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一切諸法本自不有,不過自心所現

蕅益大師  2021/04/18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一切諸法本自不有,不過自心所現

(示未學)

一切諸法,本自不有,不過自心所現。眾生迷惑,妄起計著,究其大病,秪因迷己為物,又復於中認物為己。所謂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此即無始生死根本也。邇來稍解佛法者,縱知四大非身,全不知緣影非心。不思緣影便是一物,何能靈妙常知哉。然正認緣影時,緣影元非心,而妄認緣影者,元未嘗不靈妙常知,離諸戲論也。

但覷破一切所知境界,無論真妄有無,皆自心相分。而能知之體,究竟了不可得。如眼決不自見其眼,亦決非無眼。心不知心,亦復如是。由眼故見一切物,由心故有一切法。一切法皆不是心,而離心無一法如微塵許可得。但恁麼體達去,無有一法是心,更無一法非心,久久純熟,便到心法一如境界,亦無能到所到。思之思之。

(示智可)

生死大事,人皆有之。惟顛沛患難中歷過,倍應親切。乃有歷苦難而生死心仍未切者,虛妄我執,情計深厚,埋沒本有智光故也。然本有智光,豈可埋沒。日用動靜,嘗在我執情計中。躍躍欲露,人不肯冷眼一覷破耳。誠向虛妄我執中,努力冷覷,畢竟何物是我,何人計我。覓我於四大五蘊中,既不可得。覓一能計我者,於四大五蘊外,又不可得。能計所計不亦當體空寂也與!

唯其當體空寂,而橫生計著,所以背覺合塵。若知正橫計時,仍未始不當體空寂,豈不當下背塵合覺。嗚呼,迷則全覺成塵,悟則全塵歸覺。塵之與覺,其性不二。背無可背,合無可合。非背合而論背合,不深於教觀者不知也。然非念念反觀身心理性,亦決不能深入教觀。或有聞無慧,執火自燒。或有慧無聞,操刀反割。真為生死者,放下眼前活計,痛除無始惡習,以心印教,而不為虛言。以教印心,而不為暗證,雙超禪教兩弊,為智人所可已。

(示宇泊)

宇宙無非旅泊,而泊宇內者,畢竟是甚麼人。五蘊身心,邸中幻物,喚作自己不得。然離身心,又喚何物作己。謂無豈不斷滅,別有與神我何異。

經云:見與見緣,並所想相,如虛空花,本無所有。此見及緣元是菩提妙淨明體。透此雙超斷常二見,便知現前一念,離過絕非。便知宇內外一切物,泊今一念妄想心中,猶浮雲之在太虛,是謂不被物轉,便能轉物。回視妄認四大為身,緣影為心,復生厭離,必出此三界乃歸家者,何啻日劫相倍而已。偈曰:

宇宙泊在吾心,吾心本無所泊。一任亂想昏沈,本有靈明如昨。彩雲端見仙人,豈被手扇遮卻。不遮卻,耆婆童子空摸索。咄!

《靈峰宗論》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蕅益大師文章列表

香嚴童子聞香氣而成就聖道的過程

前面是講總相,這以下講到他個人在有為當中所選擇的一...

這個世間不值得你這樣執著

我們一個人不悟到佛法,臨命終那一種執實在是沒有辦法...

因忘自性彌陀佛,異念紛馳總是魔

解脫生死,念佛怎麼解脫生死?平常研究佛法,知道一切...

【佛學漫畫】《法華經》故事之衣裡寶珠的譬喻

衣裡寶珠的譬喻...

如何以禮待人,顯見自心中佛

禮是禮貌,待人的禮節,禮儀等,第一堂課已講過。現引...

要破執著,必須先破你的分別

若知諸義唯是言,即住似彼唯心理。便能現證真法界,是...

諸佛與一切眾生,唯是一心,更無別法

諸佛與一切眾生,唯是一心,更無別法。此心無始已來,...

野鴨子飛過去了,你的心在哪裡

理觀的智慧,特色就是安住一念心性,這是根本。 安住一...

【大藏經】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

佛在舍衛國祇洹阿難邠坻阿藍。時佛傷哀諸所有生死之類...

【大藏經】【註音版】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弘化社32分本)...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盂蘭盆經

佛說盂蘭盆經...

【大藏經】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楞嚴經共10卷)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室羅筏城祇桓精舍...

佛陀是隨時存在的,要掌握感應道交的方法

我們再看,《法華經》對果地的功德,佛陀講到什麼是佛...

遇到搶救不過來的患者可以為他念佛嗎

問: 末學在醫院上班,遇到搶救不過來的患者該怎麼辦?...

惟賢長老《論「香光莊嚴」》

我這次經過廣德寺,很歡喜,也深切地受到感動。因為本...

承事善知識應發的二十一種心

復次善男子,汝承事一切善知識, 應發如大地心,荷負重...

明海法師憶淨慧長老:活在當下

到現在我還清楚地記得第一次見師父(淨慧老和尚)的情...

李炳南居士:畜生也能念佛往生嗎

問:畜生也能念佛往生嗎? 答:有鸚鵡往生之例,因為...

苦在心上,得在心上出離

我們要想出苦,不是空間處所的改變,苦在心上,得在心...

寶貴的「一時」

時間長河源遠流長,無始無終,隨著日月輪轉。為了計時...

淨土法門是佛為末法眾生的預設濟度

這一節是談濁世津梁,預垂濟度。 我們先要了解這個時代...

印順大和尚:師父圓寂日正是12年前帶我出家時

師父,我來了昨日21時,印順來到弘法寺後山本煥長老化...

【佛學漫畫】千古一僧:鳩摩羅什

他這一生,顛沛曲折,離奇而又違背常規,如同浮光掠影...

佛教五戒與社會秩序的維持

一般人不能完全脫離社會族群而獨自生存,出家佛弟子宗...

上香拜佛皆是道

今天我們道場白華庵,要給大家講一下拜佛這個事兒。之...

為父親擔心,該咋辦

問: 頂禮法師。我心裡很痛苦,小時父母離異,我被判...

觀世音菩薩在哪裡,他什麼時候在,是什麼形象

觀世音菩薩就在我們心中,沒有距離。 觀世音大士證得耳...

得到吉祥的方法

今天是盂蘭盆法會的第二天,看到一些居士們陸陸續續的...

【佛教詞典】慧猷

南朝劉宋僧。生卒年不詳。江左人。幼年出家,住江陵辛...

【佛教詞典】五盛陰苦

(術語)八苦之一。人之一身,自色受等之五陰而成,其...

【視頻】界詮法師《比丘尼學戒略說及答疑》只限出家眾觀看

界詮法師《比丘尼學戒略說及答疑》只限出家眾觀看

【視頻】慧律法師《諍與道相違》

慧律法師《諍與道相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