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出家需要有大福報嗎

2020/05/21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出家需要有大福報嗎

《明史 · 太祖本紀》裡記載:「至正四年,旱蝗,大饑疫。太祖時年十七,父母兄相繼歿……孤無所依,乃入皇覺寺為僧」。

說的是明太祖朱元璋,曾在大饑荒時出家為僧的事,在歷史上那些戰亂和災疫時期,佛寺的確承擔過一些救濟功能,接納一些孤苦無依之人出家,但這也是特殊時期的慈悲方便,在社會秩序正常的年代裡,例如在唐朝佛教繁榮的時期裡,並不是誰想出家都能行的,出家,是需要很大福報的。

在古代,出家為僧也有很多詳細的要求。尤其是接收十方善信供養的十方叢林,具備堅定的信仰、相適應的修行能力,需要自身能精進修行甚至對外弘法,所以對於想要出家的人,是有一定的要求的,常見有如下這些:

一、年紀適當,能生活自理

這是指接受剃度時的年齡,太小則心性和信仰未定,還看不出是否堪為僧材,年齡太大很難適應佛門長時間的修行和勞作,寺院裡醫療條件有限,身體上的障礙比較多。畢竟,出家絕不是養老,而是要精進修行,誓願出離輪迴的。

二、意志堅強,能吃苦耐勞

欲新出家者,先說苦事:謂一食、一住、一眠、少飲食、多學問,言能不?答:可者。方得受之。

三、父母允許

若有來求出家者,應先問父母許已,方與出家。若不先問與出家者,得越法罪。

四、沒有犯邊罪

曾受佛戒已(含白衣五戒八戒在內),於淫殺盜妄四重戒中,隨犯一戒,即漂棄佛海邊外,故名邊罪。在現代社會裡,還需要開具一些具有法律效力的無犯罪記錄證明等。

五、出家的動機純正

為衣食利養混入僧團,盜聽大僧說戒、羯磨、同僧法事,受人恭敬利養禮拜,名為賊住。

六、志向明確,信仰堅定

曾為外道來受具戒,後復入外道,今又重來出家受戒,此人志性不定,名為破內外道。非佛法器,佛不許度。

七、沒有債務纏身

既然要出家,就應該先解決掉債務等經濟上的糾葛,出家不能是對他人不負責任。作為出家人,更要敬畏因果,為逃避債主而出家,今生的欠賬會變成未來世更大的」負債「。

八、不是承擔社會重任的公職人員

不應度大臣出家,見來求請應須詰問,汝非王臣不,若不詰問與出家者,越法。

九、身體健康

身患嚴重疾病或是傳染病的,服藥依然不愈的,一般不接受剃度出家,可以去一些佛教安養院。

畢竟十方叢林裡的出家人是受十方供養的,內修外弘為本分,否則更加虛耗自己的福報。若因重病而無法參與早晚課誦、出坡坐禪等必要功課,也要麻煩同修在病床前湯藥伺候,耽誤同修的修行。但若是出家後患病的,則不應驅出。

十、四肢健全,五官端正

出家人需具備威儀,言行舉止都是世間人的榜樣,所以有這一條要求。

其實,這些硬性規定到現在依然是適用的,同時還會設一個考察期,同時找到願意接受出家的寺院和依止師。能夠全部符合上面這些條件,已經需要很大的福報了。

父母同意  最難得的福報

出家最難過的大概就是「父母關」。兩千五百多年前的悉達多太子想要出家求道,他的父親淨飯王也是想盡各種方法阻攔,親情最難捨,作為父母希望孩子按世俗標準工作、成家、生子,作為父母放下不對子女承歡膝下的執著,這些也是人之常情。

在現代普遍少子化甚至獨生子女的社會中,如果能有緣投生在佛化家庭,如果能夠擁有開明的父母,能夠同意子女出家,那真的是幾世修來的因緣和福報。

唐宣宗時有位宰相裴休,也是當時有名望的佛教居士,精通《華嚴》教旨與禪宗心要。他的兒子裴文德年紀輕輕就科舉高中,被封為翰林學士。但當時有位皇子重病,按當時皇族的規矩,可以請人代皇子出家以培植福報。裴休便提出,由其子裴文德出家,既盡臣子之責,也可以籍此契機讓兒子有修行佛法、解脫輪迴的機緣,同時也了卻他自己無法入佛門修行的遺憾。

裴休親自送子入了溈山密印寺,並寫下一篇《警策箴》送給兒子。裴休當然也有不捨,但他更了解出家修行的意義,所以在《警策箴》中諄諄囑託,告誡兒子在佛門中要適應粗茶淡飯、粗布麻衣日子,看破「紫羅袍」與「黃金貴」這些世間榮華的虛浮,不要因自己的出身顯貴而自大,「莫在空頭爭閑氣」。

用心修道,精勤用功,禮拜如來,求得智慧,這也是對父母養育之恩的報答。若能如此,天龍護法都會歡喜讚歎。

這位裴文德出家後,法號「法海」,即是後來金山寺的開山祖師,但完全不是民間戲劇《白蛇傳》中所描述的那樣。

《警策箴》

汝及出家須立志,求師學道莫容易。

燒香換水要殷勒,佛殿僧堂勤掃拭。

莫閒遊,莫嬉戲,出入分明說處去。

三朝五日不歸家,妙法何曾聞一句。

敬師兄,訓師弟,莫在空門爭閑氣。

上恭下敬要謙和,莫輕他人自逞勢。

衣食難,非容易,何必千般求細膩。

清齋薄粥但尋常,粗布麻衣隨分際。

榮華止在紫羅袍,有道何須黃金貴。

解三空,明四智,要超初果至十地。

禮觀音,持勢至,別人睡時你休睡。

三更宿盡五更初,好向釋迦金殿內。

點明燈,換淨水,禮拜如來求智慧。

報答爹娘養育恩,天龍八部生歡喜。

除了福報 還需要智慧

就算上述條件都具備,想要成為合格的僧材,還要過佛學修養這一關。

首先,在正式出家前的考察期裡,對言行舉止、接人接物有一定的考察。同時,每天的早晚課誦、五堂功課也要用心學習,背誦五堂功課是出家之路的第一關。早晚上殿用功是否深入,梵唄學習是否用心,背誦經文還需要有相當高的專注力和古文閱讀能力,這都是基本功(五堂功課包括楞嚴咒、大悲咒、十小咒和心經、阿彌陀經、八十八佛大懺悔文、蒙山施食)。

如果報考佛學院,那更是需要苦讀。且不說報考時的錄取率,即使有幸進入了佛學院 ,一個學年就要學十幾門課,除了最重要的那些佛教經典和禪修訓練,也包括古漢語、歷史、外語、書法等綜合課程。還要準時參加早晚課誦,晚上要自修……佛學院的學僧都很少請假,即使生病也常常是堅持上課,因為落下幾節,很可能就真的就跟不上了。

學僧功課

來體會一下學僧們的日常測驗吧:

* 問答題 *

一、請簡述惠能大師所說的佛性不二、定慧不二思想。

二、請分析唯識中阿賴耶識與《起信論》阿黎耶識的同異?

三、理解「四義成就,汝復應知。見見之時,見非是見。見猶離見,見不能及「的道理。

四、請依《起信論》來分析自己的信心。

……

一方面,滿足上面這些條件不容易,出家真的需要有很大的福報。

另一方面,既然出家,接受十方供養,更要做好內修外弘的佛弟子本分,

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如果道心不堅、虛度時光,那就是對福報最大的浪費,對於所有想要出家的人來說,都是需要慎之又慎的。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死的時候要自己能作的了主

佛法的希望在你們身上,我現在急死了,佛教裡沒有人。...

小軍比丘出家緣

佛在世的時候,有兩個婆羅門,哥兄弟兩個人。兩個人,...

天上福報雖好,但終歸要墮落

比人類條件更為優越、其生存空間在人之上的是天道,天...

「五福臨門」的因是什麼

有一句話這樣說:各有因緣莫羨人。一個人得到福報,都...

順治皇帝出家的故事

明末有位老僧,在峨嵋山高峰結茅庵隱居。老僧終年不下...

佛法是依靠智慧成就解脫,而不是福報

很多的佛教修行人,大部分是比較歡喜修福報的。因為修...

福德是承載世間富貴之根基

國慶長假,待客之餘,讀書、寫字、坐禪、念佛。 品讀《...

在家出家都要報答四恩

四恩是哪四種恩呢?對在家居士來說,就是天地、君、親...

【大藏經】【註音版】華嚴經普賢行願品

普賢行願品...

【大藏經】【註音版】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大藏經】大寶積經

大寶積經卷第一 大寶積經卷第二 大寶積經卷第三 大寶...

【大藏經】浴佛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王舍城鷲峯山頂,與大苾芻眾千...

如何大發「七聖財」

新春期間,親朋好友見面總互道恭禧發財。而佛門中人,...

吃臘八粥選料有講究

1月5號是臘月初八,不少人還保留著喝臘八粥的習俗。如...

天魔出現往往有這幾個特色

一般我們除非深入教理,否則很難從魔所說的相似法教理...

身陷惑網者,必囚生死獄——不思維無常的過患

云何猶不知,身陷惑網者,必囚生死獄,正入死神口。 此...

了幻法師:如何正確地看待慾望

問: 如何正確地看待慾望? 了幻法師答: 慾望,通常...

汝若死得下癡心妄想,決定會現生往生西方

【原文】 念佛之人,但能依佛所說之淨土三經,信願念佛...

石頭本無意,何必自生怨

一個小沙彌在化緣的時候與一位農婦吵了起來,最後發展...

神通跟生死毫不相干

我們現在處於什麼時代呢?叫末法。末法是什麼情況呢?...

什麼叫大乘和小乘

本來,在佛的時代,並沒有分別什麼大乘和小乘,佛法是...

五種佛教的蓮花

《攝大乘論》釋卷十五記載,蓮華有香、淨、柔軟、可愛...

《大寶積經》中介紹極樂世界與往生的4種方法

【極樂世界人的壽命】 佛告阿難:假使比丘滿億那由他百...

聖嚴法師:氣到忍不住時怎麼辦

有人說「沉默是金」。沉默並不等於就是沉沒,被罵、被...

白露節氣的養生方

白露適合於養腎,古話說白露勿露身,早晚要叮嚀,白露...

宮殿諸樓閣,觀十方無礙

宮殿諸樓閣,觀十方無礙,雜樹異光色,寶欄遍圍繞。此...

拿金斧頭的觀音菩薩

大悲咒的第62句叫做「摩囉那囉」,這句的意思是觀世音...

正如法師《佛教對飲食的看法》

經文:汝等比丘,受諸飲食,當如服藥,於好於惡,勿生...

【佛教詞典】句義

梵語 padārtha。謂逐句闡釋其義理,或指語句所言詮之...

【佛教詞典】四分家

(流派)立識心四分之宗。唯識之正義也。...

【視頻】淨界法師《磨磚不能成鏡,打坐怎會作佛》

淨界法師《磨磚不能成鏡,打坐怎會作佛》

【視頻】宏海法師《普陀山的故事-南海觀音》

宏海法師《普陀山的故事-南海觀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