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西彭措

死衹是一個假名,而不是徹底斷滅。死是宿世業力所感的這一期業報身已經用完了,心識就從身體中出來,再去受一個身體。這樣捨離一個身體、又受取另一個身體的事,就叫「死」。身體好比房屋;心識好比主人;今生好比主人搬到這屋子裡住;死就是這個屋子已經壞了,主人從裡面搬出來,而遷居到另一個屋子。

宣化上人

問:請問法師對本世紀末,下世紀初,人類將有毀滅性大災難的預言,有何看法? 上人:那你下世紀不要來嘛!管這事幹什麼?這世紀你記得,到下世紀你又忘了。譬如你現在想起來問這個問題,但到了下世紀,你把你本來懂的又都忘了。那有什麼用呢?
 

益西彭措

二戰期間猶太人大屠殺、南京大屠殺、非洲盧旺達種族大屠殺等悲劇,都以被害人數之多,而讓人觸目驚心。可大家有沒有想過,僅這個春節期間被宰殺的旁生數量有多少呢?這個數量是哪一次人類大屠殺都無法相比的!讓我們為它們共同念誦108遍彌陀聖號和觀音心咒,願它們早日轉生善趣,值遇正法,解脫成佛!

濟群法師

最先進的科技,能夠用於傳播智慧、道德,這是人類的福報;如果衹是用於滿足個人慾望,甚至傳遞一些不良文化、妄想,未必是時代之福。
 

星雲大師

如何持名念佛,可隨各人根基、環境而定,唯須念到渾然忘我,如古人所云:「念而不念,不念而念。」蕅益大師說:「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
 

大安法師

如果你衹是多聞,不在心地上用功夫,那就難免魔多。這個《楞嚴經》裡的阿難尊者差點被婬女破戒體,所以阿難尊者很悲恨自己衹是多聞,在心地上沒有用功夫,道力不全,這樣的一個因素。所以多聞第一的人,喜歡博聞強記的人,以阿難尊者作為榜樣,念佛求生極樂世界。

夢參老和尚法語

[身心是修道的根本] 如無健康身體,修道難! 沒有健康的身體,不能拜佛,不能禪坐…種種逆緣很不容易修成道果。 照顧好身心健康,才可用這個身體借假修真。

濟群法師

善與惡,一念之間;迷與悟,一念之間;好與壞,一念之間;成與敗,一念之間。把握當下一念,便是把握生命的未來。
 

星雲大師

有些人飽食終日、無所用心,愈清閑疏懶,愈精神萎靡。也有人東奔西跑、忙碌不堪,卻愈忙愈有活力,愈精神煥發。可見人生以服務為目的,忙碌勞動,是身心最滋養的肥料。
 

濟群法師

如果我們不相信心,又能相信什麼?因為一切信任和信仰的建立都沒有離開心;如果一切認知和行為,都必須從心出發,那麼建立心的正量和選擇正向的心理,必將成為我們生命健康發展的關健所在。
 

大安法師

你講人天乘,他衹是得人天福報;你講二乘的佛法,他也衹是終止化城。惟有講淨土一法,讓他得到大乘的佛果,以如來的滅度而滅度之。超出三界輪迴,究竟圓滿佛果。這不是其它的法施所能比擬的,是法佈施裡面無與倫比的,由此他的福德果報也是無量無邊的。

大安法師

不要說年輕的時候我把佛號放下,專門求人天福報,等年老的時候才發願往生西方。你求人天福報,人天福報是虛幻的,夢中的事情,不真實。你就是生到天上,天福享盡,還是要輪迴,還是要墮落。所以解決生死輪迴問題,纔是最真實的事情,最重要的事情,是最值得我們用一生的心力去完成的一件大事。

達真堪布

任何時候內心都要保持平靜,在任何對境當中都要學會穩重。怎樣才能平靜、穩重?把一切都看得很平常,心自然就平靜、穩重了。若是不明白這些道理,遇到一些對境的時候就會生嫉妒心,生傲慢心,就想要跟他人競爭,這樣心就無法平靜,智慧也無法顯現,而且還會犯錯、造業,還要輪迴。
 

大安法師

用精進勇猛的心獨作諸善,因為我們深信因果,知道作善才能得福報,作善才能得解脫。一般人不了解善惡因果報應,他就會造惡,認為造惡能得到現實的利益。我們要獨作諸善,不作一切的惡。這樣,才能夠在這不好的共業當中獲得好的別業。

大安法師

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一定要有一顆利人的心,這個利益人的心就是仁愛之心,就是慈悲之心。這種慈悲之心放大到了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程度,就能跟阿彌陀佛的心感應道交。如果我們學佛,修淨土法門,還是一天到晚自私自利,這種狹劣的心就很難跟名號的功德感應道交。

大安法師

末法的情形越來越深重,這淨土法門就越來越當機,當機並且又能夠契理。所以這是十方三世諸佛慧命所在,是所有眾生得救的核心所在。

濟群法師

我們認識的世界,衹是呈現在我們認識上的影像。究竟什麼代表著存在?認識存在的真相,有助於我們開啟智慧。相反,錯誤的認識,會給人生帶來無窮無盡的煩惱和災難。
 

慧海之光

佛法中沒有「相剋」的說法,人與人之間若非善緣即是惡緣,無論是哪種因緣,今生我們都應該以善相待:善緣令它增長,惡緣令它消除,乃至更進一步,都轉化為一起修行的法緣。風水即是環境,佛法說「依正不二」,自己是什麼樣的人,就能擁有什麼樣的環境,福地福人居,而不是倒過來。

星雲大師

我們有幾個人想要明白自己呢?常常怨怪別人不了解我,可是自己又何嘗了解自己呢?所以說,人生最大的悲哀是無知;此心不明,真是可惜。
 

佛教微博

我們拜佛,目的在於學佛。佛弟子稱釋迦牟尼佛為「本師」,就是要學習佛陀的大慈悲、大智慧。若非如此,懷著癡愚非分之想頂禮膜拜,也衹是毫無意義的形式而已。所謂「菩薩畏因,眾生畏果」,我們衹有循著佛菩薩慈悲智慧的指引,行善去惡,自淨心念,才能離苦得樂,逢凶化吉,獲得佛法真正的加持與佑護。
 

大安法師

禪宗歷史上,有很多開悟了但是見思惑沒有斷,依然輪迴的公案。如宋代的五祖戒禪師轉世為蘇東坡,草堂青禪師轉世為曾魯公,見思惑沒有斷,靠自力了脫生死不可能。同時又沒有深信切願持名,又不能仰靠阿彌陀佛的願力了脫生死。這樣自力斷不了惑業,佛力加持也無份,兩方面都沒有靠上,出三界是不可能的。

海濤法師菩提心語

少生煩惱,廣結善緣,修福報,是淨化人生不變的原則。 --海濤法師

濟群法師

沒有崇高的願望,生命只會在普通的需求和執著中不斷的重複、輪迴。所以,儒家講立志,佛教講發願,都是高尚人格形成不可缺少的基礎。
 

濟群法師

壞事不能幹,做好事也不能理直氣壯,而是要謙恭、低調,小心謹慎,否則會出現障緣。
 

大安法師

我們中國自古以來都是以素食為主,就這二三十年變成大家都喜歡吃肉了。結果是不是吃得身體越來越健康呢?那恰好相反,身體還越來越不好。青少年的健康情況一代不如一代了。你衹要不僅不殺生,而且護生,那麼你就是在戰爭狀態當中,或者遇到了強盜這個劫持,一個不殺生的人,都會安然度過。

星雲大師

遠其實不遠,端看一念破迷;近也不是近,衹是假相眩人耳目。這不就是「遠近不二」了嗎?
 

微博精選

【想發火?先問自己4個問題】美國生理學家愛爾馬研究發現,人生氣10分鐘耗費掉的精力不亞於參加一次3000米賽跑,且生理反應劇烈,分泌物比在任何時候都複雜,且有一定毒性,傷人傷己。發火前不妨問自己4個問題:1.是不是小題大做了?2.是否有人比我更糟糕?3.事情能否有轉機?4.能否接受眼下的感受

印光法師文鈔菁華錄

病。乃宿世。或現生。有害人性命之事。此業不消。病決難好。倘若吃藥無效。即可不吃。但息心念佛。念觀世音。以期超度怨家。念佛雖不見效。仍有利益。不可與吃藥同作一例。念佛當生慚愧心。不可生憤恨心。生慚愧。則怨家之怨恨可解。生憤恨。則是欲解更結矣。

夢參老和尚法語

學佛是為了學樂,為了斷苦,為了斷苦的因。以苦為師是古德警示世人的話。苦行,到山裡行苦行,就可以成道嗎?不是這樣的。所謂苦行,是為了磨練自己,為了讓自己在面臨逆境的時候不被境界所轉,是這個意思。四諦,苦、集、滅、道成就之後,永遠就不會再受苦了。

印光法師文鈔菁華錄

大悲咒咒水治病。當發至誠懇切心,方有靈驗。……不貪名,不貪利,唯欲救人病苦,則便靈。有或持靈後,貪名利,或破戒,則便不靈矣。凡事無一不以至誠為根本者。

印光法師文鈔菁華錄

若疾病纏綿者,當痛念身為苦本,極生厭離,力修淨業,誓求往生。諸佛以苦為師,致成佛道。吾人當以病為藥,速求出離。須知具縛凡夫,若無貧窮疾病等苦,將日奔馳於聲色名利之場,而莫之能已。誰肯於得意烜赫之時,迴首作未來沉溺之想乎。

印光法師文鈔菁華錄

欲得佛法實益,須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則消一分罪業,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則消十分罪業,增十分福慧。若無恭敬而致褻慢,則罪業愈增,而福慧愈減矣。
 

夢參老和尚法語

【但願百年無病苦,不教一息有愁魔】大家要在工作中轉換習氣,契入佛教。每天要歡歡喜喜的,乃至於一呼吸之間都不要發愁,都不要煩惱,愁在佛教叫魔。心裡不高興,那就叫魔,什麼魔呢?魔你的身體沒有辦法開悟,沒有辦法增長智慧。

印光法師文鈔菁華錄

聰明人,最易犯者唯色慾,當常懷敬畏,切勿稍有邪妄之萌。若或偶起此念,即想吾人一舉一動,天,地,鬼,神,諸佛,菩薩,無不悉知悉見。人前尚不敢為非,況於佛天森嚴處,敢存邪鄙之念,與行邪鄙之事乎
 

夢參老和尚法語

當智慧未開時,要遠遠避開世間名和利。地位愈高,名聲愈大,就愈危險。要徹底放下,放得愈乾淨,愈容易成就。

東林法語

古云:「寧可九蓮居下品,不來人世受胞胎。」厭患胞胎,但勤念佛。一心念佛,蓮花化生。—— 蓮池大師《雲棲淨土匯語》

印光法師文鈔菁華錄

四十八願中,十念稱名,即得往生,唯除五逆,誹謗正法。此約平時說。以五逆罪大,謗法不信,此種罪障,豈悠悠泛泛之修持所能滅乎。觀經五逆十惡,將欲命終,地獄相現,有善知識(此不論僧俗男女、但能教彼念佛者、即名善知識、)教以念佛,或止十聲,或不及十聲,直下命終,亦得仗佛慈力,帶業往生。
 

印光法師文鈔菁華錄

民國二十九年印光法師示現微疾。十一月初三晚開示「淨土法門別無奇特。衹要至誠懇切無不蒙佛接引。帶業往生。」晨一點半刻言「念佛見佛決定生西。蒙彌陀接引我要去了。大家要念佛要發願生西方。」言畢面西端坐念佛。晨五時。印光法師如入禪定。笑容宛然安詳坐逝。世壽八十。僧臘六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