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發心和正見是所有修證的基礎

淨界法師  2021/10/25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發心和正見是所有修證的基礎

我們把整個佛法分成四個主題:發心,正見,修行,證果。

發心、正見這兩科是基本功,裡面都沒有牽涉到任何的行動,就是還沒有行動。佛法說,就是打開你的眼睛,先有目標,發心就是設定目標。

第二個正見,就是作好智慧的觀察。你遇到事情,第一件事情不要反應太快,記得!在反應之前先想想佛法的道理。

學佛,你要進步,真的你反應要慢一點,因為你的直覺都是習氣,你的直覺都是錯的,而且大部分都會讓你後悔。我們就是因為沒有智慧,才會流轉生死。所以在佛法的角度,在菩薩戒,第一念的差錯不怪你,菩薩戒第一個直覺上的煩惱不怪你,第一個念頭起煩惱不怪你。但是第二念,你的光明沒有觀照,這個就是你的問題——你懈怠了。

因為直覺性的犯錯不能怪你,這你沒有辦法控制,但是第二念以後你沒有對治,表示你沒有做好心地法門。所以,佛法是從第二念開始對治的,我們沒辦法做到第一念就控制,第一念一定是你的習氣。

發心和正見這兩科是理觀,把你的基礎打好。然後修行,就是付出行動,個人選擇你喜歡修什麼法門。這個基礎打好了,你喜歡蓋一個茅棚或者蓋一個豪宅都可以,就看你的人生規劃,看你的時間長短。

所以,這個「修」是有選擇性的,但是「發心」跟「正見」是共同科目,你要好好學習。這兩科你要學會了,從今以後,你就知道怎麼樣面對人生了,你的態度不一樣了,而這兩科也是成敗的關鍵。

我們要知道一個事情,就是說,其實我們無量劫來經歷過很多的生命,也做了很多事情,看看我們的過去,我們做過很多布施、持戒、忍辱的善業,但是為什麼我們現在還是這樣的輪迴生死呢?因為我們沒有做好理觀的智慧,所以我們所有的善業都沒有辦法超越生死,不能達到波羅蜜,我們的心理素質太差了!

所以你不要小看前面兩科的心理建設,發心跟正見這兩科,是所有的基本功。這兩個基本功建立起來,你修六波羅蜜,修六度法門,每一個法門都變成波羅蜜。你建立了這個基礎,提起佛號叫作臨終正念。前面兩科是重點,發心跟正見,觀照力跟誓願力,這個理觀太重要了!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心律法師:莫以善小而不為

古人曰:莫以惡小而為之,莫以善小而不為。環顧身邊,...

修行,是從「修不行」開始的

修行,其實是從修不行開始的。各位在炎熱的夏天裡還來...

修行人一定要閉關嗎

閉關,又稱掩關,這名詞和風氣,在印度並沒有,在中國...

朝著正確的方向走去,總有一天會到達目的地

經云:過去有人,癡無智慧,極渴須水,見熱時焰,謂為...

佛法與外道的區別在哪

第十五條:【若佛子。自佛弟子及外道人。六親。一切善...

炷香增福

唐朝裴休宰相,是一個很虔誠的佛教徒,他的兒子裴文德...

修行者為什麼必須節制淫慾

從此大文第二,便顯餘義。一、明六天行淫,二、明諸天...

人生要經營的是你的「內心」

楞嚴經把生命分成二個根本:一個是生死輪迴的根本,就...

【大藏經】【註音版】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大藏經】正法念處經

正法念處經敘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萬殊,名蓋眾...

【大藏經】【註音版】曼殊室利菩薩十大願王

曼殊室利菩薩十大願王...

【大藏經】【註音版】優婆塞戒經

優婆塞戒經...

說說吃仿葷素食的尷尬事

大家都知道中國漢傳佛教自梁武帝極力倡導素食並數次下...

一世精勤,功超累劫

其王即時以國付弟,與夫人二子,並諸眷屬,於佛法中,...

真了生死的修行人,要仔細檢查自己的發心

修行用功辦道的人,你不論修持哪一個法門,首先就要講...

放下嫉妒心境寬

什麼是嫉妒?如何對治? 我們要對治嫉妒心,首先要知道...

午餐吃素不犯睏

午飯後人特別容易犯睏,往往無精打采。新加坡《聯合早...

念佛人臨命終時,該怎樣面對病苦死亡

今天我們講的是《臨終切要》,《臨終切要》呀,就是講...

施多福大

有一段時期,佛陀住在迦蘭陀竹園弘化,每天早晨依慣例...

咱就信阿彌陀佛

汪居士是我們念佛堂的同修,年近七十。她朴實、勤奮,...

入一無妄,彼六根一時清淨

是故阿難!隨汝心中選擇六根,根結若除,塵相自滅,諸...

末法時代眾生飲苦食毒

《佛說無量壽經》講到:末法時代的眾生飲苦食毒,未嘗...

想讓自己不斷成長 這個方法可以幫助你

一個人要想進步,就是要學習佛的三藏十二部講的戒定慧...

咸也好,淡也好

一個青年為著情感離別的苦痛來向我傾訴,氣息哀怨,令...

【推薦】沒有什麼比老病死的衝擊更大

回老房子。一層樓貫通的走廊盡頭,陽光斜灑一地,祖父...

烤雞鴨背後的真相

學習傳統文化一年多了,今年四月,偶然回家鄉一趟,聞...

大安法師《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那怎麼理解這句話?對...

快樂如果是真的,那它就不應該消失

一位年青的西方僧侶剛到阿姜查的森林寺院中的一家分院...

【佛教詞典】三種攝受自體諸行威勢

【三種攝受自體諸行威勢】 p0222 瑜伽十四卷二頁云:又...

【佛教詞典】潭柘寺

系北平附近佛寺中之最古者。位於石景山之西,栗園莊之...

【視頻】為法而來,常隨佛學(閩南佛學院)

為法而來,常隨佛學(閩南佛學院)

【視頻】步入殺生行業召惡報

步入殺生行業召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