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群法師

在成佛修行的道路上,眾生和佛陀是一樣重要的。沒有佛陀,就不知道菩提大道怎麼走;沒有眾生,就沒有辦法成就圓滿的大悲心。所以「普賢行願品」說:"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華果,以大悲水饒益眾生,才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是故菩提屬於眾生,若無眾生,一切菩薩終不能成無上正覺"。
 

夢參老和尚法語

「楞嚴經」講,要是你的心被外面境界轉了,那就是眾生。我的心能轉外邊一切境界,「心能轉境,即同如來」,就是佛。也就是我開始跟大家講的,覺了,覺了就是佛,明白就是佛。假使你的心被境轉了,住在境上,那就是眾生。境就是什麼呢?財色名食睡,一切世間相;用你所讀的經來轉世間相,佛法就在世間。

濟群法師

所有引發情緒的問題,都是讓我們反省並改過的機會,如果迴避而不去面對,就像我們在鏡子中看到臉上的污垢時,不去擦乾淨,反而轉過身去,永遠不照鏡子。
 

濟群法師

人類擁有一顆無常的心,生活在無常的世界,卻企圖期盼永恆,真是辛苦!
 

濟群法師

權力雖然很累人,卻能極大滿足自我的重要感、優越感、主宰欲。所以,才有很多人不遺餘力的追逐,而嘗到「甜頭」的人則很難放下。
 

濟群法師

想到我要避苦,他人也要避苦;我要追求快樂,他人也要追求快樂,我和他人避苦求樂之心是相同的、平等的。因此,我們不能只顧自己,也要多想想他人的需要,這樣就能生起同理心、同情心。
 

濟群法師

知識不是力量,智慧纔是力量。沒有智慧,知識、財富、能力都會帶來很大的麻煩。
 

濟群法師

勝負、成壞之心太強,很難有平常心,很難從平常事中得到快樂、幸福。
 

濟群法師

有些人學了點佛法,卻喜歡拿最高標準衡量別人,自己渾身毛病卻看不見,這種人是不受人歡迎的。
 

夢參老和尚法語

你必須得有智慧的觀察;皈依三寶,要有智慧的心才能皈依。所以我們大家能遇到三寶,能發起求皈依三寶的心,能遇到三寶,能受皈依,這都是多生的善根,都不是現前發願能得到的。

夢參老和尚法語

我看大家都會背「心經」,一天多背上幾次,或者念佛號,念觀自在或觀世音。念的時候,你要想,想什麼?我雖然不能夠親自去幫助別人,我念觀世音菩薩,求觀世音菩薩幫助我去救別人;我求觀世音菩薩救別人,我的心就是觀世音。當你念觀世音菩薩,把自身化成觀世音菩薩;念地藏菩薩,把自身化成地藏菩薩。

夢參老和尚法語

有些幹部他問我,我說你們講的和諧,跟我講的和諧不一樣。「老和尚,您怎麼講?」我說:先從人心轉變,讓人行善,認識世間無常的不要貪戀。世間是苦的,想在這個世間找快樂,快樂後頭跟著就是苦果。樂是苦因。要想轉變世間,讓它沒有苦難,人人心裡想善就沒苦難了,那豈止和諧!這就是佛法的作用。

夢參老和尚法語

嫉妒,看別人有好事,他不讚嘆隨喜,「這應該給我,怎麼給他了」,就嫉妒,不能隨喜。在普賢十大願王的第五大願「隨喜功德」,看到一點小事,一點點好事,你隨喜,隨喜你就有一份,見者有份。你也隨喜,他的功德就分給你一份。如果人家有好事,你不但不生歡喜,你還嫉妒;這一嫉妒,就下地獄。

濟群法師

心,是一塊田地,每天想什麼、做什麼,就是在內心裡播種,將來都會長出相應的生命果實。
 

夢參老和尚法語

我們諸位道友,你相信你是佛嗎?有人說:「我相信。」,那麼,你做的是什麼事?你看佛做的是什麼事?你對照一下,你自己相信是佛,佛做佛事,那你就督促自己,一定要作佛,做不到的話,慢慢做,一年做不到,十年、一百年、一萬年、千千萬萬年,看看地藏菩薩當了大菩薩多少年?沒辦法算,不可知數。

濟群法師

年輕時缺少精神追求、精神生活,老來難免孤獨、難過。
 

濟群法師

眼見未必為實,穿著僧裝並非都是出家僧人,這個時候偽劣假冒產品特多,自然也有假和尚。他們打扮成僧人化緣,或佔據寺院,謀取利益,卻跟信仰毫無關係。這是社會的悲哀啊!
 

濟群法師

對他人的善行和成就由衷歡喜、讚歎,並支持、參與,可以弱化我執,對治嫉妒,同時還能產生相應的功德,這叫隨喜功德。學會隨喜,也會讓社會減少對立,更加和諧。
 

濟群法師

心的開放程度有多大,就可以接納、面對多少人;如果衹是活在自己的感覺裡,就會注意不到他人的存在,結果會成了孤家寡人。
 

濟群法師

道德可以造假,智慧無法造假。不要迷信道德,要欣賞智慧。然而,真正有德行的人卻是值得尊重的。
 

濟群法師

偏聽偏信,片面認識,很容易對人產生誤導,如果加以傳播就會成為是非。所以,不要傳播不確定的消息,不要批評或遣責沒有把握的事,或者講一些容易引起是非糾紛的話。
 

濟群法師

迷了,就會產生疑問,是為疑惑;迷了,就會進入困境,是為困惑;迷了,就會被外境引誘,是為誘惑;迷了,就會被假象蒙蔽,是為蠱惑。迷了,就有惑;有惑,就有禍。
 

濟群法師

佛法非宗教,也非某個團體所獨有。佛法,是一種普適性的智慧,是一種究竟解決人生迷惑煩惱的方法,是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像空氣一樣存在,像水一樣重要,就在你的身邊,就在你的身上。佛經幫助我們認識,善知識引導我們開顯,任何人都可以實踐佛法,任何人都可以成為佛法的主人。
 

夢參老和尚法語

每個經都要你一心,當你念的時候也好拜懺也好,你的心想到哪裡去了,這你自己知道。我肯定你不是一心,因為什麼呢?一種是過去業障,你早晚唸經,想到經上說的什麼話嗎?自己考考自己,經上教我怎麼做,我做了沒有?以後你改個念頭,當你念一句話念得絲絲入扣,心跟經上相合自然就轉變了。

濟群法師

宇宙因為生命的存在而有價值。如果生命衹是偶然現象,如果人死如燈滅,那麼我看不到生命存在的究竟意義,也看不到宇宙存在的理由,因為心的本質就是宇宙的本質,因為生命是無盡的延續,因為生命蘊涵著無限的價值,所以,宇宙的存在也蘊涵著無限的價值。
 

夢參老和尚法語

古來人得一本經書,真是當寶。現在人得一本經書,印很多,可以十本、八本抱一抱就是了,他拿來看,看完了當小說一樣隨便就丟了,所以他也得不到好處。古人得一本書,他的心就入進去,就念啊、誦啊。之後,思惟經的義理,是這樣的;所以他很快證道,很快就行了。現在的人精進心生不起來,希有心沒有了!

濟群法師

佛陀是大醫王,佛法是藥,善知識是醫生,治療貪瞋癡的疾病。人類唯有解除生命內在的貪瞋癡,才能稱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健康者。
 

禪語智慧

不要抱怨上天對你的不公,不要憂怨自己人生之路的坎坷,更不要在面對困境時自暴自棄。大海如果失去了巨浪的翻滾,就會失去它的雄渾;沙漠如果失去黃沙的狂舞,就會失去它的壯觀;冰山如果失去冰塊的冷酷,就會失去它的雄偉;生活如果失去了坎坷的牽絆,就會失去它的意義。

養心妙語

想要的,要努力爭取;得不到的,要捨得認命。天地萬物,世人共享。想要享受美好,先要願意放手一搏。有夢,有追逐,人生常懷希望。但是,沒有誰能一手遮天,可以屬於自己的,不要輕易放手;不該屬於自己的,要捨得放開。死拽著別人的,不去追求自己的,是一種悲哀。追求是一種信仰,放下是一種境界。

佛教微博

【養心八珍湯】慈愛心一片,好肚腸二寸,正氣三分,寬容四錢,孝順常想,老實適量,奉獻不拘,不求回報。把這八味藥,放在「寬心鍋」裡炒,文火慢炒,不焦不燥。再在「公平缽」裡研,細磨慢研,越細越好,三思為末,淡泊為引,早晚分服,和氣湯送下。可淨化心靈,昇華人格,平靜心態,榮辱不驚。

微博精選

要跟習氣打仗,不要幫脾氣撐腰。
 

佛教生命電視

殺生的現世果報就是短命、體弱多病、使眾生不願接近。這三點正是那些想要創業、想要一展抱負、想要名利富貴的人注定失敗的原因! 我們與一切有情眾生相互依存,一切人、一切事物都是相連的。在施予的時候,你其實是在利益自己;當傷害另一個生命時,你是在傷害你自己。所以我們必須修持不害與慈悲。

佛教微博經典

成名每在窮苦日,敗事多因得志時。胸有方寸,身無媚骨。不因說話而殺身,勿為積財而喪命。心正則神明鑒,耐苦則安樂多。人世滄桑,在天,但更在人。——郭德綱

養心妙語

心懷感恩,幸福才會常在。快樂屬於知足者,幸福屬於感恩者。用平常心對待生命的每一天,用感恩心對待眼前的每一個人,幸福和快樂就會不請自來。懂得感恩的人,遇到禍也可能變成福;只知抱怨的人,碰上福也可能變成禍。幸福的秘訣,就是不抱怨過去,不迷茫未來,只感恩現在。

佛教生命電視

【菩提法語】學佛,不是為了保佑自己,而是為了捨棄自己。不是讓佛保佑自己多發財,而是保佑自己斷除對財物的執著。不是讓佛保佑自己長命百歲,而是保佑自己不要貪愛這個身體。不是讓佛幫忙剷除自己遇到的鬼魔,而是加持自己對鬼魔不要起嗔心,要以大悲心對待他們。

於丹哲學語錄

【開心法則】1、心裡充滿陽光;2、時常保持感恩心態;3、能者多勞,不要抱怨;4、不要吝嗇微笑,適時讚美他人;5、人敬一尺,我敬一丈;6、做人做事無愧於心;7、不攀比;8、經常運動;9、知足常樂;10、不開心時,釋放出來。

頓珠法師

常常,當一件事情發生,而我們沒有辦法處理的時候,最好的方式就是面對它、承受它、解決它、放下它。我們知道,當身體背負重擔的時候是很累的,也很難走遠;而我們的心靈也是如此。當內心承載太多東西的時候,也會很累,並且再難前行。衹有放下心裡的負擔,自心輕鬆,我們纔能做好當下該做的事情。
 

恆愚法師

做一件事情,不管有多難,有什麼樣的結果,這些都不重要,即使失敗了也無可厚非,關鍵是你有沒有勇氣解脫束縛的手腳,有沒有膽量勇敢地面對。很多時候,我們不缺方法,缺的是一往無前的決心和魄力。不要在事情開始的時候畏首畏尾,不要在事情進行的時候瞻前顧後,唯有如此,一切才皆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