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梁皇寶懺》十卷都說了些什麼

2021/10/22  大字體  護眼色

《梁皇寶懺》十卷都說了些什麼

禮拜《梁皇寶懺》是佛門中修懺悔的主要法門之一,流傳千載,經久不衰,感應無數。起因梁武帝夢見蟒蛇,為妃子生前嗔恨心重死後而墮入蟒蛇身,懇請武帝為她祈請高僧為其懺悔業障,代她廣修供養增長善根培植福德,後其即刻脫離畜生業障得解脫。

《梁皇寶懺》開篇先述編製名稱的緣起,即梁武帝為超度皇后、消其業障而設懺法。後因夢到彌勒菩薩,感其慈悲精神,便以「慈悲」為懺法名稱,因此《梁皇寶懺》又名《慈悲道場懺法》。

彌勒菩薩本名「慈氏」,以「慈悲喜舍」四無量心中「慈」為首利益眾生,觀世音菩薩以「悲」來濟度眾生。「慈能與樂,悲能拔苦」,在《梁皇寶懺》中,先拜「彌勒菩薩」,後拜「觀世音菩薩」,寓意慈悲具足一切善根福德,發無住清淨心,實踐慈悲心,方能降伏煩惱,福德圓滿。並勸勉佛弟子要在身語意中,貫徹菩薩的慈悲心,如此可以「守護三寶,令魔隱蔽」。

接下來我們看各卷大意:

《梁皇寶懺》卷第一

縱觀十卷懺文,以第一、二卷之內容最為關鍵切要。第一卷主要分為三部分,即皈依、斷疑、懺悔。

皈依

欲禮懺必先皈依。因世間萬事萬物皆遷流變化,在世事無常中唯有佛法僧三寶可作怙恃,依之而能消除罪障、斷滅輪迴。因此拜懺以皈依為首,是為禮懺者增長福德善根。

斷疑

既已皈依,當信三寶,但世人多疑,不能盡信,使功德徒增損耗。對此佛教允許善信存疑,因為有疑,才會去進一步探尋真相,最終生起信心。在這一部分,懺文列舉了多個「好報與惡報」等世人時常疑惑的例子,並以三世因果之法為眾斷疑,從而勸勉大眾「若欲得道,當依佛語」。

懺悔

皈依、斷疑後便可以開始修行,修行的第一步便是「懺悔」,即懺悔過錯,再不復犯,從而去惡趨善、改往修來。

《梁皇寶懺》卷第二

既已「懺悔」消除宿惡,當速修善法,以免惡業再起、苦難重演,因此第二卷主講「發心」,即「發菩提心」「發願心」「發迴向心」。

發菩提心

不要以為「發心」很難,生活中我們會經常「發心」,如:願暴富、願找到好姻緣等等,但這些只是凡夫心,無法幫助我們從苦難中解脫。因此,當我們懺悔惡業以後,就要發和佛菩薩一樣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菩提心。

發願心

發菩提心不光只是嘴上說說,還要有切實的目標,這就是「發願心」。我們所熟知的有藥師十二大願、彌陀四十八大願、普賢十大願等。懺文中也勸勉禮懺者發下二十大願,大家可以去恭讀了解。

發迴向心

發菩提心、發願後,還要把實際行願所獲的利益人天的功德全部迴向給一切眾生,讓大家能夠一起遠離苦難,這便是利益眾生的「發迴向心」

《梁皇寶懺》卷第三、四

第三、四卷總體類似,主要講述了六道中的種種果報。

一切眾生總是畏果不畏因,就好像做壞事害怕懲戒卻依然忍不住去做,吃食者怕生病,但卻對存有隱患的野味敞開肚皮。如是種種,不一而足,因此懺文先講述眾人所畏懼的「果」來警戒眾生,再舉例說明導致這些結果的原因,最後誠祈諸佛菩薩度脫六道一切眾生、滅除六道一切眾苦。

《梁皇寶懺》卷第五、六

第五、六卷主要講述了眾生因「心想顛倒」,總是「貪著世間」,但事物總共就這麼多,一方擁有的多,另一方就擁有的少,也就有了利益紛爭,結下怨仇。

第六卷中具體羅列了結怨的因緣,並再次強調「懺悔」,令怨懟雙方都互相寬容、原諒,也就解怨釋結,化違緣為善緣。

《梁皇寶懺》卷第七、八、九

雖然我們在這輪迴中受苦無量、與諸多眾生結下怨懟,但我們生為人身也有許多值得慶幸的事,如未墮地獄、畜生道、可讀誦經典、可利益眾生等十種幸事。

第七卷主要講述了我們的種種幸運與善緣,慶幸的同時更應心懷感恩。

因此第八、九卷便勸勉禮懺者對於那些曾護佑加持我們的護法龍天、此生及過去生的父母師長等,通過代他們禮拜諸佛菩薩從而為其祈福,並再次將禮懺功德迴向眾生。

《梁皇寶懺》卷第十

在最後一卷中,進一步教導禮懺者菩薩的迴向法門、勸勉發六根願。我們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雖然是罪惡造業的源頭,但同時也是締造善業的基礎,故懺文中如是寫道「眾惡所起,皆緣六根,是知六根眾禍之本。雖為禍本,亦能招致無量福業。」

縱觀十卷,其以皈依為入門,以懺悔來斷惡,以發心發願為修善培福之核心,以迴向為利益一切眾生之行門,逐漸培養禮懺者大乘菩薩的胸襟,並與十方三世諸佛菩薩感應道交、廣結法緣,從而使歷劫罪垢得以消除,終獲清涼。

 

歷劫怨懟六道中 聽我發願對眾生

欠我債者不再要 我欠債者為誦經

恕我無明愚癡罪 共同皈依佛法僧

待到九品蓮花坐 再來娑婆度有情

又復皈依。如是十方。盡虛空界。一切三寶。願以佛力。法力。大地菩薩力。一切賢聖力。令某等父母親緣。於六道中。有怨懟者。各及眷屬。皆悉同時集此道場。共懺先罪。解諸怨結。若有身形拘礙不得到者。願承三寶之力。攝其精神。皆悉同到。以慈悲心。受某等今日懺悔。一切怨懟。願蒙解脫。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知識文章列表

受持五戒,它有兩層含義

我們前面講義大科,講到五戒的法門。受持五戒,它有兩...

身患惡瘡見佛陀,阿闍世王慚悔得救

提婆達多滅亡以後,阿闍世王並不因他的滅亡而悲哀,反...

治病的根本方法是要息滅貪瞋癡

你看報紙上面說,全世界大概有死亡人數里面佔到15%都是...

唯有懺悔才能消除業障

【云何懺悔業障。經言犯一吉羅,如四天王壽五百歲墮泥...

學佛後為什麼更倒霉了

大般涅槃經卷第十五 是人今世惡業成就,或因貪慾瞋恚...

為什麼這麼用功還會生病

有病,你怎麼樣對待病?當然我們要看、要治、要吃藥。...

白色的蟑螂

打開孩子的餅乾盒子,在角落的地方看到一隻蟑螂。 那...

念佛對治惡業障道

惡業障道發相,亦有三種:一沉昏闇蔽障、二惡念思惟障...

【大藏經】【註音版】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藏經】十小咒註音版

1、如意寶輪王陀羅尼 南(nan)無(mo)佛(fo)馱(tuo)耶(...

【大藏經】佛說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阿難說:「聞如是。」 阿難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貴...

【大藏經】【註音版】梵網經菩薩戒本(誦戒專用)

梵網經菩薩戒本(誦戒專用)...

什麼是佛

佛是佛陀一詞的略稱,古時也寫成浮屠或浮圖,是Buddh...

出家人的缽都有哪些講究呢

缽為比丘六物之一,又稱缽多羅、缽和蘭等,為如法之食...

淨宗六祖-永明延壽大師

1.生平 永明大師(公元904---975年),諱延壽,字沖元...

【打禪七】與【打佛七】的異同

打七是佛教主要修行方式之一。七指時間,以七天為一週...

現在打普佛,有點像買保險一樣

下午很多人來打往生普佛,這也是一種不好的行為,也是...

一條家訓,讓一個家族興旺了800年

俗話說:富不過三代,但是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

吸煙的危害超過五葷

此文由龍樹菩薩札記中錄出,所論煙草之害,較五葷尤烈...

生命是一個故事,還是一個事故

我在想:生命是一個故事,還是一個事故?年輕的時候,...

緣是我們多生多劫積累而來的

阿彌陀佛因地修行做法藏菩薩,在這個世間發願修行,而...

不看他對我如何,而看他對別人如何

一次,蘇格拉底的學生柏拉圖對老師說:東格拉底這人很...

得到臨終正念的三個重點

大乘佛教,有很多很多的法門可以來修學,古德把整個大...

出家不要操之過急

問: 最近我有急迫的念頭想出家,但現在我父母還健在,...

清楚的覺知每一個起心動念

我們在打禪七的時候,最根本的一點,就是要保持自我的...

臨終往生是否需要正念

問: 關於臨終往生是否需要正念,是否平時具足信願持...

一定要修智慧

為什麼我們要自修,不是經上講阿彌陀佛加持?是,阿彌...

【推薦】臨終時會有兩種力量浮出水面

淨土宗念佛法門最重要的特色,是一個本尊相應的法門,...

【佛教詞典】故妄語戒制意

亦名:小妄語戒制意 戒本疏·九十單提法:「(波逸提)...

【佛教詞典】別義相應意趣

【別義相應意趣】 p0689   瑜伽六十四卷十四頁云:問...

【視頻】臨終關懷的重要性

臨終關懷的重要性

【視頻】妙境法師《烏陀夷尊者巧度婆羅門女》

妙境法師《烏陀夷尊者巧度婆羅門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