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以僧眾為對境修恭敬

明海法師  2022/07/23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以僧眾為對境修恭敬

僧,是四人以上的出家的團隊,不局限於某一個人。有一個正確的態度對待僧眾,對於各位在家居士很重要。但是態度要調整到位,確實也很不容易。

我們要培養對所有僧眾的恭敬。只要是出家受戒的僧眾,他們都是佛法的實踐者,都是我們的福田。他們也許還是凡人,但是他們走在由凡到聖的路上,所以他們是我們的榜樣,他們是我們供養的對境,所以不要以惡意,不要以那種張家長李家短的習性,去議論僧人的過失。這樣會毀壞我們跟僧眾之間的因緣。

這裡並不意味著說,你們不能指出僧人的過錯,不是這個意思。如果僧人有過錯,有兩種方式指出。第一種方式,你可以當面規勸:某某法師請你原諒我,我認為有一事你做得不妥,請允許我指出來。這是當面規勸。還有一種方式,在寺院僧團裡面,你也可以向僧團的長老、負責的人,指出某些人的非法。

這裡最重要的是什麼?最重要的是心態,你的心態是建設性的,是維護僧團,是護法的心態,包括護持那個不如法的僧人,希望他能改進,希望他能有進步。你沒有必要到處去講,在居士裡去講,在外面去散布——特別現在是網絡時代,在網絡上去議論,那就錯了。這種做法背後的心態,就不是建設性的,它是破壞性的。

《地藏十輪經》裡講到僧人的珍貴。釋迦牟尼佛在這部經裡告訴我們,即使是犯戒、破戒的比丘,他們穿著袈裟,仍然有特有的功德。因為他們讓世間的人想到佛、想到法、想到僧、想到戒。簡單地說,他們是佛的宣傳者,佛法的宣傳者。

在這部經裡也介紹說,出家比丘身上搭的這身標誌戒行的袈裟,它的功德很大。曾經有一個人犯了大錯,被國王處罰,處罰的方式是把他送到荒山野嶺。佛經講,在那樣的地方會有夜叉出沒,這個人會被這些夜叉吃掉。但是這個被遺棄在荒野裡的人,他身上有一小塊袈裟,注意,是一小塊,還不是完整的袈裟。到了晚上,夜叉們就來了,開始他們很高興:「哎呀,終於有美食了,餓得不行啊!」走近了一看,不對呀,這不能吃,因為他身上有袈裟。他們不僅不吃,還恭敬頂禮。這是《地藏十輪經》裡記載的,袈裟就有這樣的力量。

這樣的故事在佛經裡有很多。還有一個釋迦牟尼佛本生故事,在山裡面有一個象王,象王的牙非常漂亮。城裡有一個國王,早就聽到象王的美名,知道它有非常美妙的白牙,但是他們總是難以抓獲它。後來國王就懸賞重金,招募捉象王的人。有一個人為了得到重金,自告奮勇,拿著弓箭和刀槍,到了山裡。這個像王是釋迦牟尼佛的過去生啊,也不普通。它看見一個獵人過來,先是有戒備,但是當它看見獵人身上帶著一片袈裟時,就把戒備心放下來了,說你需要什麼?我能幫你嗎?獵人說,我需要你的牙齒。象王在這種情況下,就把自己的牙齒奉獻給了獵人。你們看袈裟的力量。

共業之怪象

但是現在你們可能有困惑,在大街上會碰到穿袈裟的人,給你一種壓力,甚至設一個圈套找你們要錢。新聞也報道過,在漢地一些省份,乃至於藏地,有一些村子裡的人,到了某個季節,把頭剃光,或者連頭都不剃,戴上帽子,穿上我們出家人的衣服,到外面去化緣、趕齋;或者裝扮成活佛、仁波切,讓信眾供養他們。你們會遇到這樣一種情況。

對於這些人,有人建議不要稱他們是「假和尚」。某種意義上,「假和尚」還是和尚,他們根本就不是和尚。說他們是「穿著我們衣服的人」,這客氣啦!說「穿著我們衣服的騙子」,這有點氣憤了。穿著我們衣服的這些人,現在不僅僅在國內,有的甚至走出了國門國際化了。

這確實是這個時代眾生的共業。我前面講過,現在的社會公信資本衰減得太厲害了。佛法僧三寶,本來是神聖的文化資源,現在也被某些飢渴、精神貧乏的人,變成牟利的工具了。受損傷的是誰呢?是全體社會大眾。對於這種情況,我的建議是,敬而遠之。只要穿這身衣服,我們可以對他有敬意,但是我們不一定要親近他。至於親近哪些僧眾,可以經過觀察以後,自己再決定。

結語

以上恭敬三寶的修行,我們講了很多細節。這些細節,大家不要以為是麻煩,不要以為是囉嗦。如果你覺得麻煩、囉嗦,那一定是你的身心很粗,還沒有被調伏。以三寶為對境,調伏我們的粗心,讓它變得細膩、柔軟;以三寶為對境,增長我們的福報,然後我們才有可能使信仰變得堅固,深入佛法的大海。這是這些細節深遠的意義之所在。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明海法師文章列表

星雲大師《佛教僧伽的十無思想》

各位新戒同學們: 我們在俗家時,過的是紅塵的生活;...

天人丈夫眾,恭敬繞瞻仰

天人丈夫眾,恭敬繞瞻仰。此二句,名莊嚴主功德成就。...

佛說不敬論說師長長短的果報

阿難問佛陀:世尊,若是有比丘,對他們的老師或和尚,...

在家如大夢,出家猶如遇險得脫

一 在家猶如大夢 在這茫茫生死苦海中的人生,本是同做...

出家後的四種修行法

出家中就有三種分別,一種是出世俗的家,我們現在的辭...

前世恭敬的殊勝果報

過去佛住世時,一天夜裡,有八位天人依序來到佛所。第...

宣化上人:沙門的意思

沙門有四種: (一)聖道沙門。 佛可以稱為聖道沙門,...

心存敬重,不輕未學

心存敬重不輕未學 人通常自命不凡,也因為自以為不平...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無量壽經

(印光大師校印本)...

【大藏經】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時稱...

【大藏經】思惟略要法

形疾有三:風、寒、熱病,為患輕微。心有三病,患禍深...

【大藏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

假如動物會說話...

1980年福建,有一頭從屠刀下被解救的牛向著人們下跪感...

這兩個念頭,讓你最快速增長福慧

佛法有兩個目的,第一是修福,第二是修慧,即福慧雙修...

受一次八關齋戒,就超過極樂世界修一百年嗎

問: 《無量壽經》裡說,正心正意,齋戒清淨一日一夜,...

尊者阿姜曼治療弟子們身心疾病的方法

當尊者阿姜曼住在清邁的時候,生了好幾次病。如果依賴...

萬事有因,強求不得

梁武帝在還沒有顯貴時,曾認識了一位很貧困的人。梁武...

認識你自己

禪院新來了一個小和尚,他積極主動去見智閑禪師,誠懇...

轉五濁而成清泰

【疏文】 上言靈明湛寂之體,本無清濁向背,畢竟平等,...

清淨的寺院裡面為什麼會有灰塵呢

趙州禪師八十歲那年,被眾人迎請到趙州的觀音院住持弘...

如何處理生死問題

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我們就會面臨佛在大小乘經典所說...

依他淨土與諸方淨土

我要告訴大家,《莫到老來方修道》系列,你一定要連續...

文珠法師《生命壽命與慧命》

一、生命的組織 世間事物,由無而有謂之生,能令生起...

亂倫的丑惡悲劇

大家都知道邪淫是丑惡的,如果邪淫而至亂倫,那更是丑...

偏空跟斷滅見有何不同

問: 請法師慈悲開示,法師說:小乘的空觀,是將依他起...

何謂財布施

問: 何謂財布施? 慧律法師答: 其實一切施,一切福田...

念念分明無妄想,心心清澈無昏沉

參究這件事,要念念分明,心心清澈;念念分明則無妄想...

這個禪定的境界是怎麼回事呢

這個禪定的境界是怎麼回事呢?智者大師講出兩句話來形...

【佛教詞典】壽盡故死

【壽盡故死】 p1270 瑜伽一卷十三頁云:云何壽盡故死?...

【佛教詞典】非喻

譬喻之一種。指以假設之事物來譬喻。如經典中記載,世...

【視頻】惠空法師《禪宗祖庭朝聖之廈門南普陀寺》

惠空法師《禪宗祖庭朝聖之廈門南普陀寺》

【視頻】眾生本來是佛嗎(懷化蓮華寺)

眾生本來是佛嗎(懷化蓮華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