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法師

修行要有一個正確的心態——至誠懇切!大家注意這四個字,非常重要啊。念佛你沒有這個心態,是念得效果大打折扣的。一定要有至誠心,不能有欺詐的心。一定是要把念佛求生淨土放在唯此為大的地位。

達照法師

任何一種動物都有靈性!任何一種動物都愛惜自己身體!所以不要傷害任何一種動物!遇見了都是緣份!好好珍惜!以慈悲心對待一切有情生命!所有的緣份都不是這期生命遇見才有,而是宿世就有很深緣份!好好珍惜!一起走向成佛度眾生!
 

濟群法師

老有所依,不衹是生活有著落,感情有依托,同時也包括生命有歸宿。這不僅要解決財富問題、家庭問題,還要解決信仰問題。
 

夢參老和尚法語

"捨"字,不是簡單給人幾個錢的意思,而是捨去我們的知見。當我們看問題的時候,不要以為自己說的都是對的,聽聽別人的聲音,這也叫"捨"。不貪心,是很容易做到的,大家可以試著做。不執己見是為最難啊,特別是跟人家爭執的時候,能夠放棄己見不生煩惱,是很難的。

達真堪布

我們在學修的過程中,肯定也有起煩惱、不想做課、不想看書、不想學的時候。這時更要堅持!勉強地做,雖然當時不會有什麼效果,但是衹要堅持不退,至少也能前進一點。再轉過來的時候,還會繼續提高的。如果你一起煩惱就不再堅持了,這就是退步;過後又堅持不住,就衹能一步步退下去了。
 

弘化社

「往昔,杭州城隍廟有一副對聯「夫妻是前緣,善緣惡緣,無緣不和。兒女原宿債,討債還債,有債方來。」意思是說人世間夫婦或父子,皆不出四種因緣:報恩、抱怨、討債、還債。因緣果報,絲毫不爽!」輯錄《了凡四訓本義直解》

達照法師

自己就是陽光,又何必在意別人是否有多餘的光芒照射…自己就有溫暖,又何需另外的溫暖來滋潤心田!
 

達真堪布

佛在續中講:「淨與不淨差千倍,有無等持差十萬。」在清淨戒律的狀態下唸咒,與不清淨而念相差千倍。有無禪定而念,相差十萬倍。蓮花生大士講,「雜有綺語誦一年,不如禁語誦一月。」唸咒盡量要止語,這樣念才有功夫。若是摻雜著綺語唸咒,沒有多大力量。心裡越清靜、越有覺悟的智慧,唸咒的力量越大。
 

達真堪布

你覺得自己是修行人,就特意住平房,住小房,這是執著;不坐高處,要坐低處,這也是執著。所謂的「不坐高處,要坐低處」,講的是心態。不用特意求坐高處,也不用特意求坐低處,一切隨緣。讓你坐高處就坐高處,心裡沒有一點傲慢;讓你坐低處就坐低處,沒有一點嫉妒,這就是境界!想修行就要這樣修。
 

弘化社

「人生於天地間,稟承金、木、水、火、土五行之秀,具有剛正之氣質。夫婦之道,乃人之倫常。越禮而亂,則等同禽獸。天下最愚蠢的莫如動物,可是鳩鳥一經相配成侶,則終生不渝;失去配偶的孤雁,哀鳴而不再擇偶。邪婬者不但有負於人這個尊稱,而且有遜於動物靈性!」輯錄《壽康寶鑒白話》

佛教微博

如果你的內心裝滿了「嫉妒、憤恨、惱怒、哀怨」,你將永遠無法感知到人生的「光明、快樂、自在」,你將永遠無法感悟到佛陀的「大慈、大悲、大智、大慧」。一個有漏的容器,是無法裝下殊妙智慧的甘泉,所以你要下決心:清除心中有漏的污濁,今生宿業、今生了,不必糾結拖延至來世。一念放下,萬般自在。

弘化社

「聽到別人的譭謗而不去發怒,哪怕這些壞話說得像火焰熏滿天空,也只不過像癡人般拿著火把,想要焚燒虛空一樣,最後將會自己熄滅、停止的。若是聽到譭謗就動了怒氣,雖然努力地為自己辯護,那就像春天的蠶兒吐絲作繭一樣,只會將自己纏縛住!」輯錄《了凡四訓本義直解》

弘化社

「婬殺二業,乃一切眾生生死根本。最難斷者唯婬,最易犯者唯殺。二者之中,婬則稍知自愛者猶能制而不犯。然欲其意地清淨,了無絲毫蒂芥者,唯斷惑證真之阿羅漢方能之耳。餘則愛染習氣,雖有厚薄不同。要皆纏綿固結於心識之中,從劫至劫,莫能解脫!」輯錄《印光法師文鈔》·重刻《安士全書》序

弘化社

「人之過,有從事上改者,有從理上改者,有從心上改者;功夫不同,效果亦異。如前日殺生,今戒不殺;前日怒詈,今戒不怒;此就其事改之者也。強制於外,其難百倍,且病根終在,東滅西生,非究竟廓然之道也!」輯錄《了凡四訓本義直解》

達照法師

《覺得妄想多也是進步》:因為發現了自己的妄想多,正是覺察力提高的表現,覺察力就是智慧,智慧提高了卻定力不夠,才會看見自己那麼多妄想。如果定力也上去了,那麼就能夠看到妄想實際上跟自己無關,反而覺得內心是平靜的。所以,定慧等持纔是最快的用功狀態!
 

弘化社

「以媚字奉親,以淡字交友,以苟字省費,以拙字免勞,以聾字止謗,以盲字遠色,以吝字防口,以病字醫婬,以貪字讀書,以疑字窮理,以刻字責己,以迂字守禮,以很字立志,以傲字植骨,以癡字救貧,以空字解憂,以弱字御悔,以悔字改過,以懶字抑奔競風,以惰字屏塵俗事。」《格言聯璧》·弘一法師薦

大安法師

什麼叫助念?你是幫助的行為,是幫助這個病人保持正念的一種輔助的行為,不能喧賓奪主。一定要引發病人的信願稱名,是病人感通佛力往生的,就是你臨終開導,讓這個病人、亡者產生信願,這纔是他決定往生的必要的因素。所以臨終開導就很重要。

弘化社

「天下最有受用,是一閑字,然閑字要從勤中得來。天下最討便宜,是一勤字,然勤字要從閑中做出!」《格言聯璧》·弘一法師薦

夢參老和尚法語

學佛修行就是要改正自己思想和行為。先以佛法改正不好的思想,然後以佛法改變錯誤的行為。現在我們思想不正,行為不正,都要糾正過來。行為要正,心更要正。一切都是由心主宰,由心帶動,心正一切正,修行就是修一個正確的心性。心態放平了,一切都會風平浪靜;心態放正了,一切都會一帆風順。

大安法師

「南無」是梵文直譯過來的,音譯。為什麼沒有翻譯一個中文的什麼呢?是由於「南無」包含多種意思。比如包含恭敬、禮拜、歸命、歸元、救我這些意思。那這些意思你選哪個意思呢?選一個意思丟了其他的意思,所以在佛經翻譯的五種不翻當中就叫多義不翻,直接把他的音翻譯過來,叫「南無阿彌陀佛」。

弘化社

「知足常樂,能忍自安。窮達有命,吉凶由人。」《格言聯璧》·弘一法師薦

大安法師

這個忠,是中——下面是個心,是用你的心去做的,真心去做的,不是在做假的,不是作秀的。

濟群法師

團體有小人製造是非,正好可以檢驗大家的判別能力,有沒有正知正念,有沒有大是大非觀;還是受其影響,甚至同流合污。小人,也是修行的增上緣,你認識到了,不進入凡夫心相對應的軌道,不受影響,就能從中得到提陞。
 

弘化社

「「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果能將此八句,通身荷擔,決定可以生入聖賢之域,沒登極樂之邦,願汝勉之!」輯錄《印光法師文鈔》·復蔡契誠居士書

悟演法師

以念佛而消妄想, 以慈悲而轉貪嗔, 以柔和而化強暴, 以謙卑而折我慢, 如此則是大悲心菩薩之行也。——憨山大師

悟演法師

經常把笑容掛在臉上,對任何事都不抱怨,不計較,把別人的讚美當作蜜糖,把別人的批評當作良藥,把生活中的磕磕絆絆當作鍛煉,才能開開心心地度過每一天。做到了這三點,生活即便不圓滿,也會快樂、自在。

傳喜法師

觀世音菩薩代表一切諸佛之悲心,佛菩薩大音稀聲,不分內外,悲心人格化,有眾生處即有佛菩薩,所以千處祈求千處應,我們卻有眼無珠,不見泰山真面目,被假象所蒙蔽。別以為佛菩薩不靈,我們起心動念,佛菩薩都知道。關鍵自己的心虔誠嗎?

大願法師

真正的成功是人的內在的品質提陞了,它自然向外流溢所產生的結果。就像太陽正是因為它內部的核聚變,才釋放出強大的能量,以無窮的光和熱來照亮萬物。

大願法師

解脫不是在深山老林,而是在當下的滾滾紅塵中。

大願法師

聖凡在一念之間,衹要我們將負面的身語意轉成正面的身語意,就是修持;將我們易怒暴力的行為轉變成圓融無礙的行為;將我們粗暴傷人的語言轉變成柔和利眾的語言;將我們貪瞋癡的念頭轉變成悲智雙運的觀照。
 

微博精選

念不散,心不煩。心不貪,意不亂。名不求,利不貪。交善友,廣結緣。遇分歧,善隨緣。和為貴,忍為先。常唸經,智慧現。常觀心,莫多言。是非事,淡如煙。做好人,佈施憐。行好事,不展現。說好話,不妄言。存好心,斷惡念。心皈依,五戒全。斷習氣,養正見。念彌陀,到彼岸。
 

大願法師

抱怨只會讓自己佈滿負面的能量, 毫無建設性,自己內在反而受損傷。所以不要抱怨,永遠都不要抱怨人家,永遠都不要批評人家。

傳喜法師

一種外道叫現世樂派。不顧前世後世,就只顧眼面前,叫現世樂。這種是外道的見,他不承認前生、後世,也不承認因果報應。所以為什麼有那麼多貪官污吏,就是從這裡來的。他不管因果報應,現在撈到現鈔就是我的,現在就用起來。不管以後怎麼樣,對子孫有什麼禍害,他不相信人生還有來世。

夢參老和尚法語

有了大悲心的出離心,是希望一切眾生都出離,脫離苦難。如果大悲心不具足,僅僅為了度有緣眾生,或六親眷屬,這是情愛大悲,這個大悲心不普遍,必須得平等。對一切畜生,不論馬牛羊雞犬,飛行的、極小的動物,把它們當成人一般平等看待,這纔叫大悲心。甚至你的冤家、冤敵,你的大悲心必須先度這些人。

大願法師

我們處理好人與大自然的關係,就是有正確的世界觀;處理好人與人的關係、人與社會的關係,這個就是有正確的人生觀;處理好人與心的關係,這個就是有正確的生命觀。所以世界觀、人生觀、生命觀,就可以把一切人類的文化概括起來。

夢參老和尚法語

你時時念三寶,你就想到佛、想到法、想到僧,你就不敢去做壞事,心裡不敢起壞念;等你一起念頭,馬上就能止住,信心就有根了。第一念起,第二念又止住了,也就是身、口、意不會發生,在意念上就斷了,這就是修道。所以佛說:「假使你把持住了身、口、意,這就是修行的要道,以這個修道就可以了。」

海濤法師菩提心語

避免製造惡業是維持生計最重要的考量。但是不造惡仍屬消極,如果我們從事幫助別人、可以行善的行業,不僅為自己帶來福德,也可以利益他人。——海濤法師

大願法師

佈施的要義不是說一定要拿很多錢出來,或者貢獻多少,而是什麼?而是放下。真正的放下是佈施,是身心的大佈施,這個是真正的修佈施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