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寺

學者問禪師:「您得道前,做什麼?」,禪師:「砍柴擔水做飯」, 學者:「那得道後呢?」,禪師:「砍柴擔水做飯」, 學者:「那何謂得道?」,禪師:「得道前,砍柴時惦著挑水,挑水時惦著做飯;得道後砍柴即砍柴,擔水即擔水,做飯即做飯。」大道至簡,平常心是道。

恆愚法師

在人生的大舞台中,無論是誰,都不可能永遠是鮮花坦途,總會有荊棘坎坷,身處順境時,我們居安思危,路才長久。身處逆境時,我們堅守希望,才能走出困境。無論怎樣,我們都是自己命運的主宰。命運的安排,成為我們修煉的助緣。心懷善念,堅持信仰,發揚正能量,感恩身邊人,收穫清淨和喜悅。
 

慧海之光

一切因緣而起,因念而生。執著於某一事或某一物,就會患得患失,煩惱也接踵而至;如能看開一切,心無罣礙,就會無所畏懼。人生往往是怕什麼來什麼,當你看淡得失、無謂成敗的時候,反倒順風順水、遇難成祥。人生最寶貴的,就是有一顆平常心,遠離混濁,平靜如水,不為世間五色所惑,不被人生百味所迷。

微博精選

【學佛即放下自己】愈是學佛,一定是愈來愈單純;愈是學佛,一定是愈來愈謙卑;愈是學佛,一定是愈來愈慚愧。單純到了最後,生活中衹是一句『阿彌陀佛』聖號充盈其中;謙卑到了最後,見一切人都是菩薩,唯我一人實是凡夫;慚愧到了最後,好事完全向別人,過錯總是向自己。 ——圓因法師
 

恆安法師

快樂與煩惱全在我們的一念擇選當中,俗話說得好,煩惱天天有,不撿自然無,選擇一份快樂的心情,行走於歲月的大道上,豈不美哉。沒必要自我製造,自我爭取,自我選擇煩惱來懲罰自己。快樂是自己創造的,快樂是自己發掘的。
 

六祖寺

佛曰:執於一念,將受困於一念;一念放下,會自在於心間。放下也許會有遺憾,會有傷感。但人生就是一個不斷選擇、不斷放棄的過程。有所放棄,才能讓有限的生命釋放出最大的能量。沒有果敢的放棄,就不會有頑強的堅持。當一切塵埃落定,我們纔會真正懂得:放棄也是一種選擇,失去也是一種收穫。

明奘禪師

禪修,既不會像想像的那麼複雜,也不會像臆想的那麼簡單,無論採取哪一種用功的方法,身心的放鬆都是基礎。本著平常心是道的信念,踏踏實實的打坐,經歷各種各樣的干擾和困擾並正面這些干擾困擾最後放下這些干擾困擾,這本身就是禪修的結果之一了。遠離幻想,遠離幻象,經歷禪修中每一個發生。

六祖寺

更進一步去觀察,生命沒有安全感的背後是因為迷執,執著於認為五蘊身心是實有的,認為這個五蘊身心就是我,因此他需要保護,所以生命缺乏安全感。當我們能夠真正照見五蘊皆空的時候,當然就破除了我執,當下證得無我的智慧;證得無我的智慧當然就沒有恐懼了,就能從根源上斷貪婪、斷憤怒。——大願法師

微博精選

【什麼纔是般若智慧?】智慧,不是知識,不是經驗,不是思辨,而是超越自我中心的態度。船過水無痕,鳥飛不留影,成敗得失都不會引起心情的波動,那就是自在解脫的大智慧。心隨境轉是凡夫,境隨心轉是聖賢。
 

加措活佛

走過的路長了,遇見的人多了,經歷的事雜了。不經意間我們會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頭腦的睿智與清醒。人生最奢侈的擁有是一顆不老的童心,一個生生不息的信念,一個健康的身體,一個永遠牽手的愛人,一個自由的心態,一份喜歡的工作,一份安穩的睡眠,一份享受生活的美麗心情。

六祖寺

心情不好時,要經常問自己,你有什麼想不通?有什麼看不慣?如果你覺得不愉快了,就看看窗外,有無限的風光,看看廣闊無垠的天空,也學青天不關門。人生沒有絕望,衹有想不通,人生沒有盡頭,衹有看不透。新念何必理舊夢,一朝一夕皆來生。轉個念就是希望,回個頭就是來生。
 

微博精選

別讓人生,輸給了心情。心情不是人生的全部,卻能左右人生的全部。心情好,什麼都好,心情不好,一切都亂了。我們常常不是輸給了別人,而是壞心情貶低了我們的形象,降低了我們的能力,擾亂了我們的思維,從而輸給了自己。控制好心情,生活才會處處祥和。
 

慧海之光

人生病了,是因為人心裡有貪、嗔、癡三毒。貪著的心、生氣的心和缺乏智慧,這是病根。如果我們心裡這三種負面的力量一直都在,我們就會在裡面打轉,出不來,這就是輪迴了。輪迴不是外面的,是自己的心。

慧海之光

你不要想去改變任何人。改變自己,纔是最實際、最實在、最可靠的。你一味地要求別人來配合你,你會永遠都失望;自己主動去做,你會很快樂,自己主動去配合,你會很快樂。

微博精選

參禪就好比往家走,你今天也走明天也走,一天到晚不停地走,總有一天會到家。像過去那些一聞就開悟的祖師,那是因為他原本已經走到了家,或只差很少一點兒,一轉過身來再走一步就到了家了。所以我們現在,不論自己是已經走了十里,二十里、一百里,都要打起精神來,努力前行。——本煥長老
 

宣化上人

你每天若能念它(〈楞嚴咒〉)一遍,或者七遍,或者一百零八遍,那八萬四千金剛藏菩薩就都會保護著你了。你不要學會又不念,那就沒有用了。你不念,你一懶惰,那金剛藏菩薩就都不跟著你了,你有什麼災難,他也不管了;你若天天誦念〈楞嚴咒〉,什麼災難都會沒有的。這是最妙、最好、最寶貴的一種法寶。
 

慧海之光

修行,不是追求完美,而是坦然地接受殘缺。人沒有三頭六臂,做人也好,做事也罷,誰能盡善盡美?修行,就是用智慧看透世間黑白,併用一顆善良的心成就一切美好;用一顆寬容的心,坦然地接納無法改變的不好。修行,就是容得下別人的中傷,忍得住困苦的折磨,放得下挽留不了的美好!

微博精選

人生,切莫以得失來相論,真正的得與失也遠不是我們所看見、所理解的,所有外在的「得」,最終走向「失」,而真正失不去的是每一場經歷時的感受、經歷後的領悟。埋怨、仇恨,一定讓自己失去更多,當愛走向寬廣,當愛大到無疆,帶來的必定是心靈的充盈和寧靜。帶著祝福的了結,是一場自他的寬恕。
 

北京佛教居士林

雖然說每一個眾生都不喜歡自己有任何的痛苦,但是他們卻都在貪戀和追求種種痛苦的本因,比如說對這個身體的貪戀,比如說對種種惡業的貪戀等等。 最後因為自己所造的種種惡業的緣故,而造成了對自己的種種的傷害,根本的原因都在自己身上,那為什麼還要對別人產生忿怒的心情呢?

六祖寺

學佛修行,不一定衹有局限在寺院裡,佛教尤其重視生活中的修行,能夠在日常生活裡實踐佛法,就是修行。有關佛教徒的居家修行,在一天當中,大略可分為: 一、宗教體驗;二、工作修行;三、居家生活;四、讀書休閑等,如理生活,如法做人處事,以期達到自在人生,離苦得樂。
 

慧海之光

在苦悶的時候感到快樂,在委屈的時候覺得公平,在忙碌的時候仍然悠閑,在受責的時候知道慈悲,那就是體會出真正的禪心了!
 

六祖寺

做好事,把侵犯傷害的行為,轉換成利益大眾的佛事;說好話,把嗔恨嫉妒的惡口,轉換成柔軟讚歎的佛言;存好心,把愚癡無明的邪念,轉換成慈悲智慧的佛心。----星雲法師
 

微博精選

無緣某個人,錯失某件事,本是人生常態,無須太多的愧悔與痛苦,走遠了再回望,那些人與事,早已消融在歲月的折皺裡。最不懂時,錯過的往往最美;等到物是人非,懷念才會真切。真正改變命運的,並非機遇,而是心態,我們需要在時光中修煉、沉澱一顆初心,不為抗衡世間風雨,但求靈魂安靜。
 

六祖寺

修得胸中雅量,蓄得一生幸福。人生,要面對自己、他人和自然萬象。自己是最大的對手,他人會影響你的生活,萬像是無法超越的存在。心寬之人,承認自己有弱點,明白他人沒義務向著自己,懂得順應天道。故而不為失敗懊惱,不為失去悲傷,順其自然,隨緣自在。心如荷塘,越寬,眼中污垢越少,幸福越多。

宣化上人

因為這個世界上,佛和魔是對立的,佛法若沒有了,魔法就出現了.這個世界上,如果沒有人會念〈楞嚴咒〉,這所有的魔王就統統出世了,因為他們沒有所恐懼、不怕了!我們要是能有多一個人念〈楞嚴咒〉,這個魔──不是單單世間上的魔,天上的魔、其他世界的魔,很多很多的魔王,就不敢出來;若沒有了,他們就出來了.
 

濟群法師

獨立的心不依賴,自由的心不粘著,清淨的心不分別,知足的心不貪婪,寬容的心不瞋恨,安住的心不漂浮,投入的心不動搖,勇猛的心不退縮,精進的心不懈怠,解脫的心不牽掛,利他的心不揀擇,覺照的心不空過。
 

慧海之光

由於不了解自然的法則,因此才會希望事物穩定而持久。這是我,那是她——每件事都從「我」與「我所有」的角度去看待,而沒有考慮到法。重點是,走到終點時,每個人都得放下。無論名、聞、利、養,或一切苦樂經驗,都無法從世間帶走,它們都是虛妄的世間成就。 ——法師阿姜.查

微博精選

【一切皆有因果!】因果是同時存在的,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因上努力,果上隨緣。」一件事,衹要把因做好,結果就會出現在那裡。我們可以把握的部分要盡力而為,至於最終結果如何,就順其自然而不是一味強求。正所謂:「菩薩畏因,眾生畏果。」

佛經故事

有兩位菩薩,一名美音,二名妙音,對華光開敷遍身如來說:娑婆世界真差勸,我們纔不去呢。佛言:莫作是說,快快悔過剛纔說的。兩位菩薩問:為什麼要懺悔?佛說:若於此土二十億百千那由他劫種諸善根,不如於娑婆世界,花一頓飯的時間,說諸波羅蜜,教一眾生受三皈持五戒。《廣博嚴淨不退轉輪經》

六祖寺

選擇決定命運,環境影響人生。 一切因緣而起因念而生。執著患得患失,煩惱接踵而至;如能看開一切,心無罣礙,就能無所畏懼。看淡得失、無謂成敗之時,會順風順水、 遇難成祥。人生最寶貴的是有一顆平常心,遠離混濁,平靜如水,不為世間五色所惑,不被人生百味所迷,用行動控制情緒,讓心靈啟迪智慧。

微博精選

【人生需放下的八個東西】1、壓力--累與不累,取決於自己的心態;2、煩惱-- 快樂其實很簡單; 3、自卑--把自卑從你的字典裡刪去;4、懶惰--奮鬥改變命運;5、消極--絕望向左,希望向右;6、抱怨--與其抱怨,不如努力; 7猶豫--立即行動成功無限;8狹隘--心寬。
 

一行禪師

「無常」是指世間萬物時刻在變化的本質。每一剎那,世間萬物,包括人類生靈、山川河流、政治制度,都在不斷變化。這是所謂的「剎那無常」。而一切事物又都經歷出生、成熟、變異和毀滅的過程。這種毀滅,稱為「階段性無常」。我們必須深刻觀察,才能看到萬物無常的本性,放下對世間萬物的執著。

慧海之光

人與人之間的一切糾紛與災禍,很多從好佔便宜與不肯吃虧中來。處事能吃虧,是大便宜,大安樂。守住自己的本份,絕不妄想佔別人絲毫的便宜,從大處遠處著想,遇到和發生利害衝突關頭,常作退一步想,不與計較,省卻不少煩惱。

六祖寺

如何處理好人與家庭的關係呢? 當然首先我們要平衡,不單單是要關注事業,還要更多地關愛家庭,因為沒有家庭的港灣給我們提供心靈的補給和營養的輸送,那我們的事業也會遭遇危機。——摘自大願法師《禪與身心靈健康》

六祖寺

【大願法師】心中間保持正知正念,保持戒定慧,這個很生疏。要漸漸地熏習,多懺悔,生處使熟,使它熟練起來。這樣業障分分消,習氣分分斷,才有成就之一日。……《地藏菩薩本願功德經》

安徽九華山佛教協會

一日禪語: 一個人的涵養,不在心平氣和時,而是心浮氣燥時;一個人的理性,不在風平浪靜時,而是眾聲喧嘩時;一個人的慈悲,不在居高臨下時,而是人微言輕時;情侶間的尊重,不是閑情逸致時,而是觀點相左時;夫妻間的恩愛,不在花前月下時,而是大難臨頭時!

六祖寺

【快樂之道】三位信徒請教無德禪師:都說佛教能解除痛苦,我們信佛多年,為何不覺得快樂?禪師:想快樂並不難,首先要弄明白為什麼活著。甲:有名譽就有一切。乙:愛情。丙:金錢。禪師:名譽要服務於大眾,才有快樂;愛情要奉獻於他人,才有意義;金錢要佈施於窮人,才有價值,這纔是真正快樂的生活。
 

六祖寺

【法語教言】 當我們在遭逢順境之時,則不應攀緣,而應當視之如幻夢。如果遇到富裕,以及發達成功能居住於高樓大廈時,則不應自認為成就,也不應纍積財富,而要求享受與追求名利、權勢。反之,應當了知幸運的來臨,實在是我上師慈悲教導的結果。縱使事業成功,也不應該忘記世間一切的成就都是無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