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門日況愈下,真修真學者乏人

界詮法師  2023/03/13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佛門日況愈下,真修真學者乏人

佛門今天日況愈下,真修真學者乏人。真修則不能息心,真學則不能專志。營事則畏煩,勞作則怕累。弘法則無能,接俗則同俗俯仰。居叢林不適應規矩,單住又嫌寂寞難耐,住小廟則散漫放逸。常常只是悠悠度日,愰愰不知所以。

居士護法,亦不擇道場之道風,僧伽之軌範,行持之嚴謹;與僧則不以法相見,而以情相牽。來寺企圖消遣或拜拜,或與僧為友;不仰三寶之德,不求法義之玄妙,不知禮儀的進退,又如何了知佛法的事理。僧網大綱已墮,信徒依怙將亡。

悲呼!僧人無法安定住下,一年常常要換好幾處。此則不安,彼亦住不了,背著包,走!走!走!心不安,何處而能安?心不調,何處而能住?煩惱重則障礙多,沒福報,無處安身,苦!苦!苦!

居士想學法,又不知去哪學。這看看,那望望,總覺得僧人不像樣,所以貢高我慢,自以為是;對三寶無一念禮敬之心,也得不到一點點好處和利益。這些現象知道了又如何改變?道理都知道,眼下形勢如此,又能奈何!?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界詮法師文章列表

學佛切勿執理廢事

佛在《阿彌陀經》中告訴我們,現在這個時代是五濁惡世...

拔提釋王作比丘緣

釋迦牟尼佛夜半踰城出家,雪山苦行六年,最後於菩提樹...

功到自然就成

不說一般的人,就說菩薩的願力,我講個故事。印度的無...

學佛以後,修行的三個重點

我們學佛以後,有三個重點可以修學:第一個是因緣,第...

正釋四念處

所謂四念處,一、身念處,二、受念處,三、心念處,四...

修行人要把人我是非捨掉

我們是學佛的,要制心一處,你用的功夫,要時時刻刻現...

星雲大師《逆境》

吾人生命的成長,要靠許多的逆境來磨練;當逆境來的時...

大寂法師:三種情形會讓你生起退轉心

一、學佛多年的居士為什麼會在重病下對佛法失去信心?...

【大藏經】永嘉證道歌

君不見。絕學無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無明實性...

【大藏經】阿閦佛國經

阿閦佛國經卷上 發意受慧品第一 聞如是:一時佛在羅閱...

【大藏經】佛說長阿含經

長阿含經序 長安釋僧肇述 夫宗極絕於稱謂,賢聖以之沖...

【大藏經】【註音版】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印光大師校印本)...

「唯心淨土」的正確含義

這個唯心淨土,我要給大家介紹一下。首先在這裡往往會...

久坐不動對身體的危害

引導語: 英國醫學雜誌《柳葉刀》最新報告顯示,全球...

佛法就是人人本分之法

善知識!講到佛法兩字,實與世間一切善法,等無差別。...

【推薦】六個方法可以懺除過去和現在所造的罪業

無始以來我們造了無數的業,逐一受報,什麼時候才能成...

佛為何不讚嘆世間上的榮華富貴

須菩提!若菩薩摩訶薩遠離般若波羅蜜,如恆河沙劫壽,...

佛學之宇宙論——四劫

佛典分世界之成壞為成住壞空四期,或稱四劫。劫者,譯...

如何正確看待「燒高香」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進步,人們生活節奏日益加快...

現前見聞知覺,全是妄想用事,總非真心

出家人,先須要知,出家割愛辭親,本為求出生死。若為...

佛弟子可以出於禮節而合掌禮拜外道嗎

問: 遇到道教的塑像、儒家的大德、道教的先輩時,如果...

孝名為戒,亦名制止

七月十五是佛歡喜日,是我們出家人的自恣日。佛陀規定...

學佛要從做人開始

若復有人,觀彼怨家,如己父母,心無有二,即除諸病。...

北宋高僧省常大師

各位有緣,大家吉祥。念佛的人有一個期許,就是將來在...

菩薩一發菩提心頓斷五欲

【善男子。若菩薩摩訶薩成就如是善巧方便大甲冑輪。從...

佛為何說「富貴學道難」

問: 四十二章經裡面有佛說二十難,其中之一是富貴學...

極樂眾生如何做到同時去多處佛那裡供養

問: 法師講過,極樂世界一人去供養佛,可以同時到多處...

為了生存,有的人就不擇手段

人原本都是有良知的,但是為了求生存,必須競爭;為了...

【佛教詞典】出曜經

凡三十卷(或二十卷)。尊者法救(梵 Dharmatrāta)造...

【佛教詞典】所信之事理因果

大乘之人,信世間種種差別之現相,其本體一如平等,無...

【視頻】惠空法師《禪坐中出現的境界應如何面對》

惠空法師《禪坐中出現的境界應如何面對》

【視頻】大安法師《信為淨業成就之關鍵》MP3

大安法師《信為淨業成就之關鍵》M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