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師徒的相攝之法

2023/11/21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師徒的相攝之法

【原文】

《尸迦羅越六方禮經》:弟子事師有五事:一、當敬難之;二、當念其恩;三、所有言教隨之;四、思念不厭;五、從後稱譽之。

師教弟子,亦有五事:一、當令疾知;二、令勝他人弟子;三、令知已不忘;四、有疑悉解;五、欲令智慧勝師。

《僧祇》:師度弟子者,不得為供給自己故度人出家者, 得罪。當使彼人因我度故,修諸善法,得成道果。

《四分》云:「和尚看弟子,當如兒意;弟子看和尚,當如父想。」准此兒想,應具四心:一、匠成訓誨;二、慈念;三、矜愛;四、攝以衣食。

如父想者,亦具四心:一、親愛;二、敬順;三、畏難;四、尊重。敬養侍接,如臣子之事君父。故《律》云:如是展轉相敬重,相瞻視,能令正法便得久住,增益廣大。

——《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卷第十·師資相攝篇第九

【大意】

《尸迦羅越六方禮經》:弟子以五種事侍奉師長:一、應當尊敬師長;二、應當憶念師長恩德;三、師長所有言教應當隨順;四、應當常常思念師長而不厭倦;五、在背後應當稱譽師長。

師長教導弟子,也有五種事情:一、應當讓他快速知曉佛法道理;二、使其勝過他人弟子;三、令弟子學過的知識不忘記;四、弟子有疑問都能夠為其解答;五、想讓弟子的智慧勝過自己。

《僧祇律》:師父度弟子,不應該為了讓弟子供給自己而度他出家,這樣會得罪過。應當讓弟子因為我度化的原因,修諸善法,得成道果。

《四分律》說:「和尚看弟子,應該像自己的兒子一樣;弟子看和尚,應該像自己的父親一樣。」因此,和尚對弟子像兒子一樣,就應該具足四種心:一、匠成訓誨教導;二、慈悲顧念;三、憐愛珍愛;四、供給衣食。

弟子對自己的和尚像父親一樣,也應該具足四種心:一、親近愛護;二、尊敬順從;三、敬畏恭順;四、尊重敬仰。弟子應該恭恭敬敬地去侍奉接待師父,就好像大臣與兒子侍奉自己的君主和父親一樣。因此《四分律》中說:如果師徒之間都能夠像這樣輾轉互相敬重,互相瞻視照料,能夠使正法久住,增益廣大。

【注】

《尸迦羅越六方禮經》:亦稱《尸迦羅越六向拜經》、《六方禮經》、《羅越六向拜經》等。佛教經典。東漢安世高譯。一卷。本經謂釋迦摩尼教化長者子尸迦羅越,告其每日向六方禮拜的意義。經內以東、南、西、北、下、上,分別配比父母與子女、師父與弟子、夫與妻、朋友間、主與僕、俗人與出家人的關係,提出處理這些關係的若干準則。為歷代大藏經所收,敦煌遺書亦有收藏。參見《佛教大辭典》

矜愛:憐愛、珍愛。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出家乃大丈夫了生死事,非享安逸圖自在

禪人生長休邑,少賈於江湖,因厭塵俗,至匡山禮續芳和...

僧人的威儀與形象也是度眾方式

人有人格,國有國格,僧人也應該有僧格。作為三寶之一...

叢林寺院清規大全

一、何為叢林? 叢林,指僧眾聚居的寺院,尤指禪宗寺院...

翠岩禪師《警僧銘》對僧人的告誡

翠岩可真禪師是宋代著名高僧,福州人。曾經參訪過慈明...

為什麼要恭敬尊重並不持戒的出家人

問:為什麼我們要恭敬、尊重所有的出家僧人呢?含(受...

出家後請記住以下十條黃金定律

既出家,不管你在哪裡常住,請記住以下黃金定律: 第一...

化緣並非募捐那麼簡單

化緣一詞,本極莊嚴,比如釋迦世尊,是為一大事因緣而...

星雲大師《佛教僧伽的十有思想》

各位參加短期出家的善男子信女人們: 記得在今年春夏...

【大藏經】【註音版】楞嚴經四種決定清淨明誨

(印光大師校印本)...

【大藏經】【註音版】大輪金剛陀羅尼

大輪金剛陀羅尼...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出家功德經

佛說出家功德經...

【大藏經】右繞佛塔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及...

經書損舊佛像磕碰,該如何處理

問: 經書損舊、佛像磕碰,怎麼處理才恭敬如法呢? 上...

無力救度菜場的許多物命,該怎麼辦

問: 在菜場面對許多物命,自己無力救度,當如何處置?...

食肉是人類既殘忍又自殘的貪慾

美國素食者協會調查顯示:粗飯素食在美國漸成風尚,全...

本煥老和尚與印順大和尚的法緣

本煥老和尚是如何培養訓練印順大和尚的 眾所周知,印...

禪門裡的「大死大活」與「懸崖撒手,絕後再蘇」

世界上最快樂的事是修行,最痛苦的事可能也是修行。為...

學佛轉不了業力是什麼原因

勉強找時間來學一學,不能一心一意去做,拔除根本業緣...

《善生經》中的夫婦之道

居士子!如西方者,如是夫觀妻子,夫當以五事愛敬供給...

疑根致懈怠,懈怠致放逸

有的人念佛念得有氣無力,念念念呢,覺得是不是真有阿...

你知道吞不下那口氣的後果嗎

誰是你最大的敵人?如何解脫? 無事煩惱是你最大的敵人...

黃泉路上無老少,孤墳多埋少年魂

普勸修持第四篇:觀苦、空、無常,修淨土。就是要常常...

每天念佛和看經的時間應如何分配

問: 每天念佛和看經的時間應如何分配? 大安法師答:...

學佛不為了生死,那是糊塗蛋

學佛,末法時期很亂,大家要用心簡別邪正。學佛是為了...

這時顯現出來才叫真正業障重

在臨終救亡修法時,《地藏經》是講事,普度一切眾生,...

略談菩薩戒中的「說四眾過」問題

菩薩戒也稱大乘戒、佛性戒、一心戒、心地戒、方等戒、...

依「六度」來學佛

如何學佛?我們要依六度來學佛。 六度:布施、持戒、...

三條會「直立」的魚

屈指算來,我學佛已經有十幾個年頭了。平時我也會和一...

【佛教詞典】二種性

(名數)地持經一說:一性種性,性者本性,謂自無始以...

【佛教詞典】差別邪執

【差別邪執】 p0929   顯揚十六卷三頁云:差別邪執者...

【視頻】大安法師《三皈五戒和出家的意義》

大安法師《三皈五戒和出家的意義》

【視頻】准提心咒

准提心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