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出家文章

每天定一些功課把它完成,慢慢功德就有了

出家真正要放下,然後要老老實實,堅持過著佛門這種清淡的...

對治惡性比丘的方法

佛臨涅槃時,阿難請問佛:佛在世以佛為師,佛不在世以何為...

佛門日況愈下,真修真學者乏人

佛門今天日況愈下,真修真學者乏人。真修則不能息心,真學...

出家後請記住以下十條黃金定律

既出家,不管你在哪裡常住,請記住以下黃金定律: 第一則...

修行人不要搞名堂

北方有一個地方經常所謂的行頭陀,他頭陀是什麼都搞不清楚...

雲居善悟禪師《勸安老病僧文》

高庵善悟禪師住持雲居山時,曾譔寫了一篇勸說各大叢林要安...

真正的出家,提到名利這些事都會怕

前兩天,中國佛學院有人來接法,我就和他們講:你們接法這...

居士團體稱六合敬僧團,這在律上如法嗎

問: 在家居士團體稱六合敬僧團,這在律上如不如法? 天...

人的壽命真的很短促啊

今天已經是農曆的三月十四,明天就是十五了,再過一個月就...

若非老僧定力夠,幾作驢兒被他騎

我們學佛的人,對於因果報應的道理,一定要牢牢記著,不能...

莫以為做和尚容易,除非你不修行

他們看到和尚沒兒沒女,自由自在,以為當和尚好玩。其實這...

小軍比丘出家緣

佛在世的時候,有兩個婆羅門,哥兄弟兩個人。兩個人,哥哥...

《八敬法》是佛法中很特別的地方

前幾天,有幾位女眾想出家,我說你要想出家就得把《八敬法...

沒有真正的慧根定根,談了生死都是空話

近幾十年,建了好多大廟。建廟的宗旨是什麼?有的是為了搞...

【推薦】倓虛法師出家後度化妻子的精彩對話

一九二零年,我和禪定和尚,離觀宗寺,一塊回北方,預備到...

一家七口全部出家,夫妻二人同生淨土

了相,四川西蜀吳姓的子弟。高、曾、祖父皆任官於安徽,於...

白衣上座,比丘下座,乃法滅之相

那麼現在也有二寶,現在很多地方提倡二寶,不承認僧寶,也...

以僧眾為對境修恭敬

僧,是四人以上的出家的團隊,不局限於某一個人。有一個正...

為什麼出家人不能禮敬白衣

在佛教中,出家為僧,除了個人的修證解脫、播種解脫種子之...

出家人必須能節儉,乃能安其淡泊之生活

雪竇寺寺訓:儉勤誠公 今夜召集諸位職事茶話,特拈四字勉...

飄去的是雲 留下的是天——如瑞法師的故事

1981年,24歲的如瑞削髮為尼,繼承通願老法師的遺願...

切莫隨便呵毀僧伽

僧眾這麼多,當然龍蛇混雜,有聖僧也有凡僧,有持戒清淨的...

你有多大的福報?竟奢望此一高位

【原文】 寧國府涇縣水東鄉民,忘其姓名。居常修善,齋僧...

出家人用功辦道,越艱苦道心越堅固

當時,我們在雲居山,生活很清苦,工作勞動量很大。每天要...

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各位班首、執事、各位法師、各位居士,今天是虎年第一天,...

《雲居山誌》上記載的「一粥之緣」公案

雲居山就有過這個事情。某某禪師他聽說雲居山真如寺道風好...

疑誤眾生當墮無間獄

云何賊人,假我衣服,裨販如來,造種種業,皆言佛法,卻非...

戒律衰落之原因

近處來,比丘尼學律、弘律不乏其人,但比丘弘律者卻寥寥無...

佛陀教誡比丘們如何捨貪

我教比丘循方乞食,令其舍貪,成菩提道;諸比丘等不自熟食...

當出家人的媽媽是種什麼體驗

都說出家要辭親割愛,可不要以為是出了家就不要爸爸媽媽了...

出家在家因緣不同,切莫強求

《維摩詰經方便品》中說:示有妻子,常修梵行。 維摩居士...

五種邪命值得我們去認真反省

佛教在說八正道之第五正命的過程中,相對應地說了五種邪命...

曹溪寶林禪堂十方常住清規

惟我六祖大師說法曹溪。天下衲子歸之。祖設安居。以容廣眾...

在家出家都要報答四恩

四恩是哪四種恩呢?對在家居士來說,就是天地、君、親、師...

界詮法師的出家因緣

我是一九五九年出生的,六零年鬧饑荒,六零、六一、六二連...

出家僧人的四威儀

舉佛音聲慢水流,誦經行道雁行遊, 合掌當胸如捧水,立身...

人一忙起來就會糊塗,過去的習氣種子就會起現行

前面第一段講的是凡夫眾生求取世間的聲名,到最後聲名顯著...

差摩比丘尼出家證果之宿緣

過去,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化。當時波斯匿王與梵摩達...

玉琳國師前生是個苦惱的和尚

玉琳國師的前生是個最苦惱的和尚,相貌長得相當丑,也沒有...

在家人可以披袈裟嗎

在佛門裡,袈裟是代表佛陀的傳承,佛法的正傳。所以沒有受...

出家看著簡單,實際上不簡單

(有一個姑娘失戀以後到廟裡來要出家,師父和她說出家要考...

從公子哥到吃苦的小和尚丨佛慧法師的出家經歷

從初次接觸佛法,到一步步走上出家的路,從高高在上的自傲...

佛門孝子通琇國師度化母親

清朝玉琳通琇國師,俗姓楊,是江蘇延陵望族。明朝萬曆四十...

白衣居士可以說法嗎

一、僧人和白衣的本分 (白衣,指俗人、在家人、居士。)...

以道念為家庭,以參禪為事業

參禪人,最要放得下,才有禪參,有心可用。世間事放得下,...

八位祖師以出家身孝養父母的故事

世人多有一種誤解,認為出家人剃髮染衣、辭親割愛,必定於...

在唐朝,出家是怎樣一種體驗

唐朝是我國佛教繁榮的時期,宏偉的佛教寺院,精湛的佛學著...

出家人要好好辦道,不要往錢多的地方跑

現在,我們講二祖寺這個道場。《楞嚴經》第九卷講:曠野深...

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還

請看下面。示常源曰: 汝行勿怠,怠非比丘。彼自廢者,多...

佛教反對的五種邪命

大家要明白,佛教反對五種邪命,哪五種? 第一種乍現奇特...

曾國藩和草鞋老師公

這修行人哪,要有一番苦心,今生不成,來生也要繼續! 虛...

出家人應該如何學戒

對於出家人來說,只有真正受了戒,才能成為名符其實的比丘...

東林寺出家需具備什麼資格條件

問: 來自南洋的弟子,可否到東林寺出家?出家需具備什麼...

居士講法、僧人居住居士家如法嗎

問: 末法時期白衣上坐,講僧團過失,謗僧。王翠明女居士...

錫杖功用與功德

從今天開始,我們將進入《淨行品》偈頌第六部分乞食道行的...

【推薦】造寺供養舍利,非比丘正業

《僧祇律》記載這段迦葉尊者在佛陀圓寂之後,對比丘們所說...

真正修道人,不被物慾所牽

真正修道人不一定要在這個田地、資身用具上去預作策劃。街...

寺院安居自恣儀軌

註:本文僅限出家人看 安居的首日,稱為結夏,在安居之始...

【推薦】但依此修,常與吾同處無別

一日,舍利弗與維摩詰辯論不二法門,辯論到最精彩處,天女...

男女眾應分清楚,保持距離,以免障道

現代男女眾出家,散亂心較多,我們道心要堅固,不是拿佛教...

佛陀為何要製定戒律

從聲聞律上看,是因事而制。在家眾要確保人身不失,故應守...

在家也可以修行,為什麼還要出家

每聽人說大家學佛,世界上的人都沒有了,為什麼呢?大家都...

蓮池大師論出家利益

【原文】 古德云:最勝兒,出家好。俗有恆言曰:一子出家...

出家人為什麼堅持上早晚課

我們出家人上早晚殿、過堂這功德是一堂佛事。這堂佛事呢,...

五種邪命,皆為利養

【以無漏慧。通除三業中五種邪命。住清淨正命中。名正命】...

寺院有哪些「職位」?「人事變動」分哪些程序

佛教寺院,尤其是大叢林,都有一套嚴格的規章制度。寺院內...

能夠身心俱出家,才稱為大丈夫之事

佛讚歎出家。這是中品上生,從這來看,他主要是針對僧眾而...

居士對待僧人的「十六字訣」

原文: 來書發明普敬僧尼,此理此事,實為至當。然教兒輩...

出家有些什麼樣的條件

關於剃度出家世人的看法非常矛盾,有人認為是了此殘生的頹...

三位僧人的神奇事蹟,原來佛菩薩就在我們身邊

沒有慧眼,可不要亂說話。讀了下面的文章就會知道,奇人大...

今天起傲慢心不敬佛法僧,你傷害到了誰

出家人當然會有一些水平上的問題;有一次,我聽了很難過,...

弘一大師:我在西湖出家的經過

杭州這個地方,實堪稱為佛地,因為那邊寺廟之多,約有兩千...

住寺院應注意哪些問題

再接下來第三科是有緣暫宿等法。有因緣,像我們來到寺院裡...

當代僧伽的職志

一、要有求學的志向 當代青年僧伽應有的職志是什麼呢?第...

跟出家師父同坐一起,感得什麼果報

又勿坐僧床席,輕侮僧故。 為什麼?他是師父,他代表佛,...

見月老人《一夢漫言》

千華寺繼任主持見月老人自述 弘一律師 批註 後學大光 ...

寺院由誰管理才是最如法的

寺院原本就是十方布施所成,三寶所依,本來就是出家師父的...

千萬莫上邪魔外道的當

天津有個居士帶來五、六個女孩子,那個天津女居士跟我說:...

佛源老和尚對發心受戒的弟子一段發自肺腑的教誡

知客師父領幾位新落髮僧前來禮源公。 知客:師父,他們想...

住持佛教其責在僧

記得十六年前的今天,我才剛到佛學院來求學。十六個春秋已...

出家人轉世後能否記得前世的事情

問: 如果一個師父能轉世的話那麼這個師父轉世後小的時候...

從僧衣看佛教三千威儀

前往寺院參加法會時,你看到的法師身著祖衣,威儀具足,令...

如何在寺院詩意地蹲茅坑

從今已後應作廁屋,廁屋不得在東在北,應在南在西開風道。...

真假出家人

什麼叫沙門?沙門翻咱們華言叫勤息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

居士著僧衣,不但沒有功德,反而有罪過

【原文】 圓頂方袍,則知三衣,僧服也。發其首而僧其衣,...

佛陀看病比丘的因緣

問:在戒律中,佛陀說:你們若不互相看視病人,那麼誰應當...

人不可貌相,有很多和尚是異相

人家說聰明不過衲子,衲子,就是指出家人說的。你不要看出...

為什麼要恭敬尊重並不持戒的出家人

問:為什麼我們要恭敬、尊重所有的出家僧人呢?含(受了戒...

五百沙門出家證果之宿緣

昔時,佛與常隨諸大比丘眾,游化至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

女眾到寺院,為何戒律中會有特別的戒法

問:女眾到寺院,律中會有特別的戒法,為什麼呢?女眾來到...

古人發心出家必矢志參學,因為有此三件覺悟

古人發心出家,必矢志參學。由痛念生死事大,無常迅速,此...

「常住物」有四種分類

常住物有四種:一、常住常住物;二、十方常住;三、現前常...

出家人之所以偉大,就是能把放不下的都放下

出家人之所以偉大,就是因為他能夠把別人放不下的東西放下...

出家人的生活很苦嗎

出家也是有苦有樂。苦什麼?比如得長期吃素,有的人吃肉吃...

出家人對父母的孝

古往今來多少出家的人,他們對父母的那種孝,那是刻骨銘心...

詳解佛教《四威儀》偈語

佛教《四威儀偈》是自古以來在佛門中廣為遊行的講述行、住...

德的光輝跟世間的相貌完全不一樣

當你念阿彌陀佛心咒的時候,你要想:我的心跟佛的心是一心...

出家人的袈裟為何如此殊勝

時值酷暑,不少居士來到寺院禮佛,稍一走動就會滿頭大汗,...

僧尼破戒者

【僧尼破戒者,所謂畜養奴婢僮僕牛驢車乘田宅、種植園林華...

出家感悟:不念過去不畏將來

當我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糾結於是該成家立業,還是出家修...

譏呵僧眾過失,說僧團是非,將自失善利

若見是非之事,不得譏訶。若發言嫌責者,自失善利,非入寺...

【推薦】佛教寺院養老——福鼎資國寺彌陀村安養院入住指南

1、彌陀村安養院的宗旨和緣起 資國寺住持賢志法師發起悲...

出家所為何事?我適應出家否

凡要出家先應知道,出家所為何事?我適應出家否?我為何要...

知初出家,必住叢林,先修福本

參禪人,首立沖天大志,出格大志,出世大志,成佛大志。人...

北大研究生出家記——我一無所有,但非常快樂

在跟我結婚前,她提了三個條件: 第一、不需要我的任何東...

在世間,唯一有意義的事便是修行

江南的冬忽然來臨,乾燥而寒冷,人們紛紛口鼻上火,這是身...

出家猶如脫海險喻

過去,有位智光長者請佛陀為大眾宣說出家與在家之勝劣,佛...

出家需要有大福報嗎

《明史 太祖本紀》裡記載:至正四年,旱蝗,大饑疫。太祖...

助子出家,母得授記

釋迦牟尼佛告諸弟子:過去久遠世時,有佛入城乞食,隨行的...

自古佛門多孝子,願父母究竟安樂

記得電影《一輪明月》裡,弘一大師未出家前,他在母親王氏...

戒律衰敗之原因

近處來,比丘尼學律、弘律不乏其人,但比丘弘律者卻寥寥無...

重僧寶之名義,防世人之譏嫌

嘗聞:驪龍頷下有珠焉,雨一切財物,凡有求者,悉皆如意,...

因家庭不如意而想出家可以嗎

家,其實就是道場;家,也是真正好用功的地方。可是很多人...

知道前生是出家人,何不恢復出家人的事業

印祖在《文鈔》中說,在蘇州有一位吳引之先生,是晚清科舉...

半碗稀飯的故事

出坡,你不要走,你要參加這個勞動,這叫普請,掛了牌,中...

女眾出家要成辦道業,是否希望渺茫

傳某師因感女眾塵俗習染太深,又乏男眾果斷不畏的氣魄,請...

改過修行,終得往生

比丘尼了定,俗姓崔,安徽人。幼時跟著做官的父親在江蘇,...

出家師父的法名為何要尊稱上下

僧人自稱法號有:釋某某、草字某某、衲子某某、沙門某某、...

佛為病比丘洗身因緣

過去,在賢提國的精舍中,有一位年老的比丘,因為長期臥病...

出家不要操之過急

問: 最近我有急迫的念頭想出家,但現在我父母還健在,小...

祖師訓誨出家三十要則

一 出家要真參禪,參透未生以前; 一日凡軀脫落,靈光普...

吃的苦難有多少,福報便有多少

我們修行,吃的苦難有多少,福報便有多少。福的深淺,視所...

供養沙門狗得餐,轉生王女見心歡

中印度佛法盛行的時候,有一位虔誠的居士,每天發心供養比...

受菩薩戒的居士,能為兒女求婚姻嗎

問: 弟子是受了菩薩戒的在家居士,想為兒女求婚姻,這樣...

女孩出家幾年後想還俗,還可以有家嗎

問: 請問如果一個女孩子發心出家了,也許幾年以後想還俗...

任在一切處辦道十年,不如叢林辦道一日

參禪人,要知以禪為道,辦道即參禪是也。此一大法,塵世街...

出家人不求名利,但名利自然也會跟著來

出家人不要喜歡衣、食、住充足,若貪享受則容易懈怠。出家...

出家人給眾生治病收費是否合適

問: 法師給眾生治病收費是否合適? 大安法師答: 一個...

【推薦】千億天神皆願供養這種修行人

東山佛學書院是由東山高中的副校長,與教務主任、訓導主任...

「比丘」有三種含義

比丘有三個意思。 一個是乞士,乞食來滋養這個色身,乞法...

只憂道業難成,不慮身心沉沒

出家人專務世法,應赴經懺,貪圖名聞,關心利養,佛行全缺...

僧俗關係要建立在道義上

為什麼要講今天的僧俗關係呢?因為我覺得,今天的僧俗關係...

虛雲老和尚:此一領大衣,我是拚命爭回的

經云:善哉解脫服,無上福田衣,我今頂戴受,世世常得披。...

不要以為建廟功德很大,功德大是因為有人修道

人們做著種種苦力,才能夠造一個房子。所以建廟造伽藍,一...

修福應要注意的兩點

【原文】 古有偈:修慧不修福,羅漢應供薄。修福不修慧,...

佛門中這六條你能做到嗎

我們現在的很多人恐怕已經很麻木了,已經不知道六和敬的內...

白衣上座講經,出家人應該慚愧

這裡有位法師提出二個問題: 問一、末法時代白衣在上座講...

出家落髮需要多大的勇氣啊

出家路漫漫,從無知到信仰,從捨俗到出家,從淨人到沙彌,...

弘一大師自述出家的因緣

在清朝光緒年間天津河東有一個地藏庵,庵前有一戶人家。這...

出家以後應該學些什麼

佛在《沙彌律儀》中告訴我們,初出家五年學戒,然後學經,...

這是一種騙術,為何仍有人受騙上當

【原文】 或問:燒煉①之誆騙,莫不知之,而恆中之者,何...

五觀若明金易化,三心未了水難消

我今天在過堂的時候,看見各人吃飯,漸漸有些散亂。吃飯時...

吃東西吃飽就好,別為嘴巴做奴才

在吃的方面,出家人是人家布施什麼就吃什麼,不執著、不貪...

出家之後的事更多

我們生在這個時代來出家,你若沒有個主宰,還是會入邪道。...

居士披僧衣,不但沒功德反而有罪過

【原文】 圓頂方袍,則知三衣①,僧服也。發其首而僧其衣...

婆提唎迦比丘的快樂

長老婆提唎迦出家之後,精進用功,在夏安居三個月內成就道...

居士恭敬護持三寶,定獲無上福田

古德云:出家乃大丈夫之事,非將相所能為。將軍武功高強可...

兩種力量會讓正法毀滅

兩種力量會讓正法消滅,會消滅正法,兩種力量: 一、惡性...

比丘的五類

在毗奈耶雜事卷一三中,比丘分為五類:經師、律師、論師、...

任職70年的香燈師:一位平凡比丘尼的覺悟之路

修行本就是貫穿在日常生活中,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是一...

剛出家時最好不要獨住

問: 法師慈悲!弟子的常住是男女共住的道場,那麼弟子有...

怎樣才能到佛學院上學?都有哪些課程?

提起校園生活,大家都不陌生,但是說起佛學院的校園生活,...

真學佛者視一切眾生為父母

新都王自安居士,有子應辰,幼業儒,一日思生死事大,發心...

明海法師自述出家的心路

我在上大學的時候,一個偶然的機緣,看了一本介紹弘一大師...

結夏安居的意義與供養安居僧的功德

何為結夏安居? 在印度,夏季的雨季長達三個月,佛陀乃訂...

出家人不能和俗人一樣,光為這三個字忙

世界上人由少至老,都離不了衣、食、住三個字,這三個字就...

學會從奉獻中獲得法喜

論語裡面說: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我們天天學佛...

翠岩禪師《警僧銘》對僧人的告誡

翠岩可真禪師是宋代著名高僧,福州人。曾經參訪過慈明禪師...

出家乃大丈夫了生死事,非享安逸圖自在

禪人生長休邑,少賈於江湖,因厭塵俗,至匡山禮續芳和尚薙...

弘一大師禪修的故事

1942年的10月13日,農曆九月初四,一代高僧,南山...

人間如劇場,個個是演員

要出家就沒有遠和近,就要發起心來,慈悲喜捨四等心遍...

出家人的戒刀

好,南無阿彌陀佛。各位大家吉祥。 今天道場白華庵,跟大...

為大眾服務應該要有慈悲心

不管執事(執事是指在僧中做事,服務大眾的人)也好,同學...

狗轉人身的故事

南無阿彌陀佛。好,各位有緣吉祥。 歡迎大家來到道場白華...

十方叢林的警策格言

自古以來,叢林即是十方人士聚集之所,過去我國的四大名山...

錫杖的表法含義

諸位吉祥。我們今天道場白華庵,跟大家說的法器,叫做錫杖...

正德法師:我是如何下決心做和尚的

在做了多年居士以後,於1999年我正式剃度出家。出家源...

袈裟的由來與殊勝之處

袈裟,梵語音譯為迦沙曳,義譯為不正、壞、濁、染等。因為...

一位20歲出家僧人的心路歷程

和大部分同齡人比我是幸運的。幸運的是自己在童年聞到佛法...

福增長者的出家因緣

佛陀住世時,王舍城中有位長者,名為福增,已年過百歲,齒...

度眾生現出家相最好

文中說到【以聲聞居首者。其故何也。一因聲聞。割愛辭親。...

要有大學文憑才能學佛出家嗎

曾看過一些帖子,上面是彙集了各種高學歷高文憑的出家人。...

心無分別時,敬僧功德就圓滿了

各位有緣,大家吉祥。 我們這會兒呢,從山下爬到佛頂山來...

沙彌的等位與類別

沙彌,在佛陀初期的僧團中是沒有的,沙彌在佛教中的出現,...

出家人的缽都有哪些講究呢

缽為比丘六物之一,又稱缽多羅、缽和蘭等,為如法之食器,...

僧人受具足戒前所問遮難的內容及其意義

僧團為簡別出家者是否有資格求受具足戒,事先提出一系列問...

受三壇大戒前,為何要有懺摩儀式

在三壇大戒中,每於受戒前夕,戒場都會為戒子們安排隆重殊...

出家人,其實一點也不閑

《禪林寶訓》裡面有這麼一段話:衲子守心城,奉戒律。日夜...

《淨土聖賢錄》之往生比丘

往生比丘 《淨土聖賢錄》初編者際清居士彭二林評論道:佛...

出家人的五堂功課是哪五堂

參加三壇大戒的新戒們報到後,就要接受五堂功課的考核。考...

「糞掃衣」與「祖師衣」的釋義

【糞掃衣】,就是到垃圾堆去撿破爛的布料,然後呢拼湊而成...

二時臨齋儀中的「三德六味」是何含義

佛教徒都知道,出家人在早、中飯前都要唱念二時臨齋儀(即...

佛源敬老院免費接奉養年邁出家人公告

佛源敬老院是一座針對出家人、食宿全部免費的敬老院,位於...

佛門不推崇算命,為何卻有《達摩一掌經》傳於世呢

為什麼佛門不推崇算命,卻有《達摩一掌經》暗傳於世呢? ...

優波鞠多尊者的出家因緣

(上) 佛住止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當時國內有一梵志...

出家修行自警七條

原文: 先民有言,禹惜寸陰。至於眾人,當惜分陰。我今衰...

如何稱呼出家法師的父母

問: 出家法師的父母、親人,弟子應該怎麼稱呼比較好...

都說出家好,怎麼個好法

佛說孔雀雖有色嚴身,不如鴻鵠(鴻鵠)能遠飛。 白衣雖有...

威儀是最有攝受力的弘化

和一位年長的法師一同在路上散步,看著腳下高高的台階,我...

寧自啖身肉,終不雜用三寶之物

佛說一大藏經,無非講因果二字。詳細分析起來,就無窮無盡...

僧人托缽行腳的含義

托 指出家僧以手持缽,乞求布施。佛陀製定托缽,令出家眾...

出家人的錫杖具有哪些含義

佛告比丘:汝等當受持錫杖,所以者何?過去未來現在諸佛皆...

略談菩薩戒中的「說四眾過」問題

菩薩戒也稱大乘戒、佛性戒、一心戒、心地戒、方等戒、千佛...

說說出家人衣服上補丁的事兒

昨天公眾號後台收到居士的留言,問能不能說說衣服的事。 ...

普陀山的和尚說普陀山的事兒--佛靈僧不靈

阿彌陀佛,諸位吉祥。 今天呢給大家說一個《佛靈僧不靈》...

出家人的捨戒與還俗

在我國佛教史上,雖有好幾位人物,由僧尼還俗:例如:朱元...

中國首位比丘尼淨檢法師

晉穆帝昇平元年(西元三五七),曇摩竭多在洛陽依《僧祇尼...

僧團的六和敬是哪六和

僧,梵語叫僧伽,簡稱為僧。僧是一個複合的概念,單個比丘...

只要好好念佛,在哪都一樣

那年春天,我與幾位師兄到東林寺拜見大安法師,法師正在會...

倓虛法師出家後的第一次講經

(一)抱愧得很 出家人,當一個法師,說起來也很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