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全部文章(第18頁)  【隨機推薦】

應該用什麼態度來布施

我們再看正修。應該用什麼態度布施才能夠構成波羅蜜。我們...

在家也可以修行,為什麼還要出家

每聽人說大家學佛,世界上的人都沒有了,為什麼呢?大家都...

病是眾生之良藥

【原文】 世人以病為苦,而先德云:病者眾生之良藥。夫藥...

觀世音菩薩的名號及普門的含義

名觀世音者,以菩薩因中由觀聞性而證圓通,果上由觀眾生稱...

怎樣選擇四十八願中與自己相應的願

問: 經過師父的分析、解釋四十八願,弟子對彌陀的功德有...

供佛齋僧心堅定

昔日,佛與一千二百五十位比丘,從迦維羅衛國出發,經過拔...

佛教裡的譬喻故事

佛教善於講故事,無論是人還是動物,作為生命體驗者,都有...

念佛即事達理之捷徑

生佛同體,方可感應道交;事理圓融,故能念佛證真。淨土法...

首楞嚴王三昧對治的重點

《楞嚴經》前面的三卷經文,佛陀等於是講到了大乘佛法勝義...

念佛人一有此心,便無往生之分

凡誦經、持咒、禮拜、懺悔,及救災、濟貧,種種慈善功德,...

念佛法門為何是圓頓之教

在大乘教和小乘教當中,這部《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屬於大乘...

心可以轉業

一個人如果正當你原來的業力,要繫縛你的心要來報的時候,...

順著道德去做,就能得到五種福報

《周易》講: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你是...

十惡五逆,都是因為這個貪心

我們要斷除貪心,祖師大德作了一個偈子說:貪多業亦多,貪...

沒有至心,就跟地藏菩薩不相應

地藏菩薩跟我們娑婆世界特別有緣,依照經文的意思,我們在...

樂善好施德化一鄉的李士謙

父母謝世,歸心佛乘 李士謙,字子約,出身趙郡李氏,平棘...

念佛要先除掉念佛的障礙

我們念佛,要先除掉念佛的障礙。你們跟師父們不一樣的,淨...

經常這樣去想,就不會怨天尤人

有時我們認為是冤枉的業,是法律不公,或者處理你這件事處...

蕅益大師示念佛三昧

念佛三昧。名寶王三昧。三昧中王。凡偏圓權實種種三昧。無...

為什麼會有大海平地呢

這一念迷情妄動以後,產生了三種相續,所謂的世界相續、眾...

臨終時靠音聲特別穩當

淨土宗它強調臨終的正念,整個成敗就在臨終的時候,所以必...

用無貪來對治貪著

三善十一者:言無貪者,於有、有具,無著為性。對治貪著,...

《百喻經》癡人讚父

【原文】 昔時有人,於眾人中,嘆己父德而作是言:我父慈...

【薦】整個身心世界就是一念心所變現出來的

我們再看第三個,業果的問題。 如是擾亂,相待生勞。 前...

她曾四次見到虛雲長老,晚年一心一意求生淨土

人們都稱她是老菩薩 我第一次來東林寺時,在天王殿後面看...

不要老是認為自己業障深重

過去有一個醫學的雜誌,講出一個公案。它說,有一個媽媽帶...

【薦】如何修持地藏法門

地藏法門的經典有三部:《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簡稱《地...

念佛是愚人所為嗎

【原文】 或問:妙喜雲愚人終日掐數珠求淨業,念佛果愚人...

蓮池大師論出家利益

【原文】 古德云:最勝兒,出家好。俗有恆言曰:一子出家...

為什麼集結經典都是由阿難負責

阿難尊者是佛的堂弟,佛成道那一天阿難才出世。阿難跟佛出...

五時說法都有淨土法門的施設

我們說末法眾生有個特點,不知恩不報德,很多眾生對釋迦牟...

【薦】一切諸法本自不有,不過自心所現

(示未學) 一切諸法,本自不有,不過自心所現。眾生迷惑...

貧女人以隨喜心,助行施者,得報如此

【原文】 目連復見一神,身體極大,有金色手,五指常流甘...

菩薩有兩種因緣會失去戒體

《業疏》云:於本藏識,成善種子,此戒體也。簡單講:戒體...

如果不吃肉,吃蛋可以嗎

問: 師父慈悲,如果不吃肉,吃蛋可以嗎? 淨界法師答:...

怎樣處理好學佛和學習生活的關係

問: 我有個同學,他是學生。在考試之前忽然生起了出家念...

淨土正行,尤以念佛為首

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 若人專念彌陀佛,是名無上深妙...

為何臨終見到的佛一定是真佛

問: 為何臨命終的時候所見到的佛一定是真佛,不可能是魔...

聖賢處事,惟寬惟厚

弘一律師他老人家在晚年曾經講過一篇《改過實驗談》,提到...

五戒都修不好,憑什麼得出世間的聖果

十惡止了就是十善。心有三種,貪、嗔、癡,要把它斷除;口...

「黑道法師」監獄度眾,7萬罪犯皈依佛教

他1954年出生,出身貧寒之家,曾經是不良少年,在校園...

任何的殺盜淫妄,都不能給它一個正當的理由

我去年去參加大專齋戒學會的一個開示。有一個大學生,他學...

全佛是心,心外無有佛為心所念

徹悟禪師說【一句阿彌陀佛,具足四句宗旨。一、以唯心為宗...

有六種禍患會致錢財消散通往惡道

【原文】 又,居士子!有六患,消財入惡道,當識知。何謂...

法從緣起,果從因生

學習佛法要懂得佛法有兩條根本規律:一條叫法從緣起,一條...

果報的輕重取決於心

雖然果報現前有前後時間上的差異,但是它不離開一個原則:...

【薦】為什麼要做早晚課?能得到什麼利益

早晚課是出家人在寺院裡修行非常重要的一個內容。我覺得,...

娑婆求空空愈遠,往生極樂入有得空

巧示因於往生,實悟無生者,七地僅名現相,八地乃得無生。...

憨山大師《觀音讚》

大悲觀音像讚 我聞大士本無住。但在眾生心想中。眾生既即...

什麼因緣才能夠做天王

我們前面講到欲界諸天,他們共同的修學是十善業,包括身業...

如此三法,可以期生淨土

一念之道有三:曰信、曰行、曰願。 不疑之謂信,苟有疑焉...

什麼樣的人不能皈依佛門

【原文】 凡皈依者,必須志誠懇切,修持淨土法門。若仍用...

怎樣才能讓心變清淨

凡夫的心總是心猿意馬,漂浮不定,好比躁動的猿猴一樣上竄...

一輩子造罪業,為何臨終十念就能往生

那有人也許看到這個經文就問了,他一輩子造了這麼大的罪業...

三輩九品得往生,四土徑登不退轉

往生有四土,各論九品。且略明得生四土之相: 若執持名號...

淨宗根本經典——五經一論的格局

淨宗根本經典的選取,並非一蹴而就,經歷一千餘年的料簡,...

調伏對色身感受的愛取

其實整個思惟苦諦、調伏愛取的方法,正修就是四念處,尤其...

觀心無常,調伏我見的顛倒

以下的觀心無常跟觀法無我,偏重在調伏我見的顛倒。就是我...

今生的生命是怎麼形成的

我們來看看今生的生命是怎麼形成的,它有一定的過程。先看...

不廢世間法而成就佛法

問: 師父好,我的困惑是,都說只要一心不亂專念阿彌陀佛...

能夠念佛的人,是人中芬陀利華

亦名淨除業障,生諸佛前, 就是你能夠依《觀經》來無論修...

思惟苦諦與調伏愛取是淨土宗的必修

我們講到了四聖諦。那麼四聖諦從淨土宗正念的角度來說,我...

飲酒食肉,能令子母不得安樂

【說是語時。會中有一鬼王。名曰主命。白佛言。世尊。我本...

隨喜是增長自己功德最便宜的事

隨喜功德,隨喜一切眾生、隨喜一切諸佛菩薩,願一切眾生捨...

犯戒可救,破見難救

一切法都是心生的,所以對一切都不要貪戀。出家要遠離俗家...

名號怎麼念才能攝住妄想心

名號怎麼念才能攝住妄想心呢?首先在家居士,在不同的場合...

不必為了追求不倒單而不倒單

問: 請問在生活工作中精進修行,甚至不倒單,可以不? ...

學佛人的五種種性

在唯識學,它把我們每一個人--學佛人,分成五種種性: ...

峨眉山萬年寺北宋普賢銅像

峨眉山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相傳為普賢菩薩應化的道場...

不拿佛法做人情——記來果老和尚二三事

一、高旻寺革除經懺 內地有經懺的叢林,代信眾做一切的佛...

出家人為什麼堅持上早晚課

我們出家人上早晚殿、過堂這功德是一堂佛事。這堂佛事呢,...

苦都是因業而成,都是自己造的

今天是佛七的第四天了。這幾天,大家都在為自己忙,這很好...

跑因果道場搞附體,還不讓去寺院

問: 佛弟子跑因果道場,什麼附體,不讓去寺院,不讓供養...

五種邪命,皆為利養

【以無漏慧。通除三業中五種邪命。住清淨正命中。名正命】...

以敬信心造觀音像感應三則

修補觀世音菩薩佛像手臂,觀世音菩薩亦醫其手臂 湖州有一...

歷代普賢菩薩感應四則

李靖箭射文殊普賢 唐朝雁門關太守李靖,最初在京城的時候...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該如何理解

問: 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

任是千佛,不能出因果二字

因果二字,十界同之。任何人、任何事、任何處,概不出此。...

【圖】虛雲老和尚120年的傳奇人生

虛雲老和尚誕於1840年,經道光、咸豐、同治、光緒、溥...

人死了不是燒點紙就能解決問題

鬼的定義是什麼呢?鬼類中的餓鬼比較多,鬼當中也有大鬼小...

阿彌陀佛十種力的威德

一切諸佛都有十力、四種無畏、十八不共法。對這些佛教的常...

什麼樣的程度才能稱為至心

這口稱佛號,告訴他(下品下生者)要至心去念,令這個佛聲...

天乘四空定之非想非非想處定

看第四個,非想非非想處定。這個是整個三界裡面最高的境界...

天乘四種禪定之四禪

四禪,亦名捨念清淨地,謂行者復厭三禪之樂法擾心,復以種...

天乘四種禪定之二禪

二禪,亦名定生喜樂地,謂行者厭患初禪覺、觀之渾濁內心,...

寺院有哪些「職位」?「人事變動」分哪些程序

佛教寺院,尤其是大叢林,都有一套嚴格的規章制度。寺院內...

這個就是參禪下手的竅門

要想從這個話頭入手,以念佛是誰入手,那沒有別的巧妙,你...

持名念佛雖易,亦須真信切願

《解》又於一切念佛法門中,求其至簡易,至穩當者,莫若信...

念佛是除業障最好的方法

淨土法門本來就是大乘佛法,所以這個往生善知識,他就是被...

下品往生者六劫待在蓮華里做什麼呢

下品中生者乘著那個蓮華,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七寶池八功德...

發起菩提心的兩個因緣

菩提心有本質上的差別跟作用上的差別,在本質上的差別就是...

天乘四空定之空無邊處定

我們看第一個空無邊處定。 一、空無邊處定,謂行者厭患色...

天乘四空定之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

第二個,識無邊處定。 二、識無邊處定,謂行者厭虛空之無...

天乘四種禪定之初禪

定境的淺深,有四種差別。所以古人說:禪中無慾,欲中無禪...

《法音》雜誌專訪界詮法師

(原載於《法音》雜誌2002年第11期) 界詮法師,...

末法時期,念佛以持名最為得力

眾所周知,念佛有很多種方法,如觀想念佛、實相念佛、持名...

有欲便有苦,無慾則無苦

當知吾人,本有妙明真心,本是清清淨淨、光光明明,如何現...

蕅祖大師開悟時的情景

次年夏,逼拶功極,身心世界忽皆消殞,因知此身,從無始來...

歸心淨土的楊傑居士

楊傑,字次公,安徽無為人,自號無為子。北宋神宗元豐年間...

果報有四種,有的是定,有的是不定

《優婆塞戒經》這部持五戒的經說報有四種報: 第一種是現...

一切災害的原因是什麼

現在社會上災害很多,水災、風災。在我們大陸上風災很少,...

「善念」和「善根」的差別

菩提心它是一種善根,我們一般人是善念,善念跟善根的差別...

盜木材的夫妻

我熟悉的一位同修張師兄,經常會把他曾經見聞的不可思議之...

對治內心有所得的執著

歡喜特異功能,但是你內心裡的不安還在,就算你成功了,有...

修行人怎可把這個色殼子看得這麼重

在雲門寺方丈室後之假石山上,種了不少奇花異草。假石山本...

自己不加持自己,我們就跟諸佛菩薩溝通不了

學法時,學哪一法,心念就住在哪一法,要全心投入。至於念...

舍利弗五百世墮為毒蛇

我們講一個實際的公案給大家參考。佛陀的弟子有一個叫舍利...

哪怕是餓著,也別去做屠宰的行業

要把你所學的佛法運用到你日常生活當中,不要讓佛法跟生活...

求地藏菩薩滿願快,是什麼原因呢

【善男子。假使有人。於其彌勒。及妙吉祥。並觀自在。普賢...

般若的空性,並不破斥緣起法的因果

般若的空性當中,也並不破斥緣起法的因果。談因果是從緣起...

能夠身心俱出家,才稱為大丈夫之事

佛讚歎出家。這是中品上生,從這來看,他主要是針對僧眾而...

吾人現前一念心性,覓之了不可得

吾人現前一念心性,過去無始,未來無終,現在無際,覓之了...

往生極樂世界,有五因緣不退

得生彼國,有五因緣不退。云何為五。 一者,阿彌陀佛大悲...

佛教宗派是怎麼形成的

釋迦牟尼佛每一次講法,都是總持法。後來阿難結集經典,從...

因果故事四則

一、黑心殺牛,臨終受苦 安徽省臨泉縣的遲悟(化名),專...

臨產助念可護佑產婦母子平安

女人難產是有原因的。要麼是跟這個所生的兒女有怨,所以一...

業海茫茫,難斷無如色慾

【原文】 蓋聞業海茫茫,難斷無如色慾。塵寰擾擾,易犯唯...

佛經與道教的經典可以同時誦嗎

問: 道教與佛教我都很歡喜,知道其中的大智慧,但我一直...

不要再去問因果,再問就很傻

記得在北京的時候,五台山流傳下一本書《現代因果實錄》。...

從厭離心啟發菩提心

發菩提心我們天天談,那怎麼下手去發呢?善導大師給我們提...

度四流者為作橋樑,趣彼岸者為作船筏

【度四流者為作橋樑。趣彼岸者為作船筏。是三善根殊勝果報...

對娑婆的愛取調伏到最低

我們每一個人的內心世界跟娑婆世界都有一種招感,就是一種...

不能起顛倒,這是淨土宗的底限

大乘佛法的底限:你可以有煩惱,你可以有罪業,但是你不能...

蕅益大師:大病中啟建淨社願文

甲午十二月十有三日,菩薩戒弟子智旭,一心歸命極樂世界阿...

面對很多的眾生,你用什麼心態來面對

身為一個菩薩,我們要處理兩件事情:第一個處理自己內心的...

念佛的利益超過拜懺水陸太多了

【原文】 至於保病薦亡,今人率以誦經拜懺做水陸為事。光...

佛法無量義,一以淨為本

佛法無量義,一以淨為本,意思是:佛法雖然有無量無邊的意...

真能這樣做,決定可生西方極樂

印光大師對葉福備居士說:你父親既然已經同意你出家,你就...

往生兜率淨土的三品九等

己一 弟子修六事上品生 庚一 修行 佛告優波離:是名彌...

居士對待僧人的「十六字訣」

原文: 來書發明普敬僧尼,此理此事,實為至當。然教兒輩...

在家居士早晚課須知

一、宜簡不宜繁 在家居士,家庭工作與修行皆要兼顧,實屬...

天乘四種禪定之三禪

我們看三禪。 三禪,亦名離喜妙樂地,謂行者復厭二禪之喜...

舍利弗為什麼能成佛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舍利弗來世 成佛普智...

阿彌陀佛的身口意功德

念佛就是專念阿彌陀佛的功德,這個念功德包含身、口、意三...

如何看待人間佛教與淨土法門的關係

問: 如何看待人間佛教與淨土法門的關係? 大安法師答:...

念佛法門總持一切妙法

蕅益大師倡禪教律三學一源之說,三學之結穴歸根則在念佛一...

天乘十善業之意業

我們看第三個意業。前面是身口,身口當然是共於五戒的,這...

有些人念《地藏經》為什麼有這種感覺

你說業能轉不能轉?一念善心起,百萬障門都消失;一念恶心...

這個苦諦很重要,你一定要從痛苦中覺悟

佛陀在詮釋逼迫的時候,他是分成三個次第來詮釋。就是應該...

只要證得了空的義理,看一切就無罣礙

當知一切法凡是有形有相的、能用言語表達出來的都叫法,佛...

佛法四種層次的「信」

信,有四種層次:一、初信;二、正信、三、深信;四、證信...

一門深入專修,不要夾雜

除了正助二行之外,修其他的善,善行,都稱為雜行。雜就叫...

隨順佛的教敕、隨順佛的心,隨順佛的願

深信就是一心唯信佛語。就是雖然在我們凡夫層面對這個淨土...

把三界的苦「觀」出來

我們對於痛苦應該持什麼態度呢?你不能逃避,也不能斷除,...

虛雲老和尚拒絕女色誘惑的故事

一個人想了生死,想把功夫用上,第一,先培福,先做苦行,...

修行人要把人我是非捨掉

我們是學佛的,要制心一處,你用的功夫,要時時刻刻現前,...

極樂世界可以活著去嗎

一般來說普通大眾對佛門中的求生西方、或求往生,就以為是...

嗔恨心重,控制不住該怎麼辦

問: 末學瞋恨心很重,每次對境都不能把持自己,傷害他人...

《阿彌陀經》所被根機之信願

四所被階品,分二:初料簡,二總收。初料簡。已知此經文略...

在不曉得不明白上求個究竟,就是疑情

道,本來沒有東、西、南、北,亦沒有你、我之分別,直下承...

慈心濟虱微命的沙門

過去,有位菩薩出家為沙門,於山林間修道,慈心悲愍眾生輪...

修行最怕就是還沒有上路

我們現在有兩個問題要注意: 第一個先檢查自己的行蘊,你...

四空定的過失

四空定,佛陀對它是訶責的,因為它是暗鈍。所以智者大師給...

出家有些什麼樣的條件

關於剃度出家世人的看法非常矛盾,有人認為是了此殘生的頹...

修行必須下苦功夫

若人發願往生他國淨土,應當隨著那方佛世界的那尊佛的名字...

往生沒捷徑,只有靠熏習

提到往生的問題,有很多居士問:臨命終時,是不是最後一念...

三位僧人的神奇事蹟,原來佛菩薩就在我們身邊

沒有慧眼,可不要亂說話。讀了下面的文章就會知道,奇人大...

只有一切頓捨,才能迸出淨業種子

對這個世間的捨,要從真實心裡面真的你能捨得掉,真的觀照...

如何通過身口意三業修淨土

從積極地行善來看,我們要修五戒十善,六度萬行,自利利他...

打坐念佛氣一直在頭上鼓,應該如何解決

問: 我打坐念佛好幾年了,近三年打坐氣一直在頭上鼓,就...

佛法的修學是由內而外,先端正其心

我們在修行當中,有發心、修行、證果。發心就是成佛的親因...

龍樹菩薩:十二禮偈

稽首天人所恭敬,阿彌陀仙兩足尊, 在彼微妙安樂國,無量...

眾經之王《華嚴經》的不思議功德

如果我們跟全圓的華嚴經比較就會發現無量壽經也全體具足著...

罪惡生死凡夫,只配下品下生嗎

問: 念佛行人,在只能粗持五戒的基礎上,能上品上生嗎?...

空有不二契真如

古印大乘佛法東傳震旦,主流乃是般若與淨土兩大法系並行交...

角度不一樣,看問題也不同

蘇軾有詩云: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

兒子得了中度抑鬱症,如何才能使他走出困境

問: 弟子的兒子得了中度抑鬱症,我懺悔、做善事,天天念...

【薦】白血病康復記

我正在幹活,突然有人探出個腦袋:我猜你肯定認不出來我是...

淨土經論擷要

彌陀因地 《無量壽經》云:過去久遠劫前,有佛出世,名曰...

現階段你還無法度仙界冥界的眾生

問: 我是一個虔誠信佛已皈依沒受戒的俗家弟子。我的家裡...

天人果報的缺點和優點

天人的身心果報,我們從經典上跟祖師的傳記,得到兩個消息...

閻老子鐵棒未放汝在

原文: 經言:萬法唯心。錯會者,謂無心則無因無果,故不...

上則盡形壽念佛,下則臨終十念,都能往生

當時淨影慧遠為代表的諸師,對於九品往生的身份都判得很高...

念佛經常頭疼,是過於用力的原因嗎

問: 弟子幾年來一直用十念計數法念佛。最近把計數放下了...

破地獄的偈

原來有這樣一個公案,就在宋代的時候,蘇州有一個姓朱的進...

天台智者大師發願文

夫慾念誦,滅罪障,助菩提,應鬚發願。先淨三業,十指合掌...

《藥師法門》修法儀軌

《爐香讚》 爐香乍爇 法界蒙熏 諸佛海會悉遙聞 隨處結...

邪淫為什麼會障道

什麼叫破壞善根呢?以殺生來說。你殺生,殺完了以後,你趕...

如何生起真實不退的信心

問: 弟子對念佛法門起初特別有信心,但是隨著個人閱歷的...

奶奶的往生紀實

奶奶出院了,康復得不錯,精神狀態很好,常給大家講當初幸...

寺院外牆為何大都漆成黃色

很多人會有這樣一個疑問,我們在朝訪遊歷名川古寺時,一定...

遇到的處境常讓我對念佛感到灰心

問: 我皈依佛法已經十多年了,事事不如意,倒霉透了,常...

修學佛法以什麼為基礎和根本

問: 請法師開示,我們修學佛法以什麼為基礎和根本?是依...

判斷眾生是否往生,唯一標準是頭頂熱嗎

問: 判斷眾生是否生西,唯一標準或標誌是頭頂熱對嗎?我...

有兩種人念佛最老實

念佛是我們的生命,那什麼是養分呢?就是法義的學習。往生...

五戒受持不住能捨戒嗎

問: 弟子無意中破了五戒的酒戒和食雞蛋。如果受持不住,...

她一念阿彌陀佛,鬼就不敢靠近她

佛對普廣菩薩說:在未來世的時候,有的男子、女人苦得很,...

工作生活忙碌,怎樣達到念佛三昧

問: 如果工作生活忙碌,怎樣達到念佛三昧? 大安法師答...

憑求佛速來接引的強烈願心,能否當下蒙佛接引往生

問: 單憑求佛速來接引的強烈願心,能否當下蒙佛接引往生...

我想學佛,但佛號念不下去怎麼辦

問: 我在電腦上聽講經,聽懂了些道理,引起了我學佛的心...

阿彌陀佛夢中加持,傷口膿疱居然全部消失

我出生在一個小城鎮的商人家庭。在父親四十歲的時候,我才...

金山活佛降伏毒蛇蜈蚣的兩則故事

蜈蚣俯首 聽說皈依(故事一) 當釋迦世尊在世的時候,優...

念佛乃諸法之要,孝養為百行之先

念佛乃諸法之要,孝養為百行之先。孝心即是佛心,孝行無非...

顛倒妄想不除,容易在臨終刺激生死業力

第二個就是調伏我們的顛倒妄想。我們第六意識有很多的妄想...

舍利弗成佛國土的大菩薩有哪些功德相貌

彼諸菩薩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算數譬喻所不能及,非佛智力...

輪迴本不存在,是因為你心中有輪迴

我們再看第二個概念。這個地方越講越細了。前面先講第一個...

憨山大師徹悟心性的故事

徹悟心性 一五七五年,憨山大師三十歲。這年新春正月同妙...

《別行疏鈔》的十種禮佛

《別行疏鈔》中講了十種禮: 一、我慢禮: 像上下搗米那...

省庵大師的淨土情懷

每年的農曆四月十四日是淨土宗第十一代祖師省庵大師的往生...

龍樹菩薩的故事

龍樹菩薩大約出生於公元二至三世紀,是南天竺的婆羅門種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