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淡泊寧靜,安住道法

惠空法師  2023/08/17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淡泊寧靜,安住道法

出家修行這條路,發心確立深遠目標非常重要。這個目標就是開悟、解脫生死。我們根器差、業障重,修行之路不妨慢慢走,可是方向跟發心絕不可稍有偏失或模糊。要保障方向跟發心不偏差,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在生活上要學習淡泊、寧靜。諸葛亮以「淡泊明志,寧靜致遠」勉勵自己,其實,這兩句話用在出家人身上,也是非常恰當的。

淡泊就是在物質生活上不過份享受,如:簡單的房屋,時令的蔬果飲食,朴素的衣著用度。不要去住高級別墅、開進口的百萬轎車、穿著光鮮亮麗、佩戴大串的珠寶;這些在在表示你內心不實在,需要靠外在的事物來滿足填補內心的虛幻空洞。寧靜就是安於這種道法,內心安定平和。當一個人心裡空虛焦躁不安時,難免會想去攀緣世俗的名望、追求種種的事業成就,所帶來的影響就是生活及心緒的混亂。因為我們一直在追求這些外在表相的東西,所以腦袋瓜裡也都是這些東西的影像,於是我們的頭腦便不再清淨、不再有智慧、也不再有定力。

這時候,如果你再不知警覺,你的生活與步調已經混亂,又失去共修的力量,喪失掉研讀經教洗滌思想的作用,於是,你的心愈來愈遲鈍,愈來愈昏昧,然後愚癡躁動、盲目追逐世間光鮮亮麗的享受及稀奇事物的種種刺激,那種愉悅歡喜的感覺就會像上癮一樣,驅使你不斷地去追求。愈追求,你的生活就愈混亂;生活愈混亂,你就愈去追求,因為內心不安定,你要到處找東西安你的心。所以,看電視、找朋友、逛街、幫人家辦活動。

問題是當你把身心投注在這些事情上時,往往就忘掉你的道心、脫離寧靜清淨的心境。這樣久了以後,你就迷失了,忘掉你自己的本心、忘掉你自己的心性,甚至破戒還俗。因為那種情境,愈來愈接近破戒還俗的界限,你的道心愈來愈淡,你對於出家人的言行尺度愈來愈模糊,愈來愈接近世俗錯誤的知見思想及行為尺度,最後,「一失足成千古恨」回不來了。

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心境上難免會有起起伏伏,這是很正常的,可是自己要知道尺寸在什麼地方。像規定常住不可以有電視,就是避免養成看電視的壞習慣。所以,我們出家眾一定要有規律的生活。如果離開規律的生活,你在安住道法上就會很失落,自然而然地,就會趨向世俗的名聞利養,因為你的心總要有安住的地方;你不能淡泊名利、安住道法,當然就安住在那種熱鬧喧囂、喜悅歡樂的境界,最後的結果一定是墮落、回不來。

如果我們自己能夠很清楚地掌握方向,一直嚴格地要求自己安住於清淨規律的生活,那麼,我們所作的一切都會成為護持我們道業的資糧。相反地,如果我們打亂自己規律的生活,模糊了自己的發心目標,那麼所做的一切就會變成拖我們墮落的惡業。所以希望各位一定要非常注意檢點自己的身心及生活。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人生五個不在乎

人生在世,有些事情應該非常在乎的,比如做人的尊嚴,...

廣欽老和尚:關於念佛與修行之精要開示

一、 念佛也不是簡單的,必得通身放下,內外各種紛擾...

從心裡恭敬理解出家人

理解出家人吧!當今許多人對佛教不甚了解,對僧人存在...

修學淨土法門,解行都要一門深入

淨土法門的修學,起先絕對不能看太多太雜,解和行一定...

到寺院參加法會,為何要提前齋戒三天

問: 師父您好,請問為什麼到寺院參加法會,需要提前...

出家人的三衣

三衣依佛教戒律的規定,比丘所可擁有的三種衣服,謂之...

智諭法師:開智慧

清淨心是智慧種,一般人誤會,認為多讀誦可以生智慧,...

【推薦】星雲大師《不爭人我》

昭化道簡禪師追隨雲居道膺禪師學道很久,雖已得到老師...

【大藏經】瑜伽師地論(100卷)

瑜伽師地論卷第一 瑜伽師地論卷第二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

【大藏經】悲華經

悲華經卷第一 轉法輪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

【大藏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爾時,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

【大藏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

靠自己的觀照力消滅掉

講一位公案。有一位上師,他在外出的途中,救起了一隻...

慾望來了怎麼辦?你需要這十五個退欲靈丹

對治手淫最重要是防患於未然,在你被淫慾控制將要手淫...

受持八關齋戒時間短,但功德利益非常大

受八分齋戒,你可以不受五戒,但是應該還是要先受三皈...

舍利不是試金石

當年夢參老和尚往生荼毗以後,真容寺官方還沒有發佈任...

吾道一以貫之

一般慈善家在做善業的時候,第一個他沒有我空、法空的...

【推薦】有什麼值得生起欲愛之念

有一天,佛陀在鹿野苑,對圍繞身邊的五百位弟子說:無...

老先生與小偷

學佛要學習自度、度人,「自度」必須時刻反省自己的身...

成就無上佛道,有兩種法

學佛人要恭敬一切,看別人都是菩薩,自己是愚癡眾生。...

一位女孩吃素五年的感受

生活水平提高的結果是,動物性食物的被大量消費,帶來...

一念心性清淨本然,怎麼就產生山河大地呢

《法華經》開顯了每一個眾生都有真如的本性,所謂的相...

古人最看重的四種品格

中國傳統哲學中,最講究順應,天、地、商、業,則代表...

生死到來,如何預知時至

承問:生死到來,如何預知時至?此則不難。若能念念了...

四種可代茶飲的中藥

熬中藥喝都覺得苦,有時候調理身體卻不得不需要一些中...

多學習在逆境中念佛

人說世間的境緣,正是自己修行的助緣。以這個痛來說,...

心境決定你的處境

我們講說心境決定你的處境。這句話一點不假。說我現在...

到底要如何念,觀世音菩薩才能聽到呢

普門品云: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

【佛教詞典】法數

(術語)法門之數也。謂三界,五蘊,五位,七十五法,...

【佛教詞典】丁福保(1874~1952)

中國佛教學者、居士。字仲祜,別號疇隱。江蘇無錫人。...

【視頻】慧律法師《心不隨於相,你就見道》

慧律法師《心不隨於相,你就見道》

【視頻】廣州光孝寺

廣州光孝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