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怎樣面對生病

如瑞法師  2021/11/02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怎樣面對生病

有人問:怎樣面對生病?

下面就這個話題談談我的一點認識,給大家作個參考。

我們知道,無論貧富貴賤,人生必須面對的三大問題,就是老、病、死的問題。佛陀在《無常經》中告訴我們:「生者皆歸死,容顏盡變衰,強力病所侵,無能免斯者。」又說,「此老病死,於諸世間,實不可愛、實不光澤、實不可念、實不稱意。」佛說這些法,無非是為了警覺我們,早日覺悟老病死等自然規律,積極尋找解脫老病死的方法。既然知道了生病是不可避免的,我們就要用佛法的智慧來面對病苦。

首先,保持淡定,該治則治。

生了病,應避免焦慮恐慌,不要被病嚇倒。心態要穩,智慧地分析病因,採用合理的治療方法。

對待病苦,更需要善用其心。反省一下自己:我的飲食睡眠是否科學合理?我的心念和行為,有哪些不善的地方?並且能從三世因果來思惟病因。通過反省,借助於醫藥、懺悔、改過等手段,來達到治癒的目的。

佛製出家人每天晨起作念:身體健康就要精進辦道,生了病就要及時治療。這樣作念,可以策勵自己珍惜命光,利用人身努力成辦自利利他、解脫成佛的事業。因此,在家佛弟子,不妨也學習傚彷一下這種做法。

其次,不執著於治療結果。

如果已經積極地治療了,但結果還是不盡人意,這個時候就應當用一顆慚愧懺悔的心,更加努力地斷惡修善,祈請三寶加被。就如佛陀在《法句經》中所開示的:「汝宜自造安全洲,迅速精勤為智者。」

這兩句話提醒我們:在茫茫的生死大海中,每個人都應當積極地為自己建造起一片安全之洲。那些迅速、精勤地修習諸善以及解脫成佛之法的人,才能稱得上是真正的智者,最終才有希望脫離老病死苦,到達究竟安樂的涅槃彼岸。

事實上,不論我們怎樣愛護這個身體,都不可能避免老病死苦,人人都要經歷。因此,唯有用佛法點亮自己內心的那盞智慧燈,才能不被境轉,不為病累,無所畏懼地奮勇向前!

可謂:

生病切莫亂方寸,

積極善調身與心。

智慧識得無常理,

一句彌陀常精進。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如瑞法師文章列表

看護病人會犯煞犯沖嗎

問: 朋友與親戚有病苦,當我欲前往探望病人之際,相...

病、死現前時,有何五欲可貪

前段時間,學習蕅益大師的一段開示感觸頗深。蕅祖云:...

須菩提觀空息病緣

過去佛在羅閱城耆闍崛山時,有五百位大比丘隨佛一同住...

陪病人念佛的經驗

以前我在醫院當醫生,發現很多的患者,不能夠接受傳統...

有疾菩薩云何調伏其心

有疾菩薩應作是念:今我此病,皆從前世妄想顛倒諸煩惱...

宣化上人:患怪病的原因

我所到的地方,每天有很多患病的人,來求醫治。凡是患...

能治或不治之病,皆宜服阿伽陀藥

接手書,知夫人身嬰貴恙,已經月餘。用藥頗難,諸醫束...

造什麼因果會導致疾病纏身

身體健康是很多人十分嚮往的。有不少人都是花錢買藥、...

【大藏經】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

佛在舍衛國祇洹阿難邠坻阿藍。時佛傷哀諸所有生死之類...

【大藏經】【註音版】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弘化社32分本)...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盂蘭盆經

佛說盂蘭盆經...

【大藏經】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楞嚴經共10卷)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室羅筏城祇桓精舍...

五欲猶如大賊,急當遠離

在佛法中主張人們要在生活中對名利、物質上的追求要時...

法性本來空寂,是誰造業?誰來受果報呢

『由此故知,定無實我,但有諸識,無始時來,前滅後生...

不要用回憶來傷害自己

不想要的通通都會偏偏碰上,想要的會因為無常而離我們...

距離是一種美,也是一種保護

冬天來了,天氣變得越來越冷。森林中有十幾隻刺蝟凍得...

燕窩:燕子的代價與無言血淚

母燕在快要下蛋的時候,才去建自己的窩。第一次建好的...

「疑」是修行的最大障礙

我在五台山時候,有很多人到山上問我,說:師父,我念...

念佛宜早不宜遲

青少年是早上8、9點鐘的太陽。人生最美的是少年年華,...

誰不想命長?素食是秘方

健康長壽是人人希望和追求的事。為了健康長壽,人人都...

虛雲老和尚經歷的十次劫難

一難 生為肉球 人生總要經歷生、老、病、死四種痛苦,...

以此三心而念,感應必至也

你現在要專心在一個上面,專心之後,力量就非常大。多...

放焰口的由來

放焰口是佛教寺廟中經常舉行的佛事活動,全稱是瑜伽焰...

修行應發三種心

從上諸祖教人參禪,雖有超佛越祖之談,其實要人成佛作...

福是什麼?錢多就是福嗎

福是什麼?俗世以為錢多是福,其實亂世錢太多常常成禍...

耀智大和尚自述與觀音菩薩的殊勝緣分

每一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尊觀音菩薩,關鍵的時候都會祈禱...

深信切願就是無上菩提心

菩提心就是發成佛的心。菩提是佛果的意思,心是能發之...

初學佛女眾幾種不如法的表現

不少學佛的女眾,是在現實遇到困難或感受到苦痛以後,...

【佛教詞典】四種羯磨

【四種羯磨】 p0432 瑜伽九十九卷十二頁云:云何羯磨?...

【佛教詞典】懺制教識罪發露

亦名:識罪發露 行事鈔·懺六聚法篇:「識罪發露。至一...

【視頻】宜蘭員山北後寺

宜蘭員山北後寺

【視頻】慧律法師-荒漠甘泉2007義工大會開示

慧律法師-荒漠甘泉2007義工大會開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