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口雖說空,行在有中

道宣大師  2024/03/08  大字體  護眼色

口雖說空,行在有中

【疏】罪從緣生,生便有業。招集增漏,偏非道務。今冒染大度,罪福本空,心同俗染。未思洗蕩,捨棄眾外,義同不足。後乃懺伏,更作法收。

【記】《梵網》云:「口雖說空,行在有中是也」。今世禪講,多墮此見。但知心空,不知心有。諸大乘經,皆談二諦。若專空寂,空則非空。縱使空空,還成偏計。智者云:「業性雖空,果報不失」。

《四分律刪補隨機羯磨疏濟緣記》卷三

【大意】

所犯與戒律相應的罪,都是因緣聚合所生。無論善的、惡的,只要身口意有所造作,業因就會形成。造了不善業,自然招感未來的苦報,並增長這種有漏法,致使跟斷除生死輪迴的修道完全相背離。現在假充大乘的教法,講說罪和福都是因緣所生,體性都是空的,並沒有真實性。雖然講說這樣的道理,但做的還是煩惱所驅使的行為;嘴上說的是佛陀的教法,心行卻相同於塵染的俗人,心口不能相應。現在沒有好好去思維如何來懺悔、去掉罪業的事情,反而不肯懺罪;那麼僧團就會做法將他捨棄於僧外,如同不足僧數的人一樣。因此眾法和僧利,都不能跟他共同。假使後面他肯懺悔,願意俯首認罪,僧團才可以給他做羯磨解掉。

在記文裡。《梵網經》裡講到,「口雖說空,行在有中」。現在(宋朝)的禪師大多落於此見。只是知道這個心是空寂的,不知心在緣起方面,有隨緣的作用。大乘經典中,大多談真俗二諦。要是專門執著於空,即落無明,不是真空,還成偏計;也不是妙有,還屬偏於空的這種執著。智者大師講:「業性雖空,果報不失」。雖然法性本來是空寂的,但是在緣起方面,因果不會有一點差錯。

【注】

《梵網》:「從於今時乃至盡未來際,終不更造一切惡業。所以者何?業性雖空果報不失」。引自《法華三昧懺儀》,見《大正藏》,46冊952頁中。

真空:(一)真如之理體遠離一切迷情所見之相,杜絕‘有、空’之相對,故稱真空。如大乘起信論所說之空真如、唯識所說之二空真如、華嚴所說三觀中之真空觀等均屬之。又大乘以非有之有,稱為妙有;非空之空,稱為真空。此乃大乘至極之真空。(二)指小乘之涅槃境界。以其非假,故稱真;以其離相,故稱空。乃空無一物之偏真單空。《四分律含注戒本疏行宗記》卷1上。引自《佛光大辭典》。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閻王也喜歡別人拍馬屁

有時候我在想如果我們是今生才有生命,那就簡單多了,...

照見五蘊自性本空

能觀的菩薩在觀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的時候,得到什麼效...

佛陀為何要製定戒律

從聲聞律上看,是因事而制。在家眾要確保人身不失,故...

只要好好念佛,在哪都一樣

那年春天,我與幾位師兄到東林寺拜見大安法師,法師正...

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各位班首、執事、各位法師、各位居士,今天是虎年第一...

明心法師的出家學佛心路

我出生在浙江省永嘉縣楠溪江畔的一個古鎮,這裡風景如...

空觀是空掉妄想,不是空掉外境

空觀智慧的修行就是你的心經常去想一件事情,就是你本...

「眾生畢竟無生如虛空」,為何還要願往生

問曰:大乘經論中,處處說眾生畢竟無生如虛空,云何天...

【大藏經】吉祥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祗陀園給孤獨精舍。時已深夜...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彌勒下生經

佛說彌勒下生經...

【大藏經】在家菩薩戒本

在家菩薩戒本(六重二十八輕讀誦儀軌) 香讚 爐香乍熱...

【大藏經】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香讚: 爐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諸佛海會悉遙聞...

學佛修行人應有的心態

蕅益大師開示曰:學道一要真為生死,二要具足剛骨,三...

圓瑛法師:答何明亮居士問六則

問一:念佛為何限定七日? 答:剋期取證故。放下萬緣...

福德淺薄之人供養財產,不會遇到真正的福田

當我們供養僧眾的時候,哪怕所準備的財物極其微薄,也...

佛經中開示不邪淫的功德

1.爾時佛告諸比丘:「於此眾中,我不見一法修行已、多...

精進念《地藏經》,現世轉化惡業

我有個弟子,銀行虧空九千多萬,沒辦法償還,判刑二十...

天乘四種禪定之三禪

我們看三禪。 三禪,亦名離喜妙樂地,謂行者復厭二禪之...

蓮池大師除夕日開示

【原文】 除日① 古人以除日當死日。蓋一歲盡處,猶一...

勸人念佛,是第一了不起的功德

一心念阿彌陀佛,修學念佛三昧,是改正惡習,修學善法...

愛喝酒的年輕人

有一位年輕人很愛喝酒,經常喝得醉醺醺的,但是酒醒後...

誠哉在我,不關業障事

參禪人,第一要守清規,方能參禪。 清規者,公正清嚴為...

善待動物

曾經,有個獵手,逐鹿過寺前,問馬祖老和尚:師傅,看...

如何在生氣時還能心存慈悲心

主持人: 佛教經常教導人們要慈悲,面對煩惱時要自我...

把觀音菩薩看作彌陀的化身,是否有佛經根據

問: 法師講過,把觀世音菩薩看作是阿彌陀佛的化身。不...

處理雜務也是修行

峨山慈棹禪師在月船禪慧禪師處得到印可,月船就對他說...

末法眾生的障深慧淺

障就是障礙我們修行的東西。這個障有外面的障礙,有裡...

慾望永遠都不能滿足

有一位禁慾苦行的修道者,準備離開他所住的村莊,到無...

【佛教詞典】智文

(509~599)南朝陳代僧。丹陽(江蘇)人,俗姓陶。精...

【佛教詞典】虛空非大種

【虛空非大種】 p1167 大毗婆沙論一百二十七卷四頁云:...

【視頻】觀經十六觀之日想觀

觀經十六觀之日想觀

【視頻】學佛人要先有正知正見(紹雲老和尚)

學佛人要先有正知正見(紹雲老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