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住寺院應注意哪些問題

法耀法師  2021/02/18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住寺院應注意哪些問題

再接下來第三科是「有緣暫宿等法」。有因緣,像我們來到寺院裡打佛七,都是有因緣住到寺院裡邊的。

住到寺院裡邊應該注意哪些問題?為大家讀一下:「若有因緣寺中宿者,不得臥僧床席,當以己物藉之;亦勿臥沙門被中,並調戲言笑,說非法事。沙門未眠,不得先寢,為除憍慢故;又勿坐僧床席,輕侮僧故;俗中貴士之座,猶不許賤人升之,況出世高僧,輒便相擬。是以經中,共僧同床半身枯也,如是因緣如別廣說。若至明晨,先沙門起。」

在寺院裡有因緣住應該注意的問題,大師怎麼教誡我們呢?他說:「不得臥僧床席,當以己物藉之」。

來到寺院裡,住的床鋪、鋪的這個褥子上面,要自己帶的或者床單或者什麼,鋪在上面「藉之」——墊著。這是什麼意思?愛護僧物,愛護僧物啊。寺院裡的東西這都是十方信眾供養修行者的,然後我們偶爾地以俗人的身份來到寺院裡住的話,自己應該很小心吶。

人家這些不是專門供養我的了,只是有因緣暫用一下,所以一定要非常小心,要愛護,千萬不可像在賓館裡邊一樣「我反正花錢了,我就隨便用,用這個被子什麼的擦腳啦,隨便弄」。弄一弄然後就揚長而去……這種毛病千萬不可帶到寺院裡來。

「三寶財法應守護,亦勿臥沙門被中」。如果專門出家人用的東西,千萬不能用,應該問師父:「這個可以用嗎?」如果可以用則用。可以用,自己都要好自為之,很小心翼翼地用,切不可大手大腳。然後小事裡邊,大師又提醒我們「應自設供,供養於僧。豈損他供,自害善器」,就講這個道理。

下面又說「並調戲言笑,說非法事」。來到寺院裡邊住的話,不可以說世間的這個王賊水火的這些事,殺盜淫妄……世間的這些帶到寺院裡說;嘻笑……這個要清楚,不得說非法事。應該一心憶念三寶。

「沙門未眠,不得先寢」。在寺院裡住,出家的師父還沒有休息之前,你不能先睡覺,這是規矩。為什麼?有什麼好處?除自己的憍慢。

弘一大師《南山律在家備覽》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宣化上人:出什麼家

佛陀雖為印度的太子,可是他對世間的富貴,深生厭離,...

妙蓮法師:想當法師先念佛

印光祖師常勸導人,出了家若是想當法師,那就要先好好...

惟賢長老《在家居士修行之次第》

諸佛正法賢聖僧, 直至菩提我皈依。 我以所修諸善根,...

維摩詰經的不可思議

說到這部《維摩詰經》,很好!能讓我們悟入不二法門,...

狗轉人身的故事

南無阿彌陀佛。好,各位有緣吉祥。 歡迎大家來到道場白...

如何看待師父的「不清淨」顯現

根據佛教經典的記載,我們現在所處的時期是末法時期,...

供養僧人用錢如法嗎

問: 請問師父,現在居士供養出家僧人,一般都直接用...

蕅益大師論出家

蕅益大師,吳縣(江蘇)木瀆人,俗姓鐘。字蕅益,號八...

【大藏經】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時稱...

【大藏經】【註音版】華嚴經淨行品

(印光大師校印本)...

【大藏經】佛說十善業道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娑竭羅龍宮,與八千大比丘眾、三萬...

【大藏經】【註音版】暮時課誦--單日

根據《靈岩山寺專修淨土道場念誦儀規》(印光法師鑒定...

【推薦】淨土法門有何殊勝之處

淨業行人都知道,在淨土經典中,釋迦世尊及十方諸佛都...

莫把極樂世界當作天方夜譚般的神話

自古以來,就有很多人把極樂世界當作天方夜譚般的神話...

久參有禪,久住有緣

香板下面出祖師,哪個調皮就一香板。不聽啊?以為我喜...

化解心中怨恨的三個方法

怨─它是恨的累積,它跟嗔不同。 你看有些人:你一刺激...

「阿羅漢」的三層含義

第一殺賊: 意即殺掉煩惱之賊。阿羅漢在因地修行滅受想...

佛的九大象徵

佛教起源於公元前6至5世紀的古印度,是迦毗羅衛國釋迦...

你為什麼要學佛

說起劉宏來,大家都很羨慕。大學畢業後就進入銀行工作...

達到什麼境界才可以食肉飲酒行淫偷盜

《永明延壽禪師全書》:若割心肝如木石相似,便可食肉...

【推薦】對治煩惱的最好方式

禪宗有一句話,我希望大家好好體驗一下,你就知道什麼...

鼓是怎樣成為佛教法器的

鼓是民間常見的打擊樂器。世界各地鼓的種類、形狀和稱...

【推薦】淨土宗的思考,永遠要把功德歸於佛陀

什麼叫皈依?就是:必須要空掉自我! 我們能夠往生,是...

印光大師嘉言錄--諭在家善信

甲、示倫常大教 ● 盡性學佛,方能盡倫學孔。盡倫學孔...

聖一法師《梵網經菩薩戒之殺戒》

佛言:若佛子,若自殺,教人殺,方便殺,讚歎殺,見作...

我們為什麼喜歡習慣性評判別人

當你的心去接觸境的時候,第一個念頭就是感受,第二個...

當代僧伽的職志

一、要有求學的志向 當代青年僧伽應有的職志是什麼呢?...

大悲咒的由來

大悲咒,是觀世音菩薩的大慈悲心、無上菩提心,以及濟...

【佛教詞典】五業

(名數)五種之業也。有四種:(一)順現法受業,順次...

【佛教詞典】正心住

【正心住】 修唯識行歷經四十一階位,此為初十位的第六...

【視頻】淨旻法師《普賢十大願王》

淨旻法師《普賢十大願王》

【視頻】蘇州佛教

蘇州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