你有了目標,你才能夠確認你生命的方向,才知道你來生應該要去哪裡。

第二、引生修學的動力。

就是所謂的精進,有些人剛開始學佛是很精進,但是慢慢慢慢的修行就沒有力量,我們說老參沒有力量。為什麼?因為他的目標消失了,他剛出家的時候,所設定的目標早就達到了,所以我們的目標要不斷地作階段性的調整,你要調整你的目標,不能讓你的目標達到以後,一個人永遠沒有一個目標在前面,你就沒有力量了!你說:哎喲,早晚課看他也在、拜佛的時候他也出現,怎麼他都沒有進步呢?因為他修行沒有心的動力在那個地方,他缺乏一種增上的意樂。你看早晚課他也沒有缺席,但是你看他二十年前是這樣子,現在還是這個樣子,沒有變化,因為他沒有動力,所以你沒有目標,你就缺乏前進的動力,這是嚴重的問題。

第三、突破你現前的障礙。

我們每一個人內心的修學,都帶著障礙來修學,我們修行不是很順的,這個障礙在唯識學叫做自我意識。這個自我意識是怎麼產生的?  就是你前生所留下的一些負面的思想。你前生有很多很多的逆境、很多的挫折、產生很多的印象,這些印象就像灰塵一樣,一層一層的在你的心中累積起來,產生自我意識,你總是覺得我做不到,就說我的個性就是喜歡發脾氣,我改不了;我的個性就是喜歡貪愛,我也改不了,那麼這個自我意識就把煩惱很堅固的把它強化了。

有一位獵人,這個獵人養了一隻老鷹,他為了節省金錢,就把老鷹養在雞群當中,跟雞生活在一起。我們講一個人的見聞覺知會熏習,阿賴耶識會接受熏習,在它成長過程當中是跟雞在一起,所以它就覺得我是一隻雞,我是長得比較大的雞而已。當它長大之後,獵人對它說:你是一隻老鷹,你應該要飛翔才對啊!你的翅膀很正常,而且強而有力,你跟雞是不一樣的!老鷹不相信,說:不對!我就是一隻雞。獵人想盡辦法,希望能讓老鷹飛起來,老鷹就是不飛,它始終認為我怎麼可以飛呢?我沒有辦法飛的!自我意識很強固。最後,這位獵人感到很失望、生氣,就把老鷹帶到山頂上,讓它由高空下落,自由落地,到了山頂,他就把老鷹這樣放下去。當老鷹從空中快速的掉下來,就在快要著地的時候,突然間潛能發揮出來,立即展起翅膀,直往高高的天空飛起來,老鷹終於突破了自我意識。

所以,我們一個人如果不設定目標,你就永遠活在過去,你過去是什麼樣的相貌,三十年後,你還是這個相貌。為什麼?因為你不想改變!一個人要改變,只有一種情況,就是你自己想要改變!其它的都沒有辦法。佛法只能夠給你一些改變的方法,真正的改變是你自己要改變。你看我們受戒一定要面對三師、七尊證,你要自己發願:我從今以後,過去的種種譬如過去死,未來的法王座下添新孫,從現在開始我要作出改變,我要誓斷一切惡、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眾生。

你一定要自己講出來,很多事情別人可以幫你做,但是這個願你要自己講出來,你才能夠得戒體。你自己不講出來,你就得不到戒體,就產生不了防非止惡的作用。

講到突破自我設限,我可以再舉一個實際的故事,給大家作參考:

這是發生在美國的真實故事:有一天的聖誕夜,大雪紛飛,雪下得很大。到了晚上的時候,有一個小男孩,站在一個賣鞋子的櫥窗前面,眼睛盯著一雙美麗的鞋子在看著,站了三十分鐘以後,這個老闆就覺得有點奇怪:這個小男孩一直盯著這雙鞋子幹什麼呢?就問小男孩:你想要幹什麼?這個小男孩就跟老闆說:老闆,你可不可以替我向上帝祈求,我很喜歡這雙鞋子,請他把這雙鞋子送給我。老闆說:好好,那你先進來。就請他坐下,說:我替你去向上帝禱告,你等一會。

這個老闆就進房間裡面去了。差不多十分鐘之後,老闆出來了,告訴小男孩說:你的願望我幫你向上帝禱告了,上帝要我轉告你。他說:上帝不能送你一雙鞋子,但是他可以送你一雙襪子,你穿這雙襪子去找你自己的鞋子,你要自己去找鞋子!講完以後,就幫這個小男孩把腳洗乾淨、把襪子穿上去,就把他送出去了。

過了三十年後,這個老闆接到一個陌生人的來信,說:某某人啊,你還記得在三十年前,站在你櫥窗前面看鞋子的小男孩嗎?當初你送我一雙襪子,還給我很多很多人生的鼓勵,告訴我要自己去追逐我的鞋子,別人不能把鞋子送給我,上帝不可以。我現在找到我的鞋子了,後面署名:美國總統林肯。

這個故事意思就是說:佛陀不能把目標送給你,不可以。你今天要追求什麼,你要成佛,你一定要……為什麼說,哎呀,受戒真麻煩啊,不要自己發願,佛菩薩幫我發願就好了。不可以的!你一定要出現,所有生命的改變,你要講一句話:我一定要改變!這個聲音一定要從你的內心發出來,否則你永遠保持原狀。

我發覺受戒的力量不可思議,而真正最不可思議的,就是那個誓願力。你在這麼一個莊嚴肅穆的場合當中,三師、七尊證前,你登壇上去之後,鄭重的宣佈:我的生命從今以後開始改變。很奇怪,下去之後真的改變,真的改變了!這是佛菩薩的智慧,因為改變是從內而外的,你自己要發願,你那句話沒有講出來,你就沒辦法改變。

所以改變生命的第一個改變就是從你心中的願望,第一個,那麼這個就是你從心中的願望當中,確定你的生命的方向,也成就你修學的動力,慢慢的突破你整個自我的障礙,就是修行的第一個,為什麼要設定目標。

丙二、如何設定目標

第一、自利的功德。第二、利他的功德。

淨界法師:唯識與淨土

設定目標當中,有二個內容:第一個是自利的功德,第二個是利他的功德。首先從菩薩道來說,我們自利的功德:

第一、現世的暫時安樂。

第二、來世的究竟解脫。

依止這樣的目標,我們就開始安住空性,來消滅心中的惡法,生起種種波羅蜜的善法。不過這個地方我們講一下,其實我們生活的目的,真正的價值來自於生命本身。很多人都不知道生命的目標在哪裡?去追求別人對你的恭敬、別人對你的讚歎、很多的利養,其實這些都是身外之物,真正的重點在於生命本身,你要活得快樂。一個人活得不快樂,你追求這些東西有什麼用呢?而這個快樂的重點還是來生的快樂。我們這樣子講,如果今生的快樂跟來生的快樂沒有衝突,那當然魚與熊掌可以兼得;如果這件事情,你今生得到快樂,會犧牲來生、會影響你往生的,那你要追求來生的快樂。

所以我要提醒大家一個真實的觀念:其實你的生命、你的目的,從大乘佛法的角度,你不是為今生而活的,你要為今生而活,你不用活得那麼辛苦。我們每一個人是為了來生而活的,我們為了創造美好的來生而活的。諸位有沒有想過:我們為什麼那麼辛苦,早上那麼早起來拜佛,拜完佛還要靜坐,靜坐完還要誦經、加強自己的思想?因為我們有一個願望,我們希望來生活得更好,我們希望來生能到淨土嘛!其實我們今天所有的修學,都是希望有一個美好的來生,是這樣的一個目標在支持我們,我們是為來生而活的。所以我們的目的是為了來生的解脫,這個是重點。這是從自利的角度來看。

第二個利他。

淨界法師:唯識與淨土

自利的心態跟利他的心態,是不一樣的。在利他當中有真、善、美——真實、善良、美好。真實、美好二者是有衝突的,真實的東西往往是不美好的,美好的東西也不見得真實,對不對?小時候,父母告訴我們說:誒,月亮上面有嫦娥,嫦娥旁邊有一隻兔子。所以我們中秋節吃月餅的時候看月亮:誒,好像上面真的有嫦娥。但是美國登上月球之後告訴我們:其實上面什麼也沒有。當真相出來之後,那個美好的意境就消失了。

一般來說,小乘佛法是求真,小乘佛法講生命講得太真實,但是被這麼一看以後,生命都沒有美好的一面了——無常、無我,那是真的啊,真的是這樣,你看生命是無常的嘛,無常的變化當中,每一個變化,你都沒有辦法決定,都是因緣決定的,所以它是苦的。所以佛陀講《阿含經》,佛陀把生命講得非常的真實,當你了解之後,你一天都不想留在娑婆世界,你一天都不想留,不美好。

人天乘的法門,把人生講得太美好:你佈施能夠得到富貴的果報、持戒能夠成就尊貴身、忍辱成就莊嚴……但是它沒有告訴你這些東西都會失掉——粉飾太平,所以人天乘是追求美。

至於大乘佛法,它不求真也不求美,它求善——安住大悲。我講一句實在話,你在行菩薩道的過程當中,你不能什麼事都要求真相,你這樣子,人跟人之間沒有人敢跟你相處,很多事情不能講太白,安住慈悲、包容就好,尤其是人跟人之間,思想有衝突、沒辦法有共識的時候,你不把這個話道破,彼此間還可以保持一點默契。

你看古代的人講話,沒有把話講絕的,特別是之間沒有共識的時候,你不講、我也不講,還可以保持平衡。所以我們今天待人處世,不能求真,也不能求美,求我自己保持慈悲心,菩薩道是求善——以善為本的。

總上所說,從自利的角度,是追求來生的安樂;從利他的角度,是追求善良,這個就是我們生命的目標。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夢中能念佛是好現像嗎

能在夢中能念佛號,這是好現象,說明你今生,也許是你...

往生西方可以自己預知時間嗎

問: 人往生西方能預知自己臨終年、月、日、時嗎?在同...

把生命徹底看破,你才能往生

信心啊,這個分別很大的啦。不是像我們說啊,我念句阿...

聖嚴法師《建設人間淨土》

要使我們所處的世界變成淨土,需要靠大家的努力。不管...

大安法師:信得越深,念得就越切

這句名號我們要念呢,要有一些前提:第一是信願,第二...

為臨終昏迷者、聾人助念有用嗎

問: 有人平素信願念佛而臨終中風失語,神識昏迷,此...

中峰大師禪詩百首欣賞

01 塵沙劫又塵沙劫,數盡塵沙劫未休。 當念只因情未撇...

念佛就等於修淨土法門嗎

問: 念佛就等於修淨土法門嗎? 淨界法師答: 我前一陣...

【大藏經】地藏菩薩本願經

覺林菩薩偈 華嚴第四會,夜摩天宮,無量菩薩來集,說...

【大藏經】【註音版】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普門品(日誦式版本)...

【大藏經】【註音版】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大藏經】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

世間人講公平,事實上並不究竟圓滿

中國傳統思想講到,做人處事要謙讓。謙,就是把自己的...

讓青少年超越煩惱

青少年朋友們,經常聽到你們吶喊著:一大堆的煩心事,...

念佛具足定學之實事

念佛何以能具定學?《彌陀經》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斌宗法師《我人生死之由來》

前言 學佛主要在求離苦得樂,生死之苦冠於一切,同時...

比丘尼的八敬法

八敬法,八敬法又名八敬戒、八尊師法、八不可越法、八...

犯了根本罪如何才能重新受戒

受菩薩戒,有些人他可能會有質疑,他曾經受了五戒,或...

不氣歌

不氣歌(一) 夫妻相伴不生氣,氣急敗壞家風氣。為了...

只要好好念佛,在哪都一樣

那年春天,我與幾位師兄到東林寺拜見大安法師,法師正...

凡夫應當先求往生後才來度人

原文: 某居士去年去世,彼先妄發大心,要在此世間度人...

聖嚴法師《懺悔》

有人在禪七中不斷地哭泣而無法打坐,他說:我不能打坐...

恰恰用心時,恰恰無心用

永嘉玄覺禪師在《奢摩他頌》開頭就說:恰恰用心時,恰...

樣樣與他人較量,必定是很痛苦的事

某年奧林匹克運動會的游泳比賽,由日本選手得到第一名...

嘴裡不談錢,未必是真正的清高

大廉不嗛,這個廉就是廉潔了。我們這個文化裡,標榜人...

禪堂中的茶道

茶道是從中國禪文化中衍生出來的。這不僅因為趙州禪師...

閉住你的嘴,看住你的心,修好你的法

現在很多人學佛,往往流於形式,喜歡聚會、趕法會,自...

淨土宗三祖承遠大師畫傳

一、祖籍綿竹 學道成都 承遠大師(公元712802年),四...

【佛教詞典】染污末那伏斷位次

【染污末那伏斷位次】 p0878   成唯識論五卷二頁云:...

【佛教詞典】紫甲

(雜名)袈娑中之甲為紫地。其緣色不定,比之衲袈裟儀...

【視頻】《心經》、觀音聖號(法鼓山念誦)

《心經》、觀音聖號(法鼓山念誦)

【視頻】顯明法師《摩訶止觀述記》MP3

顯明法師《摩訶止觀述記》M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