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阿難示現的是凡夫,還是初果的聖人

淨界法師  2021/10/22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阿難示現的是凡夫,還是初果的聖人

爾時阿難因乞食次,經歷淫室,遭大幻術,摩登伽女以娑毗迦羅先梵天咒,攝入淫席,淫躬撫摩,將毀戒體。

就是這段經文,啟動了整個《楞嚴經》的大教。我們看「爾時」,是說:阿難尊者因為身為佛陀的侍者,人長得莊嚴又很慈悲,所以跟居士的因緣非常好。他在七月十四日,就是七月十五的前一天,應了居士的別請(個別請阿難尊者去應供)。這別請的地點,從經文來看,應該是相當的遙遠,離精舍有段距離。古時候也沒有坐車,出門都靠走路,所以等到他應供過後,走回僧團的時候,佛陀、諸大菩薩、諸大阿羅漢,所有結夏僧,全部都去應供,只剩他一個人,他只好一個人拿著缽,以平等心去乞食。

當他走著走著,不知不覺就走到淫女的處所,結果「遭大幻術」,遭遇到一個勢力很強大的、一種外道的咒術誘導。什麼叫「遭大幻術」呢?以下經文有說明:「摩登伽女,以娑毗迦羅先梵天咒,攝入淫席。」摩登伽女跟阿難尊者,因為過去生有五百世恩愛夫妻的因緣,所以她看到阿難尊者很歡喜,就跟她母親說。

她母親說:「不可以!阿難尊者已經出家了,你怎麼能夠跟他結婚呢?」摩登伽女說:「我不跟他結婚,我生命就不能相續!」她的母親愛女兒沒辦法,就用外道大梵天咒——娑毗迦羅大梵天咒,把咒語加持在一條毛巾上,然後將飲食用毛巾蓋著,送給阿難尊者。阿難尊者打開毛巾時,中了這個咒術,就不知不覺被攝入到淫室當中。這時摩登伽女以淫慾心撫摸阿難尊者的身體,在這過程當中,阿難尊者是「將毀戒體」。「將毀戒體」當然就是還沒有毀戒體,但是即將要毀戒體。

「將毀戒體」這一段,蕅益大師提出了三點說明:

第一個,阿難尊者在整個過程當中,他是被動的,不是主動的,這是過去因緣以及業力的關係,他沒有犯罪動機。

第二個,阿難尊者在整個過程當中,雖然起煩惱,但並沒有「起顛倒」。這一點非常重要!當煩惱在活動的時候,他心中的觀照沒有完全消失掉,他的抗拒力——那種「防非止惡」觀照力還是存在。

在批註上說:阿難尊者這時候因為沒辦法控制自己,他是憶念佛陀:「如來大慈,寧不救護?」大慈悲的佛陀,為什麼不趕快來救我?表示他的「正念」並沒有失掉,所以才能夠跟佛陀感應道交。後來,佛陀命文殊菩薩「將咒往護」。

第三個,阿難尊者從「將毀戒體」來看,他是示現一個凡夫。《楞嚴經》在「大正藏」有一百多個批註,阿難尊者在整個緣起當中,到底他是一個「凡夫」,還是一個「初果」,學者爭論不休,但是我個人同意蕅益大師的看法,從「將毀戒體」這四個字來看,阿難尊者是示現一個凡夫相。

什麼叫「將毀戒體」?如果佛陀沒有來救他,他就要毀破戒體。如果他是初果的聖人,已經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有「道共戒」的功德,怎麼會將毀戒體呢?所以從「將毀戒體」我們得知:整個緣起的當機眾是一個「生死凡夫」。

這對我們是一個很大的鼓勵啊!因為從一部經的緣起,可以看出一個消息——這部經所加庇的對像是誰,對不對?你看《華嚴經》,請法的都是大菩薩,所以我們看《華嚴經》,只能隨喜讚歎,我們做不到「一為無量,無量為一」,先隨喜功德,把善根種下去。但是本經不同,他是一個生死凡夫,一個活生生的凡夫,因為一念的妄動而墮落淫室,被救回來之後,請佛陀開示如何返妄歸真,完全是加庇一個生死凡夫。

從「將毀戒體」這句話就可以知道以下的經文,都是針對生死凡夫來說的,所以《楞嚴經》的思想緣起,是因為有染污的因緣出現,佛陀才宣說對治的方法。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以淫身求佛妙果,縱得妙悟皆是淫根

汝以淫身求佛妙果,縱得妙悟,皆是淫根。根本成淫,輪...

沒有斷除淫慾,能往生極樂世界嗎

問:如今想決定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不知道修什麼行,種...

淫慾心的對治方法

男子欲重,女子情重。情與欲是學佛修行中兩個很大的障...

邪淫念頭的報應

對於邪淫的意樂,有人會覺得:心裡想一想沒有罪吧!實...

手淫導致身體衰頹的一些信號

手淫無害論當下極度盛行,對青少年的危害極其嚴重!關...

【推薦】壽康寶鑒勸戒十則

一戒處女: 閨秀處女,最重視一生名節,倘若狠心將她玷...

前六識的明瞭功能是怎麼產生的呢

先看阿難尊者他執著中間的相貌。我們看經文: 阿難言:...

宣化上人:人為財死的秘密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這兩句話是對呢?還是不對?...

【大藏經】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

佛在舍衛國祇洹阿難邠坻阿藍。時佛傷哀諸所有生死之類...

【大藏經】【註音版】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弘化社32分本)...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盂蘭盆經

佛說盂蘭盆經...

【大藏經】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楞嚴經共10卷)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室羅筏城祇桓精舍...

佛教的社會責任

由發心中去承擔責任 經常對信徒們說要發心,但是很少要...

不要為了吃素而與家人生煩惱

選擇吃素,原因多種。有些人是為自己的健康,有些人是...

求道要以德行為本

【原文】 僧問:沙門奚事?曰:事道。 事道孰為本?曰...

改名是否就能改命

問: 在網上看見改名改命的宣傳,如若改名等易經方法...

捨得的三種層次

對捨得的理解,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捨得捨得,...

曾以為非,今則為是

我們現在常常提到一個詞:三觀。三觀就是一個界定的標...

若欲不受苦果,必須先斷惡因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生佛不二,凡聖一如。由迷悟之攸...

前世恭敬的殊勝果報

過去佛住世時,一天夜裡,有八位天人依序來到佛所。第...

真如三昧能遣除煩惱障、所知障

健行三摩地,健行就是堅固而不可破壞的意思,就是首楞...

八正道與改善人群生活

太虛大師說:佛說之八正道,乃依之觀察人生宇宙真相而...

最根本的世間善法

太虛法師講過一句話:人成即佛成。說的是:我們在人世...

了凡四訓

第一篇 立命之學 餘童年喪父,老母命棄舉業學醫,謂可...

阿難陀尊者-多聞第一

出家的因緣 當我執筆要寫下阿難陀尊者一生的事蹟時,...

路頭若識得,生死當下休

我們對於社會上這一切境風、音聲色相、男女飲食,你沒...

於諸梵行念念精勤無怠,能得十種利益

據月燈三昧經卷六載,修菩薩行者,於諸梵行念念進修而...

讓敵人變成朋友

有一位女基督徒說,她雖然信主,但她很恨她大姊,彼此...

【佛教詞典】裹頭

僧人將頭包起之行裝,稱為裹頭。佛陀住世時,即有以帽...

【佛教詞典】尸陀林

(地名)又作尸陀林,尸多婆那Slta-vana,尸多譯曰寒,...

【視頻】漂浮尸體的慈悲

漂浮尸體的慈悲

【視頻】本源法師《比丘應空閑獨處》

本源法師《比丘應空閑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