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出家僧人的四威儀

2021/11/19  大字體  護眼色

出家僧人的四威儀

舉佛音聲慢水流,誦經行道雁行遊,

合掌當胸如捧水,立身頂上似安油,

瞻前顧後輕移步,左右癹旋半展眸,

威儀動靜常如此,不枉空門做比丘。

這是一首讚歎出家比丘威儀的偈頌,在佛門中威儀不僅僅是外在的儀表問題,還是一種修行。威儀具足不但可以攝心,還能使眾生睹僧寶之莊嚴而起信,自利利他。

四威儀原指人類日常起居的四種動作,即行、住、坐、臥。佛教要求僧眾避免放逸、注意舉止,故以四威儀代表修行者所應遵行的各種規範,即如《菩薩善戒經》云:「若行,若住,若坐,若臥,於一切行不失道心。」四威儀,古人用十二個字做了總結,即是「行如風、坐如鐘、立如松、臥如弓」。

修道之人,舉止動步,安詳徐行,猶如清風徐拂。行進時,兩眼平視,不左窺右瞄,不向外攀緣;移步時,勿踏蟲蟻,勿倉倉惶惶,或令鞋履拖拉出聲;當收攝身心,舉止動步,心存正念,一切時中,定慧等持,如法而行。

站立之時,頭頸不偏不倚,身軀挺直,安穩而立,猶如蒼松,不可輕率、歪斜或抖動;當心存正念,隨所住處,常念供養三寶、讚歎經法,係心在道,思惟經義,如法而立。

跏趺宴坐時,應攝心專注,身心安穩不動,猶如大鐘。古德云:「身要放鬆,不得隨便;心要專注,不得緊張。」切勿前傾、後仰或左右歪斜;當端肅威儀,息緣絕慮,觀照自心,諦觀實相,如法而坐。

修道之人,非時不臥;為調攝身心,若睡眠時,當右脅而臥,以右手曲肱為枕,左手平舒於腿,雙腿微弓,兩足相疊,名為吉祥臥,亦名獅子臥法。右脅而臥,於諸臥姿中,最為有益,能令身得安穩,心不動亂。

律云:「仰臥,是修羅臥;覆臥,是餓鬼臥;左脅臥,是貪慾人臥。」是故修道人不仰臥、不覆臥、不左脅臥,應右脅而臥,保持正念,心無昏亂,如法而臥。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式叉摩尼

意思是乞士,稱呼年滿20歲的正式出家的男性佛教出家人...

出家真正的利益在哪裡

原文: 古德云:最勝兒,出家好。俗有恆言曰:一子出家...

出家與在家修行的區別和出家的條件

問: 出家修行與在家修行的區別在何處?若要出家,應...

現在許多僧人住在居士家如法嗎

問: 末法時期白衣上坐,講僧團過失,講法出光盤,這...

僧俗關係要建立在道義上

為什麼要講今天的僧俗關係呢?因為我覺得,今天的僧俗...

在家居士應注意的威儀

什麼是居士? 答:是指虔誠信仰佛教,並且受了三歸五戒...

入寺方知三寶恩

作為三寶弟子,學佛的第一步就是皈依三寶,但從形式上...

李娜的解脫之路

李娜以《青藏高原》、《嫂子頌》、《好人一生平安》等...

調和五事助參禪

參禪,是以見性契悟涅槃妙心為主,除此皆是助道之法。...

修行人著魔的主要現象

一、共修時的魔事 修行人發生魔事時會有那些現象出現呢...

向觀音菩薩求子是如何應的

問: 懇請師父解惑,我理解:此心作觀音菩薩,此心是觀...

張澄基教授《什麼是佛法》

什麼是佛法 各位大善知識! 世界上任何一個政治朝代,...

聖嚴法師《省思自我,消融自我》

首先,我們要發現自私的我並認清自私的我。如果我們能...

當前佛教存在哪些問題,應如何改進

問: 您認為當前大陸佛教存在哪些主要問題,應如何加...

煩惱不懂得擺平,有誰能保佑你呢

沒有正知正見,你會去求神、擲杯筊、燒香,燒很多的冥...

不要把別人的因緣套在自己頭上

最近幾年,佛教界流傳,不誦《弟子規》不能往生西方極...

感謝嫉妒者

宋徽宗喜歡書畫,並且有很深的造詣。一天,他問隨從:...

把自我意識放下,跟著願力走

我們剛開始在學佛的時候,只想到一件事,就是痛苦跟快...

【推薦】人生的真相

在一個寂寞的秋天的黃昏,無盡廣闊的荒野中,有一位旅...

叢林參學中的「警策格言」

自古以來,叢林即是十方人士聚集之所,過去中國大陸的...

敬老養老是福氣

《論語》有曰:父母在,不遠遊,游必有方。初讀此句,...

如何用《地藏經》來指導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地藏經》提出了指導人生、指導生活的具體修法。本來...

【佛教詞典】讀誦品

(術語)台家所立觀行即五品之第二。至心讀誦妙經以助...

【佛教詞典】癡網

(譬喻)愚癡之纏綿譬如網。唐華嚴經一曰:令諸眾生永...

【視頻】慧律法師《味覺其實是虛妄不實在的》

慧律法師《味覺其實是虛妄不實在的》

【視頻】大悲咒(潮語佛樂)

大悲咒(潮語佛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