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

淨界法師  2021/10/02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

本經的修行重點在——一心歸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它是一種本尊相應的法門。誰代表阿彌陀佛呢?阿彌陀佛的法身是沒有形相的,阿彌陀佛的應化身是存在十萬億佛土外的。那我們怎麼去皈依阿彌陀佛的功德呢?從本經的開示,就是以名號來總持阿彌陀佛的功德。所以,《阿彌陀經》主要的修行特色,就是一心歸命阿彌陀佛的名號。

既然要我們皈依阿彌陀佛的名號,本師釋迦牟尼佛就有需要解釋,你所皈依的境,它特殊的功德在哪裡,所以這裡講阿彌陀佛的聖號,就是無量光、無量壽的功德,所代表的是阿彌陀佛的清淨法界體。

我們看第三段總結:阿彌陀名號即眾生本覺理性。就是說,阿彌陀佛的聖號,是阿彌陀佛清淨法身所流露出來的。如果我們今天去憶念阿彌陀佛的佛號,等於是憶念阿彌陀佛的清淨法身一樣,所以說是始本不二,生佛不二。總而言之,我們在念佛的當下,是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這地方把念佛的因果關係,顯示出來:

所謂一念相應是念佛的因地,一念佛是念佛的果地功德。我們執持名號,佛號在我們的心中運轉時,一句佛號念、誦、聽──當你聽到自己聲音的時候,這叫一念相應,雖然這個相應的時間很短暫,但是你的生命已經產生了變化,就是你在你的心中,已經積集了極樂世界功德的力量,乃至念念地相續,念念地成就如是功德莊嚴。這裡就正式地標出本經的無上因果。

我想身為一個佛教徒,基本的觀念——一切法因緣生。無論你是什麼宗派,無論你是大小乘,如果你不肯定一切法因緣生,那你就不能算是佛教徒了。這個因緣生有所謂的因跟果;極樂世界的果地功德,它是一種廣大無邊的依報國土。極樂世界,那個地方的活動範圍,是供養他方十萬億佛,範圍多廣啊!它的正報壽命,是長遠無盡的正報壽命,所以是一個時空無盡的國土。

那你今天說:「我不念阿彌陀佛,但是我想成就這樣廣大的依報國土。」那你怎麼辦呢?你說:「我靠布施、持戒。」不可能的!因為凡夫的布施、持戒,心中是有所得的。你布施的時候,可以像普賢菩薩「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嗎?

你持戒的時候,你是有對像的持戒,你是有時間性的持戒,你睡覺的時候,你就不能持戒了。你在積集因地的時候,有時空的限制,怎麼可能招感沒有時空限制的果地功德呢?你離開了阿彌陀佛的聖號,離開佛陀所施設的因緣,你不可能成就這種果地的功德,因為它是一個時空無盡的國土。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念佛有瑞相可以跟大家分享嗎

問: 請教師父,如果是在殿堂裡面念佛的時候,有聞到...

勸父母往生西方是為大孝

念佛之人,當勸父母念佛求生西方。然欲父母臨終決定往...

【推薦】《印光大師文鈔菁華錄》白話文

(曾琦雲 譯註) 《印光大師說淨土》譯註的印光大師的...

律航法師《持名念佛要義十則》

一、念佛須明真理 生死何來?因有妄念;欲了生死,須斷...

才發一念,池內便生蓮花一朵

問:今發願但可雲當生,何名今生? 答:此亦二義:一約...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真的具足了信願

問: 弟子聽您講經已經幾年的時間了,在您的教導中越...

四十八大願——(第41願)聞名諸根具足

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至於得佛,諸...

得助念與失助念之損益比較

劉曉愚居士,名景烈,江西贛縣人。少年留學東瀛,與蔡...

【大藏經】六度集經

六度集經卷第一 布施度無極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聞如是...

【大藏經】【註音版】般舟三昧經

般舟三昧經...

【大藏經】文殊菩薩心咒

文殊菩薩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諦d...

【大藏經】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天台止觀有四本:一曰《圓頓止觀》,大師於荊州玉泉寺...

用一顆簡單的心來放生

在藍藍的天空中,小鳥自由自在地飛翔,無憂無慮地唱歌...

學佛人要閉是非之嘴,開念佛之口

釋迦牟尼佛在《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中說,在末法時期...

為什麼學佛後會遇到不如意的事

最近有一些同修來信,發貼,訴說在念誦《地藏菩薩本願...

不要逃避壓力

壓力不只是個埋藏潛伏在心中的無形殺手,而且影響深遠...

《地藏經》二種迴向文

每次誦經前和迴向前應稱念三聲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名號...

我們的執著不同,就帶動了不同的人生

從五蘊當中的執著,你可以把人分成三種人:第一種人是...

小乘二宗之略要——俱舍宗、成實宗

俱舍宗 自佛滅後百年餘,佛教產生異議而逐漸分裂,義學...

聖嚴法師《煩惱是助道的因緣》

我們會覺得有煩惱、有苦難,是因為不明狀況,不了解原...

在動中修行更為重要

用功的人,似乎靜中用功好用,坐下來用,工夫就現前。...

五濁是哪五個

《桃花源記》中有這樣的描述: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

人做事,不要讓事做人

人從愛慾生憂,從憂生怖。若離於愛,何憂何怖?這也是...

佛教素食漫談

隨著因氣候變遷而不斷引發的生態危機的不斷出現,當今...

入定和睡著有什麼區別

問: 頂禮法師。弟子在靜坐念佛時,沒念多久就有睡著的...

凡眼不識文殊

有一個名叫迦羅越的人,一心一意想見文殊菩薩,卻總無...

蓮池大師和蜈蚣

大約400年前,有一位叫蓮池的高僧。有一回,他看見有個...

淨念相繼如母憶子

講幾句用功的話。佛在楞嚴會上《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佛教詞典】齋時

齋食之時,即清晨至正午之間。...

【佛教詞典】法爾道理

(術語)四種道理之一。謂有生必有死,有因必有果,乃...

【視頻】長春般若寺

長春般若寺

【視頻】南無阿彌陀佛(宗澤法師)

南無阿彌陀佛(宗澤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