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化社

「真正念佛就不管(人家)聲音是好是壞,如果我們養成聽人念佛不生恭敬心的習慣,恐怕到了臨命終時,人家來助念,我們聽了也會生煩惱,就不能夠恭敬一心,造成了障礙,那可不能怪佛不來接引。所以我們養成習慣,一聽人家念佛,就生恭敬心,也歡喜念佛,這樣才能夠安全!」輯錄·道證法師開示

弘化社

「南通理君美,高小畢業後即從商。體虧積勞致肺疾。皈依印光大師,即長素念佛,拜《華嚴經》數年不輟。八一三事變,舊疾復發咳血,彌留之際,神識異常清晰,在旁諸人竭誠助念。最後對佛像作膜拜狀,又吉祥臥,口稱佛來,安詳而逝,頂暖達四小時,時1938年7月25日,年二十七。」輯錄·《淨土聖賢錄》

弘化社

「「敬師」:師嚴道尊,人倫表率,道德學問,是效是則。養我蒙正,教我嘉謨,不敬其師,何能受益?「擇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朋友相處,有損有益。益者近之,損者遠之,勸善規過,端賴乎茲!」輯錄《德育啟蒙》·印光法師著

弘化社

「淨土因何獨指西,要令心念有歸棲。一門入後門門入,初步迷時步步迷。直就下凡階上聖,不離煩惱證菩提。」輯錄·《省庵大師勸修淨土詩》

弘化社

「貞觀六年(公元632年),慈州刺史王千石的父親去世,王刺史哀痛悲傷,背土築墳,並在墳墓左邊搭蓋小屋居住,每天夜晚念誦佛經,為父親迴向。附近的人常常聽到他誦經的地方有擊磬的聲音,清徹悅耳,奇異的香味幾里外都能聞得到。」輯錄《文昌帝君陰騭文圖說》

弘化社

「聽說西方無量樂,樂邦是我心開拓。根缺女人皆不著,誰強弱?一人一朵金蓮萼。行樹七重珠網絡,寶樓風韻金鈴鐸。天上樂音相間作,須誠愨,返聞自性同先覺。」輯錄·《西齋淨土詩》

弘化社

「寵辱不驚,肝木自寧。動靜以敬,心火自定。飲食有節,脾土不泄。調息寡言,肺金自全。恬淡寡慾,腎水自足。」《格言聯璧》

弘化社

「熱鬧華榮之境,一過輒生淒涼;清真冷淡之為,歷久愈有意味。」《格言聯璧》

弘化社

「欲得工夫無間斷,直須精進始相應。暫時失念雲霾日,瞥爾生心蛾掩燈。小水長流終貫石,沸湯停火亦成冰。往生作佛渾閑事,只在當人念力能!」輯錄·《省庵大師勸修淨土詩》

弘化社

「1921年,當過翰林的魏梅蓀居士一遍又一遍地讀《文鈔》之《南潯極樂寺重修放生池疏》後,就徹底吃長素了,大師讚賞鼓勵道:「不能斷肉,所謂富貴學道難也!豈知不三四月,閣下即斷肉食。學道之人,斷習須具勇力,若因循推託,則長時相續,了無斷時矣!」」輯錄《常慚愧僧印光法師的故事》·餘池明著

弘化社

「汝等比丘,晝則勤心修習善法無令失時,初夜、後夜亦勿有廢,中夜誦經以自消息,無以睡眠因緣令一生空過無所得也。當念無常之火燒諸世間,早求自度勿睡眠也。」輯錄·《佛遺教經》

弘化社

「小人固當遠,然斷不可顯為仇敵;君子固當親,然亦不可曲為附和。」《格言聯璧》

弘化社

「四川盧明善,早年守寡,感念世間多苦,因而皈依,恭敬受持念佛一法。二十餘年,虔誠念佛不斷,預製朱紅壽棺,飾以蓮華,以示求生決心。1932年7月,突患失血癥,體質漸虛,9月中旬,忽異香滿室,香如芝蘭,即請僧晝夜助念,詳說西方聖境,萬緣放下。於19日戌時安詳往生。」輯錄·《淨土聖賢錄》

弘化社

「如果您念(佛)才一兩聲,就想起冰箱裡的豆包快壞了,不煮一下不行;想起我那件漂亮衣服被蟲咬了一個洞,好可惜……一下子想東,一下子想西,罣礙娑婆世界的一些破銅爛鐵,這就表示我們的心被很多東西綁得很緊,不能作自己的主人。不能控制自己的心,對生命就同樣沒有把握。」輯錄·道證法師開示

弘化社

「謀人事如己事,而後慮之也審;謀己事如人事,而後見之也明。」《格言聯璧》

弘化社

「唐朝台州懷玉法師,專修淨業近四十年,有西方聖眾手執銀台而來,師卻說:本望金台接引,為何是銀台呢?說罷,銀台和人都隱去了。法師更加精進,又過二十一天,得生上品,提前書偈曰:我經十劫修道來,出示閻浮厭眾苦。一生苦行超十劫,永離娑婆歸淨土。合掌含笑而去。」輯錄·《龍舒淨土文今譯》

弘化社

「宋度宗咸淳丙寅年,范太尉患眼病,派兒子到普陀潮音洞祈禱,並汲泉水回家,用於洗眼。太尉眼病痊癒後,又讓兒子來答謝菩薩,此次洞左側忽現大士身,淡煙披拂,如隔碧紗。兒子又到善財洞,看見大士和童子一併顯現,大士白衣縹帶,珠瓔交錯,精神顧盼,就像要說話一般。」輯錄·《普陀誌》

弘化社

「河南潘生入省參加鄉試,夜晚河邊漫步,見一婦女因買賣誤得四錠假銀而欲投河自殺,潘生當即贈送了四錠真銀。考試結束後潘生遇到一個相士,相士大吃一驚:「上回見你將有大難,最近做了什麼事,竟滿面貴相?」發榜後,潘生果然中了解元。」輯錄《文昌帝君陰騭文圖說》

弘化社

「借問往生何計策?須憑信行願俱全。信根先向心田種,行足還加願力堅。路乏資糧終不到,馬無韁御孰能前?但將三事為符契,攜手同登九品蓮。」輯錄·《省庵大師勸修淨土詩》

弘化社

「有些人雖然有因緣去道場跟著大眾念佛,但他沒有把心集中在佛號上,嫌這個人聲音怪、那個人聲音不好聽。本來聽聞佛號的功德是很大的,但卻在別人的「聲音」上生煩惱,等於沒有得到聽聞佛號的所有功德,這是非常可惜的!」輯錄·道證法師開示

弘化社

「請不要以為皈依不重要,或者誤會尚未懂得佛法和修持,就不夠資格皈依三寶。皈依之後,不論在心態、生活、習慣等方面,都有善友、諸佛菩薩、護法龍天來協助你、加持你,所以意志力薄弱、信心不足的人皈依三寶,就會增強你的意志,增加你的信心!」輯錄《學佛群疑》·聖嚴法師著

弘化社

「覺知懈怠墜落。常行精進,破煩惱惡,摧伏四魔,出陰界獄。」輯錄·《佛說八大人覺經》

弘化社

「諂曲之心與道相違,是故宜應質直其心。當知諂曲但為欺誑,入道之人則無是處。是故汝等,宜應端心以質直為本。」輯錄·《佛遺教經

弘化社

「阿彌陀一句,萬法之總持。聲與心相依,念茲復在茲。感應不思議,蓮開七寶池。」《淨土詩韻》覺明妙行菩薩勸修淨土偈·示沈元輝

弘化社

「1924年,馬契西居士自作主張寫了《印光法師傳》,大師知道後,回信極力呵斥:我衹要得生西方,要傳做甚麼?汝將謂由此便可留芳百世乎?而不知瞎造謠言,不但遺臭萬年,且復受苦永劫!若以吾言為非,則是魔王眷屬,請從此絕!大師還要馬居士把稿子毀掉。」輯錄《常慚愧僧印光法師的故事》·餘池明著

弘化社

「隋朝高僧普安和尚領眾僧至大萬村,田氏家的長女身無長物,從一團亂禾中搜得黃粟十粒,來到僧人住處,把十粒粟放入桶裡,默默祝禱:「以此微物供養,若貧窮業報能夠結束,願甑中米飯都變成黃色!」說完便含著淚回家。第二天早晨,僧人們看到米飯果皆成黃色。」輯錄《文昌帝君陰騭文》

弘化社

「1929年,馬舜卿居士給大師去信說,他妻子生產時總會大出血,不久又要生,倘若再大出血,就沒命了!大師令夫婦志誠念觀音,臨產雖裸露不淨,切不可不念,又須出聲不可默念。於是馬妻就照做念觀音菩薩,生產時也仍然念,結果安然無恙,且無痛苦!」輯錄《印光法師文鈔》·復宅梵居士書(白話譯文)

弘化社

「先去私心,而後可以治公事;先平己見,而後可以聽人言。」《格言聯璧》

弘化社

「清朝康熙年間,林某死而復甦,說在陰間看見送天榜,到外甥陸天錫時,因母親多口過,欲勾除名。忽然,觀音大士降臨:「陸林氏雖多口過,但奉佛非常虔誠。天錫代友繳納所逃稅賦,補叔叔做縣令所虧錢財,還曾拒絕私奔女。」因此天錫後來還是中榜了。」輯錄·《陰騭文新編》

弘化社

「世有愚人,於父母眷屬臨終時,輒為悲痛哭泣,洗身換衣,只圖世人好看,不計貽害亡人。不念佛者,且置勿論;即志切往生,臨終遇此眷屬,多皆破壞正念,仍留此界。當成全人之正念,俾各知所重在神識得所,不在世情場面好看,庶可無虞矣!」輯錄《印光法師文鈔》·陳了常優婆夷往生事蹟兼佛性發隱

弘化社

「聽說娑婆無量苦,如今業債前來負。賊劫貨財身被擄,逢狼虎,挑生咒死兼巫蠱。奴婢辛勤依惡主,黑瘡白癩聾和瞽。丑惡愚癡相與處,誰憐汝?發心歸命慈悲父!」輯錄·《西齋淨土詩》

弘化社

「本泉師擅書法,為人書佛號,寫一劃唸一聲佛,奔走四方時默持佛名,做種種功德迴向西方。1913年5月13日,師擇於18日卯時與大家訣別。但時間一到,卻與工匠結賬,大家見一切如常,就打道回府,誰知剛出山門數步就被追回,返回後見師眼神專注,大家一齊助念,隨即安然往生。」輯錄 ·《淨土聖賢錄白話》

弘化社

「人知言語足以彰吾德,而不知慎言語乃所以養吾德;人知飲食足以益吾身,而不知節飲食乃所以養吾身。」《格言聯璧》

弘化社

「無事如有事,提防才可弭意外之變;有事如無事,鎮定方可消局中之危。」《格言聯璧》

弘化社

「淨宗五祖少康大師在新定時,原本此地的人不知念佛,大師就把化緣得來的錢,與小孩子相約:「你們唸一聲佛,就給你們一錢。」小孩子為了得錢,就隨聲念佛。一個月之後,念佛求錢的小孩子越來越多,乃至過了一年,當地無論男女老少,很多人都會稱念阿彌陀佛了。」輯錄·《龍舒淨土文今譯》

弘化社

「鄭頌英居士外出參與集體勞動,不幸在傍晚收工時掉隊,衹能在黑沉沉的草原上過夜。忽然,一群狼咆哮而來,鄭居士雙手合掌,急念南無觀世音菩薩。奇跡出現了!狼群衹能靠近離他一公尺遠的四週,而不能損害鄭居士半根毫毛,就這樣堅持到天明一夜沒睡,狼群也自動散去了。」輯錄·《拜觀樓法乳》

弘化社

「北魏的崔浩博學多聞,得寵於太武帝,但他勸言滅佛驅僧,燒掉妻子的佛經,呵斥信佛的兩個弟弟。後來崔浩因監修國史暴揚「國惡」,觸怒了太武帝,被囚禁在檻車中,遭受嚴刑拷打,哀嚎的聲音在很遠的地方都能聽見。」輯錄《文昌帝君陰騭文》

弘化社

「不斷惑業,得預補處,即此一生,直登妙覺者,無如淨土法門之殊勝超絕也!誠可謂佛教之宏綱,出塵之捷徑。所以往聖前賢,人人趨向,千經萬論,處處指歸。在昔正像,代有高人,續焰傳燈,騰輝竺震。末世劣機,欲了生死,捨此法門,其何能淑?」輯錄《印光法師文鈔》·寧波寶慶寺念佛堂置田碑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