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心出家的圓融法師以禮佛念佛為終身的修持

2025/03/29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圓融法師1

圓融。字竺峰,俗姓姚,浙江德清人。年二十歲出家,剃髮染衣於杭州石屋嶺的煙霞寺,在昭慶律寺受具足戒,持守戒律,喜好禮佛、念佛,以往生西方極樂淨土為一生決定的志願。

圓融法師不固定居於一處,與眾合得來則留,合不來則去,心意氣度灑脫自在、光明磊落,從不糾纏不清、執著不放。

圓融法師2

凡是他居住到一個地方,常常靜靜地關起門來禮佛、念佛。不禮佛時就念佛,不念佛時則禮佛,如此禮佛、念佛交互用功無一時中斷。從不雜修其他法門,只以禮佛、念佛二事做為終身的修持。

圓融法師曾有一日從中午開始,稱念阿彌陀佛的名號,木魚聲朗朗相應,如此經過一整夜,一直到隔天下午還在念佛,大家見他念佛毫無休息,大聲呼喚他,圓融才停止下來,說好像才過了半天而已啊!有人問他是否飢餓?圓融說:「我口中有水甘甜如蜜,常常盈滿,受用無量,不再想要飲食了。」

圓融法師修不倒單數十年,故很少作夢。偶爾有夢境也不離禮佛、念佛,除此之外更無其他夢境。有時在夢中,常常見到佛菩薩活動如生,對他開示一些鼓勵的話,有時則是韋馱尊天導引他念佛。

圓融法師3

清宣宗道光十年,也就是西元一八三○年的三月十九日,圓融法師圓寂於杭州城東園的天華庵。往生前數日,自知時至,示現微疾,簡略地囑咐庵主數語,即默默地獨自持念佛名,更無其他言語。

入寂往生後,示現頭頂暖熱之相,火化於龍慶寺的普同塔,香柴並沒有用很多,一下就完全地化盡了。世壽六十四歲,從不收徒弟。

圓融法師4

編者按:淨土宗蓮池大師曾在《竹窗隨筆》中提到四種「出家」:一種「在家在家」,指在世間未學習佛法的人,為了追求名聞利養而辛勞奔波;第二種「出家在家」,表相上穿了僧服,但心中依然繫念著世間的種種慾望。

圓融法師5

第三種「在家出家」,雖身在家,但是心中已經放下了對世間的慾望,真為了生死而心常安住在「道」;

第四種「出家出家」,外相示現出家,心中亦熄滅了貪瞋癡,斷除了對世俗的一切妄想,精進辦道。這樣的出家人才是真正的「出家人」。本故事中的圓融法師正是這樣一位佛門榜樣。可見,無論身是否出家,心出家才是能否了生死,出輪迴的關鍵。

圓融法師6

《淨土聖賢錄》的作者評價圓融法師道:「居住沒有固定之所,真解脫也。不收徒弟及信眾,真清淨也。火化時能很快地燃盡,不留戀世間塵緣的明證也!」 圓融法師心出家也!

而我們在家人,常被俗事所纏繞,心出家不易。故圓融法師親身示範,教導我們心要學習不糾纏不執著於任何俗事,「把心歸零」後禮佛念佛,常常安住於佛號之人容易得定,功夫久久,得佛力加持不可思議,心則不易再被外境所轉。心出家了,往生一定!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修學淨土要發什麼願

信與願是往生的關鍵。蕅益大師說得明白:往生與否,全...

夢裡的境界,是多方面的因素構成的

問: 如果夢中出現烏雲、狂風,從前方衝擊過來,從上空...

大安法師:往生極樂要如何發心

問: 發菩提心是往生條件之一,出離心能不能等同菩提...

這八個字誤卻了往生大事

覺明妙行菩薩對常攝說:只強順人情、勉就世故八個字誤...

淨界法師《佛法修學概要》圖解

我們在學習師父一部開示的時候,最好將師父所講的大綱...

印光大師:深信淨土後,方可學餘宗

末世眾生,欲了生死,非仗佛力,決難如願。至於各宗法...

放下心中的弓刀

過去,在舍衛國有一戶貧窮的家庭,夫妻都非常慳吝,性...

蓮宗六祖永明延壽大師畫傳

一、誕生丹陽,少誦法華 永明大師(公元904975年),諱...

【大藏經】十小咒註音版

1、如意寶輪王陀羅尼 南(nan)無(mo)佛(fo)馱(tuo)耶(...

【大藏經】佛說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阿難說:「聞如是。」 阿難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貴...

【大藏經】【註音版】梵網經菩薩戒本(誦戒專用)

梵網經菩薩戒本(誦戒專用)...

【大藏經】金光明最勝王經

金光明最勝王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

誰也不能做你的鏡子

愛因斯坦小時候是個十分貪玩的孩子。他的母親常常為此...

不動心才是真修行

某處鬧著災荒,佛教界的一些人士也想盡些濟助之心,因...

壽命第一的薄拘羅尊者

薄拘羅尊者是長相很莊嚴,壽命第一,他活了一百六十歲...

歡喜心掃塔禮塔之殊勝功德

昔日,佛在阿耨達池,對五百位阿羅漢說道:你們各自述...

彌陀是報佛,極樂是報土

道綽大師直接提出來說極樂世界決定是報土,阿彌陀佛決...

【推薦】12個經典禪意故事

【一】 禪師問:你覺得是一粒金子好,還是一堆爛泥好呢...

心外有法,生死輪迴;心外無法,生死永棄

夫不體道本。沒溺生死。處胎卵濕化橫豎飛沈之類。於中...

【推薦】虛雲老和尚《參禪的先決條件》

參禪的目的,在明心見性;就是要去掉自心的污染,實見...

莫追憶,莫等待,莫猶豫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依修行的標準調整自己的心態和情...

素食的十大益處

素食的好處極多。至少具有下列十大益處: 1.益壽延年...

大安法師:修行的高低是看德行

修行的高低看德行,不在於外在的東西,無論是哪畢業的...

有人妄稱自己是古佛再來可信嗎

自古高僧,無論是古佛再來,還是菩薩示現,都以凡夫自...

燒香沒有固定時間,請問這樣是否不好

問: 我沒有皈依,但我這十幾年來,每天只要在家,一...

擁有感恩的心

人生於天地之間,戴天地之大恩,時時保有一顆感恩的心...

家人在家吃素,出門吃葷……

問: 南無阿彌陀佛,至誠頂禮宏海法師!家人十多年來,...

印光大師談往生極樂的條件

1、有信願,無論行之多少淺深,皆得往生 淨土法門,以...

【佛教詞典】七聚

戒律學的七項罪名,即 一、波羅夷,是棄(於佛法之外)...

【佛教詞典】真諦(499—569)

真諦(梵名波羅木陀),西印度優禪尼婆羅門族,原名拘那...

【視頻】夢參老和尚《苦是自找的,要心心念念求出離》

夢參老和尚《苦是自找的,要心心念念求出離》

【視頻】夢參老和尚《向佛學,不要自以為是》

夢參老和尚《向佛學,不要自以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