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雲居善悟禪師《勸安老病僧文》

2023/03/07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雲居善悟禪師《勸安老病僧文》

高庵善悟禪師住持雲居山時,曾譔寫了一篇勸說各大叢林要安養老、病比丘的文章,流傳千古,為世所嘆。

【原文】如下:

《勸安老病僧文》曰:貧道嘗閱藏教,諦審佛意,不許比丘坐受無功之食,生懶惰心,起吾我見。每至晨朝,佛及弟子持缽乞食,不擇貴賤,心無高下,使得福者,一切均溥。後所稱常住者,本為老病比丘,不能行乞者設,非少壯之徒可得而食。逮佛滅後,正法世中,亦復如是。像季以來,中國禪林,不廢乞食,但推能者為之。所得利養,聚為招提①,以安廣眾,遂輟逐日行乞之規也。

今聞數剎住持,不識因果,不安老僧,背戾佛旨,削弱法門。苟不住院,老將安歸。更不返思常住財物,本為誰置?當推何心,以合佛心?當推何行,以合佛行?

昔佛在日,或不赴請,留身精舍②,遍巡僧房,看視老病,一一致問,一一辦置。仍勸請諸比丘遞相恭敬,隨順方便,去其嗔嫌。此調御師統理大眾之楷模也。

今之當代,恣用常住,資給口體,結托權貴,仍隔絕老者病者,眾僧之物掩為己有,佛心佛行,渾無一也。悲夫悲夫!

古德云:老僧乃山門之標榜也。今之禪林,百僧之中,無一老者。老而不納,益知壽考之無補,反不如夭死。

願今當代,各遵佛語,紹隆祖位,安撫老病,常住有無,隨宜供給。無使愚昧專權滅裂,致招來世短促之報,切宜加察。

《禪林寶訓》

【演蓮法師譯文】

高庵善悟禪師在《勸安老病僧文》中說:貧道曾閱讀大藏經教,仔細揣摩佛的本意,佛原不許少壯比丘安然坐享無功之食,以免生懶惰之心,起人我貢高之見。因此規定每天早晨,佛及弟子們都要親自持缽入城邑聚落乞食,於施主不擇貴賤,於自己心無高下,意欲使得福者無論貧富貴賤一切人都能平等溥濟,這是佛陀住世時的行持。

及至後來建立叢林,稱為常住,在古德的本意,原是為老病比丘及不能外出行乞的比丘所設,並不是讓年輕體壯的比丘住在叢林中安坐而食。這種以乞食資身的制度,在佛陀滅度後的正法時期一直都是這樣的。到了像法時期,中國禪林雖然沒有廢除乞食這一制度,但形式上已有所改變了,就是推舉有才能的人充當這種職務,稱為化主,把化緣所得的財物利養聚積於常住,以便廣納大眾,故此便中止了比丘各自每天出外行乞的這種規矩。

最近聽說有好幾座寺院的住持,不明因果,居然不肯收留老病僧人,這不但違背了佛祖旨意,而且也削弱了古製法門。試問如果老病僧人不可以住在寺院裡,那麼自己將來老了,準備到什麼地方去安身?更不回過來想一想,常住所積集的財物原是為誰人收置的?作為住持,理當推究該存怎麼樣的心念才能契合佛陀的悲心?又理當推究該怎麼樣行事才能契合佛陀的行願?

當年佛陀住世的時候,施主經常請僧受供,佛陀有時不赴施主之請,自己留在精舍中,到各僧房巡視,看望老病比丘,一一向他們致以親切的慰問,而且親自幫他們做各種事,並勸勉諸比丘,應該互相恭敬,互相關懷,隨順方便照顧老病比丘,不可以對老病者懷有瞋怒厭嫌的心理。這些都是調御師統理大眾為後世留下最好的榜樣啊。

反觀現今叢林中的住持,往往恣意濫用常住的財物,供給自己一身的享受,或取常住的財物去結交權貴,乞求鞏固自己的地位,而對待老病比丘,卻要把他們趕出山門,棄之不管,把原是僧眾共有的財物據為己有,連一絲毫的佛心佛行都沒有,真是可悲亦復可憐啊。

古德曾說:老僧乃是佛門中不可缺少的典範榜樣。而今禪林住眾中,一百人中不見一個老僧。出家人活到老了,叢林中既不肯收留,想到老無所靠,即使能夠活到高壽又有什麼好處,反不如早一天死了還省心。

但願當今叢林中的住持,能夠遵崇佛的教誡,既為紹隆祖教,也為盡自己的本位,宜當安撫老病僧人,根據常住現有的資產情況,適當提供給他們生活上的所需。千萬不可以懷著愚昧的心理,專權弄勢而滅裂道法,致使來世招感短命夭壽的果報,切宜留心省察啊。

【註釋】

①招提:梵語招斗提舍,意譯為四方,四方僧,四方僧房。即指來自四方之僧眾,均可止宿之房舍。故為僧團所共有之物,可供大眾共同使用者,即稱為招提僧物,或四方僧物。又據《翻譯名義集》載:北魏太武帝於始光元年(424年)造立伽藍,稱為招提。世人遂以招提為寺院之別稱。

②精舍:亦為寺院之別稱。意為精煉修行者之居捨。釋尊在世時,各地建有精舍,其中以王舍城竹林精舍與舍衛國祇園(祇洹)精舍,較為有名。後人曾將佛陀所常駐錫說法的五處精舍,稱為「五精舍」。此五處即:(1)舍衛城的給孤獨園(祇園精舍);(2)王舍城的靈鷲山精舍;(3)王舍城附近的竹林精舍;(4)毘舍離獼猴池的大林精舍;(5)庵羅樹精舍。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為何現在的佛教一天不如一天

常說雪峰的飯頭,溈山的典座,堂裡參禪堂外參禪,總是...

一切滿眾生願的都可以稱之為藥

佛教裡邊有一部經典叫《藥師經》,講到藥和病的關係。...

出家與在家的比較

下邊就是在家出家的問題了。這個我們也要講一下,因為...

氣功和巫婆能治病是什麼道理

有人曾問我:佛教可以通過因果的道理令人迷途知返,改...

如何助老人一臂之力,以盡我們的大孝

問: 永寧寺這麼多老菩薩,常年在這裡修學,風雨無阻,...

【推薦】不能把無病當成修行有功夫的表現

有種觀點說信佛念佛了就沒有病,把他沒有病認為是他修...

遇到求生不能,求死不能的病人該怎麼辦

有些人生病了,癱瘓在床上不得動彈,但又死不掉,求生...

佛門日況愈下,真修真學者乏人

佛門今天日況愈下,真修真學者乏人。真修則不能息心,...

【大藏經】【註音版】金光明最勝王經

金光明最勝王經...

【大藏經】解深密經

解深密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住最...

【大藏經】【註音版】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神咒(往生咒)

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神咒(往生咒)...

【大藏經】現在賢劫千佛名經

現在賢劫千佛名經(亦名「集諸佛大功德山」) 爾時喜王...

一句佛號,超越供養布施

一個人煩悶糾結的時候,你為他開解,那是最好的禮物。...

大乘思想為什麼要強調福慧雙修

我們前面講到,當時窮子遇到父親的心態叫做心懷恐怖,...

吃肉無異於間接殺生與慢性自殺

小時侯,我於沿海鄉鎮長大,伙食中,雖少肉,卻多魚。...

色受想行識的生命

佛陀把我們的生命分成五個部分,第一個是色蘊,就是我...

慈悲三昧水懺的來源

《慈悲三昧水懺》共上中下三卷,今收於《大正新修大藏...

現代人為何活得這麼累

如果把社會中的人,按工作性質進行劃分,大致可以分成...

為自己想,更要為別人想

佛光禪師為了推動佛教的發展,創辦了許多佛教的事業,...

靠自己的觀照力消滅掉

講一位公案。有一位上師,他在外出的途中,救起了一隻...

永明禪師勸世念佛歌

浮世生身事若何 猶如春燕壘巢窠 波波役役營家計 不如隨...

十住位的「住」是什麼含義

十住位言住者,慧住於理,名之為住。謂此位菩薩已歷經...

康熙看病

康熙皇帝得了一種怪病,宮中御醫把所有的名貴藥材都用...

何謂「大佛頂」

先了解何為大佛頂,古人都說這部《楞嚴經》是開悟的《...

淨土法門實修之要徑

阿彌陀佛西方淨土法門,三根普被,利鈍全收,行持易而...

少吃肉的七個秘訣

想為地球盡點心力嗎?從少吃肉開始吧! 「吃素救地球...

【推薦】四個老婆

釋迦牟尼在一次法會上說:某地有個富商共討了四個老婆...

是誰出賣你的秘密

最近,有一位多年的好友向我抱怨:她把一個隱私秘密告...

【佛教詞典】阿閦如來羯磨印

(印相)左手安於臍,右手垂觸地。見圖印集四。...

【佛教詞典】十二地

(名數)十地與等覺妙覺也。大日經疏十曰:亦如菩薩十...

【視頻】夢參老和尚《入真實慧,對治病苦》

夢參老和尚《入真實慧,對治病苦》

【視頻】妙境法師《苦從愛而來》

妙境法師《苦從愛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