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造了很多的罪,臨終聞到佛的名號能解脫嗎

夢參老和尚  2021/10/04  大字體  護眼色

造了很多的罪,臨終聞到佛的名號能解脫嗎

【長者。未來現在諸眾生等。臨命終日。得聞一佛名。一菩薩名。一辟支佛名。不問有罪無罪。悉得解脫。】

這裡沒有說世間利益,而是說出世間利益。若有臨命終人,他的眷屬給他做了佛事,或者給他誦經,或者拜懺,得不得到利益呢?得不得到解脫呢?

地藏王菩薩答說:他臨終捨命、在要死未死的時候,有人在他跟前、在他耳邊對他念一聲佛的名號,或者菩薩、辟支佛名號——辟支佛就是緣覺,比聲聞高一點點,緣覺是緣念世間法的生滅而開悟的,出生在有佛時日就叫緣覺,出生在無佛時日就叫獨覺——這個時候能夠知道一個佛的名字,辟支佛的名字、菩薩的名字都可以,不管他過去造的有罪沒有罪,都能得到解脫,能夠成道。

這裡有一個問題,假如說他造了很多的罪,臨終一聞到佛的名號他就能得生?那是他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加持他得解脫;念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加持他得解脫;念地藏菩薩,地藏菩薩加持他得解脫。怎麼解釋這個道理呢?

佛在世時有位比丘叫那先比丘,有一個國王請他說法。這個國王說,人在世間上做惡做了一百歲,到臨死的時候一聲佛號就能得生淨土,他不信。那先比丘就跟他說個比方:「面前一個湖,我們把石頭擺在湖面上,石頭沉不沉?」國王說:「當然沉,一定沉。」「我擺一百塊石頭、一千塊石頭,比它大十倍的,擺在船上沉不沉?」他說:「不沉了。」「為什麼在船上不沉,在水上沉?」他說:「船給它負擔了。」那先比丘跟他說:「臨終念佛名、念聖號就譬如是船,這個眾生的罪惡譬如是石頭,為什麼他不沉了呢,為什麼他解脫了?因為菩薩給他負擔了。」

我們也發菩薩願了,好比我們也發願代眾生苦,別人的苦由我來承受。如果你平常沒有什麼病,你看到有病的人,你說願意替他害病,讓菩薩加被他,讓他的業報轉化。是不是你馬上就害病、他就好了呢?不是這樣的。如果是代眾生苦受罪的話,像觀世音菩薩跟地藏王菩薩代眾生苦,把一切眾生的苦難都擱到自身上,但是各人的業不相代,為什麼又能加持他呢?怎麼轉化呢?

他臨終有人給他念佛,就說明了他自己的心力發現了這個善根力,不然哪能碰到呢?但是臨終時耳根念的,跟以後做的佛事完全不一樣的。正在臨終的時候你給他念的效果要大得多,他可以全部得到。因為你一念佛,他的心念就隨著你念佛的音聲觀念佛號去了,死亡的痛苦就沒有了,就不注意了,乃至於假佛的力量加持,一念佛,心裡緣念佛,他的思想境界起了變化,所以他隨著佛號的音聲,假這個力量,他能得到解脫。

因為業果千差萬別,我們想一想自己在夢中或是碰到鬼、虎、狼、獅子,碰到種種危難的時候,這個時候你要是能念佛,或念菩薩聖號,乃至念經,你就有功夫了。假如你在睡夢中,每逢一做夢你就能警覺著念佛念經,那麼你在死的時候不需要別人念了,你自己自然能念,這就是觀心的力量。平常還沒有到死的時候自己就準備,不必等別人來念,自己準備好了。

念《地藏經》,臨死在轉生的時候不昧宿因,知道我前生是幹什麼的,知道我前生是念佛的,今生我就能信佛、勸人念佛,這樣子才能「有罪無罪,悉得解脫」。

夢參老和尚《地藏菩薩本願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夢參老和尚文章列表

情慾如水,因果輪迴如堤壩

原文: 譬如長江大河,由有堤圩,故不橫流。人情如水,...

成就臨終往生,要注意哪三大要事

今列三要,以為成就臨終人往生之據。語雖鄙俚,意本佛...

得到究竟解脫,才是真正的盡孝

我們都知道,「母親節」是用來紀念天下母親的日子。我...

人心不正,太聰明反而害了自己

清朝的紀曉嵐是大學士,他一輩子都在編四庫全書,所以...

佛陀度化毒龍的故事

昔日,佛在羅閱祇城比留畔迦蘭陀尼波僧伽藍弘化。在優...

如何為病人臨終之人造福迴向

【 復次,普廣! 若未來世有男子、女人久處床枕,求生...

佛陀說愚癡有六苦,唯有念佛得大解脫

釋迦牟尼佛在經典裡說到,愚癡的苦,有六種之多: 一、...

極樂世界的空間解脫境界

《華嚴》一微塵中,具足十方法界,無盡莊嚴。此則如《...

念誦這部經所得的功德,是盡虛空遍法界的

【須菩提。我念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於然燈佛前。得值八...

夢參老和尚:狂心頓歇即菩提

五祖把六祖下放到廚房去,整天在磨面,只是不停的勞動...

娑婆世界是苦難的世界

這個娑婆閻浮提世界,就叫堪忍。忍什麼呢?忍苦,就是...

念經時的妄想和昏沉,該如何去對治

很多道友說我念經的時候妄想很多。你若是念念經不知道...

划水作記

世間有許多事情人們認為確確實實,實際上是一種的錯覺...

生命只是一團泥

一座大山上有個小廟,廟裡住著一個老和尚和一個小徒弟...

少欲守道,精進不已

佛法是要讓我們增強這個智慧,這種智慧來自什麼?就是...

恭敬供養能得五種功德福報

古印度時,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有一天,世...

李炳南居士:修持名念佛之要點

人生在世,總有種種痛苦、不自由,而這些苦厄,世人又...

少許奉養父母就能得到大福報

《雜寶藏經》裡有一個故事,在久遠世以前,古印度波羅...

怎樣念佛才能不傷氣

問: 末學一天念一萬聲佛號,但感覺念後比較累。我已經...

淨界法師:禪觀與淨土(往生篇)

一個人臨命終的時候提起佛號,你也提起佛號,他也提起...

以肉來行孝乃無知之人之作為

一切眾生,皆是過去父母,未來諸佛,何可謂不遵父吃肉...

順逆在於一念間

絕大部分人感覺自己很不順,尤其是工作比較緊張的人。...

【佛教詞典】沙彌

(術語)梵音?rāma?era,舊譯息慈、息惡、行慈等。息...

【佛教詞典】不實語

【不實語】 p0318 集異門論十三卷五頁云:問:云何不實...

【視頻】動畫:妙蓮和尚與蛇的故事

動畫:妙蓮和尚與蛇的故事

【視頻】崇慈法師《鳩摩羅什大師》

崇慈法師《鳩摩羅什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