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出家有些什麼樣的條件

2021/03/14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出家有些什麼樣的條件

關於「剃度出家」世人的看法非常矛盾,有人認為是了此殘生的頹廢選擇,有人認為常伴青燈古佛是件非常文藝范兒的事,但這些都是錯誤的認知。那麼出家,有什麼樣的條件?出家,到底意味著什麼?

出家,到底出的什麼家?

電視劇裡經常會有這樣的橋段,「大不了我去出家」,似乎出家是人生困境時的一條退路。或者,有些角色情感失意後,黯然剃度出家,以此斬斷情絲……打住,那畢竟是電視劇!

出家的真正動機,並不應該是失意後的無奈之舉,更不是借此逃避現實。落髮、剃度、出家,不僅意味著外在形象的改變,意味著生活方式的改變,意味著離開自己的小家進入僧團的大家……更關鍵的是,要出離五蘊的家,出煩惱的家,出三界的家。這絕對不是一出家就能實現的,而是要靠自己經年累月的修行,甚至是生生世世的修行。

出家必須父母同意

出家不是想出,隨便就能出,首先必須符合一些硬性規定。第一條就是年滿18週歲,獲得父母許可,持父母同意的書面材料和身份證、戶籍證明、單身證明、體檢證明到願意接收出家的寺院。同時,沒有嚴重的傳感性疾病、沒有債務問題纏身、沒有違犯國家法律或訴訟官司糾纏,精神健全、心理健全……

出家前設有考察期

至於哪家寺院接收剃度出家,則由各家寺院的住持根據自身情況來決定。出家這件事,不僅是加入僧團,還有一份師徒關係在其中,所以也更講究因緣。

寺院方面在查實來人身份來歷後,即使願意接收,也要在正式出家前設置一到兩年的考察期,除了沒有剃度,不穿僧衣,其他的修行和生活基本參照出家人。在此期間的身份被稱為「淨人」,不僅與出家人一樣晨鐘暮鼓早晚課,梵唄、誦經、坐禪都要學習,還要做一些管理殿堂香燈、掃灑庭院的事務。

出家也要具備相應的修行能力

僧團過的是集體生活,不僅是奔著修行而來的,還要擔負弘揚佛法的責任。一般來說年紀太大或太小,生活自理能力太弱的人都不是很適合。考察的另一個要點是,是否有堅強的意志,能吃苦耐勞,有持戒修行的毅力。

出家後修行生活不輕鬆

當「淨人」的身份通過了考察,正式剃度後的幾年裡,還將陸續受持三壇大戒——沙彌戒、比丘戒、菩薩戒(女眾為)。如果個人有意願考取佛學院繼續深造,可向寺院提出申請,憑寺院出具的證明參與佛學院的入學資格考試,通過後方能進入佛學院學習。佛學院的學習也是非常緊張和忙碌的,有各種考核和講經辯論。

不論是否能進入佛學院,還是佛學院畢業了,出家人在寺院的修行生活也絕不是一般人想像中的整日坐在庭院或樹下談玄說禪。除了每天清晨四、五點起床做早課,除了日常誦經坐禪的修行,出家人在寺院還有不同的「崗位」。

有的要在客堂接待十方信眾,登記各類法會事務、答疑解惑。有的想發揮自己的特長,用普通人容易接受的方式,組織活動、開設講座來傳播佛法。有的長年呆在悶熱的香積廚裡,負責幾十甚至幾百位法師、居士、義工的齋飯,每天處理幾百斤的蔬菜食物。

佛門中還有一句重要的訓示,「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出家人的勞動叫「出坡」。有的寺院地處郊野,自種糧食,就要出坡。有的要負責或參與寺院的修繕,需要懂得相應的建築知識,尤其是比較偏遠的山林寺院,生活非常清苦,經費緊張、人手不足,砸石頭、扛磚塊也得出家人自己動手,都是極重的體力活兒。正所謂,行住坐臥、擔柴送水,無不是修行。

古人有言,出家乃大丈夫所為,因為他們選擇了一條與世人不同的路,放下世間人都要貪求的名利情感,挑起修行證果、弘法利世的擔子,這條路真的不輕鬆。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出家真正的利益在哪裡

原文: 古德云:最勝兒,出家好。俗有恆言曰:一子出家...

當代居士教育的探索

一、引言:當代居士修學的困擾 近年來,隨著物質條件的...

多聞佛法的重要

第一種,是我們要多聞佛法,聞思修三種智慧,聞法是非...

【推薦】星雲大師《我是佛》

禪門裡有這麼一段故事: 有一天,信徒問禪師:什麼是...

連佛都不肯保佑的事

以前有個村子,生活著兩個信佛的兄弟,他們依靠著種植...

佛教的社會責任

由發心中去承擔責任 經常對信徒們說要發心,但是很少要...

做早晚課的用意

早晚課誦是自古就傳下來的傳統,但是雖然傳了數千年,...

給祖先和親人燒紙錢,能利益到他們嗎

問: 給祖先和過世的親人燒紙錢,能利益到他嗎? 智慧...

【大藏經】佛說百佛名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

【大藏經】雜譬喻經

(一) 昔有比丘聰明智慧,時病危頓,弟子問曰:成應...

【大藏經】【註音版】大佛頂首楞嚴咒

大佛頂首楞嚴咒...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盂蘭盆經

佛說盂蘭盆經...

但於事上通無事,見色聞聲不用聾

無常迅速,生死事大。眾生界中順生死底事,如麻似粟,...

世間的四種缺陷

佛教稱這個世界為娑婆世界,意譯是堪忍、能忍,指眾生...

順境安適,般若無緣

每天晚上要給自己一個總結:今天我的言語行為、我的心...

普勸修持淨土法門

孟子云:人皆可以為堯舜。荀子云:塗之人可以為禹。常...

大安法師:如何明辨是非邪正

問: 近來,有些居士專弘淨土的音像與書籍在東北地區...

退步原來是向前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心地清涼方為道,退...

令休法師五台山求見文殊大士

隋朝僧人釋令休,隸籍河南,平日裡很樂於四處尋訪勝跡...

【推薦】九種往生淨土發願文

歷代祖師大德依據淨宗精要,針對行人根機,曾撰述諸多...

「窮子喻」對我們的啟發

《法華經》講了一個窮子喻。一個大富長者的兒子離開他...

你願意做哪種遊戲玩家

一個居士玩網絡遊戲上了癮,天天俯首鍵盤,通宵達旦,...

華開花落水流無聲|紀念妙湛老法師往生一週年

恩師上妙下湛老和尚,生於一九四四年四月九日,俗姓葉...

失念者,於諸所緣,不能明記為性

隨煩惱二十:言失念者,於諸所緣,不能明記為性。能障...

各宗要略——淨土宗

史略 彌陀淨土,源於晉代慧遠大師,於廬山結白蓮社,在...

良師益友如何尋覓

問: 芸芸眾生中,良師益友如何尋覓?結交「益友」的...

傻瓜與聰明人

在一個城市里,住著一個傻瓜,他很為大家都把他看成傻...

這幾種人最適合修地藏法門

《地藏菩薩本願經》,屬於地藏三經之一,是佛陀為母親...

【佛教詞典】三學次第

【三學次第】 p0194 瑜伽二十八卷二頁云:問:何緣三學...

【佛教詞典】朅藍婆

又作朅藍波、呵羅。譯作強、伏剛強處。乃鬼之住處,為...

【視頻】2012年佛頂骨舍利香港瞻禮祈福大會

2012年佛頂骨舍利香港瞻禮祈福大會

【視頻】劉德華《心經》

劉德華《心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