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今生的生命是怎麼形成的

淨界法師  2021/04/11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今生的生命是怎麼形成的

我們來看看今生的生命是怎麼形成的,它有一定的過程。先看第一個,識。這個識是一個明瞭最微細的心識。

識為初入胎識。即由過去惑業動力,使感異熟報體之賴耶識,遇緣托胎,以完成現實之生命體。

這個識就是我們一念的心識,臨終的時候由於業力的推動,我們看到父母親交媾的因緣,然後就動了一念的恩愛迷情,就投胎了。那麼投胎是誰投胎呢?當然就是一念的阿賴耶識。這個阿賴耶識,叫作業識,業力跟妄想的結合。要遇緣托胎,你要遇到父母的因緣,來完成現實的生命體。

我們剛開始來投胎的時候,沒有物質的世界,我們所有前生的物質世界幾乎是完全放棄了,我們只有神識離開。所以現代科學已經證明了,一個人死亡那一剎那,你的體重會減少一點點,用微細的秤量,體重會減少一點點,那就是你的精神層次跑掉了,但你物質的世界完全留下來了。

那麼跑掉的那個神識,它跑哪裡去了呢?它跑到你下一個生命去了,去投胎了。因為那個阿賴耶識裡面有一群業力起現行了,它產生一個主導的力量。如果是善業起現行,它往好的方向跑,可能往人天的地方跑;如果罪業起現行,它就往下墜,因為罪業的力量是比較沉重的,它往三惡道沉下去了,當然還要靠父母的因緣。

這個地方我們解釋一下。生命的開始是叫作「識」,這個識又叫作業識,因為它是由業力的引導去投胎的。首先我們要知道識不能創造。你看現在有很多的複製羊,把羊複製出來,或者試管嬰兒。其實所謂的複製羊,它是把那個精血結合,它也是有一個神識去投胎的;所謂的試管嬰兒,他是把父精母血混在一起,也是他這個識跟他父母親有緣,他看到這個父精母血,他自然就循業發現。他看到的是父母交媾,他照樣投胎。

生命不能創造,這個你要記住。生命只有緣起,不能創造。你說:「欸,我創造一個生命。」不可能的事情!經典上說,佛陀會變現很多的人,這些人都是沒有生命體的,他只是表現一個動作,表現完就消失掉了。連佛陀的神通力都沒辦法創造一個生命體出來,何況是科學呢?科學家只是創造一個環境,引誘這個神識來投胎,如此而已。神識不能創造,這是靠無始的熏習,所構成的一種強大業力的神識來投胎的。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對世間有多少興趣,就會有多少執著和罣礙

正見輪迴是苦,我們才能生起解脫的意願,才能對世間的...

不記得前生並不意味著前生不存在

問: 法師您好,我是一個愚昧的人,佛說有三世因果,人...

念佛誦經得菩薩慈護延壽

我從1992年夏季開始誦《地藏菩薩本願經》,那時剛剛學...

人生只有兩個東西

十二因緣的推動,它的核心在於我愛執。就是我們在業力...

你對「感受」還看得很重,你就不可能離開三界

我們開始不再隨順我們的感覺而走,我們一個修行者,你...

坐胎的過程宛如地獄非常痛苦

我們往昔的業力,由於一念阿賴耶識都有貪愛的種子,所...

妄想起滅不停,正是輪迴生死根本

佛言:見性學道難,盡世修行如毛,見性如角;今之學道...

生從何來,死往何處

當我們看到呱呱墜地的初生嬰兒,可曾想到這個小生命從...

【大藏經】【註音版】楞嚴經四種決定清淨明誨

(印光大師校印本)...

【大藏經】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

佛在舍衛國祇洹阿難邠坻阿藍。時佛傷哀諸所有生死之類...

【大藏經】【註音版】大輪金剛陀羅尼

大輪金剛陀羅尼...

【大藏經】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卷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室羅筏城祇桓精舍,與大比...

布袋和尚詩偈中為人處世的哲理

布袋和尚是五代的一位高僧。法名契此,又號長汀子。明...

為什麼會有「神鬼精靈」這類眾生

由因世界罔象輪迴,影顛倒故,和合憶成八萬四千潛結亂...

虛雲老和尚的修行經驗與學經的主張

修行首重見地。確立圓滿的見地,是修行的第一步。這第...

《楞嚴經》與《法華經》的差別

我們講開悟的《楞嚴》、成佛的《法華》,《楞嚴經》是...

出家猶如脫海險喻

過去,有位智光長者請佛陀為大眾宣說出家與在家之勝劣...

專訪覺光長老:一生出家皆因前世緣

將此身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這是佛學經典中間的一...

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緣

當佛陀在波羅奈國鹿野苑弘法教化時,梵摩達王的妻子懷...

精進有什麼好處呢

癸四、精進 又能遠離所有懈怠、惡不善法,及能出生無量...

修學淨土法門,解行都要一門深入

淨土法門的修學,起先絕對不能看太多太雜,解和行一定...

西蘭花和胡蘿蔔比豬肝更護眼

很多人為了明目而經常攝入豬肝,還有不少幼兒園規定每...

終生享用不盡的東西在哪裡

佛教經常讓我們親近善知識,人家說三人行必有吾師。如...

淨土學人的起信之路

淨宗起信,類分有二,即頓信與漸信。頓信者乃是宿世淨...

九界同歸,修行人最後的歸宿

好,諸位有緣,大家吉祥。 今天呢我們來到佛頂山,給大...

福報太少障道,太多也障道

當我們在念想極樂世界的功德的時候,我們可以分成三塊...

貪瞋癡是一切惡果的罪魁禍首

佛教認為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癡,貪瞋癡是人...

屠刀能殺害生命,心刀卻能殺害慧命

一般人只知道自己的生命可貴,而不知道一切眾生的生命...

【佛教詞典】十戒持律法體

法體,即護持佛法之身體,指出家之行者。十戒持律法體...

【佛教詞典】四靜慮諸受差別

【四靜慮諸受差別】 p0461 俱舍論二十八卷十頁云:如定...

【視頻】五福臨門

五福臨門

【視頻】慧律法師《楞嚴經》十八界本如來藏

慧律法師《楞嚴經》十八界本如來藏