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化社

「念佛一法,乃仗佛力出三界,生淨土耳。今既不發願,亦豈有信。信願全無,但念佛名,仍屬自力。以無信願,故不能與彌陀宏誓,感應道交。」輯自《印光法師文鈔》·復濮大凡居士書

大安法師

我們講佛法有聞、思、修,聽了不是左耳進右耳出。聽了一定要思惟。思惟,抉擇是正法,一定要落實在自己的行動當中。這聞、思、修三無漏學,在佛經裡都講「諦聽,諦聽,善思念之。」佛也是要你認真的聽,要善于思惟。

大安法師

一個不發菩提心,不求生淨土的修行人,他的結局跟一闡提、惡人相比,衹是有一步之遙的差距。惡人當生下地獄,一個不求生往生的修行人是第三世下地獄,是這麼一個情況。

大安法師

發無上菩提心,在淨土法門怎麼入手呢?善導大師有一個開示:從厭苦下手。厭離娑婆世界的一切苦——五濁惡世,煩惱很重,業障很重。厭離自己的身心,厭離所處的環境,這樣就欣慕極樂淨土。到了極樂淨土,得無生法忍,再到這個世間來度眾生。包含這幾個要素就是無上菩提心。

大安法師

如果衹有行持沒有願,那這個行就沒有目標。願是展開目的價值,行是落實在撩衣便行的實踐當中。所以有行無願,行就孤單,行持也不知道朝向什麼地方,那也是不能往生的。但是又有一種,衹是有願但是沒有行,這個願也就脫空,也就不能到達目標。所以有願無行或者有行無願都不能夠成就往生這樁事情。

弘化社

「病從身生,身從業生,不造諸業,禍消福增。娑婆念佛,極樂標名,一心不亂,上品位登!」《淨土詩韻》示廣位·【明】蓮池大師

大安法師

淨土之機,就是你能夠至誠相信,好樂求願往生淨土,上至盡形壽,下至每天就念十聲佛號,都能乘托阿彌陀佛的大悲願力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所以淨土受化之機,條件也不高,還是談信心問題。

弘化社

「不要說∶我不行了、完了,我犯了這條戒,什麼戒都犯吧!那不對!弘一大師摘錄的《南山律在家備覽》中這麼提撕∶犯一條戒不能條條都犯,其他戒戒體還能保持住。如此就要懺悔!」懺雲老和尚開示

弘化社

「修淨土法門者,固應誦《阿彌陀經》,常念佛名。然亦可以讀誦《普賢行願品》迴向往生,因經中最勝者華嚴,華嚴之大旨不出《行願品》第四十卷之外。此經中說,誦此普賢願王者,能獲種種利益;臨命終時,此願不離,引導往生極樂世界,乃至成佛。故常誦此《行願品》最為適宜也!」輯錄·弘一大師開示

大安法師

生在五濁惡世,我們就是五濁惡世裡面的惡人,惡人跟惡世纔是對應的。如果你在五濁惡世,你還說你一個善人,那是不可能的,因果不對稱的。透過這個概念,我們要生起大慚愧心、大懺悔心。

大安法師

善導大師以楷定古今的氣概來證明九品往生都是凡夫的事情,跟大小乘聖人沒有關係。上品三人是遇大乘佛法的凡夫,中品三人是遇小乘佛法的凡夫,下品三人是遇惡緣的凡夫。善導大師非常肯定地說,淨土法門是三根普被的,一切眾生衹要上則盡形壽念佛,下則臨終十唸唸佛,都能托阿彌陀佛的願力往生淨土。

大安法師

念佛法門就從往生這一點來說,全憑阿彌陀佛的慈悲願力接引,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全憑佛力。但是,你要信願行,要相信,要發願,要念佛,這裡也有自力在裡面。你沒有自力——能感的自力,怎麼會有他力在你的身上發生作用呢?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念佛從始至終也有自他二力的互動,自他的感應。

大安法師

教為什麼把「孝」這個字稱為至道之法,把這個孝做得徹底的圓滿,就是成佛的境界了。

大安法師

臨終助念重要的是要讓往生者深信這句名號不可思議的功德,讓他繫念佛號。沒有生起信心的讓他產生信心,已經有信心的讓他增上信心,就能得解脫。

大安法師

《法華經》講: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你散亂心念一句南無佛,都決定成佛,這是大乘經典告訴我們的真實的、圓頓的法義。

大安法師

地藏菩薩就是一個覺者,以他的大願來覺悟一切有情,度化一切有情,尤其是對於罪苦眾生的悲心的這種救度,悲心徹入骨髓。地獄眾生是最苦的,所以地藏菩薩就到地獄裡面去。衹要有地獄的地方,就有地藏菩薩。

大安法師

在寺院供一盞燈,獻一朵花,供一杯水,磕一個頭,就是這樣的功德,自然都有甚深的人天福報。佛告訴我們,這些善事但能迴向法界,那做這個善事的人,百千生中,受上妙樂。就是你做的事善因很小,但是你卻竟然在百千生中,受甚深微妙的快樂。為什麼?就是很小的善事,你以迴向法界的心做了迴向。

大安法師

《地藏菩薩本願經》所談的是借助著對地藏菩薩的信仰,造像、讚歎、供養,就能得到不可思議的利益。這就是體現了他力的勝妙。這個他力就是地藏菩薩塵點劫以來,發的深廣的大願所成就的那種不可思議的力量。衹要我們有信心,慇勤去感,馬上這個感應的力量就會體現出來,就能得到勝妙的利益。

大安法師

你不稱念佛號,你的業力、業障就像石頭,你放在水裡一定要沉下去的,這就等於下三惡道。但由於你稱念佛號,佛號就類似於這條船,你的業力的石頭放在船上,它就不會沉下去,所以他就不會墮到三惡道。

大安法師

眾生為什麼造業,更多的是知見問題——邪知邪見。所以地藏菩薩在我們這閻浮提,最重要的截斷因蔓不斷的業緣的惡性循環,就是要講經說法。講經說法尤其要講因果,《地藏菩薩本願經》就列出了二十三種,這因果都是有對應的法則的。

大安法師

定善成就不容易,對散亂的眾生來說很難觀想清楚。釋迦牟尼佛也清楚地知道這樁事情,才會開九品往生散善的內容。你就是沒有定善的功夫,衹要信願稱名,在散亂心狀態當中,阿彌陀佛也能把你拯救出去。這對於五濁惡世的業力凡夫來說就有希望了,就有一個保證了。這是來自於阿彌陀佛平等普度的悲心願力啊!

大安法師

眾生志性無定。就是這個心識,像空中柳絮左右搖擺,沒有決定性,所以環境對這個志性無定的眾生有很大的影響。遇到不好的環境,遇到一個惡友,他一定是造惡的;遇到一個好的環境、善知識,他可能就向善。

大安法師

命終人在他還沒有投生之際,七七四十九天之內,他唸唸之間就望他陽世的家親眷屬、骨肉眷屬,就是他的最親近的人給他造福,來救拔他。如果過了七七日之後,他隨業去受報了,那你再跟他做就晚了。一定要趁及時。

大安法師

南閻浮提眾生有一個特點,就是他勇猛強記,意志力強。所以這個地方的眾生要造業會造得非常的深重,要修行也能修行得非常快,就看怎麼使用。但一般來說,南閻浮提眾生的根性,惡的地方多,善的地方少。所以地藏菩薩就悲心甚切,對南閻浮提眾生,更有一種偏向,來救度南閻浮提眾生。

大安法師

法佈施就是你無論是了解世間的知識技能學問,還是出世間的佛法,如果有人向我們乞法,要無條件地、不吝法地要宣說。所以法佈施,就能夠開發智慧。越吝法的人就越愚癡,越是無條件地把自己知道的告訴眾生,就越能開發智慧。

大安法師

五濁惡世是我們的業識的心變現出來的。我們投生在五濁惡世,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一份責任,五濁惡世就是我們每一個人製造出來的。不能說談五濁惡世,這是他們造作出來的,跟我無關。如果真的跟你無關,你就不會到這個世間上來。你到了這個五濁惡世,那就跟你有絕對的關係,你就有絕對的責任。

大安法師

不是說你光念佛,不修福德智慧二資糧就很難往生。不是這樣。你深信切願念佛,這就是往生的根本的條件。在你深信切願念佛的之餘,如果有因緣修點福德,修點定慧,也可以隨分隨力做,但這個福慧二資糧不是往生的必要前提,信願念佛纔是往生的必要前提,是這麼一個關係。

大安法師

家裡有生小孩的,要做善事,才能使你的家宅吉祥。每個家裡都有土地神,又稱為灶神。實際上家裡有生產的情況,這是土地神的職責範圍,他要管這個事,他要使母子平安。如果你做善事,土地神就歡喜,讓子母得大安樂,同時這個生產的人家的眷屬也得利益。

大安法師

淨土法門有一個特點,他是以果地覺作因地心的,就是以阿彌陀佛果地上的功德,恩賜給眾生。眾生在因地當中,全攝阿彌陀佛的功德為自己的功德,他就圓頓了,他就快捷了。

大安法師

地獄是從哪來的?地獄不是閻羅王,不是哪個人建了一個地獄讓你進去。這個地獄都是業力感召的。等業力受完了,就沒有這個地獄了。是這個道理。

大安法師

一般談佈施,有清淨施,有不淨施。有的人佈施,或者為了炫耀自己很富有;或者是賭氣;或者是為了虛榮心;還有的是先虛情假意,為以後得更大的好處,有種買賣的心去佈施。這些都叫不淨施。清淨施是什麼?就是要出於慈悲心、平等心、不求回報的心,最後是三輪體空的心去佈施。

大安法師

佛號就是實相,借托萬德洪名,來顯我們的自性,單刀直入,以念佛心入無生忍,開佛知見,這就在究明自心。

大安法師

你不要太在意你造的業有多重,能不能懺,你還要注重是不是具足深信切願持名,這是關鍵。你衹要具足這個,所有一切在其他的教裡面判的無法懺的定業,在阿彌陀佛的大悲願力的光明當中,都不會構成往生的障礙。淨土法門往生的障礙就是懷疑,你懷疑,沒有信心,纔是根本的障礙,所有的業障都不構成障礙。

大安法師

他人作善,你有智慧就能修到福德。比如,你勸勉他人修福,他原本可能沒有這個心來種福田,你勸他來做,由你的勸導修到了福。他人的那個善行成功了,你去讚歎他、隨喜他,這是隨喜生福。

大安法師

誦經之時,最好穿海青,受了五戒的居士最好搭縵衣。海青是一般的漢代的衣著,縵衣是在家居士的法服,縵衣又叫禮懺衣。一般我們出家人誦經念佛都要搭七衣,居士搭縵衣。穿上法服,一方面是對佛的恭敬,另一方面法服有加持力。

大安法師

破戒的人能夠往生,是表明阿彌陀佛極重的慈悲,但不能把這個來作為自己進一步犯戒的一個辯護的理由。

大安法師

眾生聞到大乘經典,歷到耳根,聞到本識,就是金剛種子就播種下去,這金剛種子終有一天要開華結果。今生如果能依大乘經典修學,今生就能解脫;今生沒有這個因緣,未來世也能得解脫。

大安法師

最好的法界就是佛法界,以《華嚴經》來表達;最苦的法界就是地獄法界,以《地藏菩薩本願經》來表達。展開這兩個法界的鮮明的對比,讓我們對佛法界一往情深地回歸,對地獄法界的痛苦趕緊要遠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