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群法師

賺錢靠能力、靠福報,花錢卻要看智慧。
 

濟群法師

有人覺得內心空虛、混亂,才會瘋狂購物,把自己身上掛得像聖誕樹一樣;內心平靜、充實,就喜歡過簡單的生活。
 

濟群法師

父母跟子女關係是緣,夫妻關係也是緣,有善緣也有惡緣,所以並非都能相親相愛,也有相互折磨的。不過,緣是可以改變的,衹要我們充滿包容、善良和愛,惡緣也會轉化成善緣。

夢參老和尚法語

念佛法門怎麼念呢?不是那麼簡單的念一句「阿彌陀佛」就好了,不見得這樣子。你用哪個心念佛?如果用嗔心念佛,用貪心念佛,用愚癡心念佛,只求自己得到好處,這樣來念「阿彌陀佛」,你生不了極樂世界。你必須有清淨心,如果你沒有清淨心,充滿貪、嗔、癡、煩惱,這樣子學法,是沒辦法辨別清楚的。

夢參老和尚法語

當你明心見性,業性本來是空的,罪性本空,是我們的心造的,"罪性本空唯心造"。我們現在參悟了、學佛了,連我們自己的心都不存在,還有什麼罪業可依呢?所以說:"心若亡時罪亦無",心都滅了,罪也就沒有了;"心亡罪滅兩俱空",心也空,業也空;"是則名為真懺悔"。要這樣地消業,這樣地帶業。

濟群法師

有人看重財富,有人看重地位,有人看重名牌,有人看重人品,這是體現價值觀的不同。古人三不朽人生中「太上立德」,說明人品的價值高於一切,這是值得我們思考的。
 

濟群法師

我執我見太強,是人與人不能和諧相處的關鍵原因。你不能接納他人,他人也不能接納你;你和他人對立,他人也會和你對立。
 

濟群法師

佈施,不衹是施捨財富,也是捨離內心的貪著。施捨財富,可以增長福報;捨離貪著,能夠完成解脫。
 

濟群法師

心本身就是無限的,可以容納一切。我們不需要走遍天下,就能胸懷世界;也不需要遨遊天空,就能心包太虛。可是,我們現在的心裡都裝著些什麼呢?
 

濟群法師

一個人可以迴避環境,卻沒有辦法逃離自己的內心。正像有人騎馬外出,想要擺脫煩惱,卻發現煩惱也坐在馬鞍上,指引著他前進的方向。我們雖然不喜歡煩惱,但總是不知不覺的聽從煩惱使喚,成為煩惱的奴隸。

濟群法師

佛陀成道發現了一切眾生都有覺悟潛質,都有自救的能力,這對於深陷無明煩惱中眾生而言,無疑具有無比重大的意義。吃臘八粥不衹是保平安,更重要是紀念這—偉大的意義。說明人類可以通過修學佛法,從迷感走向覺醒,完成生命的自救。
 

夢參老和尚法語

明白了自作自受,這樣來認識世間,你心裡頭就不會生起波浪,為什麼?因果報應,這樣你心裡頭非常平衡。你想幫助這個人,看他很苦難,你得先轉他的因;如何把他那個因消了?這就靠佛菩薩加持力了。把他過去造的因懺悔掉,懺悔,悔改再不做了,發願去幫助別人,才能把這個罪轉了。

夢參老和尚法語

我們大家都在修,或者打佛七,或者平常自己定時定量;我一天念一千聲,我一天念一百聲,不在字數多少,在你念的時候心誠則靈。我念一百聲佛的時候,任何事都放下了!念完一百聲明天再來念,定時定量,就這個功夫,能使我們得到收穫!

濟群法師

菩薩,是大乘行者的稱呼。衹要真切的發起菩提心,以追求生命的覺醒和幫助一切眾生走向覺醒為目標,都可以稱為菩薩。菩薩,不衹是信仰的對像,而是要成為學習的榜樣。大乘佛子,人人都應該成為菩薩。
 

濟群法師

有人說: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從佛教看,人類的理性並非都是荒謬的。接受正確的知識,善用理性,可以開發智慧,認識真理。而張揚自我,亂用理性,感覺迷亂,則使人走向無明的深淵。
 

濟群法師

找不到生命的意義,一切都會顯得沒有意義;找到生命的意義,平常生活也能過得很有意義。
 

夢參老和尚法語

為什麼要皈依?假使不皈依三寶,跟三寶接不上氣,便得不到三寶的功德。所以,必須得皈依。我們要想脫離苦海,解脫一切眾苦,衹有諸佛才能夠解脫我們的痛苦。因為佛現在不住世了,我們皈依佛之後,就皈依佛所說的法。《華嚴經》告訴我們:「佛法無人說,雖慧莫能了」,必須得有僧寶傳法,所以要皈依僧。

濟群法師

人生的學習,可以分為生存的學習、生活的學習和生命的學習。多數人都停留在生存的學習,結果變成賺錢的工具。因為缺少生活的學習,結果把生活過得亂七八糟的;缺少生命的學習,懵懵懂懂的度過一生,浪費了難得的人生。學習佛法,可以幫助我們智慧的生活,也能了悟人生真相,完成生活和生命的學習。
 

濟群法師

做事可能成就我執,也可能成就無我。為了滿足自我的重要感、優越感、主宰欲,在做事過程中必然成就我執;如果純粹為了利他,給他人帶去利益和安樂,在做事過程中就能成就無我。
 

夢參老和尚的法語

真正的快樂不是你擁有的多,而是你計較的少。
 

夢參老和尚法語

在佛經上說,我們這是末法,但是我們能不能把它轉變?假使現在我們這些道友,一個人能勸化十個人;那麼我們現在好幾百人,好幾千人再勸化,這樣輾轉的不就變了嘛!人心變,世界就變了,這個道理在我們佛教,絕對可信。

濟群法師

每個生命都是緣起的存在,都有自己成長的經歷和規律,需要被理解,需要受尊重。在這前提下,才能談得上交流和幫助。
 

濟群法師

忙碌並不代表充實,通過忙碌獲得充實,恰好說明內心的不充實。
 

濟群法師

人間的情愛很脆弱,會受到不同需求的干擾,各種情緒的左右,觀念、價值觀的不同很快會各奔東西,業力的差別則導致人天永隔;唯有具足無限的悲心,才能建立永久的大愛。
 

夢參老和尚法語

在你日常生活當中,舉心動念的時候,有沒有定力?特別是舉心動念,舉心動念誰也看不到,衹有你自己知道,所以我們這個修行,依照佛教導我們的去做,做了纔能降伏你這個心,如果你不去做,就降伏不了它,你要是能降伏,什麼都能降。

濟群法師

我們對世界的認識和選澤,始終來自於自我的需求和判斷。一個我執重的人,他總會以自我為中心看世界,並且會製造和尋找各種理由證明自己的合理性和優越性。唯有弱化我執或者認識到緣起無我的人,才能客觀如實的看世界。
 

夢參老和尚法語

要發願,發了願得有行,沒去行願是空的。人人發成佛的願,你得去填補怎麼樣能成佛,要行啊!願完了得去做,做才能成。所以修道的人求解脫,我們一般的在家道友信佛以後,求家庭平安,求吉祥如意;做生意求發財,住了醫院求病趕快好,哪有天上掉下來的?沒有,得你自己去改變,得努力啊!

濟群法師

忍辱,關鍵要用智慧消除內心嗔恨,培養接納的胸懷。唯有這樣,面對逆境時才能不陷入牴觸、對立的負面情緒中,生起忍辱之心。
 

夢參老和尚法語

要信你自己的心是清淨的。心本來是清淨的,是你後來給它增加負擔,犯了很多的錯誤,給它增加了業,一生一生的,越迷越深,越深越造。你可以消除這個果報,從你現在的善念開始,善念逐漸增加,善果逐漸生起,惡果逐漸消失。

濟群法師

每個人都是我們的一面鏡子,他人的缺點,可能就是我的缺點;我們不喜歡他人的缺點,同樣他人也不喜歡我們的缺點。看到他人的缺點,是我們認識自己,改善自己的因緣。
 

夢參老和尚法語

要相信一切眾生都是可以度的,沒有不可度的眾生。說有不可度的眾生,是你的菩薩心不夠。沒有不可度的眾生,不過是有緣、無緣。緣成熟了,你一說,他就信了。你說法,他一修就成了,這就是緣成熟了。

濟群法師

佛教有三乘教法,下士修五戒十善,成就人天福報;中士超越對人天福報的貪執,發出離心,修戒定慧,成就解脫涅槃;上士捨涅槃之樂,不住涅槃,發菩提心,利益一切眾生,廣修六度四攝,培植福慧二種資糧,圓成無上佛果。
 

濟群法師

心靈世界有各種各樣心理,誰在線就誰當家,你願意把命運交給誰呢?是讓嗔恨心成為主人,搞得世界硝煙四起;還是讓慈悲心主導,自他和樂。
 

夢參老和尚法語

我們有些居士也在弘法,我是讚成的。但是,你弘哪一法,你自己要做一做。如果你完全沒做,你說了,人家能信你的嗎?如果不信你的,就影響佛所說的法,因為你不清淨。你必須得自己做,先有清淨心,這個法才能傳下去,才能弘揚。如果你自己不稱職,只講這個法,而自己完全不做,佛種還是會斷的。

濟群法師

不學習佛法,不了解人生因果,生活順利的時候,就會躊躇滿志,不可一世;碰到問題不能正確認識,很容易被一些神秘的說法所忽悠,做出愚蠢的事。
 

濟群法師

常用慈悲心待人,便在成長慈悲心。常用嗔恨心做事,便在成就嗔恨心。每天的發心、用心,決定了我們的心態和人格。
 

濟群法師

有人覺得什麼都不順心,這是因為不接納;如果接納了,不順心也就變成順心了。
 

夢參老和尚法語

信心不是一句話!你相信你自己是佛嗎?相信你能成佛嗎?相信你的心是佛,你就已經修行一半了。大家想一想,思惟思惟自己,信心是怎麼樣生起的?在「華嚴經」上講,修這麼一個信心得十萬大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