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經故事

【認錯是種美德】甲家每天大吵小吵不斷,於是向總能和睦相處的乙家討教。乙笑言:你的家人都是對的,沒人錯,所以會吵架,而我家正相反。這是什麼道理呢?好比,放於桌上的一盆花,家中一人不小心打碎,會立即說:對不起,我把花打壞了。另一人:都怪我,不該放在這裡,都是自己認錯,當然就不吵架了。

佛禪梓

【人生次弟】先學做人,再學做事;先學生存,再學生活;先學由簡入繁,再學化繁為簡;先學隨眾,再學與眾不同;先學自愛,再學愛人;先學愛親,再學愛友;先學律己,再學待人;先學適應,再學獨立;先學根本,再學枝末…。人們皆讚賞的智慧人生、簡單做人;前提是不眜因果、不忘根本、不迷本心覺悟!

佛緣禪行

心是個口袋,什麼都不裝時叫心靈,裝一點時叫心眼,多裝時叫心計,裝更多時叫心機,裝得太多就叫心事。我們常常執著於近在咫尺的功利,執著於絢麗的生活,執著於沒有結果的愛情,很容易陷入不堪重負的狀態。其實,放下一點,就會得到更多;會放下的人,纔是真正懂得生活的人,才會活得更灑脫。

菩提佛國

如何區別世人的智與愚:愚癡的人在諸事不順時,滿心哀愁,神情沮喪,一旦事事如意,則又雀躍不已。智者早已看清了生命的本質,不因所謂的得失而動搖心志。智者拿得起放得下,愚人看不破拋不開。智者自得其樂,愚人自尋煩惱。成為智者,說難也易。不做愚人,說易也難。---本煥長老

六祖寺

【十種積德行善的方法】一、與人為善;二、愛敬存心;三、成人之美;四、勸人為善;五、救人危急;六、興建大利;七、捨財作福;八、護持正法;九、敬重尊長;十、愛惜物命

慧海之光

孝敬父母,回報恩德,經常問候,給父母舒心,少說多做,給父母省心,誠實守信,給父母放心,勤奮上進,給父母開心,虛心好學,給父母稱心,寬容豁達,給父母順心,誠實坦蕩,給父母真心,持之以恆,給父母安心!

六祖寺

睿智的人看得透,故不爭;豁達的人想得開,故不斗;得道的人曉天意,故不急;厚德的人重謙和,故不噪;明理的人放得下,故不癡;自信的人肯努力,故不誤; 重義的人交天下,故不孤;濃情的人淡名利,故不獨;寧靜的人行深遠,故不折;知足的人常快樂。

蓮心禪

「少欲知足」生活中獲得幸福的方法人人期盼,其實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知足,「事到知足心常樂,人到無求品自高」。慾望永遠無有止境,少欲知足常生歡喜。高樓大廈帶不來內心的安定,功名利祿也掩蓋不住內心的惶恐,放下一切的貪著,惟有煉心的修行纔是人生路上最幸運的追求和最幸福的時刻。--嘉祥堪布

禪文化官網

叢林以無事為興盛,修行以念佛為穩當。精進以持戒為第一,疾病以減食為湯藥。煩惱以忍辱為菩提,是非以不辯為解脫。留眾以老成為真情,執事以盡心為有功。語言以減少為直截,長幼以慈和為進德。知識以勤習為入門,因果以明白為無過。  

六祖寺

喜歡付出,福報就越來越多;喜歡感恩,順利就越來越多;喜歡助人,貴人就越來越多;喜歡抱怨,煩惱就越來越多;喜歡知足,快樂就越來越多;喜歡逃避,失敗就越來越多;喜歡分享,朋友會越來越多廣。

六祖寺

[大願法師語錄]人生何處不套牢。第一種套牢就是容易被自己最為得意的長處套牢。第二種容易被套牢的就是每一個人多年的生活習慣,使自己養成一套固定的思惟定勢和行為定勢。第三種容易出現的套牢就是總是以習以為常的常識來推測世間的事物,習焉不察,看起來最不容易出問題的地方,往往最容易出問題。

六祖寺

走過一些路,才知道辛苦。登過一些山,才知道艱難。趟過一些河,才知道跋涉。跨過一些坎,才知道超越。經過一些事,才知道經驗。閱過一些人,才知道歷練。讀過一些書,才知道財富。過了一輩子,才知道幸福。

加措活佛

心累的時候,換個角度看世界;壓抑的時侯,換個環境深呼吸;困惑的時候,換個位置去思考;猶豫的時候,換個思路去選擇;鬱悶的時候,換個環境找快樂;煩惱的時候,換個思維去排解;抱怨的時候,換個方法看問題;自卑的時候,換個想法去對待。生活中,學會換位思考,你的世界會更美。

六祖寺

[大願法師語錄]:因為內心很空虛,不了解什麼是真心,所以迷失了,只好依靠對外在事物的佔有來體現自己的價值。

佛禪梓

「有德即是福,無嗔即無禍,心寬壽自延,量大智自裕。」我們不能改變生命的長度,卻能改變生命的寬度。禪的智慧是無窮無盡的,盡顯寬度與量度。心寬,放下一切自我執著而引發的煩惱;量大,用包容的心去容下他人的一切。這樣,才能獲得真正的灑脫,做到真正的慈悲,獲得真正的智慧。

慧海之光

當我們感到不快樂,感覺有所不妥時,會變得吝嗇,緊抓不放。佈施是一種能讓我們放鬆下來的行動,嘗試佈施一塊錢、一朵花、一個微笑、一句鼓勵的話...重點不在於給出多少東西,而是釋放執著的習性。佈施的本質是放下。通過佈施開放自己的心,能令我們自然放下心中的障礙,建立無邊的富足感,溫暖安詳。

眾生之家

信仰,就是相信人生中有一種東西,它比自己的生命重要得多,甚至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東西,值得為之活著,必要時也值得為之獻身。信仰是內心的光,它照亮了一個人的人生之路。沒有信仰的人猶如在黑暗中行路,不辨方向,沒有目標,隨波濁流,活一輩子也衹是渾渾噩噩。

六祖寺

大願法師藥師法語:凡夫眾生有種種的觀念,執著於自己的觀念,執著積纍久了,情緒壓抑久了,就會形成慾望,有了慾望能量就向下流失,要懂得藥師法門就能夠讓它由向下流失轉過來往上走,這樣才能夠真正做到能量不流失。

六祖寺

世間的人總會去妄想,哪一天突然他能夠找到一個白馬王子,能夠找到一個白雪公主,這個都是癡心妄想,為什麼?一定是自己向內,你的內在一直在成長的時候才能夠真正相逢相遇相知,不是向外去攀緣得到的。

佛禪梓

煩惱猶如盜賊,遲早偷走心中的善財。貪慾偷走知足之財,讓你飽受貪婪之苦;瞋恚偷走愛心之財,讓你飽受怨恨之苦;愚癡偷走才智之財,讓你飽受無明之苦;妒忌偷走隨喜之財,讓你飽受嫉妒之苦;我慢偷走恭敬之財,讓你飽受消福之苦。學佛就是認識煩惱;修行就是解決煩惱;成就就是戰勝煩惱。

菩提佛國

1、凡事皆有極困難之時,打得通的,便是勇者。2、凡事皆有極複雜之時,拆得開的,便是智者。3、凡事皆有極關鍵之時,抓得住的,便是明者。4、凡事皆有極矛盾之時,看得透的,便是悟者。5、凡事皆有極重大之時,沉得住的,便是靜者。6、凡事皆有極寂寞之時,耐得住的,便是逸者。

六祖寺

苦纔是人生,痛纔是經歷,累纔是工作,變纔是命運,繁纔是世情,簡纔是生活,獨纔是成熟,忍纔是歷練,容纔是智慧,靜纔是修養,常纔是大智,忘纔是福氣,捨纔是得到,做纔是擁有,學纔是知識,謙纔是提陞,執纔是成功,惜纔是佈道,愛纔是慈悲,戒纔是加持,循纔是超脫,念纔是當下。

菩提佛國

【以「人世」的態度去耕耘,以「出世」的態度去收穫】這不僅是禪者的態度,更是我們快樂人生所需要的一種精神。出污染心,得清淨心;出貪瞋心,得慈悲心;有緣即住無緣去,一任清風送白雲。世間萬物,可謂是有事必有緣,如喜緣,福緣,機緣,善緣,惡緣等。萬事隨緣,隨順自然,苦樂隨緣,得失隨緣。

六祖寺

人們在開心熱鬧的過新年,動物在哭哭啼啼萬般恐懼下失去寶貴的生命,其實人類的喜慶日是動物的喪命日,難道不是嗎?不要自己一時的歡喜而忽略背後慘不忍睹的一面。佛經云,以自身為比喻,不要傷害其命。一定要提起正知正念來多維護生命、關愛生命,讓它們也快樂開心的過新年。——洛卓尼瑪仁波切

眾生之家

有情眾生是悲心的對境,因此,在面對新認識的人們時,要摒除偏見。要以悲心擁抱一切眾生。無論有情眾生在做什麼,他們所做的一切皆是悲哀的行為。六道眾生的迷惑囚牢是多麼牢固。當你能把一切眾生都視為父母時,就表示你已用菩提心訓練自心而生起了「道」。 --- 蓮師心要建言

佛禪梓

良心是每個人最公正的審判官,你騙得了別人,卻永遠騙不了自己的良心。我們應該誠實地修行而且不自欺。所謂不自欺,就是不自己騙自己。當我們都在感嘆誠信危機、世風日下的時候,是否問過自己的良心:我對自己做到誠實了嗎?唯有誠實地面對自己,正視自己的內心,才能懂得人生真正的追求。

微博精選

【你是「光盤族」嗎? 帶「剩」宴回家】飢餓是人類頭號殺手,平均每年奪去1千萬人生命,每6秒就有1名兒童因飢餓而死亡,我國有1億多貧睏人口……今天不剩飯,打包離開,從我做起。所謂光盤,就是吃光你盤子裡的東西。一起向浪費說不!你是「光盤」族嗎?

六祖寺

養生的方法是三大健康之術: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養生的功效是: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 可見,養生之道的關鍵其實是心理平衡,改善生活習慣。而禪是最究竟的、最徹底的保持心理平衡的智慧。

微博精選

【佛說人生】1.原諒別人,是給自己心中留下空間。2.時間可以流走一切煩惱。3.把單純的事情看得很嚴重,你會很痛苦。4.經常扭曲別人善意的人無藥可救。5.人不全是壞的,衹是習氣罷了,人人都有習氣,衹是深淺不同而已。6.為了讚美而去修行,有如被踐踏的香花美草。7.痛苦,是因為你的修養不夠好。
 

禪語智慧

若有很多人誇獎你,不用太在意,因為各有目的;若有一些人貶低你,不要不在意,因為目的都一樣,這時容易找到自己最大的問題。對於一個修行人來講,他感恩的不僅是指路的精神導師更是讓他切身給予修行機會的路人,所以在修行的路上所有眾生皆是你修行的助緣,或許此刻你無法做到,但你一定需要思維。

阿布噶噶

【十善業】1不殺生(殺害一切生命)2不偷盜(盜竊,假公濟私)3不邪婬(一夫一妻之外男女關係)4不妄語(不實語言)5不綺語(廢話,無稽之談)6不兩舌(挑撥離間,搬弄是非)7不惡口(粗暴,中傷,謾罵)8不貪(財,色,名,食,睡)9不嗔(嫉恨,打擊,傷害)10不愚癡(不明因果取捨,不具正知正見)

阿布噶噶

佛言:人有二十難。貧窮佈施難,豪貴學道難,棄命必死難,得睹佛經難,生值佛世難,忍色忍欲難,見好不求難,被辱不瞋難,有勢不臨難,觸事無心難,廣學博究難,除滅我慢難,不輕未學難,心行平等難,不說是非難,會善知識難,見性學道難,隨化度人難,睹境不動難,善解方便難。《佛說四十二章經》

六祖寺

[大願法師語錄] 當所有痛苦的記憶被深深掩埋,又在不經意的碰觸中無奈醒來的時候,我們的心漂浮在萬物無邊的世相裡失去了歸屬,與其說我們軟弱,不如說我們再也尋不到智慧的光芒。---〈信心銘學記〉

於丹哲學語錄

【一萬小時定律】一個人的技能要達到大師級水平,工作時間必須超過1萬小時——任何行業都不能例外:莫紮特6歲作曲,到20歲才創作世界級作品;甲殼蟲樂隊1964年風靡全球前已演出1200場;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1968年接觸計算機,創業前已編程7年。你為你的大師夢付出了多少?

六祖寺

【提起千斤重,放下二兩輕】生命中那些得不到的、握不住的,都要學會放下。一念放下,萬般自在。所謂放下,就是要放下那些自私的慾望和心頭的惡念,放下那些無謂的執著和頑固的偏執。

禪語智慧

人衹有在心態放鬆的情況下,才能取得最佳成果。任何心態上的懈怠或急躁,都將帶來不良結果。所謂最佳心態,就是心平氣和,清明無念,不浮躁,不盲動,放鬆心態,精盡努力,專心做自己該做的事,而不要把注意力放到想像結果上面。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阿布噶噶

當你堅毅的修持佛法時, 始終將任何身、語、意的善根都轉向利他是必要的。 首先, 慢慢的在最細小的行為上如是修習, 假以時日, 檢查自己是否仍受到自私自利的染污。 如果你仍保有絲毫的自私之心, 就無法成功。 確信要不受到任何私心的染污。——蓮師開示《空行法教》

六祖寺

【因果交換】抱怨別人=折磨自己;嫉妒別人=作踐自己;羨慕別人=浪費自己;怨恨別人=氣壞自己;貪戀別人=煩惱自己;阻礙別人=陷害自己;慈悲別人=快樂自己;尊重別人=敬重自己;寬容別人=豁達自己;隨喜別人=富貴自己;幫助別人=善待自己;平等待人=富足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