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在家也可以修行,為什麼還要出家

印順法師  2021/04/27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在家也可以修行,為什麼還要出家

每聽人說大家學佛,世界上的人都沒有了,為什麼呢?大家都出家了,沒有夫婦兒女,還成什麼社會?這是嚴重的誤會,我常比喻說:如教師們教學生,哪裡教人人當教員去,成為教員的世界嗎?這點在菲島,不大會誤會的,因為到處看得到的神父、修女,他們也是出家,但只是天主教徒中的少部分,並非信天主教的人,人人要當神父、修女。學佛的有出家弟子,有在家弟子,出家可以學佛,在家也可以學佛,出家可以修行了生死,在家也同樣可以修行了生死,並不是學佛的人一定都要出家,絕不因大家學佛,就會毀滅人類社會。

不過出家與在家,既然都可以修行了生死,為什麼還要出家呢?因為要弘揚佛教,推動佛教,必須有少數人主持佛教。主持頂好是出家人,既沒有家庭負擔,又不做其他種種工作,可以一心一意修行,一心一意弘揚佛法。佛教要存在這個世界,一定要有這種人來推動它,所以從來就有此出家的制度。

出家功德大嗎?當然大,可是不能出家的,不必勉強,勉強出家有時不能如法,還不如在家,爬得高的,跌得更重,出家功德高大,但一不當心,墮落得更厲害。要能真切發心,勤苦修行為佛教犧牲自己,努力弘揚佛法,才不愧為出家人。出家人是佛教中的核心份子,是推動佛教的主體,不婚嫁,西洋宗教也有這樣制度。有許多科學家、哲學家,為了學業,守獨身主義,不為家庭瑣事所累,而去為科學、哲學努力。

佛教出家制,也就是擺脫世界欲累,而專心一意地為佛法。所以出家是大丈夫的事,要特別的勤苦,如隨便出家,出家而不為出家事,那非但沒有利益,反而有礙佛教。

有的人一學佛就想出家,似乎學佛非出家不可,不但自己誤會了,也把其他人都嚇住而不敢來學佛。這種思想——學佛就要出家,要不得。應認識出家不易,先做一良好在家居士為法修學,自利利他。如真能發大心,修出家行,獻身佛教,再來出家,這樣自己既穩當,對社會也不會發生不良影響。

與出家有關,附帶說到兩點,有的人看到佛寺廣大莊嚴,清淨幽美,於是羨慕出家人,以為出家人住在裡面,有施主來供養,無須做工,坐享清福,如流傳的「日高三丈猶未起」「不及僧家半日閑」之類,就是此種謬說。不知道出家人有出家人的事情要勇猛精進,自己修行時「初夜後夜,精勤佛道」;對信徒說法,應該四處游化,出去宣揚真理,過著清苦的生活,為眾生為佛教而努力,自利利他,非常難得,所以稱為僧寶,哪裡是什麼事都不做,坐享現成,坐等施主們來供養。這大概是出家者多,能盡出家人責任者少,所以社會有此誤會吧!

有些反對佛教的人,說出家人什麼都不做,為寄生社會的消費者,好像一點用處都沒有。不知人不一定要從事農、工、商的工作,當教員、新聞記者,以及其他自由職業,也能說是消費者嗎?出家人不是沒有事做,過著清苦生活而且勇猛精進,所做的事,除自利而外,導人向善、重德行、修持,使信眾的人格一天一天提高,能修行了生死,使人生世界得到大利益,怎能說是不做事的寄生者呢?

出家人是宗教師,可說是廣義而崇高的教育工作者,所以不懂佛法的人說,出家人清閑,或說出家人寄生消費,都不對。真正出家並不如此,應該並不清閑而繁忙,不是消耗而能報施主之恩。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喝酒有種種過失,是故應當不飲

酒在五戒中有,八戒中有,乃至比丘菩薩戒,無一不戒酒...

得悟人正宜往生淨土

【原文】 或問:某甲向修淨土,有禪者曰:但悟自佛即已...

「出世」與「一切皆空」的含義

出世 佛法說有世間,出世間,可是很多人誤會了,以為...

星雲大師《佛教的特質是什麼》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難得今天有這麼一個殊勝的因緣...

剛入佛門,應先學什麼經

問: 我剛剛入佛門,不知道先學什麼經? 純智法師答:...

佛不能直接給你什麼

佛存在的意義就是讓人發現心中的寶藏,一旦你發現了自...

佛教不同於天神地祗

社會人士對佛教誤解最深的,莫過於迷信二字。大多數受...

做父親很難,做出家人的父親更難

相比於母親節,父親節好像冷淡了許多,子女也不太重視...

【大藏經】【註音版】十小咒

十小咒...

【大藏經】信心銘

至道無難  唯嫌揀擇  但莫憎愛  洞然明白  毫...

【大藏經】佛遺教經

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亦名遺教經) 釋迦牟尼佛初轉法...

【大藏經】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香讚: 爐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諸佛海會悉遙聞...

我們今天為什麼還流轉三界呢

在本經當中講一個例子給大家做一個參考: 佛陀說:在城...

憨山大師《觀音讚》

大悲觀音像讚 我聞大士本無住。但在眾生心想中。眾生既...

拾回自己「失落」的心

我們的心,被這些前塵緣影障礙了、埋沒了、迷失了,我...

妙蓮老和尚《清涼蓮語》(開示點滴)

緣起:蓮心蓮語恆清涼 老和尚的開示法語,一如紅塵的...

二時臨齋儀中的「三德六味」是何含義

佛教徒都知道,出家人在早、中飯前都要唱念二時臨齋儀...

大安法師:帶業往生的本質特點

你說一個凡夫念佛人一點錯誤都不犯,這也是不可能的,...

深信切願定得往生的原理是什麼

問: 請問法師,深信切願定得往生,我相信佛無虛言。但...

福為善眷屬

過去,有一位國王以正法治化國家,深得人民敬仰,卻因...

沒有人能獨自取得成功

15世紀,在紐倫堡附近的一個小村子裡住著一戶人家,家...

淨界法師: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第1講 第2講 第3講 第4講   第1講 我們從今天起跟大...

把文字轉成心中的光明

【阿難見佛,頂禮悲泣,恨無始來,一向多聞,未全道力...

【推薦】念佛行人病重時不能有的念想

若氣促,則只念阿彌陀佛四字。一心求佛慈悲接引你往生...

我沒有時間去管別人的閑事

從前,有一個小和尚急衝沖地跑去找老和尚,告訴老和尚...

聖嚴法師《如何管理好情緒》

問:從醫學和心理學來看情緒,它是自然反應,那麼佛法...

貧女燃燈供佛蒙佛授記

曾有一段時間,釋迦牟尼佛住在給孤獨精舍,波斯匿王非...

女眾入寺應注意的事項

梵語優婆夷,中文意譯為清信女,即在家學佛的女眾。不...

【佛教詞典】彌勒下生經

全一卷。彌勒三部經之一,六部經之一。又稱觀彌勒菩薩...

【佛教詞典】八棄

謂比丘尼之八波羅夷罪。又作尼八棄戒、八棄戒。即:非...

【視頻】宏海法師《正法眼藏之布施》

宏海法師《正法眼藏之布施》

【視頻】女人學佛須知(印光大師開示)

女人學佛須知(印光大師開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