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法四種層次的「信」

惟覺法師  2021/03/19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佛法四種層次的「信」

信,有四種層次:一、初信;二、正信、三、深信;四、證信。

一、初信

一般人由於生活上有很多不如意的事情,或者是身體不健康、家庭不和諧,或者是情感、事業上的問題……東求西拜,逢廟燒香、見像磕頭,求恩主公、土地公、媽祖保佑,能夠滿自己的願望,將來還願,或是修寺廟、或是給神明塑個金身……這是一種初期的信仰,稱為「初信」。

假使沒有進一步學習,始終停留在初信,一聽到人家質疑自己的信仰,馬上就會退失信心。由於不知其所以然,人云亦云,所以信心沒有生根。乃至於為了祭拜神明,殺豬、殺雞,這種信就是邪信。殺生是一種罪過,寺廟成了屠宰場,你出錢出力,也成了幫兇,不但沒有功德,而且還遭罪過。

甚至於有的走錯了路,認為拜神明、求菩薩,可以得神通、得明牌……這樣的信仰不但求不到福德、智慧,還會勞民傷財,始終都在煩惱當中,顛顛倒倒、恍恍惚惚。所以,我們要有明辨正邪的能力,要有正知正見、要有智慧。

二、正信

修行學佛,不但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才能從初信進一步達到正信。

「正信」,就是要有正知正見。有些人拜恩主公,知道恩主公忠義雙全、智勇雙全,要學習他忠義的精神,這就是正信。假使只知道事,而不知道理,認為關公「過五關、斬六將」,神通廣大、英勇無比,一定能保護我們,這就是只在事上信。

信仰觀世音菩薩,要了解觀音菩薩大慈大悲,只要學習觀世音菩薩的慈悲心,人人都能成菩薩。以這樣的觀念、知見來禮拜佛菩薩,就能增長我們的福德、智慧,就能消除妄想、業障,這就是正信。

明白這些道理以後,同樣是在拜佛,由于思想、觀念不一樣,所產生的結果也不一樣。信心與智慧兼備,就是正信,如同鳥有了翅膀,可以從生死的此岸到涅槃、菩提彼岸,從黑暗飛到光明。

三、深信

因此,從初信開始,慢慢建立正確的知見,即是正信。有了正信,透過實踐,便能達到深信。什麼是「深信」?

例如,聽到別人懷疑佛法,自己的心當中沒有絲毫的動搖,肯定人人皆有佛性,這念心覺悟了就是菩薩,繼續不斷地努力,圓滿福慧就能成佛。明白這些道理,心當中了了分明,絕對不會受外面的影響,這就是達到「深信」了。

四、證信

深信之後,還要繼續努力。要想成菩薩,就要修六個法門──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就像在學校修學分一樣,所以佛法是非常實際、非常科學的。所謂「煩惱分分斷,真如分分現」,依照斷煩惱的程度,又分為羅漢四果──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還有菩薩十地、等覺,這些都是分證的果位。

修證,可以從兩個方向來努力,一是有為法,一是無為法。有為法,是日常生活上種種事相的作為,包括一切功德、善法、福報。無為法,就是這念心,時時刻刻清楚明白、如如不動,不想過去、現在、未來,站得住、站得長,這就是我們安身立命的地方,這就是自己的真生命。

最後修習圓滿了,就是佛。佛就是智慧圓滿、福德圓滿、慈悲圓滿、禪定圓滿,一切功德統統圓滿、所有煩惱統統漏盡,這念心就像一潭止水、一面鏡子一樣,這就是佛,每個人都能做到。所謂「萬里途程,不離初步」,成佛了,還是離不開剛剛開始起步的這念心,所以,「信」是非常重要的。

明白了佛法的道理,就找到一條光明大道。所以,由初信到正信,由正信到深信,最後成道證果,即是「證信」。如果能夠依照這四個層次來修行,絕對不會虛度一生,人生就很有意義,生命更是無窮無盡!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惟覺法師文章列表

找到自己的信仰

信仰,就是相信人生中有一種東西,它比自己的生命重要...

修行總是進進退退,該怎麼走下去

問: 我非常相信在極樂世界有尊大慈大悲的阿彌陀佛,可...

受菩薩戒要發起三種決定的信心

受菩薩戒是一件非常殊勝的事情。要發起三種決定的信心...

怎樣判斷自己對淨土的信心

問: 怎樣判斷自己是真信還是假信? 大安法師答: 其...

成為一個有信仰的企業

做企業家最需要知道兩個詞:一個是感恩,一個是結緣。...

為淨業者守護信心,說此二河白道喻

一、喻旨 為修持淨業者守護信心,以防外邪異見之難,說...

不要錯失千載難逢的往生機緣

阿彌陀佛光明妙德不可測度、超情離見,具有很多不可思...

淨宗法門:一個特別的法門

佛法的方便之道,主要指淨土法門。此處所說的方便,是...

【大藏經】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

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卷第一 佛在王捨國靈鷲山中,與...

【大藏經】佛說出家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毘舍離國。食時到,入城乞食。時毘...

【大藏經】地藏菩薩本願經

覺林菩薩偈 華嚴第四會,夜摩天宮,無量菩薩來集,說...

【大藏經】十小咒註音版

1、如意寶輪王陀羅尼 南(nan)無(mo)佛(fo)馱(tuo)耶(...

可以不善待這個色身,以便早日解脫嗎

問: 請慈悲的上宏下海法師開示,人生既然這麼苦,我...

「嗡啊吽」這三個字的功德非常大

嗡啊吽這三個字的功德非常大。如果總說,可以代表諸佛...

身心一如相互連結

在佛陀的教導中,我們了解身心是無法分割的。身即是心...

從根本上消弭戰爭

社會的日益腐敗,與天災人禍的不斷,根本因素都是眾生...

上山的和下山的

上山的和下山的 在同一條石板小道上,上山的和下山的...

儒釋道是一家嗎

問: 法師您好,弟子在學習導讀《復鄧新安居士書》這篇...

十里山墳,就是閻王的催命信

看了(祭奠亡人)這一幕情景,我們淨土行人就得要想到...

怎樣調整我們錯誤的心態

大乘佛法有八萬四千個法門,但是我們可以把它歸納成兩...

業力是如何形成果報的

業有三塊,我們看這個附表。 我們先看左上角有一個業...

其實幸福不在遠方

其實幸福不在遠方,也不在夢裡,就在我身邊,在我每一...

聖嚴法師《如何解決情緣的問題》

1.斷所有情緣 每個人在無始以來的輪迴中,到底有多少...

60歲法師17年獻血累計8200毫升

8月8日上午,身著僧服的光孝寺首座釋戒成法師神清氣爽...

佛陀講出例證來說明受持楞嚴咒的功德

佛陀講出一個實際的例證,說明受持楞嚴咒的功德──阿...

大安法師:一天念多少佛號才有效果

問: 一天至少念多少聲佛號才有效果?有效的去除妄念...

入禪之門第二講:達摩禪法

如果說禪真正有門可入,那個門也僅僅是個方便,禪本來...

【推薦】以殺生為業的因果報應實例

想說兩個最近發生在我身邊的故事,這兩個故事都是因為...

【佛教詞典】無我法

人無我和法無我的二無我,亦名二空。人無我者,人為五...

【佛教詞典】大寶積經論

(書名)四卷,失著者名,後魏菩提流支譯。寶積經第一...

【視頻】妙境法師《親從趙州來,不是傳語人》

妙境法師《親從趙州來,不是傳語人》

【視頻】臘八節法語

臘八節法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