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化社

「善人刻刻存善心,常恐善念斷,善事少。最尊君親,一念無欺,一事無欺;敬重師長,內外一樣,始終不倦,像待父兄一般;忠順所事,安樂相保,患難與共,像待君長一般。善人存心,守一真字,待人守一恕字。生平無爭榮奪利的事,生平無一言欺人,生平不談人一過!」輯錄《太上感應篇直講》

弘化社

「舉凡六根所對一切境界:所謂山河大地,明暗色空,見聞覺知,聲香味等,何一非闡揚淨土之文字耶?寒暑代謝,老病相摧,水旱兵疫,魔侶邪見,何一非提醒當人速求往生之警策耶?廣說其可盡乎?!」輯錄《印光法師文鈔》·菁華錄

弘化社

「不殺生、不偷盜、不邪婬、不妄言、不綺語、不兩舌、不惡口、不慳貪、不瞋恚、不邪見。此中前三名身業。中四名口業。後三名意業。若持而不犯,則為十善。若犯而不持,則為十惡。善因感善果,惡因感惡果。決定無疑,絲毫不錯!」輯錄《印光法師文鈔》·復楊樹枝居士書

弘化社

「善人率真了心,事事做得真誠,絲毫不願欺人。雖然在房室陰暗處,沒人看到,遇見財色等誘惑,可以瞞人,但在善人看來鬼神一定曉得,難逃禍罰,決要立定主意,不肯做虧心事。善心純熟便是德,善事真實便是功。積德要像聚錢,漸漸添多。累功要像築牆,漸漸高大!」輯錄《太上感應篇直講》

弘化社

人之初,性本善【豐子愷·《護生畫集》】人人愛物物,物物愛生全,雞見庖人執,驚飛集案前,豕聞屠價售,兩淚湧如泉,方寸原了了,只為口難言。——周思仁《戒殺詩》

弘化社

「識不足則多慮,威不足則多怒,信不足則多言。」《格言別錄》

弘化社

投奔【豐子愷·《護生畫集》】送歲鞭炮聲斷續,四鄰割雞群雞哭,忽然一雞飛入屋,奔奔懾懾榻下伏。爾既投我我應畜,節縮我糧供爾啄,憐爾無辜遭慘毒,留作長生報曉喔。林禽無糧無拘束,家畜有糧愁烹戮,從茲跳脫冤債獄,隨我生西隨念佛。——蓮舟上人

弘化社

【惜福】印光法師性情剛直,平常對人只問理,情面是不顧的。前幾年有一位皈依弟子,是位有名的居士,去看望法師,一同吃飯。這位居士先吃好,老法師見他碗裡剩落了一兩粒米飯。於是就很不客氣地大聲呵斥道:「你有多大福氣,可以這樣隨便糟蹋!」—— 輯錄《青年佛教徒應該注意的四項》·弘一大師開示

弘化社

「學佛之人,凡非自己妻室,無論良賤,均不可與彼行婬。行邪婬者,是壞亂人倫,以人身行畜事,來生便做畜生。邪婬之人,必生不貞潔之兒女,誰願自己兒女不貞潔?世人以行婬為樂,不知樂只在一刻,苦直到終身與子女及孫輩也!」輯錄《印光法師文鈔》·開示五戒之不邪婬

弘化社

【惜福】我腳上穿的一雙黃鞋子,是1920年一位出家人送給我的。我的棉被面子,是出家以前所用的。這些東西,即使有破爛的地方,用針線縫縫,仍舊同新的一樣了。簡直可盡我形壽受用著呢!除衫褲草鞋以外,我的一切衣物,大多是在家或是初出家時的。—— 輯錄《青年佛教徒應該注意的四項》·弘一大師開示

弘化社

「善事,大半要費錢的。凡不費錢的善事,要真心去做;費錢的善事,要真心捨財去做。第一要守牢「節儉慷慨」四字,節儉則多盈餘,慷慨則善事成就。凡人隔善如山,病痛只在奢、華、鄙、吝四字。奢華的享盡了福,自然一敗塗地;鄙吝的有己無人,自然禍敗立至!」輯錄《太上感應篇直講》

弘化社

「財聚必有散日,猶如人生,必有死日。今日做救濟事,酌量佈施,不要等天來散,等後人來散,散出禍來。薄德之人是承受不起財富的,豈但不享,試看積財不捨的禍,好不慘痛。世間赤貧之人多,如稍稍享些富貴,已是蒙天地福庇,必要廣積功德,上答天恩,祈望久長!」輯錄《太上感應篇直講》

弘化社

「人生最不幸處,是偶一失言,而禍不及;偶一失謀,而事倖成;偶一恣行,而獲小利。後乃視為故常,而恬不為意。則莫大之患,由此生矣!」《格言別錄》

弘化社

「見他人妻女的美貌,便起了奸邪的私心,這個念頭一起,雖無實事,已難逃鬼神的禍罰。萬惡婬為首,愚人不知利害,作此罪孽,今講其禍害:男女各有配偶,這是上天定的倫理。亂了天倫,使得他人的家庭情義乖離,便與披毛帶尾的禽獸無二,從此一生的福分便削盡了!」輯錄《太上感應篇直講》

弘化社

「善人的剛強,只留為自己改過用,當心裡念頭不好,及酒色財氣等習氣,務必用剛強力對治,方能改過。善人待人接物,溫厚慈和,心最虛,氣最和。如果人做惡事,反而說他是;人做善事,反而說他非,這便是是非不辨了。善人是非明白,所以好善惡惡,親善遠惡!」輯錄《太上感應篇直講》

弘化社

「不偷盜者,即是見得思義,不與不取也。此事知廉恥者,便能不犯。然細論之,非大聖大賢,皆所難免。以公濟私,克人益己,以勢取財,用計謀物,忌人富貴,願人貧賤。遇諸善事,心不認真。凡見急難。漠不速救。於自心中,不關緊要。如斯之類,皆名偷盜!」輯錄《印光法師文鈔》·開示五戒之不殺生

弘化社

【惜福】諸位要曉得,我們即使有十分福氣,也只可享受三分,所餘的可以留到以後去享受。或者能發大心,願以我的福氣,佈施一切眾生,共同享受!—— 輯錄《青年佛教徒應該注意的四項》·弘一大師開示

弘化社

【自尊】人都喜歡別人尊重自己,而不知自己尊重自己。想要別人尊重,須從自己尊重自己做起。怎樣尊重自己呢?時時想著:我當做一個偉大的人,了不起的人。比如想做一位清淨的高僧吧,就讀高僧傳,看他怎樣做,我也怎樣做,所謂:彼既丈夫我亦爾!——輯錄《青年佛教徒應該注意的四項》·弘一大師開示

弘化社

「善人勸人,戒賭息訟,勿酒肉傷財,勿奢華破家。凡他人一切破費,代為痛心。天地生財,原本就是供善事而用,不供惡事用的。善人所愛,衹有一善。凡宮室、車馬、古玩、衣食、器物,種種人欲,一概棄絕。善人與人為善,或以言助,或以力助,或以財助!」輯錄《太上感應篇直講》

弘化社

【虛心】常人不解善惡,不畏因果,決不承認自己有過,更何論改?但古聖賢則不然。孔子曰: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蘧伯玉為當時之賢人,彼使人於孔子。孔子對坐而問焉:夫子何為?對曰:夫子欲寡其過而未能也。聖賢尚如此虛心,我等可以貢高自滿乎?!——輯錄《改過十訓》·弘一大師開示

弘化社

「凡學佛之人,切戒食葷,因食葷能增殺機。人與一切動物,生於天地之間,心性原是相等,但以惡業因緣,致形體大相殊異耳。若今世汝吃他,來世他吃汝,怨怨相報,則世世殺機無已時矣。否則縱能念佛,而尚圖口腹之樂,大食葷腥,亦未能得學佛之真利益!」輯錄《印光法師文鈔》·上海護國息災法語

弘化社

「人的福報是有限的,享一分便減一分。積來的福報卻是無限的,廣行善事,則授福一分,便可積福十分。日行救濟事,性情舒暢,血氣和平,夢裡清靜,有說不盡的風光,說不盡的安慰。喜把善書看,喜與善友談,善中滋味愈長,意興愈濃,久久積纍,便是神僊的境界!」輯錄《太上感應篇直講》

弘化社

「修己以清心為要,涉世以慎言為先。」《格言別錄》

弘化社

制標本聯想【豐子愷·《護生畫集》】動物標本中,蝴蝶美無倫,形狀何裊娜,顏色何繽紛。誰知製造時,個個受極刑,兩針釘胸腹,不死又不生,遲遲三日後,足節猶兢兢。我游博物館,歸來一夢驚,夢見諸蝴蝶,盡變女孩嬰,號哭呼父母,其聲不忍聞。——緣緣堂主詩

弘化社

「神明嚴察人的過惡,根據過惡的大小消除人壽。過大的削壽十二年,過小的削壽百日。人到壽命終時,萬般帶不去,衹有業隨身,悔也晚矣。要做長壽的人,必須遠絕過惡,就像避水怕淹死,避火怕燒死一般。凡曾經犯的,痛改了不要再犯;未曾犯的,切戒了不要偶犯!」輯錄《太上感應篇直講》

弘化社

【自尊】萬萬不可以隨便,凡事全在自己做去,衹要有高尚的志向,沒有做不到的。諸位如果作這樣想:我是不敢希望做高僧、做大菩薩的。那做人做事就隨隨便便,甚至自暴自棄,走到墮落的路上去了,那不是很危險的麼?年紀雖然小,志氣卻不可不高啊!——輯錄《青年佛教徒應該注意的四項》·弘一大師開示

弘化社

「喜時之言多失信,怒時之言多失體。」《格言別錄》

弘化社

「人的大病,只在妄想。豈知名利二字,是命裡判定的,丟了眼前本分,鑽謀險路,終究無益。分外營謀,反而會消損本分應得的福報。貪財不知足的人,勢必刻薄鄙吝,總是小算盤百般算計,日後自有大算盤來一算!日日做無益子孫的事,還要說為子孫考慮,豈不昏黑?!」輯錄《太上感應篇直講》

弘化社

「謙退是保身第一法,安詳是處世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養心第一法。」《格言別錄》

弘化社

「凡舊的人物,不忍棄捨,方為有情義的人。若才得新鮮,便忘故舊,最為薄情,斷不受用。善人舊時慣用的器物,尚不忍忘,何況舊人?前賢說:「貧賤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輯錄《太上感應篇直講》

弘化社

「歸依三寶,真實修持才得了脫生死往生西方!既歸依佛,當以佛為師,自今以始,至於命終,虔誠敬禮,一息不容稍懈。再不可歸依天魔外道邪鬼邪神。既歸依法,當以法為師,自今至終,不可再歸依外道典籍。既歸依僧,當以僧為師,自今至終,不可再歸依外道徒眾。」輯錄《印光法師文鈔》·護國息災法語

弘化社

「放生之意義,即是使大家發心護生。如人人能護惜生物,不加殘害,則物尚不忍殺,何況殺人?自然殺劫可消,而國運可轉。但世人常有一面出資放生,一面仍照常殺生、食肉者。如此,雖有放生之小功德,恐難敵殺生之大罪過!」輯錄《印光法師文鈔》·上海護國息災法語

弘化社

「天災、人禍,不時降作。禍患之來,莫能預料。避無可避,防不勝防。遇極危急之災難,但念觀世音聖號,為最省心力,最有感應。若能依《文鈔》、《嘉言錄》所說,至誠念佛及觀世音,必能於冥冥之中,得蒙加被。或轉有為無,或轉重為輕,決不至與不念佛人同一受殃!」輯錄《印光法師文鈔》·復朱仲華書

弘化社

【聞謗不辯】古人云:「何以息謗?曰:無辯。」又云:「吃得小虧,則不至於吃大虧。」餘三十年來屢次經驗,深信此數語真實不虛。——輯錄《改過十訓》·弘一大師開示

弘化社

「是道則進,非道則退,這是避惡的方法。凡要做一件事,必先想一想,想來是合理的,便向前去做,這是趨吉關頭。想得來不合理的,便落得不去做,這是避凶關頭。善人放正了心,便件件事,都做得正經;看苟且的財色等事,猶如禽獸路頭,決要立定主意,必不肯做!」輯錄《太上感應篇直講》

弘化社

「好生惡死,物我同然。我既愛生,物豈願死?一切眾生,輪迴六道。隨善惡業,升降超沈。我與彼等,於多劫中,互為父母,互為子女。當思拯拔,何忍殺乎。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於未來世,皆當成佛。我若墮落,尚望拔濟。由是思之,何敢殺乎!」輯錄《印光法師文鈔》·開示五戒之不殺生

弘化社

「善人見他人運氣好,得意之時,就如自己得意一般。見他人運氣不好,失意之時,就如自己失意一般。善人為人寬厚,不彰人短,不炫己長。所以抬高他人,淹沒自己的才幹,放低自己。善人遇財遇物,每事克己,總把多的讓給他人,自己只取少的。予人便宜,甘自吃虧!」輯錄《太上感應篇直講》

弘化社

「吾人所居世界,具足三苦八苦。無量諸苦,了無有樂,故名娑婆。譯為堪忍,謂其中眾生,堪能忍受此諸苦故。然此世界,非無有樂,以所有樂事,多皆是苦;眾生迷昧,反以為樂。如嗜酒耽色,畋獵摴蒱等,何嘗是樂?一班愚夫,耽著不捨,樂以忘疲,誠堪憐愍。即屬真樂,亦難長久!」輯錄《印光法師文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